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誦完經後如何迴向更有效果
誦完經後如何迴向才圓滿? 妙祥法師:我先講為什麼誦完經要迴向?這個問題,我的體會:迴向就是達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叫真正的迴向。就是說有時候我們誦了經,就有一個貢高我慢的想法:「我比別人強,我已經有了功德」,這是不圓滿的。所以說我們誦完經必須迴向。為什麼必須迴向?必須把它空掉,才和佛經相合。什麼事情都要叫它圓滿,這才行。假如想誦經圓滿,就必須迴向,我們迴向的目的是達到空相。比如說迴向給父母,迴向給親人,都是達到空相的一種方式。通過迴向給親人,而自己心裡把自己的這個所謂的功德捨出去。如果沒有「功德」了,那叫真正的功德。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以後,就知道怎麼迴向了,怎麼圓滿了。何時你能夠真正的達到了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就是真正的圓滿。
㈡ 誦完經後如何迴向才圓滿
觀音道場賜刺禪林---「廣德寺」網站整理
妙祥法師:我先講為什麼誦完經要迴向?這個問題,我的體會:迴向就是達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叫真正的迴向。就是說有時候我們誦了經,就有一個貢高我慢的想法:「我比別人強,我已經有了功德」,這是不圓滿的。所以說我們誦完經必須迴向。為什麼必須迴向?必須把它空掉,才和佛經相合。什麼事情都要叫它圓滿,這才行。假如想誦經圓滿,就必須迴向,我們迴向的目的是達到空相。比如說迴向給父母,迴向給親人,都是達到空相的一種方式。通過迴向給親人,而自己心裡把自己的這個所謂的功德捨出去。如果沒有「功德」了,那叫真正的功德。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以後,就知道怎麼迴向了,怎麼圓滿了。何時你能夠真正的達到了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就是真正的圓滿。
以上答案由高僧大德開示,歡迎你到網路搜索唐、宋、明三朝800年歷史9個皇帝11賜刺的觀音道場「廣德寺」網站了解更多內容
㈢ 念完經或者抄寫完經文後,如何迴向
用普通的大迴向文迴向給一切眾生後加上自己全家就好,不用一個個說名字,就說全家,全家的冤親債主。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不必這樣子分別執著,一起迴向就好。或者是你先念你的冤親債主的名字,後面接著以及法界眾生,這樣就很好,這一次就完成了。不要分做幾次,分做幾次也有分別、也有執著,不好,我們自己的心不清凈。
凈空法師答:能,為什麼?冤親債主如果能夠再加上法界眾生,這個功德就更大、更殊勝,他們當然會樂意接受。但是誦經,為全家冤親債主誦兩百部,我覺得太少了,這個不多,為全家至少要誦經一千部才有效果。你的心要發得大,像地藏菩薩一樣,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於誦《地藏經》就能起感應道交,果報殊勝。
㈣ 誦經後正確的迴向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30
㈤ 念完經咒之後怎麼迴向
我們很多的師兄對迴向一向做得不多,所以重點為大家簡述一次,這樣能夠幫助大家在平時念佛、誦經、持咒、放生時能夠獲得更大的功德和福報。
迴向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很多人對迴向不理解,老以為我這一樣東西本來是我的,結果給了別人,那豈不是我越來越少了?其實這是世俗對迴向的理解錯誤。迴向的真正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蠟炬去引燃其它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亮未曾減弱,反而和其它蠟燭的光光相照,而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所以,迴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
因此,念完經書啊、放完生啊等的活動以後,一定不要忘記做迴向,迴向有兩種,一是大迴向,也就是迴向給法界眾生的,二是小迴向,迴向給你指定的人或眾生的,二者合起來做,受益很大:
一、大迴向(三遍):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二、小迴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願以本次持誦___經____部的功德迴向給某某某(您希望迴向者的姓名)、某某某(你順帶迴向的親人、朋友等的姓名,迴向的人越多,功德越大)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弟子某某某真心求懺悔!
