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豬 識別
首先是看顏色。好的豬肉顏色呈淡紅或者鮮紅,不安全的豬肉顏色往往是深紅色或者紫紅色。豬脂肪層厚度適宜(一般應占總量的33%左右)且是潔白色,沒有黃膘色,在肉屍上蓋有檢驗章的為健康豬肉。此外,還可以通過燒煮的辦法鑒別,不好的豬肉放到鍋里一燒水分很多,沒有豬肉的清香味道,湯里也沒有薄薄的脂肪層,再用嘴一咬肉很硬,肌纖維粗。
鮮豬肉皮膚呈乳白色,脂肪潔白且有光澤。肌肉呈均勻紅色,表面微干或稍濕,但不粘手,彈性好,指壓凹陷立即復原,具有豬肉固有的鮮、香氣味。正常凍肉呈堅實感,解凍後肌肉色澤、氣味、含水量等均正常無異味。
而飼料所致的劣質肉有廢水或葯等氣味;病理所致的有油脂、糞臭、腐敗、怪甜等氣味。種用公母豬肌肉較紅,結締組織多,韌性大,不易煮爛或炒熟,口感差。
注水肉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綠色,肉表面有水滲出,手指觸摸肉表面不粘手。凍豬肉解凍後有大量淡紅色血水流出。
死豬肉胴體皮膚淤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血管有黑色凝塊,因死亡時間長短不同臭味也不同。
㈡ 怎樣識別豬肉
豬肉的感官鑒別方法: 新鮮肉:脂肪潔白,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外表微干或微濕潤,用手指壓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復,彈性好,且有鮮豬肉特有的正常氣味。 不太新鮮的肉:脂肪少光澤,肌肉顏色稍暗,外表乾燥或有些粘手,新切面濕潤,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彈性差,稍有氨味或酸味。 變質肉:脂肪失去光澤,偏灰黃甚至變綠,肌肉暗紅,切面濕潤,彈性基本消失,有腐敗氣味散出。冬季氣溫低,嗅不到氣味,通過加熱燒烙或煮沸,變質的腐敗氣味就會散發出來。 母豬肉:一般胴體較大,皮糙而肉厚,肌肉纖維粗,橫切面顆粒大。經產母豬皮膚較厚,皮下脂肪少、瘦肉多、骨骼硬而脆,乳腺發達,腹部肌肉結締組織多,切割時韌性大。 注水肉:這種肉由於含有多餘的水分,致使肌肉色澤變淡,或呈淡灰紅色,有的偏黃,顯得腫脹,從切面上看濕漉漉的。銷售注水肉的肉案子上是濕的,嚴重的有積水,可見肉販隨時用抹布在擦拭。注水的凍豬瘦肉卷,透過塑料薄膜,可以看到裡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紅色血冰。砍開後可見有碎冰塊和冰渣濺出,肌肉解凍後還會有許多滲出的血水。價格便宜的豬肉卷,多半是做分割肉的下腳料,常混有病變廢棄物,購買時要當心。 死豬肉:周身瘀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肌血暗紅,在血管中充滿著黑紅色的凝固血液,切開後腿內部的大血管,可以擠出黑紅色的血栓來,剝開板油,可見腹膜上有黑紫色的毛細血管網,切開腎包囊扒出腎臟,可以看到局部變綠,有腐敗氣味。 豬囊蟲肉:它是有鉤絛蟲的幼蟲,寄生在豬的瘦肉里,呈囊泡狀,肉眼觀察有小米粒大到豌豆大不等的囊泡,其中有一個白色的頭節,就像石榴籽一樣,囊蟲也見於心臟上,吃囊肉會使人得絛蟲病,如果人間接吞下蟲卵,也會得囊蟲病,後果嚴重。 豬瘟病肉:病豬周身皮膚,包括頭和四肢皮膚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鮮紅色出血點,肌肉和脂肪也有小點出血。全身淋巴結,俗稱「肉棗」,都呈紫色,腎臟貧血色淡,有出血點。個別肉販常將豬瘟病肉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上市銷售,這種肉外表顯得特別白,不見有出血點,但將肉切開,從斷面上看,脂肪、肌肉中的出血點依然明顯。 