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方地區如何種植甘蔗
甘蔗是甘蔗屬植物的總稱。主要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也是熱帶和亞熱帶,糖料作物。中國北方地區在氣候上不適合種植。
甘蔗種植溫度要求年均溫大於20℃,最少250天。無霜期大於350天/年。生長期適宜溫度為25~32℃之間。在這個溫度范圍內,甘蔗生長快,各生長期生長量大,成熟早,甘蔗糖分高。
② 重慶可以種紅甘蔗嗎
重慶位於北半球副熱帶內陸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熱冬冷,四季分明,其氣候特徵恰如幾句俗諺:春早氣溫不穩定,夏長酷熱多伏旱,秋涼綿綿陰雨天,冬暖少雪雲霧多。重慶年平均氣溫為18℃,而紅甘蔗屬於一年生的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因而不適宜種植。
甘蔗是一種糖料作物,原產於印度,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糖料生產國,蔗區主要分布在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區)。從南到北縱跨15.5個緯度,從東到西橫跨30個經度,分為三大蔗區:華南蔗區、華中蔗區和西南蔗區。
甘蔗是一年生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甘蔗為喜溫、喜光作物,年積溫需5500~8500℃,無霜期330天以上,年均空氣濕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時數在1195小時以上。甘蔗種植氣候區,一般都集中在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區中。其中最適宜種植氣候區,基本上都位於北緯24°以南。
③ 你好 我想問下紅皮甘蔗一畝地能種多少棵
一般每畝下種1200根甘蔗苗,每根有4-6個牙,一般出苗後選苗,選苗後留3000左右比較合適,按照我們廣西的種法
④ 紅甘蔗需要剝葉子,什麼時候剝最適宜呢需要注意什麼呢
有很多農戶其實並不會種甘蔗,他們都給甘蔗剝葉子剝得太早了,他們覺得這樣有利於甘蔗的生長,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剝葉子太早了,就會降低甘蔗的光合作用,甘蔗沒有了光合作用,自然就長不好。
如何剝甘蔗葉子?下面小宗回答以下剝甘蔗葉需注意以下幾點:甘蔗剝皮以後有什麼好處現在給大家簡單講下。1:剝葉子可以減少養分消耗,2:可以減少害蟲的危害,但是不可以一次剝完,要分幾次剝。1:甘蔗剛長節的時候可以在早上或晚上剝,一定不要中午剝,太陽直曬的話會把甘蔗曬傷了,剝葉的時候要剝老葉不可以剝新葉,剝完後把葉子都清理出來,現在不可以焚燒了,我們可以把葉子埋起來漚肥用。2:老葉有橫向生長的時候,不利於甘蔗的縱向發展,所以要剝老葉。甘蔗成熟後應為剝了葉子,收砍的時候也快,沒有葉子的礙事,這樣省了力氣和人工。少留點葉子等到賣甘蔗的時候好看,讓人看著都新鮮,有食慾
⑤ 北方甘蔗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北方甘蔗怎麼種?
不少人想嘗試種植北方甘蔗,但又不清楚北方甘蔗怎麼種,擔心種不好,其實,北方甘蔗種植技術方法是比較簡單的!每畝地需要2000個左右的甘蔗種芽,北方紅皮甘蔗種植行距一米二至一米五,株距三十三公分至五十公分,甘蔗種芽(種苗)土埋三公分即可。然後澆足水(最好用河水),次日罩上塑料地膜即可。
北方甘蔗種植要因地制宜,在北方嚴寒地區,如東北、內蒙等地,可以在以上種植基礎上,加蓋簡易小弓棚(像棉花營養杯育苗、半米高簡易小弓棚即可)。等甘蔗苗子長起來再去掉小弓棚。
北方甘蔗種植管理注意事項
甘蔗種苗久旱應及時澆水,大雨及時排澇,因久澇甘蔗根缺氧導致甘蔗種苗死亡!多風多雨季風地區,每隔段時間就要給甘蔗棵封梗、培土,加強土固甘蔗棵,防止刮風下雨甘蔗倒伏!進入農歷八月份,要把甘蔗外皮剝掉,露出甘蔗內皮,接收陽光照射,才能上色變成可人的紅皮甘蔗!八月十五中秋節即可上市開賣,並且越往後越甜!但要在氣溫降至零度前儲存地窖、地下室,以防凍壞甘蔗!
