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書法水平
學習書法,方法至關重要。隨便弄一支筆,買一本帖,不加思考的去寫,是很難學好書法的。洪厚甜老師在授課中講到:「自學等於自殺。」對於學習書法者而言,這句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學習書法,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不外乎兩種狀況。一是天資過人,什麼帖一學就會,還能融會貫通,化為己用,變通創新,但這樣的天才極為稀少;二是拜師學藝,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隨便拜了個「偽」師,財力、精力浪費即使忽略不計,時間浪費卻是可惜,甚至被引入歧途。那就悔之晚矣!
我個人認為:「條條大道通羅馬」,但道道需要領路人,否則望山跑死馬,南轅北轍後悔遲。拜師,不一定都要拜「名」師,因為有的所謂「名」師,只是徒有虛名。學習書法要拜「明」師。「明」就是清楚、懂得的意思。歷經苦修實踐和諸多大賽洗禮,能在書法理論上有所建樹的大家,可以謂「明」師矣!
當然,訪得「明」師,擇好帖,還必須堅持臨習,堅持學習思考,唯有如此,才是取得成績的不二法門。
② 怎樣才能學好書法
要想學習好毛筆字,選正確毛筆、選正確的紙張、運用正確的臨帖方法。這三項是很關鍵的。
要想學習好硬筆字,運用正確的臨帖方法是很關鍵的。
(毛筆字)選正確的毛筆:
毛筆的種類很多,在初次學習時,希望你選用「兼毫」的湖筆。因為兼毫的湖筆,筆芯硬,易於掌握,對你以後的學習很重要。
在選擇筆峰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長短,因為筆鋒太長不易於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草書「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楷書,易於掌握。
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毛筆字)選正確的紙張:
初學書法益用毛邊紙、元書紙,有一定成績後再用宣紙。
毛邊紙是江西出產的竹紙,紙質細膩,薄而松軟,呈淡黃色,沒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適於寫字,又可用於印製古籍。四川產的毛邊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手工毛邊,質地棉軟,厚實而細膩,顏色為淺黃色,兩面手感一樣,用嫩竹漿手工造制。吸水適中,書寫手感相當好,廣大書法好愛者很是喜愛,為練習實惠品種。
元書紙是竹紙的一種。古稱赤亭紙。採用當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筆書寫用紙。主產於富陽市。有謝公紙或謝公箋之稱。特點是,潔白柔韌,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著墨不滲,久藏不蛀、不變色。在古代用於書畫、寫公文、制簿冊等等;新中國建立後,主要用作學生大楷簿,裱裝畫軸等。此外,還可作上等包裝紙。
宣紙分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達到水走墨流之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適合寫小楷。
(毛筆字硬筆字都適合)正確的臨帖方法: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絕大多數人和我都認為初學者要以楷書為基礎,但也有人認為應從隸書學起。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有了楷書的功底,掌握了楷書的間架結構和筆法,再寫魏碑、隸書和行書、草書。乃至篆書,就可以事半功倍。楷書又可以使魏碑、隸書的結體筆法得以豐富和變化,如諸遂良的楷書;楷書滲人行書、草書筆法可以增加靈動,如趙孟頫的某些楷書碑字。
有些初學者急於練習行書、草書,由於沒有楷書的基本功力,雖然寫得「龍飛鳳舞」,但沒有字型的基本規矩和點劃的基本功力,結果事倍功半,走了彎路。
楷書練習最好的方法就是臨貼,其實臨哪本貼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碑貼,顏、歐、柳、趙都可以,但在購買碑貼的時候盡量購買質量較好的字貼。
在選帖的基礎上,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
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漢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毛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出帖。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你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練字姿勢:
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
③ 學習書法除了拜師,還有幾種方式,知道嗎
中國的書法博大精深,我們大多數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懂皮毛,不懂其內涵,所以很難成大器。真正成功的人都非常厲害,有些居然沒有拜師,他們主要通過自學,加上不懈的努力,還有自己的天賦,這樣才能成學習好書法。
3、自學也可以,但選擇適合自己的字帖非常重要。
書法如果是成人可以自學,當然這是一個漫長堅持的過程。剛練時得找一本和自已性情相投的帖,我認為字和性情有很大關系,比如性格外向奔放些的可以練練行書。字不非得從楷書學起我認為,當然在書寫中大量的練習那是必不可少的,讀帖,背帖看帖中筆的運用等等,古詩詞和文學的研讀也是不可少的功課。
當然書法的精髓確實非常難理解,想學書法還是需要一些天賦的。
④ 練字的方法有哪些呢
