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3歲男性老人最近習慣性脫肛能治療嗎
脫肛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對專科的醫生來說,脫肛往往是指直腸脫垂。但是老百姓所說的脫肛,往往包括痔瘡的脫垂。如果脫垂不嚴重的情況下,脫垂物可以在解便之後自行回納,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處理。需要注意每次脫垂之後,一定要保證它會回納,如果嵌頓就會引起疼痛、壞死的嚴重結果。如果是痔瘡的脫垂,脫垂很厲害,一般需要把痔體取掉。如果是直腸脫垂,可以使用中葯的固本益氣的方法,服用中葯增強體質,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如果脫垂達到了Ⅱ度、Ⅲ度,即脫垂達到3-5cm,甚至8cm以上,一般需要手術處理。
脫肛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對專科的醫生來說,脫肛是指直腸脫垂。治療依年齡、嚴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一般治療: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應注意縮短排便時間,便後立即將脫出直腸復位,防止水腫、嵌頓。積極治療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脫垂程度。
(2)葯物治療:將硬化劑注射到脫垂部位的黏膜下層內,或骨盆直腸間隙與直腸後間隙,使黏膜與肌層,直腸與周圍組織產生無菌性炎症,粘連固定。常用硬化劑為5%石炭酸植物油、5%鹽酸奎寧尿素水溶液。對兒童與老人療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復發,不適合Ⅲ度直腸脫垂的患者。
(3)手術治療:①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的手術方法很多,各有優缺點和不同的復發率。手術途徑有4種:經腹部、經會陰、經腹會陰和經骶部。前兩種途徑應用較多。②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治療直腸脫垂多採取直腸固定術,具有手術損傷小,患者痛苦少,術後恢復快、並發症少等優點。
㈡ 書上說此配方可以有效的治療小孩脫肛,我想知道這個偏方對成年人來說有效果嗎 配方:鱉頭1-2個,...
對於提到的偏方治療脫肛,對成年人來說,其效果並不確定且不建議盲目使用。以下是對此問題的詳細解答:
偏方效果不明確:雖然某些傳統偏方或民間療法可能聲稱能治療脫肛,但這些方法往往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驗證和臨床試驗。因此,其療效和安全性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成人與小孩的差異:脫肛在小孩和成年人中的發病機制和病理特點可能有所不同。小孩脫肛可能更多與發育不完全、氣虛等因素有關,而成年人脫肛則可能與長期腹瀉、久病傷氣、大便干結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治療方法和葯物選擇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調整。
對症治療的重要性:治療脫肛的關鍵在於對症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葯物和治療方法。例如,對於氣虛下陷型脫肛,可以使用補益中氣、升提下陷的葯物;對於下焦濕熱型脫肛,則需要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專業醫療建議:對於脫肛的治療,建議咨詢專業醫生或肛腸科專家。他們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並提供專業的醫療建議和指導。
綜上所述,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或民間療法,而是應該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和建議,進行對症治療。
㈢ 脫肛自治如何提肛運動
撮穀道:即提肛運動,像忍大便一樣,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接著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復進行。
1.平躺、雙膝彎曲。
2.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緊閉尿道、陰道及肛門(它們同時受到骨盆底肌肉撐),此感覺如尿急,但是無法到廁所去需須閉尿的動作。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縮五秒鍾,然後慢慢的放鬆,五到十秒後,重復再收縮。運動的過程中照常呼吸,保持身體其它部份的放鬆。用手觸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緊縮的現象,表示運動錯誤。
