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毛竹種子怎麼種,多久發芽
播種前先用清水沖洗去拌種葯粉,用濕細沙拌種進行催芽處理,每天要翻動灑水一次。待種子開始露白時篩去沙子即可播種。
播種方法應採用點播,株行距一般為25 X 26厘米,每穴均勻點8—10粒種子後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並蓋一層薄茅草淋一次透水,並注意預防鼠害。
播種季節,秋播最好,也可春播,春播時間應在3月底以前完成。
(1)竹子種子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楠竹種子在9—10月成熟採收,常用殺蟲粉拌種保存,以防蟲蛀食。
竹苗出土後要及時揭去蓋草並可開始除草,天旱時要淋水,施肥宜用較稀的人糞水,每月施肥一至二次。
為了使竹苗分布均勻,提高竹苗產苗量,可利用陰雨天氣把過密的竹苗帶上移植在缺苗的地穴中,每穴1一2株。
移植小苗的做法是:先將每穴有苗3一4株的留下2株,多餘的用竹簽連根帶土移植到缺苗的穴中,使之均勻,此工作應在立夏以前進行,同時要經常淋水,以保成活。
楠竹苗出士後50天便開始分櫱、一般在6—7月後,高度在30—40厘米之間形成小竹叢。起苗造林時間一般在開春前後。
⑵ 竹子種子怎樣育苗
挖取壯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將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於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濕潤。埋鞭時間宜選擇在早春竹筍出土前一個月。
埋鞭後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後適時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銨和腐熟人糞尿等,還要及時除草。只要管理得當,一年後每條鞭可長出2-3條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栽種竹子宜選背風向陽、潮濕的環境。竹子生長快,生長量大,對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濕,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見的庭院栽種有毛竹、鳳尾竹、淡竹、旱園竹、剛竹等。
主要病蟲害防治:
毛竹枯梢病是我國毛竹產區的一種危險性病害,被列入國內檢疫對象。
該病危害為當年新竹的嫩枝和側枝。7月上旬在主梢或枝條的某一節叉處首先出現棕紅色小斑點,並擴大成舌狀或梭形有淡褐色病斑,後顏色逐漸變成深褐色。隨著病斑的擴展,病部以上的枝葉開始萎蔫,葉逐步變黃、縱卷,直至枯萎脫落,枝梢枯死、且不再萌生新葉,形成枯枝、枯梢。
發病嚴重的竹林,前期竹冠赤色,遠看似火燒狀;後期竹冠灰白色。受害毛竹造成枯枝、枯梢或整株枯死後,竹材質量降低,且影響發筍,一般發病3-4年後可使成片筆林趨於毀滅,給竹林生產帶來嚴重損失。病原菌的傳播途徑是借風吹和雨水濺散作近距離傳播;帶病母竹、竹材、竹梢的調運是該病遠距傳播的主要途徑
防治方法
挖卵塊。生蝗產卵地易識別,可挖掘消滅
幼蝻未上大竹、群集在小竹及禾本科雜草上時,及時噴酒2.5%敵百蟲粉劑或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噴霧,每畝1毫升。
已上大竹的蝗蝻可用煙劑葯殺。即用2.5%溴氰菊脂每畝6-10克,按葯1份、柴油20-40份比例混合,用噴煙機噴煙;或有741煙劑,用葯量每畝1-2公斤。噴選擇無風的早晨或傍晚進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毛竹栽培技術
⑶ 竹子有種子嗎怎麼種竹子
竹子有種子。
竹子播種繁殖方法:
一、苗圃地准備
1、苗圃地選擇:苗圃地要選擇在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質壤土。
2、整地作床:冬季對育苗地進行深翻,深度30厘米深,同時施入基肥。早春對土壤進行細整後,做成寬1米,長以地形而定的苗床。播種前對苗圃墒面進和地平整鎮壓,播種後,覆蓋土也要進行適度鎮壓,使種子與土充分接觸,以保水分、保營養。
3、覆蓋物:覆蓋物以松針為好,稻草或其它覆蓋物過長的,切短成10厘米,覆蓋墒面2厘米厚即可。
⑷ 竹子是怎麼種植的
竹子的種植方法
多採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種法繁殖。竹鞭萌芽力與叢生性都很強,早春發芽前剪斷竹鞭,連同竹竿分別栽種,當年夏季就可長出新竹。竹子開花後的種子也可以播種。
1、埋鞭育苗
適用於散生竹種和混生竹種。方法是:挖取壯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將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於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濕潤。
埋鞭時間宜選擇在早春竹筍出土前一個月。埋鞭後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後適時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銨和腐熟人糞尿等,還要及時除草。只要管理得當,一年後每條鞭可長出2-3條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適用於叢生竹種。方法是:選2年生健壯竹竿,連蔸挖起或不帶蔸砍斷,竹竿每一節上的枝條保留一個枝節,剪斷並去掉竹竿梢頭,每隔1~2節,在節中間砍或鋸一缺口,將竹竿浸入凈水中,竹腔內浸滿水後用粘土封住切口。
