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南黃花梨怎麼培育種樹苗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覺得這句話就是用來比喻黃花梨樹的,在我影響中這種樹好像沒有特別培育的方法,就像我家裡後院,直接種幾棵小樹苗但是過了差不多5年了,還是小樹苗。這種樹生長慢但是生命力極強。所以想要培育主要還是需要水分充足就夠啦。
B. 黃花梨樹怎麼種植,株距是多少
種植時應注意扦插季節應選取在每年的三月份比較合適,其他季節扦插成活率較低,成本也高;扦插時間以傍晚為宜,要注意遮光與澆水,最好是搭建高位陰棚遮光。穗條未生根前,應使用遮光率為85%遮陽網遮光。下雨天或溫度低時要加蓋薄膜防水或保溫。扦插後要注意多管理,要定時噴水,才會有利於樹苗的成長。株距可以為3米乘4米或者4米乘4米。黃花梨種植年限是很長的,不過成材後的黃花梨是很值錢的,不少商販看到黃花梨值錢,就弄虛作假起來,把其他材料的當著黃花梨進行銷售,導致普通消費者很難買到真品,只有在兒孫福黃花梨能買到正品。
C. 黃花梨種子怎麼種,幾天發芽
1、當莢果變為黃褐色時即可採摘,曬干,揉碎果皮,取出種子。播前用清水浸泡24小時,均勻撒播苗床上,半月內開始發芽。當長出真葉時即可移入營養袋或分床移植。種子用一般方法貯藏6-8個月後發芽率有明顯的降低。因此,采種後要及時播種,若留種備用,最好用相當於種子重量三分之一的草木灰與種子混合藏於瓦缸內,這樣貯藏一年發芽率還不致明顯降低。
2、采種時宜選擇15年生以上,干形通直、生長健壯、發育正常、無病蟲害的作為采種母樹。3-4月開花,莢果於當年12月大量成熟。果皮由黃綠色變為黃褐色即為果熟。莢果成熟後,久懸枝上不開裂,采種時宜剪下細小枝條,摘取莢果。果莢充分曬干,揉搓,除去果莢邊緣,取得帶部分果莢的種子,一般出種率約70%,每公斤種子3550-4500粒,含水量30%左右。
3、播種前種子用清水浸種一天,撈起種子均勻撒播於床面上,然後覆土(最好用經搓碎的干牛糞)蓋草,晴天早晚澆水,保持床面適當濕潤,約10天開始發芽,經15天發芽結束。新鮮飽滿的種子發芽率60-90%,若不經浸泡,播後20天左右才能發芽,且不整齊,持續期約30天。
希望可以幫助你~~~O(∩_∩)O~
D. 種植黃花梨怎麼管理
1、管理生長的環境
黃花梨粗生易活,有很強的適應環境能力。適宜在 20℃到30℃溫度條件下生存,可以抵抗 0℃的嚴寒;耐旱性能強而怕澇,喜日照。黃花梨適宜在多種土壤中生長,無論是貧瘠的山區,還是石頭邊都能夠較好的生長,本次栽培區域是大規模種植的林場,應選取地勢廣闊、有深厚土層土壤肥沃且略微呈酸性的坡地。種植黃花梨需經過約十年才能夠形成心材,收獲價值在種植 20 到 30 年之後產生,樹齡越老,價值和質量越高
2、定植技術
春季是黃花梨選取造林的時節,不過由於各地區溫差較大,廣西、福建、廣東等地區造林季節應當選擇在 3 月份到 6 月份,假若灌溉條件較好,也可以在 7 月份到 8 月份採用袋裝苗種植;而海南省黃花梨造林最為理想的季節是 8、9 月份
E. 黃花梨的種子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1、播種方法注意事項
黃花梨播種時,要把種子均勻撒進去,然後蓋上一層薄薄的土。為了防止地下害蟲,建議添一層細土隔離,然後再把苗木種進去。種植過後,如果因為澆水讓幼苗出現歪斜的情況,要及時的扶正。種完過後還要及時的施肥,一年一般三到四次.
