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果園種植泥土的方法

果園種植泥土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0 06:00:41

什麼是果園土壤免耕法

果園土壤免耕法,是對園中行、株間土壤長期不耕作而僅用除草劑除草的果園土壤管理方法。

免耕法的優點是長期不翻耕土壤,保持土壤自然結構和狀態,土壤有機質分解緩慢,有助於土壤結構的形成和恢復,水土流失少,且節省勞力。事實上在我國各地果園,至今仍未大范圍地開展正規系統的免耕法研究和推廣。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人們非常習慣果園土壤耕作和間作;同時,在我國果園土壤肥力多數偏低,施肥不足或不合理,灌水量不足或根本無水可灌的情況下,實行完全的免耕法管理園土,是否適宜以及長期效果和效益等,均未得到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所證實。此外,關於適合免耕的土壤條件、氣候、最佳年限、可行性和途徑等,尚需較長時期的研究。

因此,北方果區應根據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生產水平和果樹生長階段等因地制宜的選擇果園土壤管理方法。乾旱缺水的旱地果園,應採取覆蓋管理方法。水分充足的地區,可以採取生草管理法。在新栽幼樹園,為了以短養長,和培肥園土相結合,可採用綠肥作物間作覆蓋法。對於各種成齡果園,尤其是水、肥俱缺的果園,應結合增施肥料,而採用覆蓋管理法。

② 怎樣進行果園的土壤管理

成年果園土壤管理要根據果園土壤覆蓋的程度進行科學的調控。如空隙大,可採用清耕—作物覆蓋法或生草法;如土壤空隙小,也可採用清耕法。

幾種方法在不同生態條件下各有利弊。各果樹主栽區應根據當地樹種、自然條件、園藝設施等特點,因地制宜、因樹制宜地予以靈活選擇應用,才能達到果園土壤管理的預期目標。

③ 怎樣採集果園田間試驗土壤樣品

答:對於多年生長在同一地點的果樹,每年都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營養物質,同時也排出一些廢物,不斷改變土壤環境。因此,田間試驗土樣採集與制備方法與基礎土樣大致相同,但由於是在果樹不同生長發育期間取樣,故也有不同之處。
(1)采樣時間
田間試驗土樣的採集是在果樹生長期間,根據測定項目要求而採集的土壤樣品,每次采樣必須在追肥之前或果樹生長的關鍵時期進行。因為土壤中速效養分的含量,隨著季節的改變而有很大的變化。以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鉀為例,最大差異可達1~2倍,土壤溫度和水分是主要影響因素。同一時間內採集的土樣分析結果才能相互比較。
(2)采樣深度
果樹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廣度,根系密集層的位置,年周期中根系生長的動態變化以及隨著樹齡的增長,根系生長發育的進程,根系吸收和運輸,貯藏水分和養分的能力等均與土壤環境、施肥技術等有密切關系。對於不同樹齡的果樹不同生育期采樣的原則是採集根系密集層的土壤,幼齡樹可淺些,一般0~30厘米為宜;結果樹可深些,根據土層厚度、樹齡、垂直根系分布特性,一般0~30厘米、30~60厘米為宜;新建果園可淺些,老果園可深些。
(3)采樣點位置
果樹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況受砧木種類、品種、樹齡、土壤條件、地下水位、地勢、栽培管理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很大。由於果樹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不均勻性,因而對土壤采樣提出更高要求。對於蘋果、梨、棗、柑橘等果樹,在每一個果園選取不少於10個點,對每一個點取樣。通常在果樹滴水線(樹冠投影線)周圍30~40厘米的范圍是根系密集分布區,也是果樹吸收養分的主要區域,因此土壤採集需要在該區域進行。在所選的每棵樹的周圍,在其滴水線內外各30~40厘米圓周范圍,分4個方向採集8個點的土樣。將全園80個點的土樣混合為一個,風干後送實驗室測定相關土壤指標。
(4)采樣方法
普通土樣用土鑽垂直採集,測定微量元素土樣的採集與普通土樣同步進行,采樣時避免使用鐵、銅等金屬器具。如果需要測定深層土壤的養分,則可用同樣的方法採集30~60厘米土層土壤。具體方法見圖4-3。

④ 果園土壤怎樣改良

應用耕作或生物手段改善果園土壤理化性狀的農業措施。土壤肥力是以土壤中具有自動調節功能的膠體為基礎,在太陽輻射熱周期性變化的影響下,對自然災害與水肥具有一定調節、緩沖的能力,因而可以長期合理地供應果樹養分、水分。

