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仔豬皮炎腎治療方法

仔豬皮炎腎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5-08-04 03:02:25

㈠ 豬滲出性皮炎特效葯,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豬滲出性皮炎特效葯有慶大黴素、氟苯尼考、丁胺卡那、氧氟沙星等葯物。治療時可以在豬皮膚患病的地方先用1%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塗擦乾凈後再用碘伏或用雲南白葯噴霧劑噴灑。本病主要侵害哺乳仔豬,尤其是剛出生3-5天的仔豬發病率高,且傳染迅速,死亡率也高,只要有1頭仔豬發病,1-2天全窩都會被傳染。

一、豬滲出性皮炎特效葯

1、豬滲出性皮炎特效葯有慶大黴素、氟苯尼考、丁胺卡那、氧氟沙星等。治療時先將豬皮膚患病的地方用1%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洗干凈後再用碘伏或雲南白葯噴霧劑噴灑。一般用雲南白葯噴霧劑比較好,因為操作簡單而且效果理想,每天使用1次即可。然後用板藍根注射液(0.1ml/每千克體重)加頭孢噻呋鈉(5mg每千克/體重),混合進行肌肉注射,每天使用1次,連續用3-4天即可。

2、此病主要侵害哺乳仔豬,尤其是剛出生3-5天的仔豬發病率比較高,而且傳染迅速、死亡率也高。因此一定要將產舍保持干凈、乾燥、通風,剛出生的仔豬要將體表粘液擦乾凈,放在松軟的乾草或統糠墊料上。

2、此病傳染速度非常快,只要有1頭仔豬發病,過1-2天全窩的豬都會被傳染,3-5天就會擴散到整座產仔舍。發病時一定要將豬及時隔離,病豬可以由專門飼養員飼養,各種用具應與健康豬隔離使用。病豬欄及走道也要徹底消毒,病豬可與採取相應治療措施,減少損失。

二、豬滲出性皮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豬滲出性皮炎也叫做溢脂性皮炎或煤煙病,本病主要是由皮炎葡萄球菌嚴重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上叫豬的葡萄球菌病。近年來這種疾病在個別豬場會有發生,但發病次數比較少,很多豬場遇到這種病會誤診為疥蛾病或維生素A缺乏症,從而延誤了正確治療時間,造成較嚴重的損失。

2、仔豬發病時吻突及眼臉會出現點狀紅斑,然後慢慢的轉變為黑色航皮,接著全身就會出現油性粘液。這種粘液氣味惡臭,乾燥後會結塊貼在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豬的外觀就像是全身塗上一層煤煙,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更加嚴重。

3、發病時一定要對病豬嚴格隔離,然後對豬舍進行徹底的消毒。可以用0.1%高錳酸鉀水浸泡發病仔豬的身體1-2分鍾,頭部用葯棉沾高錳酸鉀水清洗病灶,然後擦乾塗上龍膽紫。對初發這種病的豬直接塗上龍膽紫,效果會很好。

㈡ 仔豬滲出性皮炎怎麼治療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發生於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和超急性感染。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常寄居於豬的皮膚、黏膜上,當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膚、黏膜破損時,病菌便乘虛而入,導致發病。
一般多發生於仔豬,豬只突然發病,先是仔豬吻突及眼瞼出現點狀紅斑,後轉為黑色,接著全身出現油性黏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然後黏液與皮屑、污物一起乾燥結塊貼於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觀像全身塗上一層煤煙,手觸之黏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稱之為「油皮病」。之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有的出現四肢關節腫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顫,有的出現皮膚增厚、乾燥、龜裂、呼吸困難、衰弱、脫水、敗血死亡。患豬常出現全身性皮炎,並可導致脫水和死亡。
剖檢病豬全身黏膠樣滲出,惡臭,全身皮膚形成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剝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體表淋巴結腫大,輸尿管擴張,腎盂及輸尿管積聚黏液樣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預防應注意搞好圈舍衛生,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先清洗、消毒,然後進入清潔、消毒過或熏蒸過的圈舍。母豬產仔後10日齡內應進行帶豬消毒1~2次。
(2)接生時修整好初生仔豬的牙齒,斷臍、剪尾都要嚴格消毒,保證圍欄表面不粗糙,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立即進行治療,有助預防本病的發生。
(3)一旦發病應迅速隔離病豬,盡早治療。皮膚有痂皮的仔豬用45℃的0.1%高錳酸鉀水或1∶500的百毒殺浸泡5~10分鍾,待痂皮發軟後用毛刷擦拭乾凈,剝去痂皮,在傷口塗上復方水楊酸軟膏或新黴素軟膏。對於脫水嚴重的病豬應及早用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並保證患豬清潔飲水的供應。沒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偏遠地區豬場可嘗試應用青黴素、三甲氧節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黴素、壯觀黴素等抗生素肌內注射,連用3~5天。

