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脊椎側彎的鍛煉方法 詳細的
俯身飛鳥夾背
俯身飛鳥夾背是瞄準上背部肌肉的經典動作,可以鍛煉到三角肌後束,菱形肌,斜方肌······
這個動作可以幫你恢復背部肌肉力量,矯正脊柱側彎。
碎片時間練習,每天2到3組,每組做8~12個;
系統訓練肩背,每周2~3次,每次間隔不少於2天,每次4~16組,每組8~12個。
如果感覺只練一個動作太枯燥,可以和其他肩背動作組合練習。
兩頭起:3組 X 8個
側平舉:4組 X 12個
俯身飛鳥夾背:4組 X 12個
臂屈伸:4組 X 8個
(1)脊柱側彎鍛煉方法啞鈴擴展閱讀
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病,如不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可發展成非常嚴重的畸形,並可影響心肺功能,嚴重者甚至導致癱瘓。
學齡兒童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加強肌肉鍛煉,防治脊柱側凸最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應在學校內推廣脊柱側凸防治知識,定期進行脊柱側凸的篩查。
參考資料
脊柱側彎-網路
『貳』 關於輕度脊柱側彎鍛煉
青少年脊柱側彎是常見的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患,發病率在1-2%左右。由於造成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要原因目前還不清楚,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目前還沒有,所有的治療包括保守和手術治療,都是針對疾病結果(側彎)的治療。
對於輕度的非進展性脊柱側彎(指胸椎彎曲小於40度,腰椎彎曲小於30度,1年之內加重不超過5度者),量身定做的矯形支具是唯一經過國內外研究證實的有效方法,其他的方法包括:牽引、按摩、推拿和矯正體操等,都是起到輔助矯正的作用。其中矯正體操是通過改善脊柱側彎導致的脊柱旁肌肉的不對稱狀況,而起到輔助矯正的作用。
下面介紹一些矯正輕度脊柱側彎的體操鍛煉方法,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進行鍛煉。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的方法中均是針對胸椎向右側彎曲的,如果你是左側彎曲為主,就需要相應改變方向。
俯卧向前伸單臂:在墊子上或者床上俯卧挺身,左手伸直全力前伸,右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站立轉體動作: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扭轉軀干,向右側做轉體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復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單臂外振動作: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右臂伸直空手用力向體外側振舉到極限,用力放下到體前內側極限,做30~50次。接著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復練15~20次,共做4組。
持棒向側上方擺動伸展:俯卧在墊子上,兩手寬於肩距,持棍棒或繩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彎曲左臂,伸直右臂用力向右側使勁做擺振式側體動作,並同時使上體和兩臂盡力向上抬起。如持繩子和毛巾,務必綳緊,不讓其放鬆下沉。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懸吊搖擺:此動作要藉助單杠或類似單杠的裝置進行。面對單杠,雙手直臂攀握懸垂身體,然後徐徐向左或向右擺動腰腿,同時順勢移動攀握單杠的雙手。以使彎曲的脊柱逐漸拉直,重復練習,不計次數。
單杠單臂懸垂運動:左臂手握單杠懸垂20~30秒鍾,跳下休息1分鍾,重復練習6~8次。
單臂拉引橡皮筋:身體直立,兩腳與肩同寬,右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左臂側平舉,用力向身體另一側拉引,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單臂上舉啞鈴運動:身體直立,兩只腳與肩同寬,左手持啞鈴(10~15公斤),向上舉起時伸直臂,放下時屈肘,啞鈴位於肩側停止為1次,自然呼吸,重復10~15次,共練習4組。