F. 黃花梨樹在什麼時候種植最好
由於野生黃花梨幾乎絕跡,黃花梨又是無可替代的木種,所以有人就專門想種植人工黃花梨。然而這其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和困難一直無法解決,有專業人士就認為過去種黃花梨,方法不對,前十幾年是浪費掉的。生長環境,
分布區常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23--25℃,極端最低溫6.6℃,雨量分配極不均勻,旱季(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且多暴雨。土壤要求,土壤為褐色磚紅壤和赤紅壤。
地形地勢條件:本種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在陡坡、山脊、岩石裸露、乾旱瘦瘠地均能適生。為陽性樹種,在過分蔭蔽的密林中,幼樹生勢衰弱;在郁閉度較小的林分中能長成直干大樹。結實雖然豐富,但天然下種時正值旱季,故林下幼樹不多。
黃花梨樹,種後一般10年開花,三年開花的話,是提前進入生長了,黃花梨得植上60年乃至上百年,才真正成材,不過三十年以上的樹材,也價值不菲了。
黃花梨木開花是難免的,只要氣候適合都會開花。如果不想它開花,可以到開花時間多澆水,施點氮肥,另外適當修枝,把強大的枝條留下,別的剪掉,枝條不要留多。因為大枝不容易開花,而且枝條少的話大枝養分充足,更不易開花。
G. 人工種植降香黃檀多久可以砍伐
海南黃花梨(花梨木) 拉丁名DalbergiaodoriferaT.Chen 別名:降香黃檀、花梨母黃花梨,是碟形花科黃檀屬樹種 樹高可達20米,胸徑可達0.8米。它是國際標准5屬8類34種紅木之一,用途廣泛,其木材價值相當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貴樹種。花梨木心材紅褐色或紫紅褐色,久則變為暗紅色,常含有深褐色條紋,有光澤,具香氣。木材紋理交錯,自然成形,花紋美觀。用花梨木製作出來的傢具簡潔明快、富麗堂皇,且色澤深沉華美,典雅尊貴,堅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傢具還能長久地散發出清幽的木香之氣,有提神避邪之功效。 原生分布:海海南島低海拔的丘陵地區或平原、台地 現狀:瀕危種。因木材珍貴,成年植株幾被砍伐殆盡,近來有些樹樁都被連根挖起,供作葯用和工藝美術材料。天然資源急劇減少。它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最珍貴樹種之一,稀缺而珍貴,花犁世界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逐年上漲。 目前已成功人工種植區域:海南省、廣東省、廣西省、福建省、四川省(部分區域)、浙江省(部分區域) 人工種植環境要求:花梨是喜光的強陽性樹種,耐旱耐瘠,幼苗幼樹在強光照下生長正常,蔭蔽則生長較弱。樹冠稀疏,枝條分叉多,主幹明顯,干形略彎曲,在適當密植的林分中能長成干形通直的高大植株。萌芽力強,砍伐後可萌芽更新。 花梨最適生氣溫是年平均氣溫為21℃至25℃,降雨量1200至2000毫米,蒸發量為1600至2300毫米,它對土壤要求不高,有機質含量1%以上,PH6至6.5,磷、鉀等元素少許就可生長。 種植海南黃花梨樹的經濟效益分析:用海南花犁木製成的一套傢具售價高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元人民幣,目前花犁市價:花犁小徑材(樹齡15年左右)直徑15厘米,長2米,售價達8-12萬元左右,花犁木大徑材(樹齡20年以上)直徑20厘米以上的售價每公斤高達1—1.5萬元左右。 此樹種珍貴,是商家投資的最佳選擇之一,採用優良種苗種植花犁一般12年左右開始成材。因為花梨木的升值空間很高,目前很多區域也把花梨木作為市政行道樹,高檔小區、別墅、高爾夫球場等場所的園林、綠化樹種,尚未成才的樹木也被追捧,價格逐年升高。 生長時間規格市場價格 種苗高度0.25米3元 1年生高度1.5米20元 2年生高度2.5米100元 3年生高度3米300元 5年生高度4米2000元 8年生高度5米5000元以上,很難買到 10年生高度5,直徑10厘米以上20000元以上,很難買到 12年及以上以上芯材以重量論價,9000-15000元左右一公斤 從上述市場行情來分析,如果有合適的空閑土地,種植海南花梨樹益率極高。種苗提供:海南特色苗木示範基地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靈山鎮玉屋村第九生產隊 聯系人:陶先生13907681928、13136072016、(0898)65879246