苗床開水平溝,將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後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濕潤。約1個月左右,竹竿節的芽陸續萌發出苗。經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單株竹苗,用於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時期是竹子發芽前1個月左右。
3、埋節育苗
此法亦適用於叢生竹種,尤其是側枝基部具有潛伏芽的叢生竹,如撐篙竹、青皮竹、大頭典竹、吊絲竹等。方法是:將竹竿逐節或每兩節鋸成一段,再將其移埋於苗床中並覆土、保濕, 其管理要求與埋竿育苗相同。
4、側枝育苗
此法亦應用於叢生竹種。方法是:從2年生以上的竹竿節上取下側枝(次生枝),剪掉過多的枝梢與竹葉,保留5~8個節,保護好基部的芽。將側枝插入苗床中並露出上半部枝葉,苗床架設蔭棚,並經常噴水保濕。1~2周後次生枝基部長根,枝節上長新芽,逐漸發育成獨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長最旺盛時期進行側枝扦插效果最佳。側枝苗經一年培育,分櫱成竹叢,即可進行造林。
(4)竹子種子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要求
水分
竹子對水分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土壤
竹子對土壤的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由於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乾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散生竹。
氣候
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盛產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竹子是森林資源之一。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70多屬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竹子是常綠(少數竹種在旱季落葉)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熱分布支配著竹子的地理分布。
東南亞位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匯集的影晌,雨量充沛,熱量穩定,是竹子生長理想的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目前全世界竹林面權約2,200萬hm2。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為3大竹區,即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有些學者還單列,歐洲、北美引種區」。竹子在下雨後生長的很快。
類別區分
識別竹子的種類,是根據它的生長特點來鑒別的。主要是從它繁殖類型、竹稈外形和竹籜的形狀特徵來識別。按繁殖類型,竹分為三大類:叢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叢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間稱「竹兜生筍子」。如慈竹、硬頭簧、麻竹、單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稱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箭竹(英文:Arrow Bamboo)、苦竹、棕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類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叢生型的有佛肚竹、鳳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⑸ 竹子種植方法
竹子種子育苗
1、苗圃地選擇:苗圃地要選擇在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質壤土。
2、整地作床:冬季對育苗地進行深翻,深度30厘米深,同時施入基肥。早春對土壤進行細整後,做成寬1米,長以地形而定的苗床。
3、播種: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10°C時進行播種。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水浸種,並每天換一次清水,連續浸種兩天,待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後即可撈出播種。播種方法可分為點播、條播和撒播。但點播較有利於管理和節約種子,播種穴的株行距為20×20厘米,穴深1厘米,每穴播種子15粒左右。每畝用種1.5—2公斤。
床面上再蓋1厘米厚的稻草,以保持土壤濕潤。 毛竹種子無休眠期。種子採收後就能播種。有溫室或塑料大棚的地方,最好在秋季種子採收後播種,因此時種子發芽率高,毛竹種子採收後發芽率為50%。放置第二年春季後,發芽率降至20%左右,一年後無發芽能力。
4、苗圃管理:
(1)灑水。播種結束蓋草後,立即灑水,使土壤保持濕潤。土壤缺水時,應及時灑水補墒,這是保證種子出苗的重要環節。
(2)搭蔭棚,當有50%以上竹苗出土後,應及時搭起蔭棚,揭去蓋草。蔭棚的透光度初期為40%,隨著竹苗分櫱次數的增加,透光度可擴大為60%。秋後拆除蔭棚。
(3)除草、培土,竹苗出土後,對苗床的雜草要及時進行清除,對因灑水沖刷裸露的種子要及時進行培土,除草後要及時灑水,以利於竹苗與土壤密接。
