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四畝白芍種植方法

四畝白芍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3 21:14:02

① 芍葯的種植方法都有哪些

白芍葯也叫白花芍葯,根部肥大,莖直而光滑,在我國早有種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葯材。白芍葯適合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具有耐寒的特性。每年四五月份開始茁壯的生長。白芍葯一般選擇土地肥厚、通風透氣的土壤進行種植,大面積種植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統。白芍葯種植前區分芽頭的大小,分開進行種植,可以保證生長的整齊,也便於進行管理。

② 中葯材白芍種植畝產多少斤!多少錢1斤(鮮的)

白芍走動一般,總體購銷平穩,目前集鎮市場三四級貨價在21-22元,尾芍價在16.5元左右;曬一個太陽的新貨行情較上集有所提高,因含潮、大小不一,價格不等,統貨在13元左右。三年的畝產干貨300公斤左右,5年以上的應該是五百公斤左右。

③ 白芍什麼時候種植最好

選土質疏鬆、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沙質壤土、夾沙黃土、淤積壤土地,在前作收獲後,每667米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000~2500千克和生物肥50千克作基肥,深翻30厘米以上。沙質較重、透水好、排水方便的地塊,或少雨的地區作平畦;土質較黏、透水不好、排水較差的地塊,或多雨地作高畦,畦寬約1.5米,畦高17~20厘米。白芍主要採用芍頭繁殖,在收獲芍葯時,將芍葯根從芽頭著生處割下加工葯材,所遺留的芽頭即芍頭。選粗大、芽苞飽滿、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的健壯芽頭,用刀切成具3~4個粗壯芽苞的塊,作種苗使用。9~10月,按行距45厘米,株距35~40厘米開淺平穴,每穴種芍頭一個,切面朝下,覆土8~10厘米。栽後培土扶壟,把芍頭兩邊背壟的土翻到芍頭上,壟土高10~15厘米,以防凍保濕。

④ 怎樣種植白芍

選土質疏鬆、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沙質壤土、夾沙黃土、淤積壤土地,在前作收獲後,每667米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000~2500千克和生物肥50千克作基肥,深翻30厘米以上。沙質較重、透水好、排水方便的地塊,或少雨的地區作平畦;土質較黏、透水不好、排水較差的地塊,或多雨地作高畦,畦寬約1.5米,畦高17~20厘米。白芍主要採用芍頭繁殖,在收獲芍葯時,將芍葯根從芽頭著生處割下加工葯材,所遺留的芽頭即芍頭。選粗大、芽苞飽滿、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的健壯芽頭,用刀切成具3~4個粗壯芽苞的塊,作種苗使用。9~10月,按行距45厘米,株距35~40厘米開淺平穴,每穴種芍頭一個,切面朝下,覆土8~10厘米。栽後培土扶壟,把芍頭兩邊背壟的土翻到芍頭上,壟土高10~15厘米,以防凍保濕。

怎麼種植芍葯

一、種植時間

芍葯通常都是在秋季的八月到九月之間進行種植。這時溫度更適宜,能更快發芽,且對後期生長有利。若是九月下旬過後再種 ,會影響生根,降低成活率,還有可能無法抵抗嚴寒,導致植株死亡。

⑥ 白芍什麼時候種植

1、白芍種植種芽處理:

白芍一般選擇芽頭作為繁殖材料,將芍葯的芽頭順其自然生長形狀切成數塊,每塊芽2-3個,芽肉厚度2厘米以上,芽頭最好隨切隨栽,如不能及時栽種,應暫時貯藏。選陰涼高燥通風處,於地上鋪濕潤細砂土,將芽頭向上堆放,再蓋濕潤砂土貯藏。或挖坑貯藏,下雨時注意排水,以免霉爛。

2、白芍栽培時間:

華北地區最適宜的栽種時間為9-10月種植,南部和溫度較高的地區可封凍前種植,過晚芍芽頭已發新根,栽植時容易弄斷,影響來年生長。

3、白芍葯栽種方法:

首先把白芍芽頭大小分開,分別栽植,以出苗整齊,便於管理。大田栽培,行株距50×30厘米,每畝栽4000-4500株。旅遊觀賞為主要目的栽培,可根據景點的具體布局,靈活合理選擇栽培方式。穴栽,每穴放芽頭1-2個,栽深4-5厘米為宜,蓋熟土並施人糞肥,覆土堆成饅頭狀,以利越冬。翌年3月上旬前後,芍芽萌發前,把饅頭狀的土堆扒開。