5.提肛運動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需要的是我們持之以恆的堅持,提肛運動的目的是鍛煉和強化支撐膀胱、大腸的肌肉、伸張和收縮防止肛門失禁。正確和定期的鍛煉能達到防治肛腸疾病、停止漏尿的效果。這項運動對促進性生活也有一定的幫助。
屈髖提肛運動的效果更好,方法是:
仰卧床上,兩腿交叉上提屈曲髖部(使大腿盡量於腹部貼近),連做20-30次。屈髖時呼氣,放鬆肛門,每天早晚各一次。
有如對前列腺進行按摩,可促進會陰部的靜脈血液迴流,使前列腺充血減輕、炎症消退。
提肛運動是預防和治療肛門疾病,以及促進肛門手術後患者傷口和肛門功能恢復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運動過程中,肌肉的間接性收縮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緩解肛門括約肌,增強其收縮能力。患肛裂的病人主要由於肛門括約肌痙攣引起的劇烈疼痛,使裂口難以癒合。相反,如果肛門括約肌過於鬆弛,對痔核和直腸黏膜的支持力不夠,就會導致痔核脫出和脫肛。肛門疾病術後的人,因肛門括約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此時有效的肛門功能鍛煉,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痔靜脈的淤血擴張,增強肛門直腸局部的抗病力,促進傷口癒合,以避免和減少肛門疾病的復發。
鍛煉方法
肛門運動包括肛門會陰部活動及以提肛為主配合軀乾和肢體活動。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1、括約肌收縮法:採取坐位,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直腸括約肌,然後放鬆。如此反復50 -100 次,每日2 ~ 3 遍。
2、排尿止尿法:在排尿過程中,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中止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如此反復,直至將尿排空,每日2-3 次。
3、床上訓練法:仰卧床上,以頭部和兩足跟作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會陰部肌肉,然後放下臀部,放鬆會陰部肌肉。如此反復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運動可以增強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這些部位的肌肉及會陰部括約肌的功能。
4、放鬆呼吸:採取仰卧位,全身盡量放鬆,雙手重疊於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如此反復10 -20 次,每日2 ~ 3 遍。
5、夾腿提肛:仰卧,雙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持續5秒鍾左右,還原,可逐漸延長提肛的時間。重復10- 20 次,每日2-3 遍。
6、深呼吸與提肚配合進行。
7、仰卧屈腿挺身:仰卧屈膝,兩足跟盡量靠近臀部,兩臂平放體側,以腳掌和肩部作支點,骨盆抬高,同時收縮肛門,持續 5 秒鍾左右,還原。重復5-10 次,每日2 -3 遍。
8、坐立提肛:先坐在床邊,雙足交叉,然後雙手叉腰並起立,同時肛門收縮上提,持續5 秒鍾,再放鬆坐下。重復10-15 次,每日2-3 遍。
9、踞足收肛:採取站立位,雙手叉腰,兩腳交叉,踞起足尖,同時肛門上提,持續5秒鍾,還原。重復10 -15 次,每日2~3 遍。
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做1-2 種或2 -3 種即可,不必都做,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一定會收到預防痔的效果。
此外,還有一般的全身運動及肛門局部物理療法,也能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全身運動如跑步或游泳,促使呼吸加快,吸氣時肛門上升,呼氣時肛門下降,一升一降必然帶動肛門肌肉運動。利用一些物理療法,如冷水、熱水坐浴,通過冷或熱的刺激,促使肛門直腸部肌肉收縮,可達到肛門運動的目的;如再加上坐浴時在肛周及骼尾下方長強穴做按摩,更能加強肛門括約肌的運動。
㈣ 痔瘡偏方19個民間方法 偏方治痔瘡最快又簡單
1配方:泥鰍、米粉各適量。
製法:泥鰍去腸雜,洗凈,與米粉共煮。
用法:溫熱服食。
功效:適用於痔瘡、脫肛。
配方:鮮槐花50克,瘦豬肉120克。
製法:將上述配方加水煎煮,煮至瘦豬肉熟爛。用法:食肉喝湯,每日1劑。
功效:適用於痔瘡、大腸濕熱導致的便血。
配方:蔥須適量。
製法:蔥須煎濃湯。
用法:置盆中坐浸之。
功效:適用於痔瘡疼痛發作。
配方:桑寄生、米湯各適量。
製法:桑寄生研成細末。
用法:用米湯送服。
功效:適用於痔漏。
配方:鮮馬齒莧適量,白礬10克。
用法:取鮮馬齒莧洗凈後搗爛如泥,將白礬均勻摻入泥膏中,用時外敷患處,每日1次。
適應證:炎性外痔及內痔嵌頓水腫者。
配方二:爐甘石、煆乳香、煅沒葯、大黃、水龍骨各30克,冰片、枯礬各10克,黃連、黃柏、兒茶、血竭各15克,茶油或凡士林適量。
用法:上葯共粉碎後,過100~200目篩,用茶油或凡士林調成糊狀,外敷患處。
適應證:混合痔及內痔嵌頓者。