H. 花梨木如何種植
花梨木一般指花櫚木
花櫚木(拉丁學名:0rmosia henryi Prain)。一名「花櫚」,其木紋有若鬼面者,亦類狸斑,又名「花狸」、花梨木。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木結花紋圓暈如錢,色彩鮮艷,紋理清晰美麗,可做傢具及文房諸器。花梨木也有老花梨與新花梨之分。老花梨又稱黃花梨木,顏色由淺黃到紫赤,紋理清晰美硯,有香味。新花梨的木色顯赤黃,紋理色彩較老花梨稍差。在紅木《國標》中,花梨木類歸為紫檀屬,許多商家將其稱為「紫屬花梨」即出於此。花梨木類木材又分為「越柬紫檀、安達曼紫檀、刺蝟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狀紫檀、烏足紫檀」七種樹種。
栽培技術
采種選種
花櫚木采種時宜選擇15年以上、生長健壯、發育正常、干形通直、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母樹。花櫚木果實一般於每年12月大量成熟,當果皮由黃綠變成黃褐色時就可進行采種,果實採回後須充分曬干,並將果莢揉碎,除去果莢邊緣後獲得種子。花櫚木種子一般出種率約70%,平均每千克有種子3550~4500粒。花櫚木種子不能長時間置放,最好隨采隨播,否則會影響出種率及出芽率。
苗木培育
播種前要平整苗床,要對苗床噴灑高錳酸鉀或托布津進行消毒。
花梨種子發芽容易.播種前用清水浸種24小時,撈出晾乾後將種子均勻撒播在床面上,然後覆蓋細土1cm左右,再蓋一層薄草,或用遮光網搭蔭棚遮光。種子播種後,要早晚淋水,保持播床適當濕潤,約半個月發芽。新鮮飽滿種子發芽率達90%以上。
幼苗移植
當花櫚木幼苗子葉轉綠、真葉開始長出時(約在種子發芽後20~30天的時問),即可移植裝入營養袋。
苗木管理
幼苗移植後約半個月後就可以勤施薄尿素,保持足夠的水分和養分,平時需注意苗木病蟲害防治.主要是每隔7~10天噴灑托布津或百菌清防病。若管理得當,1年生苗地徑可達1.5~2.0cm。苗高50~60cm時採用低截干苗上山造林。花櫚木分枝較低,側枝粗壯,撫育時要注意整形修枝,培育優良干形。花櫚木易倒伏,撫育管理也應在苗木旁插竹捆綁,以促主幹垂直生長,形成優良乾材。
造林技術
造林地選擇:在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和採伐跡地的陽坡、半陽坡均可造林。整地:在造林前一年冬季進
花櫚木
行整地,使土壤充分風化,同時消滅部分害蟲,最好採取煉山作業,山地坡度超過20°的要開水平帶。造林採用穴墾,規格為50cm×50cm×40cm。採用營養杯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90%PA上)。
栽培密度:株行距視立地條件而定,在水肥條件好的地方為3m×3m,乾旱地區多採用3m×2m或2m×2m。應下足基肥,每個穴可施2.5~5公斤的農家肥與2509以上氮磷鉀肥混合。
造林季節最好選在3、4月份,最遲不宜超過6月份,宜在小雨或雨後栽植。苗木在上山前10天停止施肥和減少淋水次數,並對苗木按大小進行分級及噴葯防治病蟲害。栽植時小心將薄膜袋撕掉、放直、壓實。造林後當年苗木小,易被雜草所抑制,當年撫育與否是造林成敗的關鍵。栽培兩個月後應及時除草撫育一次,在秋季雜草種子成熟前再除草、鬆土一次。
I. 如何種直黃花梨
很多人對黃花梨的味道愛不釋口,甜美多汁,還能下火,黃花梨到底該如何種植呢?很多果農反應他們用傳統的方法可是產量太低了,還都是青的,究竟如何才能用新技術,種植出高產量,高質量的黃花梨呢
其實傳統的技術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而新技術只需要注意那麼幾個細節就可以。而大概就是以下幾個方面,哪怕你是傳統技術,只要掌握這幾個細節,仍然能豐收
首先那就是修建了,在傳統技術中,很容易忽視這一點,而導致光照不足,通風很差,所以傑出來的黃花梨都是小個的,而新的修剪方法名字叫做自然開心形,意思是將梨樹的中心一些枝幹去掉,