在中國,公元前239年,《呂氏春秋》曾提到要改良土壤結構;公元前1世紀,《氾勝之書》還提到要用有機肥料培肥土壤。美國赫尼克(Hinicke)和巴喬(Bat-jer,1931)的調查結果,果園下層土質粘重,通氣性不良,是造成根系窒息、使果樹死亡的主要原因。鮑埃湯(Boynton,1943)認為,果園土壤的物理性狀較其化學性狀更為重要。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前,重點是施用石灰,大面積改良土壤的酸度,以後逐漸注意到改善果園的下層土壤,以減少果樹生理病害和提高果實質量。中國的果樹多栽於丘陵、山地、沙灘及鹽鹼地上,有機質含量少,土質瘠薄,結構不良,微生物活性差,不利於果樹生長發育。但在長期輪作綠肥後,即使在少量施肥的情況下,也可獲得豐產。施肥補償果實和枝葉消耗的養分約佔60%,其餘40%由土壤自身供給。果園土壤肥瘠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土壤腐殖質的含量,和含腐殖質層的厚度。因此,果園土壤改良的目標應是:①水分、養分貯量豐富,能不斷地供應果樹生育各階段的需要。②具有良好的生理調節機制,使土壤在不良條件下仍然具有正常供應果樹養分的可能。③熱、水條件穩、勻、足、適,能保持土壤生理調節機制始終運行正常。

中國果園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包括深翻熟化土壤,壓土或摻沙,洗鹽除鹼等:

深翻熟化土壤

對土層厚度不足50厘米,下層為硬土層或礫石層的瘠薄山地,或30~40厘米以下有不透水粘土層的沙地,均應深翻熟化土壤。例如:對紅壤丘陵柑橘園,經深翻50厘米,每株分三層埋入綠肥,和山草100千克,和一定量的水庫泥、人畜糞水,過磷酸鈣0.5千克、石灰1千克後,比深翻改土前有機質增加1.18倍,全氮量增加3.14倍,土壤容重(克/立方厘米)降低20.8%,須根大量增加,生長結果明顯改善。

深翻改土時期,蘋果、梨等落葉果樹,宜在採收後根系第三個生長高峰期前進行。柑橘類在9~10月間,或在4月進入雨季前進行。

深翻改土常用的方法有:①擴穴(放樹窩子)。在樹冠投影外緣,挖寬1米左右的環狀溝,深度達到根分布層之下。隨著樹冠擴大,隔年或數年進行一次,直到全園完成,適於勞力少或面積大的果園。其缺點是每次擴穴,都要動土傷根,掌握不好,會對果樹造成不良影響。②隔行深翻。第一次先每隔一個行間進行,第二次再進行另一行間,全園分兩次完成,便於機械操作,每次只傷一面根系,對果樹影響較小。但需要較多勞力。③全園深翻。將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深翻完成。完成後便於平整土壤和果園耕作。但需勞力多,成齡果園因傷根多,故最宜用於幼齡果園。④爆破鬆土(悶炮擴穴)。用炸葯爆破,以疏鬆底土層。適用於丘陵、山地或下層為緊實的重粘土果園。炮眼設置在樹冠投影以外,深約1米左右,可按爆破深1.5米,直徑2米左右的范圍來考慮炮眼數和炸葯量。

深翻挖出的表土與心土,應分別堆放。填溝時,先在溝底放入適量樹枝、蒿稈或雜草等,以提高底土的通透性,然後填一層表土,一層有機物和肥料,逐層拌勻,最後將心土覆於溝的上層;沙粘相間的沖積土,應先拌勻後,再逐層混合肥料;紅黃壤果園,宜在增施有機肥和磷肥的基礎上,每公頃加施1.50~2.25噸熟石灰,中和土壤酸度。深翻時要避免斷傷直徑1厘米以上的粗根。翻出的根系,隨時覆土加以保護,以防乾死。填溝完成後要充分灌水,促使土壤沉實,根土密接,以利加速恢復根系活動。排水不良的土壤,深翻後,底層必須按行填碎石,以成陰溝排水道,排泄底層積水,避免窒息根系,影響果樹生育。

壓土(培土)或摻沙

在山區薄地、沙灘地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園,通過壓土或摻沙,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進保肥保水能力,加厚土層,為果樹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落葉果樹多於秋末冬初,南方橘園多於5月或9月根系生長高峰期前進行。沙土以壓粘土、塘泥、田泥、陰溝泥等;粘土宜摻沙或沙質土。數年或每年進行一次。每次壓土或摻沙厚度不能超過15厘米,一次壓土過厚,將影響根系呼吸,造成果樹生長不良。