㈥ 念佛念經後要如何迴向比較好
有很多迴向文,迴向的意思是,將自己念佛念經的功德都歸於眾生,也就是說,為眾生念經念佛。
㈦ 做功德和念經咒後,該如何正確的做迴向呢害怕招來更多的冤親債主,該如何做正確的迴向迴向怎麼說
誠敬的讀經念佛念咒,做完功德後,把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好,把
冤親債主加進去就好,誠敬去做,不會有危害的,迴向文如下。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不必這樣子分別執著,一起迴向就好。或者是你先念你的冤親債主的名字,後面接著以及法界眾生,這樣就很好,這一次就完成了。不要分做幾次,分做幾次也有分別、也有執著,不好,我們自己的心不清凈。
㈧ 誦咒後如何給某人迴向
我也想知道,先佔個位子,一會兒來看!
重在迴向
誦經有不可思議功德,而功德迴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經書上迴向十方一切眾生的迴向偈並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還是應先迴向給自己關系密切的累生累世的怨親債主,這些眾生與你最有緣,最易障礙你、糾纏你,故應首先超拔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之後,自己的業障消除了。修行道上暢通了,你再發心將功德普皆迴向十方眾生,求生凈土。
迴向文(每次做完功課後迴向)
(合掌)弟子_____願以此所誦《地藏經》一部(或幾部或念佛菩薩聖號××小時)之功德,迴向給弟子_____累生累世的怨親債主,祁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做主,超拔他們令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凈土,弟子_____真心求懺悔。(念三遍)
註:此迴向文是專門指定給自己或親友累生累世的怨親債主,不用於做其他的迴向。
蓮友:如果得重病、夫妻不和、子女不孝、事業不順等等,皆是業報現前,怨親債主已來索債,我們要用功誦經或者念佛菩薩聖號,做功德迴向給累生累世的怨親債主,求佛菩薩慈悲做主,超拔他們,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凈土。這樣種種困難自然改善,這是根本解決之道。每日所做一切功德(誦經、念佛、求懺悔、行善等),要指定迴向給怨親債主,直到困難改善解決為止,所以,做迴向暫不能象往常一樣做功德圓滿時,迴向十方眾生結緣。如同你欠過別人的錢,他現在來要,你應抓緊時間還這個人的錢,而不應不理他,反倒到外面幫助這個人,幫助那個人,就算這個要錢的人也許會對你產生好感,但不會因為你幫助別人了,就不要回他的錢。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迴向給生生世世父母,師長和無始劫以來的歷代宗親,六親眷屬,怨親債主,過去故殺、錯殺、誤殺的一切生靈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除礙解苦,得大利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同圓種智。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庄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
㈨ 念經做功德迴向到底怎麼迴向才是最好的
念經做功德及時迴向是最好的。
做完修法或做完善事後,要學會立即迴向,如我們把錢捐到寺院建寺廟,在捐款的時候,即使寺廟工程還沒有動工,也應立即迴向,要知道我們在捐款的時候,就已經有功德了,就應該立即做迴向,如果不立即做迴向,如回到家裡告訴家人,家人反對,或者自己心理起了任何一絲反悔的念頭,或者擔心自己善款會不會被別人挪用等等,我們的功德都因為我們心念改變而變小,所以實在是非常可惜的。
這里也可以解釋有些人總擔心如捐款建寺院,這些錢會不會被人亂花了或沒有用於建設寺院上面,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收您錢的寺院不將錢用於建設寺院上面,所有過失由他們承擔,與我們沒有關系。
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將功德迴向給他人,迴向的范圍越大,功德越大,所以我們一般建議大家將功德迴向給十方法界,迴向給六道所有眾生,要知道我們自己都是十方法界里一份子,或六道眾生的一份子,所以我們這些迴向,我們自己也能得到,這比單純迴向給自已,善事的功德會大得多。
人人常說功德海,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的善事象水滴一樣,但如果這滴水匯到了大海,這滴水就擁有了整個大海。功德迴向也是這樣子的,我們將功德迴向十方法界或六道所有眾生,這是回小向大,功德不會減少,反而變得不可思議,不可計量。
㈩ 抄完經文後,如何做迴向
可按如下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如果有所求,可這樣迴向:
願以此抄經功德,迴向給某某(自己或別人)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某種正當的願望順利實現(如求學、疾病痊癒、婚姻幸福等等),盡此一報身,往生極樂國。
迴向,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因為迴向的對象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而迴向怨親債主,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迴向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體現。將功德迴向自己,雖有違大乘精神,是世間法,但於初學者而言,通過學佛如法地自利,還是有其積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