先給你指個自學路子吧。當然也有拜師的方法。
自學書法當然要靠練,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書店買一本大學用的實用書法教程,認真讀完,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一本名家的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真臨摹。一般說來,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學習。達到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程度時,(如果你天天堅持練習,這段時間估計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習作去拜師了,這時拜師求教才能領會老師的指導,因為你有實際體會,效果就好。這就是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你拜師的原因。這是對成年人自學而言的,幼兒另當別論。
3、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至於該學點什麼,你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吧,現在也不必一下說得太多。
4、如何練字?有人以為,每天寫得越多越好,其實,寫得多並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買本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或《聖教序》。你應該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個字是怎麼寫出來的,反復看,反復想,開始不要貪多,每天一兩個字,把這一兩個字寫得覺得可以了,再逐漸增多,每天三五個字,
七八個字,十幾個字,總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麼,想什麼?一看筆畫形狀,點橫豎撇捺是什麼形狀的。二看字型,字是什麼形狀的,就是組成字的那些筆畫是怎麼安排組合在一起的,哪筆長,哪筆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間怎麼過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間怎麼聯系的。四看行與行之間是怎麼聯系的。看清楚了還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麼寫出來的,筆是怎麼動的,就是寫字的筆路,筆順。只有看清楚了,並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練,才能把字寫好。你有寫好字的願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恆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見初效,一個月會有大變化,三個月會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練出來了。試試看!
⑤ 學習書法的方法
一、以先賢書論為寫字依據
歷來書論皆是歷代書家總結的經驗教訓,經過幾百上千年的書家實踐,流傳於世的書論皆是經典不二之法則,以免重蹈舊轍。
二、先寫字,再書法
書法的本體還是寫字,剛開始入門建議從實用方向努力學習,包括漢字的基本字法、筆順,以及書寫內容的典雅通順,藝術欣賞方面為輔切忌本末倒置。
三、臨帖始終貫穿
歷來書家成功者無不是臨帖大家,古人之法帖均是書法之准則,筆法、結體都應有來歷,方能入雅,長久不懈的臨帖兼創作,是最有效最直接跡近古人的一條捷徑。當然,這里的「帖」值得是值得效法的法書,古人碑帖眾多,需有慧眼,擇優而學。
四、宜從楷書入門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隸、篆種類多樣,從何入手最為合適呢?歷來書家(書論家)各持言辭,認識不一。我以為,相對而言,楷書是基礎,從楷書入手更為妥帖:
1、初學書法,應先重規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確軌道。
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鉤、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繩之,可算嚴師嚴教,定能精進。楷書筆勢穩健,如慢動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規范有致。其點畫和結構,非常精細,最能訓練基本功夫,最能培養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門的正道。近人潘天壽說得好:「開始學書法,必須求法則,要正規,要從正楷開始。」
2、初學書法,應遵次序,先靜後動,方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氣象穩靜。行如行,草如跑,氣象飛動。學過楷書,再學行書和草書,正是先靜後動,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轉換。所以宋朝蘇東坡很有哲理地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庄語,而輒放言,無足道也。」唐人張敬玄甚至義正詞嚴地說:「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真體,難成矣!」
3、初學書法,應從方便之處入手,方能早見成果。
在漢字書體形成和演變的時序上,楷書是最後定型的字體,是今天我們使用最廣和最普及的字體。我們對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從此入手,比起從篆、隸、草(行)入手,減少了識辨方面的困難。而且學了馬上益於日常實用,又多了一項成果,何樂而不為呢?
