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天大家都知道是需要養肝的,那麼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如何養肝。因為春天風氣通於肝,那麼這個時候有一些人的血壓就會出現一些波動,因此在春天的時候就需要多吃一些綠色蔬菜,比如說黃瓜。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中醫春季的時候應該如何清肝火,以及有哪些好的方法。
最後就是在春天的時候也可以採取按摩這樣的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加舒服一些,比如說用自己的手指按一些太沖穴或者是按行間穴。這樣的話就能夠讓自己肝火旺盛,這樣的情況有所消減,並且如果正確的按摩穴道的話,也可以幫助自己清火,而且這樣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那麼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清肝火的方法其實也是有很多的,那麼在生活中就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
⑵ 清肝火的方法
玫瑰花+金銀花+合歡皮
⑶ 如何用中醫葯方治療「肝火」
肝火旺,可以用龍膽瀉肝丸。
1「經常易怒,發脾氣,眼乾」,有肝火旺的傾向,但還不能依此而診斷為肝火旺。
2中醫診斷疾病要求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全面分析才能做出診斷,目前患者信息(資料)不全就診斷為肝火旺,就處方開葯,不符合中醫的看病原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3肝火旺應該會出現口渴欲飲,小便黃,發熱,舌紅苔黃,脈弦數等,如果出現了以上的這些,特別是舌象(舌紅苔黃)、脈象(脈弦數),就可以診斷為肝火旺。
4建議去正規中醫院看中醫,在診斷不明確的情況下,最好不要盲目服用中成葯,可能會產生遠期副作用。
中成葯——舒肝散,可以按說明進行服用,非常有效。
食療的話,薏米蓮子粥較好。用蓮子芯泡水喝也能平肝。
肝火旺經絡做到不生氣,多吃木瓜。睡前用熱水泡腳。多按摩膽經。都是去肝火的好辦法。建議看下人體使用手冊這本書,到處都有賣。對調理身子很有幫助。
預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醫常用夏枯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綿茵陳調治,效果不錯。方法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
將夏枯草、桑葉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煮3分鍾,即可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味。
(註:以上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據人數增加。)
2、金銀花15克、綿茵陳15克
將金銀花、綿茵陳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即可代茶飲。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調味。
此外,預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鍾,加入菊花後再煮3分鍾,就可作茶飲,適用於頭暈腦脹、眼赤目乾,經常用腦者。
養肝可多吃豬肝或雞肝,尤其是那些看東西經常模模糊糊,用神太多者。
喝梨水去肝火: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當人體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會引起「上火」症狀。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臟腑開竅,把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結合內在情況,這些火還可統分「虛實」兩大類,症狀重,來勢猛的屬實火;症狀輕,時間長並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這種分類為有關治療提供了依據。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
一是選用中葯,而不盲目投用西葯。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後者卻只能針對症狀治其標。
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葯泄火,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見「火」就用三黃片之類,有時並不奏效,反而誤事。
經常氣郁上火煩躁不安者,可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上焦有火(上焦指心肺部位),
症見口乾、舌爛、唇裂、目赤、耳鳴,甚則微咳。
中焦有火(中焦指脾胃部位),表現為時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飽,時而噯腐吞酸,呃氣上逆,脘腹脹滿,飲食少進。
下焦有火(下焦指肝、腎、膀胱、大小腸部位),表現為大便干,小便少且黃赤,混濁有味,陰部時癢,婦女白帶多,甚至帶黃。
從食療保健角度來看,總的原則是,平時多飲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吸煙,少飲酒,甚至戒煙酒;少食過於油膩性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不幹燥,小便不混濁。
如有輕微上火現象,平時可以吃些梨、藕、柿餅霜類的食品。
腸胃系統有火者,可以多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增加腸蠕動。如果大便乾燥時,可以每日飲蜂蜜50~100克。身體比較健壯的人,可以吃檳榔片,以助消化。
症狀明顯者,可區分情況服用下列葯物:中焦有火,可以服焦三仙(山楂、神曲、麥芽各炒焦)、焦四仙(焦三仙再加焦檳榔),也可以服雞內金、五香檳榔糖(檳榔為主要成分加上砂仁、豆蔻等消食行氣的葯製成),下焦有火,可以服中成葯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梔子金花丸等。也可以吃單味葯生槐花、生地榆等。如果陰癢劇烈可買點蛇床子熏洗坐浴。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故首先應調情志,樹立樂觀的人生觀,心胸坦盪,火自滅。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調整自己的情緒也非常重要。焦躁的情緒會「火上澆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
多吃「清火」食物,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橙子、苦瓜綠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蘿卜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B、避免口唇乾裂也有很好的療效。此外,可以口服各類清涼沖劑,如夏桑菊沖劑、金菊沖劑等對「清火」也很有效。
平時常飲菊花茶,確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飲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人們最好的滅火劑。
1.專家指出,甘藍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蘋果、葡萄等富含礦物質,特別是鈣、鎂、硅的含量高,有寧神、降火的神奇功效.