⑥ 甘蔗是跟蘆葦同屬的植物,種植時間要多久
目前,水果甘蔗有脆紅蔗和洋紅蔗兩種,脆紅蔗無論在莖粗、單莖重、節間長度、粉質、食口性,還是在單產和商品率上都明顯優於洋紅蔗,因此,建議推廣種植脆紅蔗。適期早種,是保證甘蔗高產的重要措施。早春季節溫度相對低一些, 種根先於蔗芽萌發,為幼苗的前期生長打下了基礎。同時,早種能夠早生快發, 充分利用高溫多濕的生長季。
⑦ 果蔗種植技術是怎樣的
果蔗的種植:選地和整地
不同的果蔗品種,對土壤條件的要求和適應也不盡相同。如廣東的潭洲大蔗更適宜在水肥條件好的水田栽培,浙江溫州的陶山蔗品種,更適宜於沿江沖積黃砂土栽培。一般選擇土層深厚、肥沃、質地松碎、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的田塊栽培。在這樣的土壤條件下,果蔗生長壯旺,產量高,質量好。宅旁的菜園土,因經常施用較多的人糞尿,不利於積累糖分,影響成熟和質量,不宜選用。
果蔗用地一般要精耕細整,使耕作層的土壤充分細碎、平整。深耕的深度因不同土壤而異,土層比較深、土質比較黏、土壤比較肥沃的,深度宜深些;反之,土層比較淺、土質較砂的土壤,深度宜淺些。為了使土壤耕耙得比較細碎,要進行多犁多耙,可進行二犁二耙或三犁三耙,犁耙的次數因土質而異。犁耙碎土以後,即可開溝下種或開溝起畦下種,以起畦種植較為普遍。開溝起畦前施入底肥,每畝底肥使用細碎有機肥1500公斤,加優質硫酸鉀復合肥50-60公斤拌合均勻撒施於植溝。開溝起畦要求整齊,畦溝平,蔗畦齊。畦寬、溝寬和種蔗行數因蔗區而異。凡品種萌芽力差、分櫱弱、有效莖少的,可用寬畦雙行植;反之,可進行窄畦單行植。如珠江三角洲地區一般畦寬150-170厘米,溝寬33厘米,種蔗1行。
果蔗的種植:蔗種催芽與下種
1、催芽:因為早春氣溫低,蔗種萌發時間長,採用催芽方法可以加快蔗芽的萌發,發芽整齊,發芽率高。對萌發率較低的品種,效果尤為顯著。催芽以催至芽微脹而根不萌發或很少萌發為原則。目前,生產上一般採用堆積保溫催芽和堆肥釀熱催芽兩種方法。
堆積保溫催芽:把經過浸種消毒的蔗種堆成寬和高各1m左右,長度視播種量而定,淋水保濕,上面蓋一些稻草,再蓋薄膜封嚴保溫。此法簡單易行,但因沒有釀熱材料,催芽時間長些,發芽率低,適於春季溫暖的地區採用。
堆肥釀熱催芽:用半腐熟的堆肥或廄肥先鋪墊10厘米左右,然後放一層經浸種的蔗種20-25厘米厚,又放一層堆肥,再放一層蔗種,這樣堆4-5層,最後在堆上覆蓋堆肥,加蓋尼龍薄膜,保溫保濕。每天檢查溫、濕度1-2次,溫度最高不宜超過40℃,最低不低過25℃,以30℃左右為宜,經過5-6天後達堆芽要求即可下種。切勿催芽過長,以免下種時碰斷芽,並影響出苗。
2、下種期果蔗不耐低溫、乾旱,過早下種,種苗容易腐爛,特別是梢頭種苗更容易腐爛,影響發芽。下種過早,將來蔗莖基部節間過短,影響商品價值。所以果蔗的下種期一般以氣溫回升、春雨開始時為好。華南蔗區有灌溉條件的,土溫穩定在10℃以上可以下種。
3、下種技術下種時先開植溝或在畦中央開淺溝,溝內淋水,拌成泥漿,然後下種。下種後一般不覆土,只要種苗大部壓入泥漿中即可。有些地方不進行泥漿拌種的,下種後要把蔗種壓實,切口用泥土捺緊,蔗種兩側用細土填滿,上面用砂、火燒土、細泥、碎草或草灰進行覆蓋。
果蔗的種植密度因品種及各地栽培習慣而不同,一般情況下,行距比糖蔗要寬些,下種量每畝為5000-8000個芽。
果蔗的種植:生育期管理
果蔗整個生育期分為5 個階段:
(1) 萌芽期。為果蔗下種後至萌發出土蔗芽占總芽數的80 %以上時。種苗萌發溫度一般為13 ℃左右,萌芽適溫為25~30 ℃,蔗芽凍害致死臨界溫度為- 2 ℃。
(2) 幼苗期。為蔗芽有10 %發生第一片真葉起到50 %以上的幼苗發生5 片真葉時。幼苗生長需最低溫度在15 ℃左右。
(3) 分櫱期。為有分櫱的幼苗佔10 %起,到全部蔗苗開始拔節。分櫱要求的最低溫度為20 ℃,最適為30 ℃。
