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辟穀的正確方法,(辟穀初學者必看!)
辟穀的正確方法(辟穀初學者必看!)
辟穀作為一種養生方法,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項。以下是針對辟穀初學者的正確方法指南:
一、辟穀前的准備
- 食量減少:初學辟穀者在辟穀前食量要逐漸減少,這樣開始辟穀時身體反應不會太過激烈,有助於身體適應。
- 心理准備:了解辟穀的目的和可能遇到的情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辟穀過程有正確的認識。
二、辟穀方法
前三天
禁食:不吃任何東西,每天喝白開水,用小杯慢慢喝,一天喝800ml以上。
服氣:學會服氣(食氣),把空氣含在口中,做個吞咽動作,讓空氣吞至胃中,消除飢餓感。
吞津:吞咽口水,口水中含有多種有益物質,可以通過胃、脾、肺散布到全身。
三天後
若感覺良好,可吃一些糖分低的果蔬,如蘋果、獼猴桃等,每次在100克以下。
繼續服氣、吞津,維持不急不餓的狀態。
三、辟穀期間的注意事項
- 方法正確:辟穀養生與飢餓有本質區別,要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進行服氣、吞氣、吸收能量。
- 循序漸進:辟穀養生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制定辟穀方案。
- 避免下蹲:辟穀三天後,高血壓患者要避免長時間下蹲,起床或起立時要慢慢來,避免頭暈等現象。
- 關注身體反應:辟穀期間,身體會有各種排毒反應,如舌苔變厚、口中發苦、皮膚有異味等,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 氣沖病灶:辟穀期間可能出現氣沖病灶反應,這是正邪相搏的表現,是身體好、氣感強、祛病快的表現。
- 作息規律:晚上10時結束所有活動,打坐聚集能量,吸收自然之氣。
- 保持樂觀:辟穀期間要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尤其不能生氣。
四、辟穀後復食原則
- 首次進食:辟穀結束時首次進食宜清淡易消化,吃6-7分飽,由少漸增,避免暴食暴飲。
- 逐漸恢復:先喝稀湯(如小米湯、大米湯)或稀粥二至三日,再逐日遞增,一星期後可基本恢復正常飲食。
- 素食為主:復食期間少食葷腥,素食和水果蔬菜要咀嚼30口以上再吞咽。
- 特殊人群:三高患者復食後盡量不吃或少吃米、面,用粗糧代替;長期用葯者可根據情況減少葯量。
五、不適合辟穀的人群
- 精神病患者及有精神病歷史的人
- 手術不滿一個月、身體極度虛弱、病重不能自理的人
- 嚴重心臟病、狹心症、心肌梗塞特別嚴重者、內臟出血或吐血者
- 潰瘍病穿孔者、腎病特別嚴重者、晚期癌症患者、肺結核2-3期患者
- 長期使用胰島素、腎上腺素或肝腎等人體器官移植者
- 成年人過於消瘦(不到40公斤者)
- 有甲亢、低血糖的人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 懷疑、不虛心學習、不聽導師話、急於求成的人
六、總結
辟穀不是簡單的斷食或挨餓,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初學者應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進行辟穀養生,循序漸進地適應辟穀過程,並關注身體反應。辟穀後復食也極為重要,要遵循復食原則,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同時,要了解哪些人不適合辟穀,避免盲目跟風或冒險嘗試。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辟穀方法和注意事項請咨詢專業養生老師或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