2.草莓不但好吃,還有葯用價值。中醫認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熱、除煩。
3.西瓜性涼,吃了不會引起「上火」、心煩,而且含有豐富鉀鹽,能彌補人體大量造成的體內鉀鹽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過3個小時。
4.大豆在滋陰、「去火」的同時還能補充因為高溫而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質。
5.西紅柿盡管一年四季都可見,但西紅柿在夏季最多,最甜,營養也最豐富。它同樣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屬於熱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蘿、桂圓、石榴等。食品中的蔥、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燙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⑷ 想要清肝火、疏肝氣,按哪些穴位可以緩解
肝火對我們的身體很不好,清肝火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按穴位清肝火吧,大家學會之後就可以自己試一試,拜託肝火郁結。
肝火旺的人其實對身體是很不好的,中醫的穴位能夠有效的治療肝火旺的情況,所以如果出現了肝火旺的情況,是可以去看看中醫,按揉一下穴位,讓自己清肝火,更加清爽。
⑸ 中醫怎樣治療肝火犯肺
[主治]清肝瀉火,化痰止咳。
[常方]黛蛤散合黃芩瀉白散。
[方義]青黛、海蛤殼清肝化痰;黃芩、桑白皮、地骨皮清瀉肺熱;粳米、甘草和中養胃,使瀉肺而不傷津。二方相合,使氣火下降,肺氣得以清肅,咳逆自平。
[處方]青黛30克,蛤殼300克,黃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各9克。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水煎。
[加減]火旺者加山梔、丹皮清肝瀉火;胸悶氣逆者加葶藶子、瓜蔞、枳殼利氣降逆;咳引脅痛者,加鬱金、絲瓜絡理氣和絡;痰粘難咯,加海浮石、貝母、冬瓜仁清熱豁痰;火熱傷津,咽燥口乾,咳嗽日久不減,酌加北沙參、百合、麥冬、天花粉、訶子養陰生津斂肺。
⑹ 治肝火最好方法是什麼
口服芎菊上清丸,1次6g,1日2次。芎菊上清丸的組成是川芎、菊花、黃芩、梔子、蔓荊子、黃連、薄荷、連翹、荊芥穗、羌活、藁本、桔梗、防風、甘草、白芷,可以清熱解表,散風止痛,有降肝火的作用。
⑺ 肝火旺,什麼穴位放血可以降低肝火
意見建議:
你好,肝火旺可以在大椎穴、肝俞穴刺血拔罐。清淡飲食。
⑻ 肝火旺盛容易出現燥熱等症狀,有哪些方法可以最有效的降肝火
肝火旺盛這一現象是在現代都市人身上最為常見的一種病症,其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生活不規律、心情郁結所致。肝火旺盛對於我們的身體是有一定危害的,長久的肝火旺盛會導致身體出現燥熱、耳鳴、眼花等現象。想要降低肝火,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舒暢情志、清淡飲食、適當運動這三點。
肝火旺盛的人往往都是久坐而不動的,想要降低肝火則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適當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肝臟的恢復,如慢跑、瑜伽等可幫助我們的身體舒筋活血,對肝臟的保健功能是極大的。由於肝臟本身是排毒的,所以要加快體內的新陳代謝才能讓肝臟快速工作,而運動鍛煉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證身體的舒張性,起到緩解肝火旺盛的作用。
⑼ 肝火旺有什麼方法
採取食療:
【小麥苗茶】
材料:小麥苗一把,滑石粉2—3錢。作法:水煎、去渣、代茶飲。主治:身熱口渴,胸腹悶脹,汗多,小便不順暢。
【柴甘茅根茶】
材料:柴胡3—10錢,甘草2錢,白茅根10錢。
作法:水煎後取汁,加紅糖溶解、保溫,代茶頻服。
主治:口渴、身體煩熱,感冒未愈,小便黃。
【清暑茶】
材料:茵陳、香薷3錢、車錢草、半邊蓮各三錢。做法:水煎後取汁,加紅糖溶解、保溫代茶頻服。
主治:口乾舌燥、頭昏熱、小便短黃、身體煩悶。
【茵陳乾薑茶】
材料:茵陳3—5錢、乾薑1錢。作法:水煎後去渣,加入紅糖溶解,保溫代茶飲。
主治:身不太熱,口不甚渴,喜飲溫水,皮膚暗黃、手足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