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坐姿曲柄杠鈴彎舉動作如何進行練習
在肱二頭肌的練習動作中,啞鈴和杠鈴的動作都是同等重要的。開始練習時,應該以杠鈴的動作為主。圍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再進行啞鈴交替或同步彎舉來刻畫肌肉線條。在杠鈴練習肱二頭肌的動作中,坐姿曲柄杠鈴彎舉是最有效的一個動作,會讓肱二頭肌的圍度不斷增長。動作要領如下:
1.動作要領:
身體做在牧師椅上後,雙腳自然打開,身體挺直,腰部收緊,臀部稍稍向後坐,雙手握住曲柄杠鈴後將雙臂放在斜托墊上,肘關節稍屈,保持穩定,兩臂的寬度與肩同寬,此為准備姿勢。然後吸氣,呼吸時小臂向上抬起,當大臂與小臂的夾角達到80度左右時,停住,充分體會肱二頭肌的收緊感覺,然後緩緩下落時再次吸氣,之後反復進行練習。
2.注意事項:選擇曲柄杠鈴是為了減小手腕關節的壓力。曲柄杠鈴有寬握和窄握兩種握法,窄握主要鍛煉肱二頭肌的外側,寬握主要鍛煉肱二頭肌的內側。只有這樣交替進行練習,手臂才會產生整體的飽滿度。手臂向上抬起時注意身體一定要保持穩定,避免靠身體借力。最高點時一定要停頓,保持頂峰收縮2-3秒的時間再下落。這時你會感覺到肱二頭肌在燃燒,這樣會讓肱二頭肌得到充分的刺激。
㈡ 標準的立式杠鈴彎舉該怎麼做
需要挺直身體,然後收緊腰腹,在發力的時候需要呼氣,然後完成動作的時候吸氣,如此往復練習。
㈢ 肱二頭肌鍛煉方法
運動;是一種涉及體力和技巧的一套規則,又有習慣所約束的行為活動,通常具有競爭性。沒有不運動的物件,也沒有能離開物件的運動。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肱二頭肌鍛煉方法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直立杠鈴彎舉
如果不以斜托座椅支撐,杠鈴彎舉一般採用站立形式。直立杠鈴彎舉是發展肱二頭肌的經典動作,各級訓練水平都適用。
目標鍛煉部位:重點鍛煉肱二頭肌內側頭和肌腹
動作要領:
1、身體直立,中握距(同肩寬)正握杠鈴,垂於體前。兩上臂貼緊身體兩側、向上彎舉,注意力集中在整個肱二頭肌上,至肱二頭肌完全收緊稍停。
2、然後緩慢控制的還原,以使肘部得到完全的伸展,如果屈臂則難於刺激到嵌入肘彎的肱二頭肌下端。標准次數組應刻意伸直胳膊;但8次以下(承重較大)為避免肘關節和肌腱無謂受傷,應保持胳膊自然的屈伸度。
注意事項:
1、整個運動的過程中保持你身體的.挺直,不要前後晃動,不要藉助慣性力。太重的杠鈴即使有意借力,幅度也不能太大,容易分散二頭肌受力,導致肌肉緊張度下降和增加下背部受傷的可能。
2、直杠彎舉與曲杠彎舉區別:
曲杠彎舉角度符合手臂的內旋自然狀態,小臂參與用力少,可保證更多負荷在肱二頭肌上,刺激作用更明顯,即旋後位比旋前位更有效鍛煉二頭肌。直杠彎舉迫使小臂一定的外旋,上舉和下放上臂和小臂都能保持持續緊張,發展肱二頭肌的同時對小臂也有促進。
3、握距變化:寬握距主要鍛煉肱二頭肌短頭、窄握距主要鍛煉肱二頭肌長頭。
4、當杠鈴舉起時上台肘部,可使肱二頭肌得到更好的收縮,同時鍛煉三角肌前部。
5、為使這一動作更加精確可控,可以背靠牆,使肩胛骨緊貼在牆壁上。
二、啞鈴交替彎舉
相比杠鈴彎舉,啞鈴彎舉一般採用交替上舉,這是其獨有的優勢。啞鈴交替彎舉可減少借力,使注意力更集中在目標肌上。
啞鈴彎舉可以坐姿、站立,也可上斜仰卧。
目標鍛煉部位:肱二頭肌、肱肌
雕塑和分離肱二頭肌,增加肱二頭肌的圍度、突出肌峰。
動作要領:
直立啞鈴彎舉和坐立啞鈴彎舉:
(1)身體直立(也可坐在凳端或垂直靠背凳上),雙手持啞鈴垂於體側,掌心相對,兩肘貼靠身體兩側。
以肘關節為支點,向上彎舉,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舉至最高點收緊肱二頭肌,稍停。
然後控制性還原。接著另一臂做相同動作。前臂和腕外旋是為了充分收縮肱二頭肌和鍛煉肱二頭肌內側頭,更好地分離肱二頭肌。
(2)上斜仰卧啞鈴彎舉:
仰卧在斜凳上,雙手持啞鈴垂於體側,兩膝彎曲,雙腳放地上,上臂緊貼身體兩側。
彎舉啞鈴,收縮肱二頭肌至極限,然後緩慢還原。
可雙手同時練習,也可單手交替練習。
注意事項:
向上彎舉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否則就變成主要鍛煉二頭肌外側的啞鈴側彎舉這個動作了(如下圖),注意兩者的區別
三、斜托杠鈴彎舉
斜托杠鈴彎舉也稱牧師椅杠鈴彎舉,是單獨鍛煉肱二頭肌最好的方法,能增加肱二頭肌的厚度,使肱二頭肌更飽滿,造型更完美。
目標鍛煉部位:肱二頭肌
動作要領:
1、坐在斜托凳(牧師椅)上,也可採用站姿,胸靠斜板,上臂放在斜板上,兩手反握杠鈴,臂伸直,保持身體穩定。
2、用力將杠鈴彎舉到最高點,稍停。
3、然後緩慢還原,注意臂應充分伸展,動作要慢,在杠鈴降到最低點時肘關節應微屈,用力控制住杠鈴,但不要完全伸展。
注意事項:
1、握距區別:窄握主要鍛煉肱二頭肌的外側,寬握主要鍛煉肱二頭肌的內側。只有這樣交替進行練習,手臂才會產生整體的飽滿度。
2、為了減小手腕關節的壓力最好選擇曲柄杠鈴,手臂向上抬起時注意身體一定要保持穩定,避免靠身體借力。
3、最高點時一定要停頓,保持頂峰收縮2—3秒的時間再下落。這時你會感覺到肱二頭肌在燃燒,這樣會讓肱二頭肌得到充分的刺激。
4、當雙臂完全伸展時,托板的傾斜角度可對雙臂產生非常大的張力,切記正確熱身,並以適度的負荷開始練習。
四、俯卧上斜彎舉
俯卧上斜彎舉可以用杠鈴也可用啞鈴來完成,能綜合鍛煉肱二頭肌和肱肌。
目標鍛煉部位:綜合鍛煉肱二頭肌、肱肌
動作要領:
1、立在斜板後,兩手握杠鈴或啞鈴,手心向上,將整個臂部或是上臂平貼在斜板上。
2、收縮二頭肌,將前臂向上彎起,直到可能的最高點時,徹底收縮二頭肌一秒鍾,然後慢慢松展肘關節,讓杠鈴徐徐回落到板上。
3、呼吸方法:彎起前臂時吸氣,落下時呼氣。
注意事項:
1、平貼在斜板上的臂,先要盡量向下伸直。上彎前臂時,肩部絲毫不可上縮。
2、彎舉時上臂垂直地面盡量保持不動。
3、除了啞鈴和杠鈴,繩索拉力器上也可來完成:效果完全類似
啞鈴集中彎舉
啞鈴集中彎舉其實就是單臂啞鈴蹲坐彎舉。
目標鍛煉部位:鍛煉肱二頭肌、肱肌、肱撓肌
動作要領:
1、起始姿勢:蹲在地上或坐在凳上,一手握啞鈴,讓上臂肘部貼在同側大腿內側,前臂向下直垂放鬆。另一隻手手指向內扶壓在另一大腿上,手微曲。
2、動作過程:收縮握鈴一臂的二頭肌將前臂向上彎起,到可能的最高點時,徹底收縮二頭肌1—2秒鍾,然後伸展肘關節,讓啞鈴徐徐下落到開始位置。練完一側,換練另一側。如此反復練習。
3、呼吸方法:彎起前臂時吸氣,到最高點時開始呼氣直到最低點。
注意事項:
讓上臂貼靠大腿是為了確保不在彎起前臂時移動肘部,一般收縮過程的時間要比放下的時間短。
五、反握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類型多樣,主要用來鍛煉背闊肌,但若用窄距的反握引體向上可較好的鍛煉肱二頭肌。
目標鍛煉部位:肱二頭肌
動作要領:
1、准備動作:反握單杠(手心朝身體),雙手間距以舒適為宜,略窄於雙肩寬度。身體懸在單杠上,手臂伸直,雙腳在身後相互勾起。
2、訓練動作:緩緩屈肘,將你的身體向上拉起,直到下巴高於單杠;稍稍停頓,然後慢慢放低身體,直到手臂重新伸直;重復上述動作。
注意事項:
1、保持身體挺直,靜止,唯一活動的部位應當只是肩膀和胳膊肘。
2、你的雙手握位越近,雙臂尤其是二頭肌,越受力。反之,你握位越寬,鍛煉的部位便從手臂移向背肌。如果你想增強背肌,更好的辦法是正握單杠(手背朝臉),雙手握位大於肩寬。
3、很少有人能一開始就做一二十個引體向上。你不妨盡全力做一組,甭管幾個。然後休息兩分鍾,再努力做兩組,每組能做幾個做幾個。隔幾天再做時,爭取每組多做一次,直到能做若干組,每組六個以上。
六、拉力器彎舉:
與杠鈴和啞鈴的彎舉比較起來,拉力器彎舉還是有它獨特的鍛煉的價值。肱二頭肌是一塊有兩個肌頭的肌肉,其主要作用是屈臂,在屈臂時,同樣也用到了另外一塊肌肉——肱肌,而只有在做一些前臂上抬的運動時,如高位拉力器彎舉或反式高位拉力器彎舉,肱肌才能得到充分鍛煉。此外,前臂上部的主要肌肉肱撓肌,在屈臂動作中也起了不少作用。而通過拉力器側彎舉可以使肱撓肌得到強化。
㈣ 杠鈴健身的幾種方法,請詳細講解!
站立彎舉
兩腳開立,兩臂自然下垂,兩手反握杠鈴,拳心向前,握距與肩同寬;然後兩臂用力彎曲,兩手用力將杠鈴舉到與肩齊平。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二頭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做8~10次,做4~6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重量。兩臂彎舉時,兩上臂要緊貼身體兩側,上體不能前後擺動借力。
