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農葯可以去除土壤農葯殘留
可以使用什麼方法去除農葯殘留,下面我們具體講解一下:
1、浸泡水洗法。絕大部分農葯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極少量的農葯污染。其次,水洗會造成水污染,形成農葯殘留的二次污染。
2、鹼水浸泡法。此種方法也僅能除極少量的農葯殘留,同樣會造成二次污染。針對部分可溶性農葯反而有害。可溶性農葯遇鹼可能發生化學反應,使農葯毒性增強,例如,敵百蟲在鹼性溶液中可變成毒性更強的敵敵畏。
3、去皮法。這種方法的局限是只能對部分瓜果表面的農葯殘留進行去除,對更多的蔬菜卻沒有辦法。去皮後也去掉了果皮里的營養成分。同樣去掉的皮流入環境後也會造成進一步的環境污染。
4、儲存法: 在實踐中,雖然農葯本身具有緩慢分解的作用,但由於很多農葯的自然降解時間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此種方法不可用。
5、使用洗潔精、洗潔凈: 對待這個問題要從多層面考慮。清洗劑都含有表面活性劑,去油能力較強,是化學葯劑類,若長期攝入這類物質,則會對人體可能產生蓄積性毒害。
CSY-N12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是根據國標方法---速測卡法(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於水果、蔬菜、茶葉、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於各級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現場執法使用,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還可用於果蔬茶生產基地和農貿批發銷售市場現場檢測,餐館、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測等。
⑵ 食用農產品可以經過挑選去除雜質,霉變不屬於銷售有雜質的食用農產品
食用農產品,如果經過挑揀去除雜質以及霉變等狀況 ,還是屬於銷售有雜質的食用農產品。
因為,如果農產品只是當年生產或者頭年生產的,裡面只有雜質,沒有霉變,這種情況應該不屬於銷售有雜質的食用農產品;
如果是陳舊的農產品,只是去除了雜質和霉變,依然還是存在著不確定的霉變,肯定屬於銷售含有雜質和霉變的劣質農產品。
因此,只要是儲存多年的農產品 ,都是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比如,看不見的霉變,還有變了的原味,都是隱患。
⑶ 肥料里雜質怎麼去除
將肥料混合物中的雜質以物理或者化學方法除去,使混合物變成純凈物。
肥料是指能供給作物生長發育所需養分,改善土壤性狀,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物質。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重要生產資料。一般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生物性肥料。
也可按來源分為農家肥料和化學肥料。按所含養料的多少分為完全肥料和不完全肥料;按供肥的特點,分為直接肥料和間接肥料;按所含成分,分為氮素肥料、鉀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稀土元素肥料。
中國早在西周時就已知道田間雜草在腐爛以後,有促進黍稷生長的作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種植綠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輪作的方法等;還提到了用作物莖稈與牛糞尿混合,經過踐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在施肥技術方面,《氾勝之書》中有詳細敘述,強調施足基肥和補施追肥對作物生長的重要性。唐、宋以後隨著水稻在長江流域的推廣,施肥經驗日益積累,從而總結出「時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則,即施肥應隨氣候、土壤、作物因素的變化而定。
⑷ 怎樣除雜質
常用的去除雜質的方法10種
(1)雜質轉化法 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於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後,再通過濃硫酸。
(3)沉澱過濾法 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後,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 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採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採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 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品。
(7)分餾蒸餾法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採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餾法 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採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 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採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 欲除去某物質中的雜質,可採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另:物質中雜質的一般去除方法