㈢ 豬的皮膚出現紅色痘點是什麼病,怎樣防治

豬痘是豬的一種急性熱性病毒性傳染病,由豬痘病毒引起,痘苗病毒也可引起豬痘。豬痘的特徵是在皮膚上有規律地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結痂等病變。

1.病原

豬痘病毒屬於痘病毒科,豬痘病毒屬。病毒呈磚形,對乙醚敏感。病毒不能在雞胚中傳代,在豬腎、睾丸、豬胚肺的細胞培養中盲傳幾代後即可適應生長。無紅細胞凝集性。

2.流行病學

豬是本病唯一的自然感染宿主。乳豬和幼豬最為敏感。病豬和康復帶毒豬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從皮膚、黏膜的痘疹中排至外界,污染環境。本病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傳染。豬虱、蚊、蠅等昆蟲是本病的機械傳播媒介。

3.症狀

潛伏期5-7天。病初體溫微升,隨後在腹下部和前後肢內側出現紅斑,紅斑迅速增大,變成丘疹、水皰和膿皰,最後形成痴皮。病豬眼、鼻分泌物增加。本病一般呈良性經過,發病率在幼豬中可達30-50%以上,但死亡率極低,一般不超過1%,若飼養管理不當或有繼發感染,則常使幼齡仔豬的死亡率增高。

4.病理變化

除與臨床症狀相同的皮膚變化外,解剖病死豬可見口、鼻、咽、氣管、支氣管等部黏膜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組織學檢查可見皮膚病變部上皮增生,除腦漿內包涵體外,還出現核內包涵體,核空泡化。在細胞漿內還能形成大晶體,直徑達800納米,為其他痘病毒所無。

5.診斷

(1)病原分離鑒定 取痘疹皮、痘疹液等經處理後,接種豬腎、睾丸單層細胞,觀察細胞病變,電鏡檢查病毒。鑒定病毒可用已知陽性血清作細胞中和試驗。

痘苗病毒也可引起豬痘,在病原鑒定上要注意區別。豬痘病毒只感染豬,只在豬細胞上增殖,有核內包涵體,在雞胚絨尿膜(CAM)上不形成痘斑,動物試驗僅感染兔,無紅細胞凝集性,康復豬對痘苗病毒敏感。痘苗病毒宿主范圍廣泛,能在多種培養細胞上增殖,只有腦漿內包涵體,在CAM上形成痘斑,動物試驗可感染兔、鼠、牛、羊,有紅細胞凝集性,康復豬對痘苗病毒具有免疫力。上述特點為兩種病毒的主要區別。

(2)血清學試驗 可用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瓊脂擴散試驗作血清學診斷。

6.防制措施
目前尚無有效疫苗,病豬康復後可獲得免疫力。平時應注意清潔衛生,消滅豬虱等外寄生蟲。對病豬,應及時隔離治療,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痘疹,然後塗以1%龍膽紫溶液。如有繼發感染,可用抗菌素類葯物治療。

閱讀全文

與仔豬皮炎腎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7的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2
機械破碎常用的幾種方法 瀏覽:145
油畫筆的使用方法 瀏覽:345
定製衣櫃2合一安裝方法 瀏覽:904
尿頻治療方法 瀏覽:467
葫蘆絲教學方法6個孔 瀏覽:917
網站設計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瀏覽:275
魅族手機正確查詢電池健康值方法 瀏覽:347
最好看的背部鍛煉方法 瀏覽:459
育苗地膜種植方法 瀏覽:904
蛋白質測序方法有哪些 瀏覽:641
12歲瘦大腿有什麼方法 瀏覽:772
你知道英語哪些方法可以 瀏覽:310
一年級常用識字方法 瀏覽:262
提高螺紋釘耐鹽霧檢測的方法 瀏覽:188
btv養生堂燙傷治療方法 瀏覽:744
中國治療胰腺癌有哪些方法 瀏覽:174
治療瘢痕疙瘩方法 瀏覽:304
蛋白質利用率常用的方法有 瀏覽:622
奔騰掛燙機的安裝方法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