白芍田間管理

1、白芍中耕鬆土:

出苗後每年中耕除草2-3次,中耕宜淺,以免傷根死苗。10月下旬,地凍前,在離地面7-10厘米處剪去枝葉,在根際培土,以利越冬。菏澤栽培白芍常用「劈壟亮根」法,即在種植後第2年5月上旬,將芍株周圍的土,輕輕撥開,讓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擁根,可以提高地溫,並殺蟲滅菌,達到增產效果,但晾的時間不宜過長。

2、白芍追肥排灌:

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淡人糞尿,第2次4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500公斤,第3次10-11月間,以圈肥為主,每畝1500-200公斤。第3年3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750公斤,腐熟餅肥5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4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11月間施廄肥1500-2000公斤。

第4年收獲前追肥2次,3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加硫酸銨1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

每次施肥,宜於植株兩側開穴施下。芍葯喜旱怕澇,一般不需灌溉,嚴重乾旱時,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多雨季節,及時清溝排水,減少根病。

(6)四畝白芍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白芍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質藤本;根圓柱狀,灰黑色,直徑約8毫米;莖被兩列毛。葉對生,膜質,卵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基部寬4-8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深耳狀心形,葉耳圓形,下垂,兩面均被柔毛。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著花20餘朵;花萼外面被微毛,基部內面有腺體5個。

花冠白色,裂片長圓形,內被微毛;副花冠杯狀,比合蕊冠略長,裂片中間有1小齒,或有褶皺或缺;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頭頂端略為2裂。

蓇葖雙生或僅1枚發育,短披針形,長約8厘米,直徑1厘米,向端部漸尖,基部較狹,外果皮有直條紋;種子卵形,長6毫米,寬3毫米;種毛白色絹質,長3厘米。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⑦ 白芍種植技術的介紹

白芍種植技術是關於如何種植白芍的技術和指南。包括病蟲害防治等。

⑧ 白芍苗一畝地能種多少

種白芍苗鮮的好半乾的好

⑨ 白芍怎麼種植

芍葯多栽培於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適宜溫暖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
白芍是常用家種大宗葯材,需求量巨大,產地集中,生長周期長,需求剛性,較容易存放,不僅是眾多葯商長期追逐的對象,也是一些資金雄厚的大戶樂於參與的品種。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栽植。白芍不是特效葯材,是很多方劑不可缺少的配伍。
飲片用量也最為普遍,有一個龐大的飲片加工大軍,飲片年需要量也在4000噸左右。
白芍7月份便可以採挖,產季甚至可以延長到初冬。生長周期為4-6年,也可繼續延長。一般認為白芍的年需要量在1萬噸之上。
1、選地整地:白芍宜種於排水便利,地勢較平坦的細沙黃土和大岩黃土地;黏重土和岩礫土均不宜栽種。收獲後即將土翻挖50~67cm深,使土曬泡,第2次到8月復翻1次,拌牛糞或塘泥,溝泥2500~5000kg作基肥。
2、選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花白蔸:蔸葉細分枝少,根頭粗圓,品質好。
(2)紅花麻蔸:根粗壯而長,皮略帶黑色,產量高。
(3)紅花紅蔸:根長而瘦,產量高。
(4)紅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其中以白花白蔸為最好,紅花紅蔸和紅花麻蔸次之,紅花青蔸最差。
3、栽種: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當大暑前後收獲白芍時,將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種。老蔸無芽的一節切去,用黃土埋栽1個月左右,發芽後又可作種。種芽以粗壯飽滿有2個芽苞的為好。收種時,如果土地潤濕,馬上可以栽種。
若當時雨水少,土太干,可將種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風的房屋裡,用潤細黃土堆放至立秋處暑邊,再行定植。栽種時8~10月均可,但以9~10月氣候溫和,土質滋潤時為最好。栽種時用一短把鋤頭,挖一鋤深,隨即將種芽放下,栽的深度應保持幼芽在土面上3cm左右,根系要伸直擺平,不能彎折,老苗應露出在外。株行距43~50cm,每蔸以3個芽種為好,如果一蔸只有2個芽,就需另配一個種栽在一起。
栽好後踩緊土,並淋1次淡糞水。每667㎡栽2000~3000株,需種85~100kg。

閱讀全文

與四畝白芍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
三星顯示器感應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吸入硝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8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8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7
經常愛放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瀏覽:781
浙江應變測量系統方法指南 瀏覽:172
簡單的折紙信封的方法 瀏覽:678
可暖使用方法 瀏覽: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5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0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6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5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7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