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要求姜更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和疏鬆肥沃的土壤。其抗寒性相對較差,最適生長溫度為25℃。第二,選種生薑應根據當地環境和氣候種植。種植前,你應該把長霉腐爛的生薑種子挑出來。較大的姜塊可以用刀切成小塊,傷口要用石灰消毒。第三,種植播種前,生薑種子應發芽,在波爾多液中浸泡10分鍾,然後放入准備好沙子的盆中,澆水,用保鮮膜覆蓋,十天後就會發芽生長。生薑發芽後,直接種植在土壤中,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和復合肥,每畝施用有機肥2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
給土壤或土地施肥生薑在生長期追肥三次。第一,基肥要充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生薑生長期注意及時追肥。第一次追肥通常在生薑苗期進行。追肥時,生薑長到25厘米左右。可以用500斤左右的糞肥,然後用水稀釋5-6倍,再倒在生薑上。第二次追肥是生薑長到九月初。這個時候主要是推廣肥料,主要可以用每畝30斤左右的復合肥。最後一次施肥通常在第二次施肥後一個月左右,每畝可使用20公斤復合肥。
B. 生薑的種植方法及栽培技術
生薑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高40~100cm。品種有:青州竹根姜 山農一號生薑 青州小黃姜。
姜的根莖(乾薑)、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葯。生薑在中醫葯學里具有發散、止嘔、止咳等功效。那麼生薑該如何正確種植呢?下面就讓山間小妹帶你們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
一、生薑什麼時候種最好?
生薑起源於熱帶雨林地區,長期的系統發育形成了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的特性,因而要將生薑的整個生長期安排在溫暖無霜的季節。生薑在熱帶地區表現為多年生,而我國生薑產區由於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均進行一年一茬栽培。
生薑的產量與生長期密切相關,一般生長時間越長,產量越高。因此,確定某地是否適於生薑露地生產,應考慮以下三個基本條件:一是需在終霜後5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播種,初霜前氣溫降至13℃左右時收獲;二是從出苗至初霜適於生薑生長的天數應在135天以上,生長期間15℃以上有效積溫達1200~1300℃;三是把根莖形成期安排在晝夜溫差大而溫度又適宜的月份里,以利於產品器官的形成。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條件相差很大,滿足上述條件的時間亦有較大差別,因而各生薑產區適宜的播種期各不相同。如廣東、廣西等地全年氣候溫暖,冬季無霜,播種期不甚嚴格,1~3月份均可播種;長江流域各地露地栽培一般於「清明」前後播種;華北一帶多在「穀雨」前後播種;東北、西北等高寒地區無霜期過短,露地條件下種植生薑產量較低。
生薑應適期播種,不可過早或過晚。若播種太早,溫度低,熱量不足,播後種姜遲遲不能出苗,極易導致爛種或死苗;播種過晚,則出苗遲,從而縮短了生長期,造成減產。
一般不論是露地栽培,還是設施栽培,只要環境條件可滿足生薑生長最低需求(主要是5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播種,亦即在適宜的播種季節內,以適當早播為好,播種越遲,產量越低。
二、姜種如何催芽?
1. 姜種催芽的好處和時間
姜種催芽有2個好處:一是可以早出苗,早生長,早上市;二是可以延長生薑在適宜溫度條件下的生長時間,從而提高產量。催芽前要先晾曬姜種2~3天,然後剔除腐爛、干縮、帶病、帶傷的姜種,選用肥大飽滿、色澤光亮、無病無傷的合格姜種進行催芽。
南方溫暖地區,種姜出窖後多已現芽,不經催芽即可播種。催芽的過程,北方稱「炕姜芽」,多在「穀雨」前後進行;南方叫「熏姜」或「催青」,多在「清明」前後進行。
2.