重慶市農業局獸醫處負責人介紹了6招簡單易行的識別病死豬肉方法: 一是看錶皮。健康豬肉表皮無任何斑痕;病死豬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點,甚至出現暗紅色彌漫性出血,也有的會出現紅色或黃色隆起疹塊。 二是看脂肪。健康豬的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病死豬肉的脂肪呈紅色、黃色或綠色等異常色澤。 三是看肌肉。健康豬的瘦肉一般為紅色或淡紅色,光澤鮮艷,很少有液體流出;病死豬肉顏色發紅發紫,無光澤,擠壓時有暗紅色的血汁滲出。 四是看彈性。好豬肉有彈性;病死豬肉無彈性。 五是聞氣味。好豬肉無異味;病死豬肉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異味。 六是查淋巴。病死豬肉的淋巴結是腫大的,其脂肪為淺玫瑰色或紅色,肌肉為墨紅色;質量合格的豬肉淋巴結大小正常,肉切面呈鮮灰色或淡黃色。
㈢ 怎樣識別正常豬肉和病豬肉
識別正常豬肉和病豬肉的方法:
1、新鮮肉:脂肪潔白,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外表微干或微濕潤,用手指壓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復,彈性好,且有鮮豬肉特有的正常氣味。
2、不太新鮮的肉:脂肪少光澤,肌肉顏色稍略,外表乾燥或有些粘手,新切面濕潤,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彈性差,稍有氨味或酸味。
3、變質肉:脂肪失去光澤,偏黃甚至變綠,肌肉暗紅切面濕潤,彈性基本消失,有腐敗氣味散出。冬季氣溫低,嗅不到氣味,通過加熱燒烙或煮沸,變質的腐敗氣味就會散發出來。
4、注水肉:這種肉由於含有多餘的水份,致使肌肉色澤變淡,或呈淡灰紅色,有的偏黃,顯得腫脹,從切面上看濕漉漉的。銷售注水肉的肉案上是濕的,嚴重的有積水,可見肉販隨時用抹布在擦拭。
5、注水的凍豬瘦肉卷,透過塑料薄膜可以看到裡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紅色血冰;砍開後可見有碎冰塊和冰渣濺出,肌肉解凍後還會有許多滲出來的血水。價格便宜的豬肉卷,多半是做分割肉的下腳料,帶混有病變廢棄物,購買時要當心。
6、死豬肉:周身瘀血呈紫紅色,脂肪發紅肌血暗紅,在血管中充滿著黑紅色的凝固血液,切開後腿內部的大血管,可以擠出黑紅色的血栓來,剝開板油,可見腹膜上有黑紫色的毛細血管網,切開腎包囊扒出腎臟,可以看到局部變綠,嗅嗅有腐敗氣味。
7、豬糞蟲肉:它是有鉤滌蟲的幼蟲,寄生在豬的瘦肉里呈囊泡狀。肉眼觀察有小米粒大到豌豆大不等的囊泡,其中有一個白色的頭節,就像石榴籽樣,囊蟲也見於心臟上,吃囊肉會使人得病,如果人間接的吞下蟲卵也會得滌蟲病,後果嚴重。
8、豬瘟病肉:病豬周身皮膚包括頭和四肢皮膚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鮮紅色出血點,肌肉和脂肪也有小點出血。全身淋巴結,俗稱『肉棗』,都呈紫色,腎臟貧血色淡,有出血點。個別肉販常將豬瘟病肉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上市銷售,這種肉外表顯得特別白不見有出血點,但將肉切開,從斷面上看,脂肪、肌肉中的出血點依然明顯。
9、豬丹毒病肉:瘀塊型的,在頸部、背部、胸腹部,甚至四肢皮膚上可見有方形、菱形、圓形及不整形、突出皮膚表面的紅色瘀塊,俗稱「打火印」。
10、敗血型豬丹毒,全身皮膚都是紫紅的,有的是胸腹部、頭和四肢皮膚紫紅,俗稱 「大紅袍或小紅袍」。全身淋巴結腫大、發紅,切開後見有黃色液體流出。腎臟腫大,常是紫黑色。嚴重的敗血型豬丹病肉,全身脂肪灰紅或呈發黃色,肌肉呈暗紅色。