彎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2.直立頸後推舉
兩腳開立,肩負杠鈴,兩手正握杠鈴,手距寬於肩;然後兩臂用力上舉杠鈴至手臂完全伸直。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斜方肌和肱三頭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做8~10次,做4~6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重量。
將杠鈴由頸後上舉時,頭可向前稍低垂,杠鈴的運行路線應保持垂直。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3.窄握提舉
兩腳開立,兩手窄握杠鈴,拳眼相對,兩臂垂直於體前;然後兩臂用力上提杠鈴至與肩齊平,或者繼續舉至頭上位置。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的力量。
練習時,每組做8~10次,做4~6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的重量。在提舉過程中不要藉助腰和臀的擺動來完成動作。由肩部繼續提舉至頭上過程中,手腕不能翻動。提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4.卧推
仰卧在卧推架上或長凳上,兩手正握杠鈴,兩臂彎曲,將杠鈴置於胸前;然後兩臂用力伸直將杠鈴推起。
這個練習可以發展胸大肌、三角肌前部、斜方肌、前鋸肌和肱三頭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做8~10次,做4~6組。以後逐漸增加杠鈴的重量。卧推練習應以快速有力的節奏完成,還原時要稍慢,防止重量突然壓在胸上。如果練習中沒有卧推架而使用長凳,就必須有同伴在身後保護。
推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5.頸後臂屈伸
兩腳開立,兩手反握杠鈴,握距同肩寬,兩臂伸直將杠鈴舉至頭上;然後兩臂彎曲,將杠鈴置於頸後,隨即快速上舉杠鈴至兩臂充分伸直。這個練習也可以採用仰卧姿勢來做,所不同的是將杠鈴由頭後舉至胸上方。頸後臂屈伸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和三角肌的力量。
練習時,可以每組做8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重量。在做動作中,兩臂始終固定在頭的兩側,兩肘向上,盡量後屈。上體保持不動,主要依靠兩臂的力量將杠鈴上舉。兩臂伸時吸氣,屈時呼氣。
6.負杠鈴片的俯卧撐
俯撐姿勢,肩背負一杠鈴片;然後做雙臂的屈伸動作。
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三角肌和胸大肌等肌群力量。練習時,可以每組做10次左右,做4組。做俯卧撐時,身體要正直,不能出現塌腰或提臀現象。兩臂撐時要快而有力,屈時稍慢。兩臂伸時吸氣,屈時呼氣。
7.腕屈伸
兩手正握杠鈴橫杠,拳心向下,握距同肩寬,前臂固定在桌子上並支撐住上體,腕關節超出桌沿。
開始時,手腕放鬆下垂,然後兩手用力向上翻腕,將杠鈴橫杠向上提起使腕關節充分伸展開。這個練習主要發展屈手肌群和伸手肌群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做15次,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到每組20次左右或增加杠鈴重量。這個練習主要增加腕力,所以練習中要完全靠手腕力量將杠鈴翻上,不得借力。
8.仰卧直臂上舉
仰卧長凳上,兩腿彎曲夾緊長凳兩側,兩腳踏實地面;兩手正握杠鈴,握距稍寬於肩,兩臂伸直將杠鈴置於大腿處;然後兩手直臂用力將杠鈴上舉,經胸上方後舉至頭後,隨即再由上舉經胸上方將杠鈴還原至大腿處。這個練習可以發展三角肌、背闊肌和胸大肌的力量。