按壓方法:被施術者俯卧位,施術者兩手置於被施術者腰骶部兩側,雙手大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兩側的秩邊穴。按揉的手法要均勻、柔和、滲透,以局部有酸痛感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3分鍾,兩側秩邊穴同時按揉。
功效:本穴具有調腸胃、理肛疾之功,用於治療痔疾、大便不利等。如配長強、承山、飲髑可治濕熱痔疾。長期堅持多能治好痔瘡。
配方:生大黃20克,紅花10克,乳香、沒葯各6克,苦參、白及、芒硝各30克。
做法:將以上葯材加適量清水,煎煮20分鍾後取汁,倒入兩個盆中,一個待溫熱時泡腳,一個待溫熱時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分鍾。
功效:生大黃能夠瀉熱通腸、逐瘀通經、涼血解毒;紅花性溫,味辛,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作用;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作用;白及味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肝、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作用;芒硝味咸、苦,性寒,歸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的作用。共用可達到活血消腫,利濕止痛的治痔瘡的效果。
配方:鳳眼草60克,細辛20克,威靈仙、荊芥穗、枳殼、乳香各30克。
做法:將以上葯材加水煎煮20分鍾,取汁足浴,同時可坐浴熏洗。
功效:此方可祛風活血止痛,用於腸風痔疾,痔已成漏。
配方:槐根50克。
做法:將槐根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足浴,同時坐浴熏洗。每日1劑,每日1次。
功效:此方可清熱涼血、解毒消腫,適用於痔瘡等症。
配方:蒼術30克,黃柏、野菊花各15克,赤芍、大黃各10克。
做法:將以上葯材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取汁足浴。
功效:此方可活血消腫止痛,適用於肛門水腫、血栓性外痔疼痛、腫脹者。
配方:蘇子、萊菔子、葶藶子各15克,烏葯、草果、桂枝、蒼術、大腹皮、柴胡、牛膝、雞血藤各10克。
做法:將以上葯材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足浴,每日1次。
功效:可緩解痔瘡腫痛等。
材料:花椒適量。
做法:選用十幾粒較好的花椒,加上一小勺食鹽,沖上開水,即可熏洗患部,每日一次,10分鍾為宜,重者可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花椒可用於消腫止痛,治療痔瘡腫痛,堅持熏洗,效果更為顯著。
材料:鮮胡桃葉100克、清水適量。
做法:將新鮮胡桃葉放入瓦罐內,加入適量清水,以紙封蓋,然後煮沸,計時20分鍾,連瓦罐一起放入提桶內,並撕開封紙,坐在提桶上面面,熏洗患處,直至熱度消散,最後將瓦罐中的葯渣放入盆內,加入適量熱水,坐浴並用葯渣茶洗,一日3次,連用5日。
功效:胡桃葉有殺蟲消腫功效,對多種真菌有著抑制的作用,用於痔瘡腫痛效果也不錯。
原料:干無花果葉50克。
做法:直接將原料放入鍋中,加水煎成葯汁後,倒在盆中,熏洗痔瘡處,約半小時,每日1次。
功效:消炎、消腫、止痛。適用於外痔。
組成:槐花,地榆,苦參各15克,赤芍10克。
做法:將所有葯材洗凈,用水煎湯,每天兩次分服。
功效:主治濕熱瘀滯型痔瘡,內痔,症見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肛門灼熱。
組成: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蓮房、荊芥各30克。
用法:煎湯熏洗患處,先熏後洗,或用毛巾蘸葯汁趁熱敷患處,冷則更換。
療程:每天1次,每次20分鍾。
適應證:方中葯物合用有消腫止痛、收斂止血功效,可改善痔瘡、脫肛等症。
組成:芒硝、金銀花、蒲公英、馬齒莧、苦參各30克,大黃15克。
用法:將上述葯物加適量水,文火煎煮約30分鍾,過濾去渣,趁熱先熏後洗。
療程:每日1~2次,每次約20分鍾。
適應證:適合炎性外痔、混合痔及內痔嵌頓疼痛明顯者。
組成:魚腥葷90克,水300毫升。
用法:煎煮濾出葯液,分3次內服。再加水500毫升煎煮後,倒入盆內,用蒸汽熏,再用紗布蘸葯液洗患處。每日洗2次。
適應證:適用於嵌頓性內痔、炎性外痔、肛門瘙癢等。
備注
上述偏方均收集於醫書,使用前需咨詢專業的醫師操作。
2
1、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高纖維食物。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大便,排便時間以5分鍾左右為宜。
3、保持肛門周圍清潔,常做提肛運動。
4、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喝一杯溫鹽水或涼白開水。
5、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久坐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