1.把雜質轉化為沉澱除去,如NaN03(NaCl) 加入硝酸銀溶液 2.把雜質轉化為氣體除去,如 NaCl (NaN03)加入稀鹽酸 3.加熱法:如CaO(CaC03)
4.吸收法:如CO(C02)通過澄清石灰水而除去C02
N2(02)通過灼熱的銅網而除去02
5.置換法:FeS04(CuS0) 4 加入鐵粉與(CuS0) 4反應而除去。
Ag粉(Cu粉) 中加AgN0 3溶液與Cu反應而除去。
6.溶解法:如Mn02(KCl03 )溶於水,過濾,得較純的Mn02固體
⑸ 怎樣過濾菜籽油中的雜質,菜籽油中有雜質要怎麼去除
怎樣過濾菜籽油中的雜質,菜籽油中有雜質要怎麼去除
熱榨:菜籽一清理—炒籽一壓榨—過濾—成品菜籽油;
操作說明:菜籽選用規格30目/英寸的篩網進行篩選,使菜籽含雜質小於0.5%,然後於進行軟化,軟化後菜籽含水份9%左右,再進行蒸炒,蒸炒使油料溫度達110—120度,其水份含量l—1.5%左右,便可以進入榨油機進行壓榨。如利用圓筒炒鍋,菜籽經清選去雜後可以直接進入圓筒炒鍋進入平底炒鍋都可以。但在炒籽時加入2—3%的水,炒到110一120度時,即可以出鍋壓榨。熱榨時可以採用下列方法判斷菜籽是否炒好。用兩塊木板擦菜籽,若殼仁分離,仁成深黃色為合適,若仁成粉則太干,若殼與仁不分離則太濕。
2、冷榨:菜籽—清理—壓榨—過濾—成品菜籽油;
操作說明:冷榨時將菜籽清理去雜,就不需要用炒鍋進行炒料,冷榨時菜籽含水份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出油效率,所以判斷油料的干濕是非常關鍵的,一般入榨前菜籽含水份控制在5—8%,用土法判斷菜籽含水份高低,可以用指甲擠一下菜籽若有響聲,並分成兩片,有油擠出為含水份合適,若成粉裝則含水份少太干,若成扁狀,則含水分高太濕。
⑹ 如何去除雜質的方式方法
找到方程式比較難,這里有些資源。
除雜質的方法
第一,要知道除雜質的原則,除掉雜質的同時,不能生成新的雜質。第二,要背得物質的溶解性表,這樣才能很好、很快的找到形成沉澱的離子
例如氫氧化鈉忠混有碳酸鈉,陰離子不同,而碳酸根與很多的陽離子都能形成沉澱,常用的可以是氫氧化鈣。這樣,反應後就將碳酸鈉除掉,生成了氫氧化鈉,也不生成新的雜質。
將混合物中的幾種物質分開而分別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種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離。將物質中混有的雜質除去而獲得純凈物質,叫提純或除雜。除雜題是初中化學的常見題,它靈活多變,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的解題能力。現列舉幾種方法: 1 物理方法
1.l 過濾法.原理: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通過過濾而分開的方法稱為過濾法。如:氯化鈣中含有少量碳酸鈣雜質,先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由於氯化鈣溶於水,而碳酸鈣難溶於水,過濾除去雜質碳酸鈣,然後蒸發濾液,得到固體氯化鈣。如果要獲得雜質碳酸鈣,可洗滌烘乾。
練習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過濾、蒸發操作來分離的是:( ) A.CaCO3 CaO B.NaCl KNO3 C.NaNO3 BaSO4 D.KCl KClO3
1.2 結晶法.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例如:除去固體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雜質,先在較高溫度下製成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然後逐步冷卻,由於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溫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鉀成為晶體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顯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通過過濾把硝酸鉀和氨化鈉溶液分開。為進一步提純硝酸鉀,可再重復操作一次,叫重結晶或再結晶。
練習2 下列混合物適宜用結晶法分離的是:()
A.NaNO3 Na2CO3 B.NaNO3 NaCl C.NaOH Mg(OH)2 D.NaCl BaSO4
2. 化學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與原物反應。 (二)、反應後不能帶入新的雜質。 (三)、反應後恢復原物狀態。 (四)、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一、物理方法 1. 過濾法
例1. 如何除去食鹽中的泥沙。
簡析:將含有泥沙的食鹽溶於水,利用食鹽溶於水而泥沙不溶,通過過濾把泥沙從食鹽中除去,再把濾液蒸干即得純凈的食鹽。 2. 結晶法
例2. 如何除去硝酸鉀中少量的氯化鈉。
簡析:將含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配成熱的飽和溶液,利用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大的性質,採用降溫冷卻的方法使硝酸鉀結晶析出,而氯化鈉則留在母液里,再過濾即可得純凈的硝酸鉀晶體。 二、化學方法
1. 沉澱法:常用的沉澱劑為:陽離子(如Mg2+,Fe3+,Cu2+)一般可用可溶性鹼,Cl-用Ag+,SO42-用鋇鹽,CO3 2-用鈣鹽。 例3. 如何除去氯化鈉中的硫酸鎂。
簡析:把混合物溶於水,得到含Na+,Cl-,Mg2+,SO4 2-的溶液。其中雜質為Mg2和SO4 2-,據此要求所加入的試劑的陽離子能與SO4 2-形成沉澱,加入試劑的陰離子能與Mg2+形成沉澱。故可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澱為止,過濾、蒸發濾液即得純凈的氯化鈉。 MgSO4+Ba(OH)2=BaSO4+Mg(OH)2 2. 氣體法