同時也發展肩關節的柔韌性。練習時,每組做6~8次,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至每組10次左右。做這個練習時的動作節奏要慢些,初次練習時的重量稍輕些。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9.負重體側屈伸直立姿勢,肩負杠鈴,兩手扶杠鈴片;然後身體以腰為軸,向左右兩側做彎曲與伸直動作。
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腰部肌群力量。練習時,可以每組做15~20次,做4組。做體側屈伸時,身體不能轉動,動作節奏稍慢。
10.負重弓身
兩腳開立,肩負杠鈴,兩手正握杠鈴,握距寬於肩;然後上體慢速前屈,臀部後移,當上體前屈至水平時,迅速挺直成直立姿勢。
這個練習也可用坐姿進行。負重弓身練習主要發展軀干肌群、臀大肌和髖關節伸肌的力量。練習時,可以每組做10次,做4組。以後逐漸增加杠鈴重量。初次練習時,重量選擇要適當輕些,以後逐漸增加。上挺杠鈴時可稍屈膝,隨著練習水平的增長,以後上挺時腿要伸直。
上挺吸氣,前屈呼氣。
11.直腿硬拉
兩腳開立,兩手正握杠鈴,握距同肩寬,兩臂伸直,上體前屈;然後兩直臂用力,同時伸髖、展體將杠鈴由地上拉起至身體挺直。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腰背肌群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6~8次,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重量。
在整個動作中,上體始終正直;身體前屈時,膝關節不能彎曲;向下提拉杠鈴時,要用腰背肌力量使身體充分伸展開;向下拉杠鈴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2.弓身拉杠鈴
兩腳開立,上體前屈至水平部位,兩臂下垂伸直正握杠鈴;然後兩臂用力彎曲將杠鈴拉至靠近胸部。
這個練習也可以俯卧在長凳上進行。弓身拉杠鈴練習主要發展背闊肌、斜方肌、三角肌、肱二頭肌和肱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重量。在做動作時,腰部要伸直,胸部挺出,抬頭前視。整個動作節奏感強。上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3.負重仰卧起坐
仰卧,兩腳固定,兩手握杠鈴片置於頸後;然後用腹肌的力量將上體前屈成坐姿。這個練習也可以在跳箱上、床上來完成,雙腳可由同伴幫助固定住,髖關節與跳箱一端或床沿齊平,做法同前。負重仰卧起坐練習主要發展腰腹肌,特別是腹直肌的力量。
練習時,每組做10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至每組15次左右。對於初次進行這一練習者來說,應該先進行不負重的徒手仰卧起坐練習,然後逐步過渡到負重練習。練習此動作後可能會出現腹肌酸疼的現象,甚至彎腰和說笑均感到腹肌疼,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應繼續練習,但要適當減少運動量。
如果腹肌出現痙攣,可以適當休息幾天,並用按摩方法來消除肌肉疲勞。
14.負重俯卧展體
俯卧在長凳上,髖關節與長凳一端齊平,上體自然下垂,兩手屈肘握杠鈴片置於頸後,兩腿並攏固定在凳上;然後抬頭,挺胸使上體充分伸展。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腰肌和背肌的力量。
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到每組15次左右。對於初學者來講,這一練習應先從徒手做起,以後逐漸增加負重。在展體時,上體要充分伸展開。前屈還原時要慢些,並注意背部肌肉的放鬆。展體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5.負重轉體
兩腳開立,肩負杠鈴,兩手扶杠鈴片;然後上體向左右兩側做轉體動作。
