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神類疾病患者該怎麼治療呢
精神病患者主要可服用齊拉西酮片、氯氮平片等進行治療,也可搭配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葯,或者可用水煎服膽南星、半夏、鬱金一類中草葯組成的方劑。另外,患者可採用心理療法,也可使用物理和飲食療法。精神病一旦發生,就會讓患者出現多種症狀,尤其是行為和言語會變得異常,嚴重時還會導致思維破裂,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因此患者一經確診就要積極接受治療,以便盡快讓自身精神狀態恢復正常。那麼精神病該怎麼治療呢?
一、精神病的葯物療法
1.西葯:精神病患者一般都需要服用葯物進行治療,具體可選擇口服齊拉西酮片、氯氮平片、奮乃靜片以及富馬酸喹硫平片等,同時可加服抗抑鬱葯,像米氮平片等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葯就可以作為備選。
2.中葯:精神病可以採用中醫療法來治,需要以化痰開竅和醒腦定志為主要治療原則。葯方的組成為柴胡6克、膽南星10克、半夏10克、鬱金10克、制香附10克、炙甘草6克、石菖蒲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朱遠志10克、陳皮10克以及炒白術10克。如果存在有心煩不安的症狀,可以加入梔子,驚恐者可加龍齒、琥珀。
二、精神病的心理療法
精神病患者的治療關鍵在於心理調節,需要在專業心理醫生指導下及時改善心理狀態。而目前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心理療法,主要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治療以及精神動力學治療,必要時還可進行一定的婚姻和家庭治療,這樣可有效控制精神疾病症狀的發作。
三、精神病的物理療法
有些精神病患者可能會時常出現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在急性發作時就可以採用物理療法幫助控制。患者主要可接受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且需要按療程進行,以便能夠讓病灶得到有效改善。
四、精神病的飲食療法
食療可以用於精神病的治療,主要是可通過膳食補充或者控制營養素的攝入。患者可以搭配一些中葯材製作成葯膳方,比如膽南星粳米粥、制香附小米粥等,還可以搭配一些西醫食療方,可以發揮出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Ⅱ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葯物治療是什麼
(1)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主要葯物,尤其在其他葯物療效不佳或機體重要器官(如心、腦、腎等)受損的情況下更為首選。主要適用於急性活動期患者,特別是急性暴發性狼瘡、急性狼瘡性腎炎、急性中樞神經系統狼瘡以及合並急性自身免疫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糖皮質激素應用的劑量和方法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通常有以下用法。
①沖擊療法:一般選用甲潑尼龍(甲基強的松龍)1g,加入液體中靜脈滴注。30~60分鍾內滴完(有人認為仍以在3小時內滴入為妥),1次/日,連續3~5天。可在第2周甚至第3周重復使用。也有用地塞米松每天7.5~15mg進行沖擊治療,但因地塞米松作用時間較長,現已較少採用。療程結束後給予潑尼松(強的松)每天60mg口服。臨床主要適用於急性暴發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或狼瘡性腎炎近期內腎功能惡化,血肌酐明顯增高,以及有中樞神經狼瘡尤其是並發癲癇大發作、昏迷和器質性腦病綜合征的患者。沖擊療法應注意適應證、禁忌證、副作用及對副作用的處理。
②大劑量療法:口服法一般選用潑尼松每天60~100mg或按每天每千克體重1~1.5mg,待病情穩定後逐漸減量,主要用於累及重要臟器或系統的時候,如彌漫增殖型腎炎,常規治療不見好轉;如局灶性腦組織損害,抗驚厥治療無效的癲癇;急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顯著減少(<50×109/L)以及皮膚、視網膜、胃腸道症狀嚴重的血管炎、狼瘡性肺炎和嚴重的心臟損害等。