C. 自己在家如何種生薑
姜的種植方法:材料准備:花盆或臉盆隨你喜歡(總之能裝土就行),生薑若干;
生薑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攝氏度以上開始萌芽,幼苗生長適溫20~25攝氏度,莖葉生長適溫25~28攝氏度,15攝氏度以下停上生長,因此生薑的種植時間-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熱河谷地區以3月上、中旬為宜,經過催芽可適當提早。
1、生薑播種時間
生薑的播種時間-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生薑選種
生薑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生薑選種
3、播種前催芽
生薑播種前最好用葯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鍾,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公分,使溫度保持在20—30攝氏度,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如果懶得崔苗也可以直接選擇帶芽的生薑直接播種)
4、播種
播種很簡單,直接把處理過的生薑塊按如土中(芽要露出地面),每盆一到兩塊即可,蓋上3-5厘米厚的泥土。然後澆透水就好。
5、苗期管理
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應根據當地的土質及墒情靈活掌握澆水,如澆水太早,土表易板結,易造成出苗不齊;若澆水太晚,芽尖容易乾枯。一般情況下,出芽1厘米左右澆水一次,澆透為主,不積水。
姜的種植苗期管理
6、生長期管理
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及時澆水降溫:隨著根莖的向上生長,根莖容易露出地面,使生薑品質變劣,因此要及時進行培土;培土可根據生薑的生長情況而定,也可以結合追肥進行。
立秋前後,生薑進入旺盛生長期,需水量開始增多,此期的澆水一定要掌握適度;施肥應根據生薑生長情況進行,及時進行分次培土,確保生薑迅速生長。
D. 種生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生薑雖然管理比較簡單,種植相對容易一些,但要想種出高產優質的生薑,還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生薑可露地栽培,也可保護地栽培。應題主的要求,我就簡單介紹一下生薑種植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總之,種生薑時要做好各項細節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苗壯塊大,品質好,爭取獲得生薑的高產優質。
E. 生薑怎麼種植
可以在花盆裡種。
種植方法步驟:
1、從百貨商店或市場里買新鮮的生薑根。
F. 姜的種植時間和方法是怎樣的
姜的種植時間是春季,種植方法是用姜塊進行無性繁殖。
1、種植時間
姜一般春季播種,霜前收獲。由於姜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須在溫暖無霜的季節栽培。
2、種植方法
優選種姜:從生長健壯、無病、高產的地塊上選留種姜。收獲後選擇肥壯、芽頭飽滿、個頭大小均勻、顏色鮮亮、無病蟲、無腐爛、無損傷、未受凍的姜塊做姜種貯藏。
姜在播種前應先進行催芽:幼芽是幼苗生長的基礎,培育壯芽是獲得高產的基礎。壯芽的形態特徵是芽身粗壯,頂部鈍圓;弱芽的形態特徵是芽身細瘦,芽頂細尖。
掰姜塊: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塊掰成75-100克的小種塊,每個種塊上保留1個肥胖的幼芽。結合掰姜種,應再進行一次精選種芽,剔出芽基部發黑、或姜斷面變褐的姜塊。
澆底水:姜出苗很慢,土壤缺水會影響出苗,因此一定要澆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澆水。
排放種姜:底水滲下後即可排放姜種。有平播法和豎播法兩種。
覆土:隨用細土蓋在姜芽及姜種上,播完後覆土4厘米-5厘米厚。覆土太厚,地溫低,發芽慢;覆土太薄,則表土易乾燥,影響出苗。
(6)小姜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種植姜的注意事項有:
1、澆水需要根據生薑種植的情況,生長環境以及天氣變化來進行。
2、夏季注意雨後田間排水工作,避免發生積水。平時大田的濕度應該保持在65%左右。
3、播種的時候盡量讓姜芽朝上放置,一般保持株距30厘米左右,行距40厘米左右。
4、在生薑的幼苗期間,澆水不宜過於頻繁,一般澆水以小水為宜。夏季生薑的耗水量比較大,這時候適合在早晚時間進行澆水。
G. 生薑特別容易死苗,種植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
生薑也是普通百姓家中最常見的輔助成分。相信大家在許多蔬菜市場上都能看到它。在生薑的過程中,很容易死掉幼苗。死苗後,生薑的產量將受到很大影響。在生薑的種植過程中,有必要事先了解生薑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方法,進行科學的種植,並採取一些相關措施,以保證生薑的健康生長。一起來談談生薑的注意事項。
及時協調田間水分狀況:生薑不耐乾旱和洪水。對野外水條件的要求更加嚴格。在生長期要保持水分濕潤,夏季要在高溫季節及時澆水。如果下雨,必須及時排乾田地,以減少許多容易生薑的疾病。