(4) 伸長期。為果蔗開始拔節,平均每旬伸長達3厘米以上起至伸長基本停止。蔗莖伸長的最適溫度為30 ℃左右。
(5) 成熟期。蔗莖糖分積累達14~15 %時。
果蔗的種植:螟蟲防治
1.農業防治:通過採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技術,減輕蔗螟為害。
減少越冬蟲源:小鋤低砍、清除枯葉殘莖和蔗頭可除去在蔗蔸、秋筍、殘莖內越冬的二點螟、黃螟以及在蔗干葉鞘內側結繭越冬的條螟,消滅大部分越冬蔗螟,降低翌年春天發生數量。適時提早種植、早管理,使分櫱早生快發,減少螟害造成的缺株。在甘蔗生長中期,適時剝除枯老葉鞘,以減輕蔗螟為害。
2.生物防治:①古巴蠅:一般是在每年春天蟻螟開始孵化後釋放到蔗田,每畝釋放2-4頭受孕的雌蠅或6-8粒蛹。在以上釋放標準的基礎上,如果螟害特別嚴重的要增加釋放量。放蠅時間應為一天中最涼爽的時段,早上或黃昏,一個蔗區應釋放同齡蠅或蛹。釋放的蛹應裝在袋中,保護其免受雨淋和陽光直射及其它生物的蠶食(鳥類,螞蟻和蜥蜴等)。古巴蠅通過螟蟲分泌的外激素來識別寄主,寄生在螟蟲的幼蟲上。成蟲可以在蔗地里飛行超過1公里的距離去尋找寄主,還可以藉助風力傳播到更遠的距離。每年釋放古巴蠅3-4次,可有效控制甘蔗螟蟲的為害。
②赤眼蜂:是二點螟、條螟,黃螟等甘蔗螟蟲的主要天敵。它主要是寄生在螟卵上來抑制蔗螟的發生。目前一般是用人工繁殖方法,在每一代螟蛾產卵初期和盛期釋放到蔗田,每畝每次一萬頭,可大大降低枯心苗、蟲蛀節和風折率。
③螟蟲性誘劑:應用人工合成的甘蔗螟蟲性誘劑可防治二點螟、條螟和大螟等甘蔗螟蟲。誘殺法:在甘蔗幼苗期,每畝放2-3個誘捕器(水盆),每20-25天換一次誘芯,誘殺田間雄蛾。每種誘芯只誘殺一種螟蟲。迷向法:在甘蔗幼苗期以後,可用迷向法,每畝用誘芯一袋(約100條塑料管或橡膠片)按每畝2.5米左右插一條在蔗葉上,20-25天插一次,每種誘芯只誘殺一種螟蟲。
⑧ 水果甘蔗中耕,巧妙的管理要點有哪些
適當施肥:出芽後融合第一次鋤草開展施肥,第二次大田成長期融合每一次培土施稀釋肥,第三次適當使用葉面肥和平衡肥,每一次時加噴灑新高脂膜,進一步提高肥的比較有限成份率。
培土定苗:一般每一年應培土3―4次,每一次間距30天上下,與此同時融合培土,適當定苗,適當噴灑新高脂膜,在綠色植物表層,能避免 病原菌浸染,提升 抗洪澇災害工作能力,提升 植物光合作用抗壓強度,維護禾苗健康成長。
合理灌溉:水果甘蔗用水量大,應留意立即注水,但應防止洪水澆灌,倡導輕水澆灌,維持土質干濕區濕,以潮濕為主導,適當噴灑壯莖靈,可使綠色植物桿莖粗大、葉子肥大、茶葉的顏色細嫩、主莖繁茂,純天然品味濃,同時可提高抗災難工作能力,降低化肥有機肥使用量,減少殘毒。
六、適當砍收
果蔗全成長期為260天上下,即從出芽後起經260天之上的成長期才可以做到充足完善,生產量最大、質量最佳,不然太早過遲都危害生產量和品質。
殘渣燒毀,與此同時灌水浸田一周之上,解決沉渣和土質中的蟲害,待水干後再次耕翻,深層規定在三十厘米之上;輪種地也應將土層沉渣消除後再次耕翻。理墒前應先將土垡耙碎,規定栽種溝距120厘米,溝深40厘米之上,排水溝寬20厘米。
⑨ 北方甘蔗什麼時候種植
一、甘蔗的種植期
水果甘蔗栽植時間掌握在當年的9月到次年2月,時間過早沒有蔗種,過晚影響產量和品質。
二、甘蔗的生長過程
甘蔗的一生從種苗下種至蔗莖成熟收獲,可分為萌芽、成苗、分櫱、
莖伸長及工藝成熟五個時期。甘蔗生長的快慢,產量的高低和含糖量的多少,與氣候條件有密切的關系,尤其以溫度和水分條件的影響最大。
1、萌芽。蔗芽萌發的最低溫度要求日平均氣溫在13℃以上,大於20 ℃萌芽加快,而30-32℃發芽最適宜。甘蔗發芽要求土溫(0-10厘米)在18℃以上,
低於此溫度發芽慢、發芽率低,容易缺苗。在生產上為促使發芽快,通常採用浸種催芽 ,育苗移栽和適時下種覆蓋地膜等措施。甘蔗發根的溫度比發芽低,一般日平均氣溫10
