① 寶寶脹氣怎麼辦這3個快速處理方法家長要及時學會
如果是有經驗的家長,在發現孩子發出這些「怪動靜」之後,就知道孩子接下來大概率會哭鬧,就算哄睡著了,一會兒還會被屁憋醒,還吭哧吭哧四肢亂蹬,漲得小臉通紅,好像很用力又拉不出來的樣子,這其實是孩子脹氣了。
嬰幼兒脹氣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家長們不必過分擔心。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我們應該找到寶寶肚子脹氣的原因後,隨之採取相應的辦法來對付寶寶脹氣這件事。
01
面對脹氣,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鑒別
當然,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可以直接表達肚子不舒服,孩子如果太小的話,就需要家長觀察判斷是否脹氣了。
首先要強調一點:不能直接肉眼觀察肚子是否隆起。 由於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但是卻需要容納和成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所以寶寶肚子通常看起來都是鼓鼓的,僅憑肉眼是無法正確判斷的。
正確方法:兆慎應該用手敲腹部來聽聲音, 家長可用手在孩子肚子上輕輕敲幾下,若敲起來會響,感覺像敲清脆的鼓一樣,則說明可能有脹氣。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5個月以內的孩子,到了下午或晚上就哭鬧, 怎麼哄都哄不住,如果孩子其它都好,喝奶正常,沒有發燒,生長發育也正常,這種情況可能是腸絞痛,是特定年齡段會出現的問題,滿4個月大部分都會消失的。
腸絞痛 目前也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一般的安撫方法,比如抱著哄哄、飛機抱、聽聽白噪音。這些安全的做法都可以嘗試,但不一定有效,這要和脹氣區分一下,脹氣發作一般不會有特定的時間。
02
孩子怎麼還能脹氣了呢?
1、如果寶寶是用奶粉喂養的,出現脹氣現象,那可以試試調換其他牌子。 在選擇奶粉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包裝袋上印製的營養配方,那種不含乳糖的、不含豆質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可能會有助於減少寶寶的肚子脹痛。當然,即便是調換了奶粉,也至少需要兩個星期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是已經 添加輔食 的寶寶出現脹氣,比如穀物粗糧、蔬菜(如豌豆泥、黃豆泥)等都含有可導致大腸脹氣的纖維。而再如蘋果、梨、杏等等含有高濃度糖分的水果及果汁也是導致嬰兒腹內氣體凝聚不暢的誘因。
2、 母乳喂養的情況下,如果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寶寶的嘴與媽媽乳房的位置擺放不當, 寶寶就有可能吸進過多的空氣,以至於嗝氣或腹脹。正確的姿勢是最好讓寶寶的臉正對乳房,而不是呈某種角度,以保證嘴將乳頭和乳暈全都含住。
3、寶寶在哭泣的時候也會吞進大量的空氣, 這樣就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一旦寶寶開始哭鬧,往往會因嗝氣而腹脹,而腹脹又會進而導致身體不舒服,以至於令寶寶更加哭鬧不停。所以,孩子要是哭得太厲害,也是需要哄一哄的。
那說到這,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一個問題,都是媽身上掉下來的心頭肉,怎麼有的孩子怎麼吃,怎麼鬧都沒事兒,就自家的孩子出問題?難道就是因為自家孩子發育不好?那如果是這樣,孩子的脹氣應該是時常發生。但是您會發現,其實脹氣的發生是比較集中的,並不會反反復復。
那這就得從中醫開始說起了,實際上孩子脹氣大部分都是因為腸道氣滯,遇阻不行,在中醫里是 盤腸氣痛 的范疇。
小兒盤腸氣痛 多由感受風冷寒邪,或飲食當風,過食生冷,寒凝氣滯,或乳食不節,飽食過度,損傷脾胃,乳食積滯,氣機受阻等引起。
也就是說寶寶肚子受涼了,比如說吹到空調,或者餵了寒性食物;或者是寶寶消化不好積食了,比如餵奶過量吃太多了判森,或者媽媽吃得過於補益,導致奶水過於營養難消化了,這些都是病因。這里可以總結一下,簡單來掘猜畝說就是 受寒和積食 。
03
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脹氣這個事兒呢,雖然不是很嚴重,但它確實是挺急的,當孩子脹氣的時候,沒時間讓你整這個葯那個葯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讓孩子把氣給排出來,所以我們要進行拍嗝。
有三種方法可供大家選擇。
1、 讓寶寶趴在您的肩膀上,托住他的頸部,輕輕拍打他的後背,直到把體內的脹氣全部排出為止。