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常見的生薑害蟲可能導致生薑芽死亡。七月和八月是多病的時期,應及時清除,患病的孔應撒上石灰以進行滅菌。
H. 生薑的種植方法
種植時間
姜的生長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播種期都比較晚,暖熱地區在3月上、中旬播種,溫和地區在4月中旬後播種,溫涼地區在5月上旬播種。
姜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種植方法
1、地塊選擇和整地施肥
生薑的根系少,分布范圍小,種姜的地塊要選擇肥沃疏鬆的壤土或者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凹地種植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水性差的土地生長也不好。
土地必須進行深翻暴曬,使土壤風化疏鬆,以利生薑的根系生長發育。生薑的產量高,生長期長,所需肥量多,每畝施放腐熟的農家肥2000—2500公斤、復合肥20公斤、50—100公斤的餅肥。將肥料翻犁在土壤中,耙平後做成廂寬1.2米,溝寬30厘米的高窄廂。
2、種姜處理
選種:選擇姜塊扁平、顏色好,節間短而肥大無病蟲害的姜塊作種。每畝選擇種姜150—250公斤備用。
消毒:選擇姜塊用1.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鍾,或者用草木灰溶液浸泡10—20分鍾進行消毒,防止姜瘟的傳播危害。
曬種催芽:播種前將消毒後的種姜曬2—3天,以減少種姜水分,等姜皮變干發白時進行催芽,將種姜放入墊有稻草的竹筐內,再覆蓋草簾或者稻草,放在溫暖的室內,經過10—15天後,當幼芽長1—2厘米左右就可以取出,把種姜切成小塊,每塊有1—2個芽大約50克左右,粘上草木灰就可以播種了。
3、播種
將土地耙平開溝,做成廂寬1.2米,溝寬30厘米的高窄廂,每廂均勻橫開種植溝3條,施入腐熟的底肥與土壤混合後,按15—18厘米的株距進行播種栽培,蓋7—10厘米的泥土。每畝可以栽培8000—9000株,這種方法在地勢平坦,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地帶,可以增強土壤透氣性,提高土溫,防止積水爛根。
I. 種植生薑要注意什麼
生薑為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們國家是按1年生的蔬菜來栽培的。我國自古就栽培生薑,主要盛產於南方。生薑雖然性喜溫暖,但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現已在廣泛栽培於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生薑的栽培很廣,南方以廣東,浙江,安徽,湖南和四川等省栽培最多,北方則以山東栽培面積較大。近年來,隨著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的某些地方,也開始引種試種生薑。
好了,啰啰了不少了,也不知道合題不合題,反正是生薑播種後以覆土4–5厘米為宜,溝深以20厘米左右為佳,最後經過培土,生薑就在土壟下20厘米左右的黑暗潮濕的環境中長大,產出胖胖的,長長的,黃黃的生薑。
J. 姜怎麼種植
1、選地、選種
生薑可以說是對水分敏感,它的抗旱能力不行同時抗澇能力也不行,所以選地的時候盡量選擇滲透能力較強的沙質土壤,同時也需要靠近水源,這樣到時也方便灌溉和排水。至於生薑的選種就是選擇健康的、塊莖比較壯並且色澤比較好的姜塊,並且要仔細觀察姜芽是否有生機,沒有出現枯萎的狀態即可。
2、播種、密度
播種的時候可以將姜塊放在葯劑中浸泡十來分鍾,然後用沙子拌一下,放在一個較小的空間里然後用塑料薄膜密封起來,一般五天之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在播種的時候按照每株間隔三十厘米,每行間隔四十厘米的距離進行播種,然後盡量就是將發芽的那一面朝上,這樣一排一排的擺過去,擺好之後蓋上一層薄土,最後在上面鋪上一層稻草即可。
3、基肥、追肥
在栽種的之後一定施足基肥,一般一畝平均需要有機腐肥三千千克,另外還需加三十千克的鉀肥進行輔助。第一次施肥是在姜苗有二十五厘米高的時候,在農村可以使用糞便兌水進行澆灌,或者是用二十千克的尿素兌水進行噴灑。
等到快進入秋天的時候,也就是九月初進行第二次施肥,這次主要是為了讓塊莖壯大,所以主要施復合肥還有鉀肥,肥料用量分別是四十五千克和三十千克。最後一次施肥是在塊莖稍微長到三個大拇指大的時候,也就是第二次施肥後一個月,此次施肥的種類與第二次一樣,只不過用量減半。
4、病蟲害防治
危害生薑生長以及影響生薑產量的主要病害是腐爛病和斑點病。腐爛病一般是在夏季七八月份甚至持續到九月初,發現有發病的植株要及時拔除,並且要將這植株旁邊的土壤挖去,以免細菌感染,然後撒上一層石灰,再用土將地填平。斑點病的防治方法是噴灑50%百菌清8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影響質量的蟲害主要是姜螟和姜蛆,一般使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葉面噴灑防治。
5、採收
一般採收的季節是秋末冬至的時節,也就是十一、十二月份,我們需要觀察田野中生薑的莖葉是否已經變黃並且出現枯萎,這就就可以採收,不過最好是每隔兩年才採收一次,不是有句話叫做姜還是老的辣,所以也就說明姜要稍微老一點比較好。這里小還要提醒一下哦,就是生薑的莖也是可以吃的,可以用來做榨菜或者是直接炒著吃,也是很美味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