11、有害腺體:甲狀腺位於豬的喉頭後方氣管下面,呈棕紅色,如大棗狀,通過屠宰加上有時留在脖頭肉上。甲狀腺含有激素,燒煮也不會被破壞,人誤食後可引起中毒性疾患,如惡心、嘔吐、腹瀉、頭昏、頭痛、胸悶、肌肉關節痛、心跳快、多汗等。
㈣ 豬品種怎樣鑒別
所謂豬的三元雜交是指利用兩個品種進行一次雜交,然後選用F1代雜交母豬與第3個品種公豬進行第二次雜交,最後將三元雜種作為商品豬。三元雜交,因為其更大限度地利用了遺傳互補性,而且又利用了雜種母豬在繁殖性能上的雜種優勢,所以三元雜交模式在國內外商品豬生產中被廣泛採用。
一、後備公豬的品種選擇。在進行三元雜交時,第一父本應選擇繁殖性能和產肉性能都比較優異的品種,如長白、大約克夏等;終端父本應選擇產肉性能優異而繁殖性能較低的品種。如杜洛克、漢普夏等。
二、後備公豬個體的選擇。後備公豬應具備以下條件:⑴外型良好,體質強健。後備公豬肩胸部結合較好,腹部大小適中,背腰寬平,肢蹄穩健,整個體形結實緊湊。經系譜審查確認其祖先或同胞無遺傳疾患。外貌具有品種的典型特徵。⑵生長發育速度快,胴體性狀優良。可以依據後備公豬自身成績和用於肥育測定的同胞的成績進行選擇。⑶生理機能健全。要檢查公豬睾丸的發育程度,要求發育良好,大小相同,整齊對稱,摸起來感到結實但不堅硬,切忌隱睾、單睾、疝氣和包皮積尿膨大等疾病。
三、後備母豬的選擇。後備母豬應具備以下條件:⑴生長速度快。要選擇自身和同胞生長發育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的個體。限飼前既要參考本身成績,也要參考同胞成績,限飼後主要參考用於肥育的同胞成績。⑵繁殖性能高。後備母豬要選擇產仔數多、哺育率高、斷乳體重大的高產母豬的後代。外生殖器官發育正常,發情周期有規律,而且發情症狀明顯。⑶體形外貌特徵典型。毛色、頭型、耳型具有相應的典型特徵。要有足夠的乳頭數,並且排列整齊。
四、種公豬來源的選擇。在實際生產中,養母豬戶多數只飼養單個品種種公豬,解決公豬品種少的問題的最好辦法是採用人工授精技術。
㈤ 什麼是異常母豬
異常母豬就是母豬發生了異常的變化,如基因異常等
㈥ 怎樣識別病豬肉
答:主要從動作、飲食、體溫、呼吸、皮膚、糞便等幾個方面來區分:①看動作。健康的豬,尾巴不停地搖擺,且能迅速靈敏地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健康的成年豬貪食好睡。有頭尾下垂等現象,則為病豬。②觀察皮膚。健康的豬,皮膚光滑圓潤,肌肉豐滿;如豬皮粗硬而且缺乏彈性,有腫脹、潰瘍、紅斑、爛斑等,則是有病的表現。③觀察毛色。健康的豬,毛色光亮潤澤。如果豬毛粗硬、缺乏彈性、雜亂,便是病豬的表現。④觀察鼻盤。健康的豬,鼻盤濕潤有汗珠。如豬鼻盤乾燥無汗珠,鼻孔內有大量黏液溢出,這也是病豬的表現。⑤觀察眼睛。健康的豬,眼睛明亮有神。病豬眼睛無神,有淚,帶眼屎,眼結膜充血潮紅。⑥看頸部。健康的豬,頭頸部活動自如,無腫硬現象。如豬的頭頸動作不自如或有腫脹和發硬現象,則是病豬的表現。⑦聽呼吸。健康的豬,呼吸正常。如果腹式呼吸過快或過慢,則為不正常。⑧看尾部。健康的豬,肛門干凈無糞便;如發現豬肛門及其周圍,甚至尾巴黏有稀糞或肛門內直腸脫出或尾下垂不動彈,則是病豬的表現。⑨觀察豬的食慾。如食慾突然減退,吃食習慣反常,甚至停食是病豬的表現。若食慾減少,喜歡飲水,則多為熱性病。⑩看睡姿。健康豬一般是側睡,肌肉鬆弛,呼吸節奏均勻。病豬常常整個身體貼在地上,疲倦不堪地俯睡。?觀察糞便。健康的豬,糞便柔軟濕潤,呈圓錐狀,沒有特殊氣味。若糞便乾燥、硬固、量少,多為熱性病,糞便稀薄如水或呈稀泥狀,排糞次數明顯增多,或大便失禁,多為腸炎、腸道寄生蟲感染;仔豬排出灰白色、灰黃色或黃綠色水樣糞便並帶腥臭味,為仔豬白痢、豬瘟等傳染病。?看尿液。健康的豬,尿液無色透明,無異常氣味。病豬尿液少且黃稠。?聽聲音。健康的豬,發出的叫聲宏亮。如叫聲嘶啞多為病豬。
㈦ 怎樣識別豬種
主要根據外貌來識別,包括頭型、體型、毛色等特徵加以區別。如
-、約克夏豬