③中劑量長程療法:多選用中效制劑如潑尼松、潑尼松龍,一般不宜用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長效制劑。潑尼松用量多在每天20~60mg之間,臨床主要適用於沖擊和大劑量治療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後的減葯階段以及疾病處於一般活動期的患者。此階段的治療多處在激素應用劑量由大到小的減量階段,用葯時間越長,撤葯速度應越慢。療程多在半年至一年以上或更久。關於激素的給葯時間,一般每天總量晨起1次服用,這樣比較符合生物周期,從而減少對腎上腺皮質的抑制。當發熱明顯,或覺口服劑量較大時,可將每天總量分3次(每6~8小時1次)給葯。
④小劑量維持方法:一般選用潑尼松,每天15mg以內,或以每天5~7.5mg的最小劑量維持,通常採用每天晨起一次給葯或間天給葯的方法,臨床主要適用於疾病穩定期的長期維持治療。
(2)免疫抑制劑:一般需與激素合用,遠期療效優於單用糖皮質激素,但需達到一定的累積量。
①環磷醯胺:通常與糖皮質激素合用,主要用於狼瘡性腎炎的治療,環磷醯胺並用激素治療24個月的療效顯著優於單用激素者,常用量為每天1~2.5mg/kg或每次0.2g靜脈注射,每周2~3次。
近年來,環磷醯胺沖擊療法(即環磷醯胺0.8~1.2g,加入液體中靜脈滴注,每3~4周1次),對減少腎組織纖維化有一定作用,被認為是穩定腎功能和防止腎功能衰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②苯丁酸氮芥(瘤可寧):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療效雖較環磷醯胺差,但其對骨髓的抑制和生發上皮的破壞以及脫發均較環磷醯胺為輕。因此,有時與激素合用治療狼瘡性腎炎,常用量為每天0.1mg/kg,總量達400mg時即應減量或停服,維持量為每天0.02mg/kg。
③硫唑嘌呤:硫唑嘌呤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無肯定療效,但與激素合用時對狼瘡性腎炎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常用量為每天1~1.5mg/kg。
④長春新鹼:激素對系統性紅斑狼瘡伴發的頑固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遠期療效並不滿意,而切脾治療又有一定的風險。近年有人應用靜脈注射長春新鹼療法替代切脾治療。
⑤環孢素A:環孢素A是一種真菌性的環狀多肽,能幹擾阿地白介素(白介素-2)的釋放和抑制T淋巴細胞的活化,故已廣泛用於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由於其價格昂貴且有一定的腎毒性,故目前主要用於經其他葯物治療無效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初始劑量以每天3~3.5mg/kg,分1~2次口服,如經4~8周無效,則可每間隔1~2個月,每天增加0.5~1mg/kg。最大劑量為每天5mg/kg。
⑥甲氨蝶呤(MTX):在彌漫性狼瘡腦病時甲氨蝶呤5~10mg加地塞米松5~10mg鞘內注射,可取得滿意療效。
⑦驍悉:體內水解為霉酚酸脂,可抑制嘌呤代謝途徑中的次黃嘌呤核苷酸脫氫酶,具有抗T和B細胞增殖的作用,對於難治性蛋白尿、腎病綜合征,以及當激素或環孢素A減量或停用時出現腎功能減退,均可應用。
⑧來氟米特(愛若華:為異唑類免疫抑制劑,其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二氫乳清酸脫氫酶的活性,從而影響活化淋巴細胞的嘧啶合成。
(3)抗瘧葯:氯喹0.25g,1次/日口服,或羥氯唑0.2g,1~2次/日,因兩者均有抗光敏和穩定溶酶體膜的作用,所以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皮膚損害及肌肉關節症狀十分有效,也是治療盤狀狼瘡的主要葯物之一。其主要的副作用包括視網膜病變、心肌損害,故在用葯期間注意查眼部及監測心電圖。
(4)大劑量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每天300~400mg/kg,連續3~5天,個別患者可用至1周,對於嚴重的血小板減少,或重症狼瘡合並感染的患者,較適用。
其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Fc受體介導的單核網狀內皮系統的破壞作用;抗獨特型抗體作用;調節Th1/Th2以及一些細胞因子如IL-1的分泌。副作用:偶有發熱、皮疹、低血壓或一過性腎功能受損。