洗鹽除鹼

鹽土含有大量氯化鈉和硫酸鈉等可溶性鹽類;鹼土是土壤粘粒和膠體表面有較多吸附性鈉離子,都能影響果樹生存或生育。在含鹽總量超過0.3%的鹽鹼土上栽植果樹,必須先洗鹽除鹼,使鹽鹼含量降低到0.2%以下,達到果樹能忍受的水平。主要方法有:①根治。採用明溝排水或暗管排水(見果園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結合定期引淡水淹灌,淋洗土壤,使可溶性鹽類排出果園。②轉化。施用硫酸鈣(石膏)使土壤吸附性碳酸鈉等轉變為可溶性硫酸鈉等,然後定期引淡水淋洗,將其排出果園。施硫酸鈣時,應耕入表層,並保持一定土壤濕度,以加速轉化。在富含碳酸鈉的土壤上施用硫磺,待硫磺氧化後產生硫酸,也可使強鹼性碳酸鈉轉變成危害性較小,和可淋洗的中性硫酸鈉,然後再用硫酸鈣使碳酸根變成不溶性鈣鹽殘留下來。③控制。在鹽鹼較輕或次生鹽鹼土上的果園,可以通過營造果園防護林、勤中耕和覆蓋等措施,以降低風速,減少土壤蒸發,間接防止可溶性鹽類向上移動,進入果樹根層,是控制泛鹼泛鹽的重要手段。但仍應與引灌淋洗等措施相結合。

⑤ 什麼是土壤耕作進行土壤耕作的方法都有哪些

土壤耕作方法又稱土壤耕作制度,是指根據植物對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採用機械或非機械方法改善土壤耕層結構和理化性狀,以達到提高土壤肥力消滅病蟲雜草協調土壤中水熱等因素為目的,為作物播種出苗、根系生育、豐產、豐收所採取的一系列改善土壤環境的技術措施,它是提高園藝植物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六種土壤耕作方法,對比其各自的優缺點。

清耕法(休閑法)

在生長季內多次淺清耕,鬆土除草,一般灌溉後或雜草長到一定高度即中耕。此法在果園、菜地、花圃均可應用。

優點:

缺點:

因此,在實施清耕法時應盡量減少次數,或者在長期施用免耕法、生草法後進行短期性清耕。

生草法

生草法:用種植草來控制地面,不耕作,一般選擇禾本科、豆科等牧草種植,通過刈割控制過旺的生長和增加一定的產草量,此法在果園、風景園林和大面積公共綠地(草坪)均可施用,歐美等發達國家廣泛使用在果園和風景園林的土壤管理上。


蔬菜秸稈覆蓋

清耕覆蓋法

清耕覆蓋法:在果樹最需要肥水的前期保持清耕,在雨水較多的季節進行間作或生草,在旱季來臨之前割草覆蓋或漚制肥料的管理方法。

特點:綜合了清耕、生草、覆蓋三者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三者各自的缺點。

免耕法

免耕法:對種植園不進行任何耕作,完全使用除草劑來除去種植園雜草,使種植園土壤表面呈裸露狀態的土壤耕作方法。

因此,近些年在發達國家,主張採用半殺性除草,即只控制雜草的有害時期或過旺的生長,保持雜草的一定產草量,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又稱改良免耕法。

休閑輪作

休閑輪作種植某種園藝作物後休閑一段時間,具有使土壤肥力自然恢復和提高,減輕作物病蟲草害,合理利用農業資源,經濟有效地提高作物產量的優點。但是對土地資源緊張、人口眾多的中國不宜使用此法,不過近些年已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開始試行。從園藝作物種類上說,對於多年生的果樹不易實施,但在蔬菜、瓜類和草本花卉上可以施用。

⑥ 果園的土壤管理方法有哪些

縱觀世界和我國各地果園土壤管理的經驗,管理方法主要有清耕法、清耕—作物覆蓋法、生草法、覆蓋法、免耕法等。歐美和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的果園土壤管理以生草法為主,果園生草面積達55%~70%以上,甚至高達95%左右,因這種方法便於機械作業。我國的果園土壤管理長期以來以清耕法或清耕—作物覆蓋法為主,占果園總面積的90%以上。免耕法和覆蓋法有一定發展,生草法正在試驗推廣中。