(4)追肥和防治病蟲。竹苗容易發生病蟲害。當出苗達80%以上時,應每隔10天噴一次波爾多液,可防治多種病害。苗木生長初期每隔10天用0.5%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
毛竹又稱楠竹。毛竹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用途廣。造林五到十年後,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從出筍到成竹只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當年即可砍作造紙原料。
⑹ 竹子的種法
竹子可以播種種植,最佳的時間可選在春季的2-4月份。直接購買好種子,放在水中清洗一下,然後放在陽光下晾曬1-2小時,之後浸泡在清水中,大約6-10小時後撈出晾乾。准備好合適的土質,土壤可用園土、營養土、腐殖土混合,將種子播種育苗,等後期長勢穩定後,就可以進行移栽,移栽後注意養護。
一、時間選擇
適宜的環境下竹子才能正常的生長,種植的成活率才會高,播種種植的話,最佳的時間可選在春季的2-4月份,在這個時間段內環境比較溫暖潮濕,適宜竹子生長,並且生長比較旺盛,到了夏季也有足夠的時間能保證生長。
二、准備種子
可以直接購買好種子,放在水中清洗一下,去除表面不幹凈的物質,放在陽光下晾曬1-2小時,這樣能減少病菌的問題,也能提高發芽率。晾曬好將種子浸泡在清水中,能促使它從休眠中醒來,大約浸泡6-10小時後撈出來晾乾。
三、准備土壤
竹子的根系比較發達,所以對於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保持疏鬆松軟,可用園土、營養土、腐殖土混合,這樣的土質能滿足生長的需求。可以拌點碧卡菌劑。
四、播種育苗
將種子播種下去,進行育苗培育,播下去之後,上面覆蓋上薄薄的土,澆水使土壤濕潤,之後每天需澆次水,促進盡快發芽。等長勢穩定後,就可以進行移栽,過程要小心,移栽後注意養護。
⑺ 竹子怎麼種
竹子大家都不陌生了,就連我國的國寶大熊貓都非常的喜歡吃它,那麼生活中很多人想要在家裡種一些竹子,都不知道具體的操作方法,其實竹子的種植方法並不是很難,跟種植一些花花草草的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竹子是在特定的氣候下才能生存的,比如說在我國的四川地區就分布有很多的竹子,那麼看來竹子喜歡生長在比較溫涼的地區,而且還要保持充足的水分,這些都是竹子生長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缺一不可的。我們在種植竹子時,還需要種植在酸性土壤中。
竹子的種植是要分情況的,如果想要在家庭中種植一些竹子,那我們就要准備一些酸性的土壤,在種植完之後還要經常給竹子澆水,但是不能在根部積水,而且我們還要按時施肥。
⑻ 竹子種子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一、種植時間
竹子喜歡溫暖的氣候,在春末夏初種植比較好,正好氣候適宜,符合生長的需求,種植後能盡快促進生長成活。時間太早太晚都不合適,都可能會影響到成活。
二、種植地點
選好竹子的種植地點,可選在向陽背風的位置,可以保證好光照,利於竹子生長。
三、種植土壤
竹子種植,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可選在疏鬆透氣的沙壤土,一定不能選擇黏重、板結不透氣的土壤。為了保證好營養,可以施足基肥,可選擇有機肥料,施足肥料後進行深耕,保持土壤疏鬆。
四、選擇竹鞭
竹子一般是用竹鞭來種植,可選擇一到兩年生長旺盛、沒有病蟲害、竹芽飽滿的竹鞭,一些干癟的竹鞭很難成活。
五、進行種植
將竹鞭栽種到土壤中,一般深度在20-25厘米左右,不用種植的太深,具體的深度要根據土壤決定。竹鞭栽種進去後,覆蓋上土壤澆足水分。
六、栽後管理
栽種後及時澆水保持好濕潤,這樣提供水分後,能促進生長。
七、注意事項
竹子種植後,要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尤其是竹蚜蟲,發病後及時噴葯處理。
⑼ 竹子怎麼種、什麼時候種 種植方法
竹子一般在秋季8~10月時種植,成功率是最高的,我們可選用埋鞭、埋竿、播種等方法育苗繁殖,還要准備一份疏鬆透氣的土壤,選取盆口大的容器栽植,將竹子幼苗盆栽到土壤里後,放在陰涼處細心養護一周,就可以正常養護了。
1、種植時間
竹子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一般需要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平時最好在秋季8~10月時種植竹子,這個時間段是竹子生長最旺盛的,種植的成功率也是最高的,有利於竹子生長。
2、育苗繁殖
很多人不知道竹子怎麼種,需要給竹子進行育苗繁殖,我們可以用埋鞭、埋竿、埋節等多種方法育苗,這樣可增加種植的成功率,其實也可以購買種子,播種到土壤里育苗,使竹子更好的生長。
3、土壤需求
竹子的根須比較發達,需要生長在疏鬆透氣的土壤里,如果想盆栽竹子,還要選取盆口大的容器栽植,我們可用園土、腐殖土、營養土混合做竹子的基質,也可以在土壤上墊放小石子,可起到預防蟲害的作用。
4、移植盆栽
之後將培育出的幼苗種植到盆土裡,可將盆土適當的壓實,適當的施加一下有機肥和水分,然後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放在陰涼處等待一周,發現竹子幼苗適應新的土壤後,可轉移到陽光下養護了。養護過程中,還可以選擇適當地噴施沃葉磷酸二氫鉀,增強長勢。
⑽ 竹子怎麼種
竹子秀逸有神韻,密而不遮,疏朗得當,在風水中,竹子的最好的風水植物。在家中四周種植竹子,會給人清幽秀麗的感覺,並且竹子能給人帶來豐富的生活資源,寓意是非常吉利的。因此很多人喜歡在庭院或者別墅院內種植一些種子用以觀賞美化環境,
竹子繁殖方法:
在每年春季進行竹根的繁殖工作,3月份左右,溫度適宜,有利於提高竹根的發芽成活率。挑選20厘米左右的竹根,保證每個竹根上帶有一定的筍芽,種植在10厘米後的土壤中,保證土壤的疏鬆透氣,澆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