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做10~15次,做4組。做左右轉體時,應轉至最大限度,稍停後再轉向另一側。兩腳要保持不動。
16.深蹲
兩腳開立,肩負杠鈴,兩手正握,握距寬於肩;然後兩腿屈膝下蹲,臀部後移,胸部挺出,蹲至最低點時,隨即雙腿用力伸直,呈直立姿勢。
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腿部肌群力量,特別是股四頭肌的力量及軀乾的支撐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6~8次,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的重量。下蹲時,挺胸、抬頭、收緊腰部,上體保持正直姿勢,大小腿角度應小於90度。下蹲時,如感腰部難挺直,可在兩腳後跟墊兩個小杠鈴片,這樣重心較穩,容易挺直腰部。
下蹲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7.蹲跳
兩腳開立,肩負杠鈴,兩手正握,握距寬於肩;然後屈膝半蹲,隨即迅速伸髖蹬腿向上跳起。這個練習主要發展大腿肌群和足肌群的力量,對提高彈跳力效果較好。練習時,每組可以做8~10次,做4~6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重量。
跳起時應使杠鈴固定,並緊腰、抬頭、挺胸,身體保持正直姿勢。落地時要屈膝緩沖,起跳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18.背後硬拉
兩腳開立,兩手正握杠鈴置於腳後,拳眼相對,屈膝半蹲;然後挺胸、抬頭、伸腰,直臂將杠鈴拉起,使身體呈直立姿勢。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的力量。
練習時,每組可以做8~10次,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增加杠鈴的重量。直臂將杠鈴拉至身體呈直立姿勢時,髖關節可以稍向前挺出。上拉時吸氣,下蹲時呼氣。
19.箭步蹲
直立,肩負杠鈴,兩手正握,握距寬於肩;然後稍屈膝,隨即向上跳起成弓箭步分腿姿勢;兩腿交替做。
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伸膝肌群和屈足肌群的力量,也同時發展軀乾的支撐力量和髖關節及踝關節的柔韌性。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15次,做2~4組。初次練習時,弓箭步分腿幅度可以小一些,有一定基礎後,再加大,重心再盡量降低。在整個練習中,上體應保持正直姿勢。
20.單腿蹲
兩腳開立,肩負杠鈴,兩手正握,握距寬於肩;然後一腿側屈下蹲,另一腿向另側伸直;稍停後起立,兩腿交替做。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腿部和踝關節的力量以及柔韌性。練習時,每組做10次左右,做2~4組。做動作時,腰部要挺直以保持身體平衡。
下蹲時動作稍慢,起立時動作要快。
21.靜蹲
兩腳開立,肩負杠鈴,兩手正握,握距寬於肩;然後屈膝成半蹲姿勢靜止不動,待一定時間後還原。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的力量。練習時,每次靜蹲時間為30秒左右,做4次。以後可以逐漸增至每次靜蹲1分鍾左右。
初次練習者,最好先進行徒手的靜蹲練習,待有一定基礎後再逐漸增加負重。挺胸、抬頭、緊腰、呼吸自然。
杠鈴仰卧推舉
A。重點鍛煉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頭肌。絕大多數的冠軍健美運動員把仰握推舉作為鍛煉上身最好的動作。 B。開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兩腳平踏在地上。