採用上述矯正訓練方法,在於重點加強脊柱較弱一側的肌肉力量,逐漸把側凸的脊柱拉直。同時,還要注意經常保持較好的動作姿勢,從而達到輔助矯正側彎的目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在堅持保守治療的情況下,脊柱彎曲還在發展,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採取手術治療的治療方法,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叄』 脊柱側彎怎麼鍛煉 8種鍛煉方法恢復脊柱側彎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脊椎側鍛煉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隻手臂。在床上趴著挺直身體,用脊柱側彎的另一隻手使勁前前伸,同一側的手後伸,並且做抬頭挺胸的動作。體轉動作。兩腳分開站立,轉動身體軀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體轉運動。做完一次體轉動作後,兩只手輕輕的放在體側,再重復做此動作,在做的時候兩條腿要伸直,雙腳不能移動,避免影響練習效果。
一隻手臂外振動作,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體的外側使勁舉起,再使勁放到身體的前內側,反復練習。 手裡拿著東西向側上方擺動伸展。趴在墊子上,兩手比肩寬,手裡拿著東西,抬起胸部並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胳膊彎曲,同一側的手臂伸直使勁向側凸面用力。
面對著助木,伸直手臂握緊使身體倒立,慢慢向左右擺動腰和腿,並且移動抓緊肋木的雙手,反復練習。正面雙手握緊單杠,兩條腿並攏向左右兩側擺動,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反復練習30到50次。凹側臂手握著單杠倒立20到30秒鍾。
一隻胳膊拉橡皮筋,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手抓著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像側面平舉,使勁向身體的另一側拉引。一隻胳膊上舉啞鈴,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凹側手拿著啞鈴,向上舉起的時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時候屈肘,啞鈴到肩的側面時候停止。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
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肆』 【第二十九篇 黃梅】脊柱側彎的鍛煉方法
練習瑜伽中,有很多瑜伽體式都具有滋養脊柱神經,或者說矯正脊柱曲線之功效,但是只有正確地運用瑜伽體式才能達到強化脊柱和肌肉的目的。這點非常重要。不正確的,或急近的練習,都會帶來造成脊柱的變形。
瑜伽方面建議是:初學者最好不要練習單腿背部伸展式,因為很容易扭曲了身體.應盡量採用雙腿背部伸展式,.練習時還要看看自己髖部的位置是否傾斜。
已有較嚴重的脊柱側彎時就盡量避免做各種扭轉。向後伸展的動作不要過猛。有頸椎和胸椎問題的人在做眼鏡蛇式時,盡量讓頭部向上伸展而不是向後,肩部要展開。
做脊柱的左右方向的伸展時,由於會有一做側比較容易,若加強較易一側的時間與強度則會造成肌肉發展不平衡。所以小心控制兩側的力度與時間。
做肩倒立與犁式時,還是建議在肩頸下疊上軟毯。
有頸椎問題的話,慎做頭倒立。
俄羅斯著名醫生屁古拉.阿莫索夫認為,衰老不是從眼角的第一道皺紋,鬢間的第一根白發,或腰部的第一塊贅肉的出現才開始的,身體柔韌性的減弱,才是衰老的第一徵兆,而所有的疾病都是因脊柱病變而引發的。人老先從脊椎老。
為什麼人老先從是脊椎先老呢?
這 是依據作為脊椎動物的人發育的過程提出的論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後,先長出一條硬膜,硬膜捲起形成一個管叫做神經管。神經管以後會發育成人的脊髓。椎 管是最先發育成的,那麼椎管也會先老的。因此我們提出了脊椎管連同脊椎是人體先老化的部位。這就看出了保護好你的脊椎管是多麼的重要,一但脊椎受到傷害, 傷到脊椎管則會影響脊髓及神經的正常工作。張海迪最早是脊椎受傷造成身體上的活動不便。有個女孩,十幾歲時被馬踢傷後背,造成脊椎傷害。以後就出現了心臟 病,肺氣腫的病症,到後來走路都困難。多年求醫,後遇到了某大醫院為她找出了病因,是脊椎外傷造成的脊髓受壓,女孩手術後可以正常走路了,其他病症也消失 了。可見脊椎對於人體的重要性。桑蘭的脊椎受傷。某個運動員由於腰椎受傷使她小便很困難,調整了脊椎後,立即恢復了正常。講這些例子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忽視 了脊椎的病症。有的人對頸椎病並不重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頸椎病使動脈血管受到影響,造成腦供血不足,使得記憶嚴重受到影響。一般講供血不足,輕度缺 血,會造成失眠。大概人人都有的落枕,或者是早上醒來以後身體蜷縮,僵硬,感覺極不舒服,醫學上把這些現象叫做脊柱退化。
