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心靈捕手》的心理學分析 復制黏貼時請注意從心理學的方面來評述~
主角第一次和心理學家(第6個)見面時,卻是後者的心靈率先被觸動了。一個經常打架的天才,意味著其不按常理出牌。整部電影中的主要人物,他們都有博學的特點,粗製濫造的觀點無法打動他們,就像哈佛酒吧里那場一邊倒的交鋒一樣,註定一般電影中的常識背景與本影片不在一個層次和范圍。
心理學家的強大就在於當自身的情緒傷痕被觸動時,能回以同樣強大的反擊……河邊的對話,心理學家一針見血地指明主角的弱點——缺乏情感體驗的深度。對於沒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財富去征服他們;對於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名望去誘惑他們;但對於恃才傲物的傢伙們,不會捲入常人小小的虛榮所依附的邏輯。一旦情感產生認同,人就像撲火的蛾子,心理學家則繼續鎮靜地控制著主動。他首先把對話控制在一個較為嚴肅的背景中(針對主角所評論的那幅畫),指明主角只是個傷心、狂妄的小屁孩,然後繼續講那些笑裡藏刀的小故事。主角的生活邏輯有問題,重要的不是天賦(威爾和他的朋友大部分時間所談論的都是一些滑稽的小玩意),而是「大部分的他」並未被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所發現,當其他人按照常識在跟威爾談條件時,心理學家就只是讓威爾「看到他」(告訴他他所看到的只是膚淺的文字面)而已。
第4次會面之前,威爾的現實已經發生了呃許多變故,他繼續貶低他人的情感(還有與其自尊不配的待遇,因為他本身有低自尊的問題),只是因為他本來擁有的內在是如此之少,他已經輸不起了(接受意味著付出和責任)。心理學家指出威爾的問題在於不敢一搏人生,他不是選擇低賤而是因為恐懼的驅使而不斷做出自我破壞的行為。
第5次會面之前,威爾的好友一番真話震撼了威爾。教授和心理學家正在為往日積習爭吵,自大、嫉妒和失意,都是人之常情。這次會面,心理學家終於抓住威爾的脆弱,引導他原諒了自己的懦弱。一開始他們談到兩人都有的受虐經歷,最後威爾說到分手的事,心理學家立即洞察到威爾沉默之中的傷感,知道這就是其一直等待的時機。一句句「這不是你的錯」不斷地撞擊威爾最後的心理防線,寒冰終於從內部融化。
影片的最有意思的是,威爾的固步自封正是他周圍人的苦惱,但當他走向自由之路,也讓他人感到了幸福。我們的生活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也關繫到周圍人的夢想。
㈡ 在電影中遇到心理學:《心靈捕手》
看完心靈捕手,我很想用我淺薄的心理學知識分析一下這部電影:
一位數學天才威爾與自己的心理咨詢師咨詢的全過程。
一、影片當中的咨詢過程(共八次)
第一次:西恩和威爾的初次見面
威爾各種抗拒咨詢和具有攻擊性的表現,他迴避並且無視西恩提出的大部分探詢性問題,甚至想交換咨詢與被咨詢角色,把自己當作咨詢師,去探尋西恩的心理狀態。
初次見面,兩人爭吵起來,這時西恩的反應:暴怒、生氣,這是一個正常的人該有的反應,所以反而讓威爾覺得他沒那麼遙遠,那麼虛偽,他感受到真誠。
其實來訪者和咨詢師是一場博弈,誰都想帶著對方走。無比聰明看書過目不忘的威爾,他想掌控整個局面。
威爾有很強的防禦性,所以他之前見過的咨詢師都被他反擊主動退出了,直到遇見西恩。
第二次:西恩和威爾的湖邊對話
西恩選擇了湖邊的公共咨詢環境與威爾進行了談話,這個過程中,西恩只是在講述,而不一定得到威爾給予回答。西恩表達了對威爾這種對待事情、情緒、情感等等的淺顯認識的看法,並誠懇地表述了初次咨詢時他的感受。
西恩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第二次咨詢的目的是什麼?
是讓威爾選擇,是否進行有意義的治療,如果來訪者不配合,治療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次:西恩和威爾彼此沒有任何交流
經歷了第二次咨詢,兩人第三次見面陷入了沉默,彼此都沒有主動交流,直到咨詢結束。
威爾和西恩各自出於什麼原因保持沉默?