兩手掌向上握住橫杠,兩手間距比肩稍為寬些,兩臂伸直支撐住杠鈴位於胸的上部。 C。動作過程:使兩直臂向兩側張開,兩臂慢慢彎屈,杠鈴垂直落下,直至橫杠接觸到胸部(大約接近乳頭線上方)。然後向上推起至開設位置,重復做。 D。訓練要點: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氣,這樣會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險的。
上斜杠鈴卧推
A。重點鍛煉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 B。開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動作過程:兩手間距比肩稍為寬些,兩臂伸直支撐住杠鈴位於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鎖骨處)時吸氣。
當橫杠一接觸胸部時,即做上推動作,上推時呼氣。 D。訓練要點:一般都採用較寬的握距,橫杠放下在鎖骨處,這種方法使胸部肌肉更用得上力。
仰卧屈臂上拉
A.重點鍛煉部位:胸大肌、肱三頭肌、前鋸肌和背闊肌。 B.開始位置:仰卧在長凳上,使頭部露出凳端,後腦$&*在凳的端面,兩腳著地支撐。
兩手握住橫杠中央,兩手間距比肩稍窄,兩手持鈴放在頭後地上,使下背部稍挺起。C.動作過程:稍屈臂持鈴,把杠鈴 上拉起至胸部上方。然後,屈臂循原路放下至杠鈴在頭後稍離地面(杠鈴不接觸地面)。再用力上拉提起。重復做。D.訓練要點:你可以用較大重量做屈臂上拉,並做直臂上拉比較一下,這樣對訓練會收到較大的效果。
窄握推舉
A。重點鍛煉部位:胸大肌的內側部位,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B。開始位置:俯卧在長凳上,兩腳平踏在地上,以維持身體平衡。兩手握住橫杠中間,間距4-6英寸,兩臂伸直持鈴支撐在兩肩上方。C。動作過程:兩臂慢慢彎屈落下至橫杠觸及胸部。
然後向上推起至開始位置,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寬握卧推主要是鍛煉胸大肌,由內側向外側發展。
杠鈴俯立劃船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是鍛煉上背部最大的肌肉群-背闊肌,其次是斜方肌、岡下肌、挺直脊柱、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和前臂部有效。 B。
開始位置:兩腳開立同肩寬,上體前曲與地面平行,兩膝稍驅使下 背肌群沒有拉緊感。兩手掌心向內,間距同肩寬,兩臂下垂伸直持鈴C。動作過程:使兩上臂移向兩側,橫杠貼身提起,直到橫杠接觸上腹部 然後慢慢放下還原,重復做。 D:訓練要點:大多數運動員在練這一動作時,採用較寬的握距,這就使不同部位的肌群受到刺激。
在提鈴時,應感到運用背部肌群的收縮 力,而不是只是把重量向上提而已。
站姿負重俯身彎起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骶棘肌等要部肌群。B。開始位置:兩腳持鈴置於頸後肩上,挺胸、收腹、緊腰,兩手必須托牢杠鈴,全身直立。 C。動作過程:吸氣,上體向前滿滿彎下,至腰背部與地面平行為止,這時臀部應向後移,使身體重心處於腳跟後方,稍停3-4秒。
再以腰背肌肉的力量,挺身起立還原,還原後再自然呼吸。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在動作過程中,腰背部必須始終挺直,不準松腰含胸弓背;上體前屈時,盡量慢些,切忌突然快速屈體,防止腰背部肌肉拉傷。
俯立正握上拉
A、重點鍛煉部位:背闊肌中上部肌群。
B、開始位置:兩腳分開站立在「T」形劃船機上,兩腿自然伸直,挺胸塌腰體前屈,兩手臂伸直正握住「T」形杠把柄。 C、動作過程:呼氣,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使「T」杠提起至胸腹間,稍停2-3秒。然後呼氣,持杠緩慢放下還原。 D、訓練要點:提拉「T」杠時兩臂要貼近體側,上體要始終保持挺胸,這樣就有利於背闊肌的收縮。
放下至兩臂下垂時,兩肩胛骨應放鬆,使背闊肌充分伸長,但「T」杠不能觸地。動作過程中身體不要上下起伏借力。