(5)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受體及其拮抗劑和單克隆抗體的治療目前正在試驗階段,其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經驗。
(6)血漿置換與免疫吸附法:對危害生命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暴發型狼瘡、急進性狼瘡腎炎、迅速發展的腎病綜合征、高度免疫活動者,或對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無效、或有應用禁忌者可考慮。
方法:每次置換血漿40ml/kg,每周3次,共2~6周,同時需應用免疫抑制劑。
(7)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免疫重建能使機體的免疫系統重新識別自身抗原,並通過負選擇而產生免疫耐受,使自身免疫現象得以控制,目前也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8)性激素:達那唑(丹那唑)是一種弱的雄激素,對治療狼瘡性血小板減少有效。主要副作用是陰道炎、月經不調。
(9)對症治療:當腎臟受累發生高血壓時,應給予適當降壓或糾正繼發於腎功能不全所致的水及電解質紊亂。出現尿毒症時應用血液透析療法。當發生抽搐、腦神經麻痹及精神失常時,在全身治療的基礎上,尚需應用解痙劑和營養神經葯,如苯巴比妥(魯米那)、B族維生素類等。有嚴重心力衰竭時,可給予適量的洋地黃、血管擴張葯物以協同激素治療控制心衰。有繼發感染時,應及時選用抗原性最小的抗生素進行控制。與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重疊時,均應對其重疊的疾病進行適當治療。
(10)局部治療:①皮損的治療同盤狀狼瘡。②眼部病變:除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進行全身治療外,尚可用可的松眼葯水局部點滴或用激素作球後或結膜囊內注射,暫時控制症狀。
Ⅲ 白塞病有什麼葯物治療有哪些
白塞氏病會發生較為嚴重的危害,所以應該注意早期的治療,注意日常的鍛煉,合理的治療白塞氏病,避免發生較為嚴重的並發症,葯物治療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一般可以採取局部治療,全身葯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效果顯著。
對於白塞氏病應該注意積極的治療方式,因為這是一種免疫疾病,所以更加的應該注意白塞氏病的治療,注意健康的生活習慣,注意採取較為合適的方法,那麼白塞病應該怎麼進行葯物治療呢?下面就是關於如何治白塞氏病的相關的介紹。
1、局部治療:
塗抹一些葯膏來進行治療,這也有著較為不錯的治療效果的。口腔潰瘍可局部塗含腎上腺皮質激素糊膏,假性毛囊炎和生殖器局部潰瘍,局部塗抗生素軟膏,炎症嚴重時,球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可減輕炎症滲透出,一般不主張用抗菌素。除非結膜和鞏膜受累,此時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是必要的。
2、全身葯物治療:
⑴全身治療,適當的選擇一些葯物進行治療,注意合適的方法。白細胞功能抑制劑:代表葯物為秋水仙鹼,具有抗中性粒細胞趨化作用,也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對關節炎,口腔潰瘍及眼色素膜炎是非常有效的,一日二次。
⑵注意積極的治療態度,口服一些合理的葯物治療。控制急性症狀有效,但減量或停葯後易復發,常用於重症患者,往往需要與免疫抑制劑或秋水仙鹼聯合用葯。對於嚴重眼炎,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及嚴重血管炎患者可用甲基強的松龍1g/日,三天靜脈沖擊。同時酌情加用免疫抑制劑治療。
⑶免疫抑制劑:主要用於眼炎,嚴重血管炎及主要臟器受累者。如環磷醯胺口服,此外,還有苯丁酸氨芥、甲氨喋呤、雷公藤等。
以上就是白塞病的葯物治療方法,大家應該有了自己的了解,患者要注意積極的治療方式,注意早期進行合理的治療,注意及時了解相關的症狀,注意合理的方法,這對於白塞氏病的治療會有著很大的幫助,只有早點擺脫疾病的困擾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