℃即開始萌發,20-27℃最適宜。蔗種萌發過程中,
需要進行旺盛的呼吸作用產生能量供應萌發的需要,若土壤濕度過大,水分過多,種植過深,蓋土過厚都會影響種苗根和芽的生長。
2、成苗期。成苗期要求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上,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為宜,
主要滿足生態用水,土壤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有礙根系生長,對幼苗生長發育不利。
3、分櫱期。不論氣溫或土溫對分櫱均有明顯的影響。通常分櫱期要求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以25-30℃最為適宜,在此范圍內溫度越高,分櫱越多。水分適當分櫱多,分櫱快,但水分過多,導致土壤通氣不良,也會影響分櫱。光照強弱是影響分櫱的主要因素,在弱光下,生長素受光氧化影響破壞小,可促進主莖伸長。陽光充足分櫱多而壯,否則分櫱少,分櫱遲,生長弱,每天光照時間在5小時以下,一般蔗株不分櫱。養分充足分櫱多,特別是氮、磷肥對分櫱影響最大。此外,淺培土,勤中耕,土壤氧氣充足,均可促進分櫱。
4、莖伸長期。此期是甘蔗一生中生長最快的時期,
也是決定蔗莖產量的關鍵時期。蔗莖伸長期要求高溫和充足的陽光、水分和養分,以及無熱帶氣旋的環境條件。要求日平均氣溫30℃左右最為適宜,高達40℃仍略有伸長,低於20℃,
則隨溫度下降伸長緩慢,15℃以下停止伸長,一般情況下,平均氣溫20℃以上,甘蔗才能進入伸長期,旬平均氣溫27℃,甘蔗才能進入大伸長期,所以溫度高,溫暖期長的地區,甘蔗生長快,產量和含糖量高。
蔗莖伸長期是甘蔗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約占甘蔗一生總需水量的50-60%,平均每天耗水量3-4厘米,這時期土壤必須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90%為宜。雨水不足必須及時灌溉,否則,若這時缺水,出現生長停滯,節間短小,糖分降低,從而使蔗產量及糖產量均受影響。微風使田間通氣良好,
有利甘蔗生長。但大風、台風對伸長盛期以後危害大,常使蔗葉撕破折斷,蔗莖折斷倒伏 ,故迎風面的產量往往低於背風面的產量。甘蔗伸長期也是需肥最多的時期,
其中氮的吸收約占整個生長期的50%,磷、鉀佔70%以上,所以伸長初期應重施肥。
5、工藝成熟期。是甘蔗蔗糖分逐漸積累達到最高峰,蔗汁品質達到最優的時期。工藝成熟期要求冷涼,乾燥而晴朗無霜凍的天氣,對甘蔗糖分積累有利。高溫潮濕有利於甘蔗生長,而不利於甘蔗糖分的累積。據研究:白天光照強,濕度高,夜間低溫涼爽
(夜溫平均12-14℃),相對濕度低,日較差在10℃左右的冷涼,乾燥氣候,最有利蔗糖分累積,蔗汁品質也最佳。所以,甘蔗成熟期的高溫、高濕、溫差小、光照不足等氣候條件,均不利於蔗糖的累積。成熟的期的早晚與品種有關,早熟種糖分積累比晚熟種快。
⑩ klondike農場甘蔗怎麼種植啊,沒有找到
甘蔗是很好的紅糖原料,也可以直接食用,其營養價值豐富,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在日常生活種深受種植戶們和消費者青睞,下面是關於黑皮甘蔗高產高效益的栽培技巧,希望對感興趣的親們有所幫助。
1 選種環節
在播種過程中需要選取粗大、無病害以及新鮮的梢頭種段作種。我國水果甘蔗的種植歷史悠久,但是部分果蔗品種出現了退化的現象,所以在選種階段種植人員需要有意識地選取一類優良單株,建立 留種田,或選用脫毒種苗,就是用近52 ℃的熱水將種莖浸泡後作種。
2 選地整地