⑦ 果樹土壤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答:果樹主要是靠根系從土壤溶液中吸收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土壤施肥必須掌握果樹根系生長、分布及其吸收特性,才能將肥料施到根系最適宜的吸收部位,充分發揮肥料的最大增產效能。

(1)施肥部位

一般果樹水平根的分布要比樹冠擴展范圍廣而遠,往往超過樹冠直徑的1~2倍;垂直根多在100厘米范圍內。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根,水平方向多分布較樹冠稍遠些,垂直方向多密集於20~40厘米之間。所以將肥料均勻地施在根系密集層為最理想。由於根系具有趨肥性,生長方向常以施肥部位而轉移,因此,將肥料施在比根系集中分布的位置略深稍遠些,可誘導根系向縱深發展,擴大吸收面積,以增強樹體的抗逆性。施肥深度和廣度隨樹種、品種、樹齡、環境條件、栽培技術和肥料種類等而變化。幼齡樹根系淺,分布范圍小,以淺施為宜;樹齡長,根系擴展范圍廣,扎得深,應擴大施肥范圍和深度。根據對25年生的蘋果樹進行施肥部位的試驗,除無肥區外,在樹干附近(0~0.914米和0~1.829米)施肥的樹體表現最差,葉色淺,落葉早。而在樹冠外緣或稍外緣的效果最好。

(2)施肥方法

①理論依據:果樹根系的生長具有向肥性,水平根和垂直根均有這種特性。由於施肥方法不同,根系分布也有較大差異。肥料深施和廣施,可誘導根系向土壤不同層次縱深生長;反之,淺施肥料,則根系分布也淺。關於施肥深度的影響,也與根系分布情況、肥料種類、施肥時期有關。一般在生長後期或休眠期,即使斷傷部分根系,影響也不大;但在生長季節傷害根系,會破壞根系吸收水分和蒸騰作用的平衡關系,對果樹的生長發育不利。因而基肥深施為好,追肥則以淺施為安全。在降水多的地區或地下水位較高的果園,土壤有浸水的地塊,基肥深施,因土壤通氣不良,易產生有害的還原性物質如硫化氫等而引發根系致毒腐爛。所以低窪多雨地區的果園,應特別注意排水、中耕、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以防毒害。

肥料性質不同,施肥方法也有所不同。有機肥料分解緩慢,肥效長,宜堆漚腐熟後作基肥均勻深施;速效性的化肥,易溶速效,肥效短,在土壤中滲透性強,一般易作追肥淺施。

如對成年蘋果樹採用全園施肥和環狀施肥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全園施肥區各類根量多,分布均勻,范圍也廣。環狀(輪狀)施肥區根量少,分布不均,一般僅在施肥溝附近分布最多。且全園施肥區比輪狀施肥區單株產量高,平均果重也大。

根據對28年生的慈梨(株行距3.6米×3.6米)觀察表明,環狀施肥不如溝施或全園撒施再鋤入園內,後者的樹體生長發育較好。因為成年樹根系已布滿全園,局部施肥不能滿足果樹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從根系分布密度來看,全園施肥和環狀施肥交叉進行較好。

在現代果園施肥中,特別強調根據果樹種類、環境條件、栽培措施,以及土壤測試結果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肥料種類、施肥時期、施肥量、施肥方法,才能達到科學施肥、經濟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②施肥方法:

A.環狀施肥:又叫輪狀施肥,是在樹冠外圍稍遠處挖一環狀溝,溝寬約30~40厘米,深約20~40厘米,把肥料施入溝內,與土壤混合後覆蓋。此法具有操作簡便,經濟用肥等優點,適於幼齡樹使用(圖6-1),但挖溝時易切斷水平根,且施肥范圍較小,易使根繫上浮而分布於表土層。

圖6-3 條狀溝施肥

1.樹干 2.樹冠 3.條狀溝D.穴狀施肥:即在樹冠外圍滴水線外,每隔50厘米左右環狀挖穴3~5個,直徑約30厘米左右,深約20~30厘米。此法多用於追肥,如施液態肥,以減少與土壤接觸面,免於土壤固定(圖6-4)。

圖6-4 穴施法

1.樹干 2.樹冠投影 3.施肥穴E.全園施肥:即在果園樹冠已交接,根系已布滿全園時,先將肥料撒於地面,再翻入土壤中,深約30厘米左右。但因施肥較淺,常誘發根繫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若與其他施肥法交替進行,可互補不足,充分發揮肥效。