原產於英國,約克夏原有大、中、小三型,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品種,分布較廣。我國從1957年後從澳大利亞、英國分批引入。特徵:全身被毛白色,頭頸較長,臉微凹,耳中等大小,較薄稍向前立,體軀長,肌肉發達。性能:繁殖性能良好,母豬初產每胎11頭,經產13頭,斷奶體重15~19kg。
二、長白豬
原產於丹麥,原名蘭德瑞斯豬,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品種,我國於1964年相繼多批由瑞、日本、英國、荷蘭、法國等國引入。特徵:全身被毛白色,頭小肩輕,鼻咀狹長,耳大前伸或下垂,身腰長,比一般豬多1~2對肋骨,後軀發達,腿臀豐滿,整個體型呈前窄後寬的楔形,清秀。性能:繁殖力強,平均產仔數11.8頭,體重平均16kg,長白豬以肥育性能突出而著稱於世,生後6個月可達60kg,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胴體膘薄,瘦肉多。
三、杜洛克豬
杜洛克以全身被毛紅色為特點,色澤從金黃色到棕色,深淺不一。頭較清秀,耳中等大,耳根直立稍下垂,體軀寬深,四肢粗壯,體質結實,適應性強,背腰成年時稍顯弓形。成年公豬體重350—500千克,母豬200—350千克。初產母豬產仔數9頭左右,經產母豬產仔數10頭左右。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159日齡體重可達90千克,平均日增重760克,料肉比2.25:1,瘦肉率62.45%。據美國NBS1999年測試12頭杜洛克豬的成績為:日增重平均814.1克、最大為844.6克,背膘平均2.41厘米、最薄為1.63厘米。據丹麥中央測定站1994年測定結果:日增重936克、耗料指數2.37、瘦肉率59.8%、肌內脂肪含量2.04%。引入中國後,適應力較強,生產性能與國外接近,據四川省種豬性能測定站1999年對5頭杜洛克豬的測定:日增重平均為896.31克、膘厚1.48厘米、耗料指數為2.54。在商品豬生產中,杜洛克豬為父本與中國地方豬雜交,可以明顯地提高地方豬的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和瘦肉率,因其較耐粗放、抗病力較強,在高海拔地區特別受歡迎;在平原地帶和沿海地區,杜洛克豬一般都作為二元雜交的終端父本或二元雜交的父本。
杜洛克豬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抗逆性強,但它有產仔數少,泌乳力低等特點,用作為終端父本,既可提高瘦肉率,還可提高肌內脂肪,改善肉的風味。
㈧ 怎樣識別健康豬與病豬
(1)健康豬 兩眼明亮有神,被毛光滑,富有光澤,站立平穩,呼吸均勻,反應敏捷,行動靈活,步態平穩,搖頭擺尾或尾巴上卷,隨群出入。糞軟、尿清,排便姿勢正常。餓時叫喚,爭先恐後搶食吃,大口吞食而有力,節奏清脆。睡卧常取側卧,四肢伸展,頭側著地,爬卧時後肢屈於腹下。
(2)病豬 耳耷、頭低,離群獨立,精神委頓,呼吸急促或喘息,皮毛粗亂無光,有眼哆,鼻盤乾燥,尾部和肛門常有污糞,行動緩慢,步態踉蹌,叫聲嘶啞,有時還表現異常興奮或卧地不起。糞便乾燥或瀉痢,飼喂時懶得上槽,食慾減退或廢絕。
㈨ 豬有哪些異常行為
異常行為,是指超出正常范圍的行為,惡癖就是對人、畜造成危害或帶來經濟損失的異常行為,它的產生多與動物所處環境中的有害刺激有關,如長期圈禁的母豬,會持久而頑固地咬嚼自動飲水器的鐵質乳頭,母豬生活在單調無聊的柵欄內或籠內,常狂燥地在欄籠前不停地啃咬著欄柱,一般隨其活動范圍受限製程度增加,則咬欄柱的頻率和強度增加,攻擊行為也增加。口舌多動的豬,常將舌尖捲起,不停地在嘴裡伸縮動作,有的還會出現拱癖和空嚼癖。
同類相殘,是另一種有害惡癖,如神經質的母豬,在產後出現食仔現象,在擁擠的圈養條件下,或營養缺乏或無聊的環境中,常發生咬尾行為,這些異常行為,均給生產帶來了極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