例4. 如何除去氯化鈉中的碳酸鈉。
簡析:把混合物溶於水,得到含Na+,Cl-,CO3 2-的溶液,其中雜質為CO3 2-。CO3 2-可通過加入適量鹽酸轉變為CO2除去(當然也可以使CO3 2-轉化為沉澱除去),然後將溶液蒸干即得純凈的氯化鈉。 Na2CO3+2HCl=2NaCl+CO2+H2O 3. 轉化法
例5. 如何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一氧化碳氣體。 簡析: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氧化銅充分發生反應,即可把一氧化碳轉變為二氧化碳而除去。
CO+CuO=CO2+Cu 4. 置換法
例6. 如何除去硫酸亞鐵中的硫酸銅。
簡析:把混合物溶於水,得到含Cu2+,Fe2+,SO4 2-的溶液,其中雜質為Cu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鐵粉與Cu2+發生轉換反應,然後過濾、蒸發結晶即得純凈的硫酸亞鐵。 Fe+CuSO4=FeSO4+Cu
5. 吸收法:一般地,酸性氣體用鹼溶液吸收;鹼性氣體用酸溶液吸收;O2一般用灼熱銅網吸收等。
例7. 如何除去氫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 簡析:二氧化碳是酸性氣體,氫氣是中性氣體,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鹼(如NaOH)溶液的洗氣瓶,二氧化碳被吸收而除去。 CO2+2NaOH=Na2CO3+H2O
初中常用化學除雜方法有以下幾種:
2.1 沉澱法: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澱通過過濾而除去。 練習3 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澱法除去雜質(括弧內的物質是雜質)的是() A.KNO3〔Ba(NO3)2〕 B.NaCl〔KNO3〕 C.NaNO3 [NaCl] D.Ca(NO3)2 [AgCl]
2.2 化氣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如:硝酸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雜質,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硝酸溶液,硝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濾液,獲得硝酸鈉固體。
練習4 下列混合物中的雜質(括弧內的物質是雜質)適宜用氣體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B.NaCl [Mg(OH)2] C.KNO3〔K2CO3〕 D.Na2SO4〔MgSO4〕
2.3 置換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如: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雜質,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後,加人適量鋅粉,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濾液獲得硫酸銅固體。
練習5 加入下列哪些物質可以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雜質硫酸銅() A.Zn B.Fe C.Cu D.Mg
練習6 將混有少量鐵粉和鋅份的硫酸銅晶體溶於適量水,充分凈置過濾,結果是
A.濾出了混雜在其中的鐵粉 B.濾出了混雜在其中的鋅粉 C.濾出了一些銅粉 D.什麼也沒濾出
2.4 吸收法: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 2.5 其它法: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採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你的問題不是很明,但也可以歸納:
1、液體中除去液體:物理結晶法,如氯化鈉中混硝酸鈉;沉澱法:KNO3
〔Ba(NO3)2〕(加Na2SO4);化氣法,氯化鈉溶液中混碳酸鈉(加稀鹽酸);置換法,
FeCl2<CuCl2>(加Fe)。
2、固體中除去固體:溶解過濾法,CaCO3 〈CaO 〉;化氣法,氯化鈉溶液中混碳酸鈉(加稀鹽酸);置換法, Cu<Fe>(加CuCl2)。
3、氣體中除去氣體:吸收法(見2.4);其他方法:如CO2<CO>通過熾熱的氧化銅.
鑒別物質的方法 一、觀察法
一些物質在顏色、氣味等存在不同之處,可用觀察的方法鑒別它們。例如,銅和和鋁的顏色不同,通過觀察,紅色的是銅,銀白色的是鋁;酒精和水都是無色液體,但酒精有特殊的氣味,水無氣味,通過鼻子聞就可以很容易把它們區分開來;再如硫酸銅溶液、氯化鐵溶液也可以通過觀察方法把它們區分開來,藍色的是硫酸銅溶液、黃色的是氯化鐵溶液。
二、溶解法
溶解法常用於鑒別不溶性物質與可溶性物質。如碳酸鈉和碳酸鈣都是白色粉末,把它們分別放入水中,能溶解的是碳酸鈉,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鈣。
三、燃燒法
把需要鑒別的物質分別點燃,通過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不同進行鑒別。如要鑒別H2、CO、CH4,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乾燥的燒杯,燒杯內有水滴生成的是H2或CH4,無水滴生成的是CO,再把燒杯倒過來,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盪,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氣體是CH4、不變渾的是H2。再如,空氣、氧氣、二氧化碳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鑒別它們時,用燃著的木條分別插入三瓶氣體中,火焰熄滅的是二氧化碳,燃燒得更旺的是氧氣,火焰基本不變的是空氣。我們還用燃燒法鑒別棉布纖維和羊毛纖維,分別點燃這兩種纖維,發出燒焦羽毛腥臭氣味的是羊毛,發出燒焦棉布味的是棉布纖維。