F.灌溉式施肥:即將溶解度大的肥料溶於水中,與噴灌、滴灌相結合施入土壤中。實踐證明,任何形式的灌溉施肥,由於施肥均勻,根系吸收面積大,既不傷根,又保護耕作層土壤結構,節省勞力,供肥及時,肥料利用率高,增產效果明顯。灌溉式施肥,對樹冠相接的成年樹和密植果園更為適合。

⑧ 果園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我國現代果樹產業發展的方針是「上山下灘」,這就決定了絕大多數果樹栽植在山區、丘陵、沙灘及鹽鹼地上。這些地區一般土質瘠薄、結構不良、有機質含量低,不利於果樹的生長發育。因此,應通過改良土壤理化性狀,使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協調。

果園土壤改良,主要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層、淘沙換土、培土摻沙、低窪鹽鹼地排水洗鹼、酸性土壤增施有機質和石灰等。

我國地域遼闊,不良土壤種類繁多,充分開發和利用土地資源,採取經濟有效改土措施,建立優質果園,對延長果樹壽命和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

⑨ 果園土壤怎樣進行管理

果園耕作及培肥的技術措施。果樹長期生長發育過程中,受自然因素和人、畜的干擾或破壞,使園地土壤的理化性狀惡化,肥力下降。為防止土壤惡化,進而改良、培肥土壤,給果樹根系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是果園土壤管理的基本任務。

管理原則

幼齡果園,樹株較小,園內有較多的空地,樹盤和行間土壤應分別管理。果樹樹冠垂直投影的土壤面積,稱為樹盤,是果樹水平根的分布范圍,幼樹時期一般超出樹盤(見根),樹盤及其周圍的土壤管理,直接與果樹生長結實有密切關系,通常採用清耕、覆蓋和噴灑除草劑免耕(見果園除草劑)。果園行間土壤管理,主要是間作作物(見果園間作)和種植綠肥(見果園綠肥)。此外,也可以實行行間生草法。成齡果園,果樹已充分長大,根系已滿布園地。此時土壤管理應全園統一考慮。中國果園多數以清耕法為主,歐美果園則多用生草法。此外,還有覆蓋法。

果園土壤管理,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清耕法

每年對全園土壤進行多次耕耘,保持常年土松無草。工具多用犁、中耕機或鋤、杴等。在乾旱和半濕潤地區,果實採收前後,或雨季到來之前,進行中耕,深度10~15厘米,近樹干處稍淺;春、秋季則需淺耕,深10厘米左右;生長期間,根據雜草孳生和降水情況進行多次耕耘。達到滅草、保墒、防澇,和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動的目的,加速土壤有機物質的轉化,和可給養分的釋放,以及防止返鹼;在降水量大,土質粘重的南方常綠果樹果園,則應在做好水土保持和排除積澇的基礎上,雨季深中耕通氣,伏旱時則淺鋤保墒。清耕法易促使土壤有機質的過度消耗,不能長期維持地力和較大幅度增產,在風沙地區和水土流失地區,還易使土壤受到侵蝕。

生草法

是歐美廣為採用的方法,日本蘋果園也較多應用。生草法分永久生草和短期生草兩類,前者在果園定植的同時,在行間播種多年生牧草,定期刈割,不加耕翻;後者選擇1~2年生草,逐年或越年播於行間,待花前或秋後收割。中國北方果園降水少,灌溉條件差,故常以1~2年生綠肥間作生草,20世紀70年代,開始少量試用永久生草法。

果園生草法使用的草類有禾本科的鴨茅草、紫羊茅草、鵝觀草、黑麥草、野燕麥等;豆科的三葉草、小冠花、苕子等。用豆科和禾本科草混種,對改良土壤有良好作用。美國生產紅色蘋果的果園,常以禾本科草為主,以免在果實著色期,不易控制由豆科牧草所提供的氮素營養而影響著色。果園種植禾本科草,需適時補追氮肥,在生長季節,還要大量澆水,免除草與果樹爭奪肥、水。為了避免草與果樹的競爭,株間實行噴灑除草劑或清耕;在果樹花期前後,草高達30厘米時,應及時刈割,割後留茬約10厘米,每年約刈割4~6次。割下的草,散撒於果園,或覆蓋於樹盤;或用作飼草,造肥還園。生草若干年後,應進行條狀間隔深翻,使牧草更新復壯,雜草佔有一定比例時,應翻耕重種。

果園生草後,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有效養分含量,提高土壤團粒結構,減少果樹營養虧缺症;促進果實成熟和枝條充實,增進果實品質;減少土、肥、水的流失和土壤溫度的季節變化等對果樹的不良影響。行間耕鋤少,節省勞力,成本低,雨後便於機械化作業。生草制需有充分的灌溉條件。