在種植活動開展之前需要進行選地,可以選取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砂質土壤,需要確保土壤實際排灌較為方便。可以結合實際種植區域情況選定種植區域,最好可以選用稻蔗輪作的田地作為果蔗栽培區域,需要確保種植土 壤自身具有良好的疏鬆性,這樣不容易板結,需要對種植區域各類蟲害問題進行防治。整地過程中,需要確保整地深度能夠達到30 cm,這樣有助於防倒伏。
深耕活動之後需要通過將土地耙碎耙平,確保耕作層土壤的細度、疏鬆性,而後可以根據1.2~1.3 m的基本行距開設種植溝,種植溝不能過深,過深會導致種子腐爛。在開種植溝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種植地塊做好蔗地排水溝 的布設,這樣有利於降雨積水後便於排水。選取良好的種莖對提高黑皮果蔗出苗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選用實際長勢良好、無病害、容易貯藏的種苗。
3 適時種植
黑皮果蔗實際種植時間可以根據種植區域自然條件情況進行選定,目前可以在每年9—11月進行種植,第2年9月進行收割。砍種過程中,需要在芽的下部截留2/3,上部分截留1/3。在下種過程中需要保持種植土壤擁有充足的水分,也可以提前做好浸種處理操作。這樣能夠確保及時清除種子上附著的各類病菌,然後將果蔗種子放置在塑料袋中一段 時間,這樣能夠起到良好的催芽作用。然後是放種,在蔗溝中將基肥與泥土進行拌和,然後將水倒入蔗溝底進行浸泡,拌和成泥漿。在放種過程中,需要將種苗貼泥平放,將種莖全部加入泥漿中,芽尖需要在同一個方向進行 擺放,可以設置為平行擺放,確保種植種溝布設方向一致性。等一段時間後,種莖泥漿出現裂縫後需要覆蓋相應泥土,然後再進行覆膜[2]。
4 田間管理
等到種植環境溫度逐步達到16~20 ℃後,種蔗芽鞘位置會破土而出,此時種植管理人員需要定期觀察生長情況。如果發現幼苗不能及時破膜,需要採取人工措施進行引苗。等到幼苗長到2~3片真葉後如果存在缺苗問題,需要 及時進行補苗,確保每個植株之間相隔距離為10~15 cm。每個長種植溝中蔗莖能夠達到8~10條,確保每667 m2種植地有效生長的蔗莖能夠達到3 600~4 500根。等到幼苗長到3片真葉之後,需要及時揭開地膜,觀察幼苗的生 長情況,需要做好補苗措施。此時需要早施苗肥,可以在每667 m2種植區域施加適量的有機肥等,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促進苗期須根生長以及早期分櫱苗生長。因為大多數果蔗在苗期植株都較小,行間種植空間較大,會導致諸 多雜草生長,長期日照直射,將會導致土壤水分蒸發量不斷增加,所以當前種植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中耕除草操作。等到幼苗長出7~8片真葉後開始進行中耕除草,同時還需要採取相配套的施肥操作,可以噴施相應的乙 草胺清除雜草[3]。往後間隔15 d需要開展中耕培土,確保蔗株基礎部位能夠培高15~18 cm,從而能夠有效促進苗根與分櫱。
伸長期的田間管理活動需要從果蔗拔節起到伸長期,具體時間正常情況下在6月底—7月上旬。此階段主要是發大根,莖葉生長逐步進入最旺盛階段,也是提高種植產量與質量的關鍵時期。此時,在管理過程中需要施0.3 kg復 合肥。為減少肥料蒸發,應在施肥後用細土蓋住肥料,確保施肥效果和樹木的正常生長;可選擇優質翠姆特種肥,為保證紅錐的正常生長,應在造林後的前3年對紅錐進行集約化養護與管理。每年定期進行兩次除草、擴穴、鬆土工作,後兩年還要確保 每年施100 g復合肥。
甘蔗是是製造蔗糖的原料,還可以提煉乙醇,具有非常好的種植前景,以上是關於黑皮甘蔗高產高效益栽培的方法,各位種植戶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