都在等對方先開口,誰先開口誰就輸。兩個人都忍住了沒有說話,但是沉默也是有意義的,他們都在思考。
第四次:威爾開始聊及自己的感情狀態
開始時仍然是接著沉默了一段時間,而西恩卻睡著了。
威爾先開口了,驚醒了西恩。一段輕松地對話之後,威爾聊起了他的情感狀態。因為威爾自卑的消極情緒和過強的自我防禦,讓他害怕與女友間建立親密的關系,導致了他把喜歡的人排斥在外的矛盾狀態。
第五次:西恩向威爾講述了與妻子的往事
西恩講述了自己與妻子生前的事情,通過提供自己的生活信息,對威爾的情感生活做暗示性的勸告。
西恩這次自我暴露的目的是什麼?是讓威爾從故事中自己去感悟。心理咨詢師只是輔助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改變的是來訪者自己。
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的,西恩講自己的妻子生活中一些小的窘事,在西恩的這次談話後,威爾大膽約會了斯嘉麗。
第六次:讓威爾進一步意識到自身的矛盾
威爾在跟女友大吵一架後分手,他還是沒有勇氣去接受這段關系。
西恩用面質的方式反饋威爾的生活狀態,當威爾被問及「你想要什麼的時候」,他卻一直變相地拒絕回答,西恩對於威爾的不坦誠,直接要求他離開咨詢室。
西恩採用面質的目的是什麼?
直截了當,讓威爾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如果你真的想當個牧羊人,那沒問題,可明顯你是在瞎扯,在掩蓋你內心真正的想法,在迴避。
第七次:威爾心底的秘密被揭開
這次咨詢談及了威爾兒時經歷的暴力事件,他袒露了自己當年的恐懼、無助、絕望感。
在這種情況下,西恩選擇不停地重復「這不是你的錯」,每一次的重復都在逼迫威爾的情緒爆發,當說到「第十遍」的時候,威爾的情緒突然爆發,他停不住的哭,停不住的道歉,將壓抑的情感第一次表現出來。
第八次:咨詢結束
最後一次咨詢前,威爾接受了一份適合他的工作,生活終於走上正規,在最後一次會談時,威爾向西恩反饋了咨詢的積極結果,同時這段咨詢關系也應該解除掉。
助人自助,治療是相互的。
如果你沒有受過傷,你也當不了好的咨詢師,這是老師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影片中也可以看出,西恩在治療威爾的過程中,威爾也反過來治癒了西恩。西恩因為妻子的離世,把自己也封閉起來,現在他也想休假出去旅行,這何嘗不是西恩人生的新起點。
還有教授,他一生就看重自己的獲獎,在數學界的成就,而又不得不承認自己做不出來的題威爾能做出來。還有教授與西恩的關系,曾經是上下鋪兄弟,現在卻不怎麼往來,這背後都是有問題存在的。
三、影片中呈現出的心理咨詢技術
1、會談法
2、自我暴露(適當的自我暴露能起到共情的作用,讓來訪者覺得你和他是一樣的,並不是高高在上的,你是能理解他的)
3、沉默技術(沉默是有原因的,有意義的,不要害怕沉默)
4、產婆術(不斷揭示對方談話中自相矛盾之處,從而逐步從個別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認識、定義、知識等)
5、面質技術(面質必須注意時機,和來訪者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才可以用)
6、精神分析(威爾痛哭,把他壓抑的東西全發泄出來,童年的陰影,必須讓來訪者自己挖掘,釋放)
四、童年經歷對人成長的影響
威爾的童年,父親暴力,讓他有很強的防禦性,也不能積極去面對,包括工作、戀愛,他那麼有才華的一個人,卻只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搞清潔,搬磚。
但他其實渴望被社會認同,被他人接納和愛。
有一期《奇葩說》請來武志紅,馬東問了武志紅一句話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武志紅說:「我認為很嚴重。」
然後他講了兩個案例。包括說他自己也有精神治療師,這不足為奇,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你自己也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咨詢師每天接收到的都是負面的東西,一般心理咨詢師都有自己的心理督導師。
武志紅的話引起高曉松對原生家庭的自我反思,引起趙又廷對父親的坦露。
一個人童年生活的是否幸福,直接影響成年後的認知、行為以及今後漫長的人生道路。
比如童年不被關注的小孩,他們常常由於自己被忽視,所以內心十分脆弱、敏感、自卑,嚴重的還會有反社會行為,抑鬱等等諸多問題。因為他們感覺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
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個全世界就是媽媽和爸爸。想想那些留守兒童,大多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而在精神分析層面來說,一層一層挖下去,會發現0-1歲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無條件的回應,而我們多少人都以為三歲之前孩子不懂事,不用陪伴,不用太在意,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已經埋下了一些影響成年後的行為問題,潛藏在潛意識里。
在電影中,西恩遇見了威爾,威爾也遇見西恩,而我遇見了心理學,感恩遇見。
我是文文心兒,喜歡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歡記錄生活、記錄故事。喜歡分享走過的旅程、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其它專題鏈接:
游記專題
親子專題
故事、隨筆
讀書、觀影
感謝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歡就幫我點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關注和點贊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