四、灼燒蒸發法
我們在鑒別食鹽水(或海水)和水(或鹽酸)時可用灼燒蒸發法,具體操作為:用分別玻璃棒蘸取待測的液體,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玻璃棒上有白色固體小顆粒留下的是食鹽水(或海水),沒有的則是水(或鹽酸)。
五、滴加試劑法
滴加化學試劑是實驗室中常用的鑒別物質的方法,在初中化學中,滴加的試劑有酸鹼指示劑、某些酸、鹼、鹽的溶液。
酸鹼指示劑主要用於鑒別酸和鹼。例如有三種無色液體,食鹽水、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鑒別這三種無色溶液時,分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稀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不變色的食鹽水。
滴加某些酸溶液。如區分黑色的氧化銅粉和碳粉時,把它們發別加入到稀鹽酸中,黑色粉末能溶解並形成藍色溶液的是氧化銅,不反應的是碳粉。再如鑒別白色的碳酸鈣和氧化鈣時,分別取樣,滴加稀鹽酸,有無色無味氣體生成的碳酸鈣,無氣體生成的氧化鈣。
滴加某些鹽溶液。如鑒別氯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時,分別取樣,各加入少量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的碳酸鈉溶液,不反應的是氯化鈉溶液。
六、綜合法
綜合法是指運用觀察、滴加試劑、兩兩混合等方法鑒別物質。
有四瓶無色溶液,它們分別是BaCl2、CuSO4、NaOH、MgCl2。首先觀察,溶液呈藍色的是CuSO4溶液,然後把剩餘的三種分別取樣,各滴入少許溶液,有藍色沉澱生成的是NaOH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的是BaCl2溶液,不反應的MgCl2溶液。
物質的鑒別是建立在對物質性質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的,綜合性強,思維難度大,具體操作時,認真分析不同物質的性質,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再靈活設計鑒別方案
⑺ 清除殘留農葯的方法,都有哪些
水果和蔬菜都非常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為了確保它們能真正對我們的健康有益,盡可能多地清除殘留的農葯是很重要的。下面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清除殘留農葯。
農葯在水果和蔬菜上停留的時間越長,它們被吸收得就越深,也就越難去除。水果和蔬菜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通過盡可能多地去除農葯殘留,可以確保我們的農產品消費將為我們帶來健康益處。除此之外,平時在購買時還是應該選擇購買當地和季節性的產品。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直接選擇有機產品。
⑻ 怎樣洗菜能有效去除農葯殘留
洗菜的常見誤區:
1、長時間浸泡:果蔬表面有時會有少量農殘,主要成分是有機磷(不溶於水),浸泡不起作用,長時間反倒容易形成「二次污染」,還可能導致農殘進入果蔬;沒有沖洗直接浸泡更不可取,這樣會使一些水溶性農殘溶解滲透到果蔬內部,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果蔬中農殘量會呈現先降後升的趨勢(大於10分鍾後達到最低)
2、淘米水清洗:食用米本身也存在農殘、蟲卵等問題
3、鹽水清洗:鹽會降低水的清潔能力,反而不利於果蔬的清洗
4、先切菜後洗:容易讓其中的水溶性維生素等流失,還會增加蔬菜表面被細菌污染的機會,留下健康隱患
正確的清洗方法:
1、對黃瓜、苦瓜、胡蘿卜等莖類或瓜類蔬菜,可以放上洗滌靈用溫水泡上1-2分鍾,用柔軟的刷子刷洗,尤其是凹陷處,刷完後用清水沖洗即可,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去皮洗凈;
2、對於大白菜、捲心菜等包葉菜類蔬菜,可將外圍的葉片去掉,內部用溫水泡一下,再逐片用清水沖洗
3、小葉的菠菜、茼蒿等蔬菜,可以將根部切除,放在水裡抖動清洗,然後根部向上在水龍頭前沖洗
其它有助於去除農葯殘留的方法:將新鮮採摘的蔬菜在空氣中放置24小時,一些農殘會分解成對人體無害的物質,像冬瓜等不易腐爛的蔬菜可適當放置一段時間;另外,通過紫外線光照,也可以使部分農殘分解、失活;而豆角、菜花之類的在清洗之後可以用開水燙一下
⑼ 在農產品流通渠道和生產基地,農葯殘留檢測的速測方法有哪幾種
農葯殘留在農業生產中施用農葯後一部分農葯直接或間接殘存於穀物、蔬菜、果品、畜產品、 水產品中以及土壤和水體中的現象;農葯殘留是農葯使用後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於生物體、收獲物、土壤、水體、大氣中的微量農葯原體、有毒 代謝物、 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
農葯殘留檢測儀檢測方法分類有:
1、試紙法
2、酶抑制率法
3、酶聯免疫法
4、薄層色譜法
5、光譜分析
6、色譜分析
最快捷的農葯殘留檢測方法
1、紙片法:CSY-N12攜帶型農葯殘留測定儀是根據國標方法---速測卡法(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於水果、蔬菜、茶葉、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於各級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現場執法使用,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還可用於果蔬茶生產基地和農貿批發銷售市場現場檢測,餐館、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