造成脊柱退化的原因多種多樣,同任何使用過度的零件一樣,椎間盤會逐漸磨損,其次,脊柱的狀態取決於肌肉和韌帶的好壞,如果你疏於活動,不讓自己的肌肉保持良好狀態,它就可能逐漸鬆弛,脊柱會因此而慢慢松動,最後外傷。當然,各種不正確的姿勢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瑜伽之所有對健康有如此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能直接作用於脊柱。瑜伽體式包含了脊柱各個方向的運動,如扭轉,前彎後仰,左右側展等。如此就很好地梳理了脊柱,並強化了支撐脊柱的肌肉,使我們保持了健康和年輕的狀態。
但是只有正確地運用瑜伽體式才能達到強化使脊柱和肌肉的目的。這點非常重要。不正確的,或急近的練習,都會帶來造成脊柱的變形。
比如,半蓮花加強背部前曲伸展坐式,加強側伸展式等單側前曲姿勢,如果髖部位置不正確,都是非常容易造成脊柱側彎的(骨盆不正帶動腰椎不正;腰椎不正帶動脊柱側彎:腰與脊柱問題反應到腿上,造成腿疼痛)。
而眼鏡蛇式,鴿王式等向後伸展的姿勢,如果急功近利地想做得完美,而超過身體本身的柔軟度,又會造成第三四五節腰椎的前凸。
如果脊柱側彎並加上腰椎前凸,更可導致骨盆傾斜,引發更多的身體問題。由於脊柱病變發展緩慢且不明顯,很多人沒有太多的感受,只是覺得自已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卻不知原因出在何處。
因為脊柱變形,椎間盤逐漸變薄,椎骨腔隙內的所有神經根和血管都受到壓迫,與它們有關的器官因此受到傷害,血液流通和神經感應不暢,也就是大腦指揮失靈,很多器官的功能因而受到影響。
為了保持脊柱的健康,需要經常自我檢查。可以通以嬰兒式或雙腿背部伸展式來檢查脊柱是否側彎。要檢查是脊柱前後生理彎曲是否正常則難一點,可以通過X光檢查。當脊柱出現問題後,最好盡早就醫。而強化核心肌群也非常重要!因為肌群會保護脊椎。肌群弱,脊椎得承擔所有的前傾力,包括地心引力等。而強健的肌肉才能支撐我們的骨骼。所以我們做瑜伽時,體式應尊尋有左彎要配右彎,有前彎要配後仰。
輕度脊柱側彎的矯正鍛煉方法
造成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要原因是:因重力不均,影響脊柱兩側肌肉的發展不平衡而形成脊柱側彎(也稱脊柱側凸)畸形。自我矯正的訓練方法是:
一、俯卧向前伸單臂:
在墊子上俯卧挺身,使脊柱側彎的另一例手全力前伸,同側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例如胸椎骨有凸者,可做向前伸左臂的動作,俯卧腿和臂同時上舉,俯卧在墊子上,用脊柱側彎的另一側手和同側腳,同時做挺身和上舉的動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二、體轉動作:
兩腳開立,扭轉軀干,做向胸椎曲凸的同方向的體轉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復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三、單臂外振動作: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體外側振舉到極限,用力放下到體前內側極限,做30~50次。接著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復練15~20次,共做4組。
四、持棒向側上方擺動伸展:
俯卧在墊子上,兩手寬於肩距,持棍棒或繩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彎曲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手臂,伸直同側面的手臂用力向側凸面使勁做擺振式體側動作,並同時使上體和兩臂盡力向上抬起。如持繩子和毛巾,務必綳緊,不讓其放鬆下沉。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五、肋木是垂移握把:
面對助木,直臂攀握懸垂身體,然後徐徐向左或向右擺動腰腿,同時順勢移動攀握肋木的雙手。重復練習,不計次數。
六、手扶肋木體側屈:
身體正側面對肋木下站立,用胸椎側凸面方向的手扶持肋木下檔。另一側的手攀握在頭頂上的肋木側,然後向反肋木方面不斷作體側屈運動,必須抬頭、挺胸,收腹,上體不能前傾。重復用30~50次,共練習4組。
七、懸垂體側擺:
正面雙手握單杠或肋木。兩腿並攏,向左右側擺,以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八、單杠單臂懸垂運動:
凹側臂手握單杠懸垂20~30秒鍾,跳下休息1分鍾,重復練習6~8次。
九、單臂拉引橡皮筋:
身體直立,兩腳與肩同寬,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側平舉,用力向身體另一側拉引,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十、單臂上舉啞鈴運動:
身體直立,兩只腳與肩同寬,凹側手持啞鈴(10~15公斤),向上舉起時伸直臂,放下時屈肘,啞鈴位於肩側停止為1次,自然呼吸,重復10~15次,共練習4組。
[說明]採用上述矯正訓練方法,在於重點加強脊柱較弱一側的肌肉力量,逐漸把側凸的脊柱拉直。同時,還要注意經常保持較好的動作姿勢,從而達到矯正側彎的目的。
最近因為發現孩子脊柱側彎,所以對脊柱側彎做了一些了解。現在孩子脊柱側彎的情況非常普遍,希望更多的家長重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