杠鈴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是肱二頭肌,其次是前臂肌。 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掌心向前,兩手間距與肩同寬,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兩上臂始終貼於體側,杠鈴下垂在腿前。
C。動作過程: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由腿前向上成半圓狀彎起至肩前。然後,慢慢地循原路放下至腿前。D訓練要點:當杠鈴彎起時,上臂不準移動,在舉杠鈴的同時,使軀干稍微向後仰起會、 更有效些。彎起至完全收縮後,杠鈴再循原路放下。放下動作要慢些,當杠鈴放下還原時,前臂要下垂伸直。
每次試舉必須做到完全伸展和徹底收縮。
坐姿斜托雙臂反握彎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健美肱二頭肌等屈肘肌群B。開始位置:身體騎坐在固定的凳上,上體稍前傾,兩臂伸直擱在斜板上,使腋窩卡在斜板的上沿,拳心向前,兩手反握啞鈴與肩同寬。C。動作過程:吸氣,兩臂以肘關節為軸用力彎舉舉至鈴$&*近鎖骨,稍停2-3秒,然後呼氣,兩臂放鬆還原,重復練習。
D。訓練要點:屈臂上舉時上臂保持不動,伸臂時要緩慢且充分伸直。做此動作時因受斜板的限制,不可能借用身體其它部位的力量,所以對肱二頭肌的訓練效果顯著。但對於初練健美的人,開始不宜做此動作,達到初級鍛煉水平或具有初級訓練水平的人可做此練習。
立正推舉
A.重點鍛煉部位:主要是三角肌和肱三頭肌,其次是胸大肌,斜方肌和背部。
B.開始位置:兩手握住橫杠,間距與肩同寬,把杠鈴提起至肩上,掌心向上。C、動作過程:把杠鈴貼臉向上推起至兩臂伸直在頭頂上方。然後,慢慢循原路放下至肩上。再重復做。D、訓練要點:上推時,上體不要後仰。最好是在腰圍上束上舉重護腰皮帶來練。另外不要在推舉時憋住氣。
立正劃船
A.重點鍛煉部位:三角肌和斜方肌,其次是肱二頭肌和前臂。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手背向前握住橫杠中間,間距6英時,兩臂下垂腿前。C.動作過程:持鈴慢慢貼身提起,兩肘上提始終處於握手上方.直到上拉至接近頸前水平位,稍停。然後,循原路慢慢貼身放下至下垂於腿前。
重復做。D.訓練要點:每次放下杠鈴要慢些,上提時要比放下時還要慢些,這樣訓練效果會更好。
聳肩
A。重點鍛煉部位:肩側斜方肌、頸肌和上背肌群。B。開始位置:自然站立,兩手背向前,持杠鈴或啞鈴,下垂在腿前。C。動作過程:兩肩同時向上聳起,使肩峰盡量觸及耳朵,然後在這個頂點位置上慢慢地使兩肩向後轉,再慢慢由後向下轉至兩臂下垂的原位。
重復做。在聳肩過程中,不要曲肘。D:訓練要點:如果你使手腕稍屈,並使兩肘尖向外轉,這對肩側斜方肌的收縮效果更有效些。
頸後深蹲
A。重點鍛煉部位:這是一個最好的訓練動作,因為它對全身大肌肉群都有好處。深蹲動作主要是鍛煉大腿肌群、臀大肌、腿筋和下背肌群,同時也能鍛煉腹部、上背、小腿和肩部。
B。開始位置:把杠鈴置於頸後肩上,兩手握住橫杠的兩端,使杠鈴重心兩邊平衡。兩腳分開間距15-20英寸左右,腳尖稍向外分開。C。動作過程:兩眼始終向前方看。然後使兩膝慢慢彎屈,直至下蹲到全蹲的位置。在整個下蹲和起力的過程中,使軀干挺直,背部保持平直,頭部稍微抬起(始終看在一點上)。
當大腿起立超過水平位置時,即慢慢伸直至回原位置。兩腳始終平踏在地上。D:訓練要點:如果使腳踝放鬆或腳跟離地,你會感到深蹲過程中很難掌握身體重心的平衡。你可以使兩腳跟站在2×4英寸的墊木上來練。
斜卧負重腿舉
A。重點鍛煉部位: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群,美化臀腿曲線。
B。開始位置:身體斜躺在「腿舉架」的$&*背板上,兩腿斜上舉 起,屈膝,兩腳掌朝斜上蹬在阻力板上。 C。動作過程:吸氣,兩腿用力向 斜上蹬阻力板,直至兩腿完全伸直,同時盡力收縮股四頭肌 群,稍定3~4秒鍾。然後呼氣,慢慢屈膝讓阻力板下降到預先 卡定的高度。
重復練習。D。訓練要點:「腿舉架」上阻力板的下降高度要領先卡定應合 適。蹬板時要讓整個腳底平貼住阻力扳。屈膝時應控制阻力 板的下降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