2、 坐著拍打寶寶,用您的手托住寶寶的頸部,幫他撐住脖子,讓寶寶的腿自然下垂,拍打背部,讓寶寶打嗝。
3、 讓寶寶趴在大腿上,整個身體的壓力全部分布在您的身體上,一隻手撐住寶寶,一隻手輕輕拍寶寶的背部。
注意:拍嗝時,五指並攏靠緊,手心彎曲,拍在寶寶背上不會漏氣, 拍 的力量能引起振動、又不會讓寶寶感覺疼痛。很多人覺得拍後背震心臟,應該拍前面。其實,後背有脊柱,對心臟保護性更好些,而且扣拍後背也 易 操作。
04
平時應該注意點什麼?
那「急性期」解決了,平時應該怎麼預防呢?
1、避免孩子受寒
要把肚子保護好,尤其是肚臍,月子里的孩子盡量穿上小肚兜。其次,不要給小寶寶喂什麼去胎毒的涼茶或者金銀花水等寒涼的東西。
如果發現孩子脹氣是因為受寒,可以把手掌搓熱,給孩子摩腹、揉臍,推拿中脘、天樞、足三里,這時候小兒推拿是非常有效果的。
那有的家長說,我就想用點葯怎麼辦呢?也可以!用淡豆豉、生薑、蔥白、食鹽炒熱,用布包上,然後趁熱熨臍周,但是注意溫度不要過高,以免燙傷皮膚。
2、控制乳食
積食是更常見的原因。如果發現孩子開始頻繁放屁,或者睡眠開始煩躁,那就要警惕消化的問題。
這時候,喂母乳的媽媽飲食要清淡一些,減少吃太多滋補的東西,如果這時候母乳的營養一下子增加,對孩子的脾胃就會形成負擔。如果是人工喂養,那就減少餵奶的次數,或者把奶沖淡一點。時間也稍微延長一點,讓孩子的腸胃有休整的時間。
這些小技巧各位家長們都可以試試,因為這里完全沒有內服的東西,比較安全,希望各位家長們能用得到。
② 寶寶腸道積氣造成的肚子疼怎麼解決
您好! 四套方法何對付寶寶積食 1、飲食療法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鍾,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2)山葯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取干山葯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干凈,與山葯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3)白蘿卜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 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卜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卜、大米分別洗凈。蘿卜切片,先煮30分鍾,再加米同煮(不吃蘿卜者可撈出蘿卜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2、按捏療法 1)捏脊 讓患兒面孔朝下平卧。家長以兩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從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 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3)摩湧泉 足底心即是湧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湧泉穴,旋轉按摩登30-50下,每日兩次。 3、運動療法 1)戶外運動 堅持讓孩子做戶外活動。天氣冷的話,可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2)飯後散步 吃完飯後,帶著寶寶溫和地散步半小時到一小時。 4、葯物療法 1)小兒化食丸 當寶寶貪食受涼後,引起肚腹脹滿,惡心嘔吐、煩躁口渴、舌苔黃厚、大便乾燥時,可服用小兒化食丸。 包裝:每丸1.5g。 用法:1歲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於1歲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2)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當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包裝:每支10ml。 用法:小於1歲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歲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歲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歲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溫開水送服,二歲以上的寶寶可直接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