保留最中間最粗壯的三個主幹,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什麼優勢呢?其實是為了讓三個主幹重點發育,變粗,讓它長度達到兩米,這樣的話樹冠會比傳統技術大太多,數量就變多了到了明年則把那些沒有的枯枝病枝完全清除。
傳統的追肥方法,一般都是用氮肥和鱗甲肥,而施肥時期也不注意,在梨樹長生長的關鍵期,往往養分不夠,它導致發育不好,結出來的果實很小,新的方法,控制了氮肥的施加,在黃花梨的形成關鍵過程中,多施氮磷肥,可以有效增大果實,比如春園肥料產品就很不錯,裡面甚至還有很高含量的氨基酸和一些微量元素,滿足黃花梨所需。而施肥,的間隔控制在十天,濃度用一千度,這種肥料,很明顯的,可以增加葉綠素,使光合效率更加高效,促進了果實吸收養分,營養成分增多。
而傳統農葯使用方法也是詬病磊磊,傳統方法對幼果時期農葯的噴灑,毫不注意,在幼果時期,只要是可以防病蟲害的,基本都用,使得乳劑含量過高,果皮甚至出現銹斑,這一休班在傳統中被認為是,品種特性問題,但實際上,是,乳劑的問題,傳統和現代的方法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給果樹套袋前還在使用乳劑農葯新方法則改用了水劑和粉劑的,使得,出來的品種,色澤,鮮麗,質量很高,又甜又脆。
而說到套袋,就不得不說一個小訣竅了,之前種植梨樹時,很多果農喜歡用報紙來套,但實際上作用很小,晶晶起了防治病蟲害的作用,果實顏色一點沒有變化,可以採用新技術,套袋,謝花後大概半個月先套白色的小段兒,再過十天,再套第二層果袋,而紙袋的質量要求也很高,一般用牛皮紙製作,最好搭配,外層和內層,均用白色,而中間則用黑色,這樣產出來的果實外表較淺黃,質量較高,市場上銷量也很好。
最後一點就是除草了,傳統技術對於除草很是敷衍,有草了就除,這樣是錯誤的,新方法完全改進了這一點,只在生長前期和采果後進行除草。
J. 要種植黃花梨樹苗需要注意什麼
栽培技術
黃花梨樹,種後一般10年開花,三年開花的話,是提前進入生長了,
海口公園內的黃花梨樹
黃花梨得植上60年乃至上百年,才真正成材,不過三十年以上的樹材,也價值不菲了。
黃花梨木開花是難免的,只要氣候適合都會開花。如果不想它開花,可以到開花時間多澆水,施點氮肥,另外適當修枝,把強大的枝條留下,別的剪掉,枝條不要留多。因為大枝不容易開花,而且枝條少的話大枝養分充足,更不易開花。
扦插方法
扦插季節應選取在每年的3月份為宜,其他季節扦插成活率較低且成本高;扦插時間以傍晚為宜;扦插前,插穗先用1000倍液的百菌清葯液浸泡消毒5分鍾後,再用25010-6吲哚丁酸生根液浸泡插穗基部6個小時後,取出插穗不能倒插,扦插後經精心管理其生根率可達80%以上。其他生根扦插試驗後再確定使用其某一種濃度。否則,濃度過高會因其抑制插穗生根。如果購買生根劑困難或者沒有生根劑時,可用5%蔗糖溶液浸泡插穗下端,12個小時後再取出插條扦插,用這種方法處置插條也有較好的生根效果。
扦插時,先用比插條稍大的木棍在已消毒好的扦插床上或營養袋中打穴,扦插床上按8厘米×8厘米的株行距垂直打孔,深度為68厘米,與插穗入土的深度相等,然後將用葯物處理號的插穗插入孔中,穗條拔出土壤後土面上局部至少要保留2個以上芽眼,插後用手指或小木棍將插孔壓實,然後立即淋水定株。
扦插後管理
黃花梨穗條扦插後,要注意遮光與澆水,最好是搭建高位陰棚遮光。
海南黃花梨筆筒
穗條未生根前,應使用遮光率為85%遮陽網遮光。下雨天或溫度低時要加蓋薄膜防水或保溫。扦插後要注意加強管理,要定時噴水,堅持穗條表面濕潤,堅持陰棚內的相對濕度在80%左右,這樣有利於穗條生根。平時使用細嘴蓮蓬澆水桶或噴霧器澆水,管理中要注意控制好水分,水分過多,穗條容易爛皮,特別是下雨時要注意防水;水分過少,穗條容易失水乾枯,有利於生根。一般情況下,穗條從扦插到生根成苗的時間大約是25天。為了防止穗條感染病菌,每隔5天向穗條噴灑1000倍液的百菌清或多菌靈殺菌劑1次。穗條未生根前要注意定期用葯防治白螞蟻,防止白螞蟻啃吃穗條插在基質中的局部。待穗條生根後改用遮光率為60%遮陽網過渡遮光,穗條生根成苗後要注意及時選留主幹,摘除多餘的萌櫱、側枝和側芽,苗木生長正常後在揭開遮陽網並且逐漸讓苗木在全光照下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