覆蓋法

中國南方柑橘園用覆蓋法有悠久歷史,廣東化州紅壤柑橘園,從橘樹定植開始,用鐵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進行覆蓋,厚約6~9厘米,以後每年添草,保持原有厚度;日本稻區果園,常用稻草覆蓋,每公頃果園覆蓋稻草40噸,以後每年補充10噸。歐美各國也有用覆蓋法。中國在80年代起,在旱地果園大量推廣覆草製作為節水栽培的一項重要措施(見圖)。

覆蓋材料為有機物,如稻草、麥草、雜草、秸桿等,或用地膜,如透明膜、黑色膜、黑白雙重膜、銀黑雙重膜、銀色反光膜、殺草膜、防蚜膜等。其中,以透明膜最常用,一般厚度0.002~0.003毫米,覆蓋范圍視覆蓋材料的數量而定,可行樹盤周圍或行內覆蓋,也可採用全園覆蓋。覆蓋前,應深施基肥,中耕除草,平整地面,用有機物覆蓋,厚度至少為20厘米,以免雜草孳生。以後逐年加蓋10厘米,4~5年後耕翻,重新覆蓋。覆蓋後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山地果園水土沖刷,避免雨水打擊地面,破壞土壤結構;管理簡單,可節省中耕除草和灌溉所消耗的勞力和能源;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並能使四季或晝夜土溫比較平穩,適合果樹根系的生長發育。

用地膜覆蓋,以早春開始為宜,幼樹蓋樹盤,大樹除行間留50~80厘米走道外,全面蓋膜,緊貼地面,然後用土掩埋膜的四周。春季可提高土溫,根系生長早,有助於開花結果。當土溫達到20~25℃,或雜草開始生長後,為防止膜下地溫過高和雜草孳生,從行間走道上取土,加蓋於地膜上,厚約10厘米,既可攔蓄水土,還可兼防桃小食心蟲出土。覆膜一般應每兩年一次。

果園用有機物覆蓋需草量大,且易招致鼠及蟲害,需做好樹乾的保護工作;果園長期覆蓋地膜,由於補給肥料困難,容易造成果樹營養虧缺或通氣不良。

⑩ 什麼是果園土壤客土法

北方地區一些果園由於建在河灘地,土壤往往過砂,漏水漏肥。另一些果園卻由於土壤過黏,影響土壤的通透性。可採用客土法改良這些土壤的質地。

對於漏水漏肥的砂土,應根據土壤沙性的大小和沙礫的粗細,在地面鋪5~10厘米淤土,再經機翻或人工方法將淤土和砂土混合。對於土層下有沙層或沙層下有黏土層的河灘地土壤,通過深翻可打破原有的沙層或黏層,使之充分混合。也可採用在定植時在定植穴內裝土、定植後逐年掏砂換土的改良方法。如果土壤過於黏重,通透性差,可採用摻砂法改良質地。

一些地方採用無機物覆蓋翻耕的方法改良土壤質地。採用的無機物包括沙粒、細煤渣或黏粒等。一般做法是黏質土壤果園,加沙或細煤渣等物,沙質土果園加黏土,先覆蓋於樹盤表面,然後結合秋耕或秋施基肥,進行兩者的均勻摻混(深度以30~40厘米為宜)。

土壤改良的時間以建園前一次性改造完畢為好。但由於工作量大,實際上難以一次完成。一般是從建園開始,到定植後的3~5年內完成。當樹盤根際土壤的泥沙比例調整到黏壤至砂壤土質地時,便可停止。若在此基礎上,以後每年再進行有機物覆蓋,則將會使土壤理化性狀改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

閱讀全文

與果園種植泥土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雞蛋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1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8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
乾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瀏覽:472
食用菌糖製品製作方法 瀏覽:330
如何克服怒氣的方法 瀏覽:945
pro胸肌訓練方法大全集 瀏覽:350
筆記本電腦開機鍵失靈的解決方法 瀏覽:659
如何做爆米花兒童簡單方法 瀏覽:329
嬰兒兩個月不喝奶瓶的解決方法 瀏覽:155
我的世界模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767
熱冷交換方法有哪些 瀏覽:898
牛油果柑的種植方法 瀏覽:950
肝多發性治療方法 瀏覽:530
網課培訓的課時計算方法 瀏覽:171
演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63
如何緩解胃癌的有效方法 瀏覽:624
孕婦手麻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