⑥ 練字的方法和技巧
自學書法當然要靠練,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書店買一本大學用的實用書法教程,認真讀完,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一本名家的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真臨摹。一般說來,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學習。達到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程度時,(如果你天天堅持練習,這段時間估計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習作去拜師了,這時拜師求教才能領會老師的指導,因為你有實際體會,效果就好。這就是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你拜師的原因。這是對成年人自學而言的,幼兒另當別論。
3、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至於該學點什麼,你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吧,現在也不必一下說得太多。
4、如何練字?有人以為,每天寫得越多越好,其實,寫得多並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買本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或《聖教序》。你應該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個字是怎麼寫出來的,反復看,反復想,開始不要貪多,每天一兩個字,把這一兩個字寫得覺得可以了,再逐漸增多,每天三五個字, 七八個字,十幾個字,總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麼,想什麼?一看筆畫形狀,點橫豎撇捺是什麼形狀的。二看字型,字是什麼形狀的,就是組成字的那些筆畫是怎麼安排組合在一起的,哪筆長,哪筆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間怎麼過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間怎麼聯系的。四看行與行之間是怎麼聯系的。看清楚了還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麼寫出來的,筆是怎麼動的,就是寫字的筆路,筆順。只有看清楚了,並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練,才能把字寫好。你有寫好字的願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恆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見初效,一個月會有大變化,三個月會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練出來了
⑦ 書法應該怎麼練啊
先給你指個自學路子吧。當然也有拜師的方法。
自學書法當然要靠練,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書店買一本大學用的實用書法教程,認真讀完,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一本名家的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真臨摹。一般說來,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學習。達到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程度時,(如果你天天堅持練習,這段時間估計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習作去拜師了,這時拜師求教才能領會老師的指導,因為你有實際體會,效果就好。這就是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你拜師的原因。這是對成年人自學而言的,幼兒另當別論。
3、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至於該學點什麼,你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吧,現在也不必一下說得太多。
4、如何練字?有人以為,每天寫得越多越好,其實,寫得多並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買本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或《聖教序》。你應該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個字是怎麼寫出來的,反復看,反復想,開始不要貪多,每天一兩個字,把這一兩個字寫得覺得可以了,再逐漸增多,每天三五個字, 七八個字,十幾個字,總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麼,想什麼?一看筆畫形狀,點橫豎撇捺是什麼形狀的。二看字型,字是什麼形狀的,就是組成字的那些筆畫是怎麼安排組合在一起的,哪筆長,哪筆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間怎麼過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間怎麼聯系的。四看行與行之間是怎麼聯系的。看清楚了還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麼寫出來的,筆是怎麼動的,就是寫字的筆路,筆順。只有看清楚了,並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練,才能把字寫好。你有寫好字的願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恆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見初效,一個月會有大變化,三個月會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練出來了。試試看!
⑧ 如何學習書法,學習書法的幾個技巧
鏈接: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⑨ 學習書法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1新手學書法入門要學哪些東西
第一招 手腕的擺動
我們剛才講到,初練書法,首先要練習的就是控制筆的能力.要做到,小臂和手腕的配合,先試著擺動手腕,手腕動小手臂不動,使手與筆保持平穩。
第二招 水平運筆
水平運筆,就是指毛筆在手中基本保持一個勻速的運動.在擺動基礎上盡量保持中鋒,並試著藏鋒,使線條保持粗細均勻,先寫直線,然後試著練習弧線。注意,盡量保持線條的均勻平滑!節奏先慢後快!
第三招 毛筆的提按
提按,在毛筆字的練習過程中非常重要.隨著前面線條筆畫的練習,筆與手之間會慢慢形成一種默契,有這就是手感.就跟吃飯拿筷子一樣.在掌握筆畫線條練習後,就要學會提按,但要記住始終要保持中鋒運筆。
第四招 筆畫的轉折
轉折是筆畫中經常會用到的一個要點。轉折分為很多種,包含藏鋒、露鋒、提按等轉折的方法,這個學要結合實踐綜合運用。這一節,是重難點,需要反復練習!
第五招 如何把轉折運用到實際書寫中去
我們在前面了解中鋒、藏鋒、露鋒以及提按轉折了,下一步可以試著深入,組合練習。如何把轉折運用到實際書寫中去,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記住始終要保持中鋒行筆。
2學習書法正確方法
1.臨帖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只有臨帖,取法唐楷、晉行、漢隸、秦篆等傳統的東西,才會有所獲。
2.專一
學書首先應師承一家,建立根據地,然後再發展。這就有一個選帖的問題,選帖的標准:①好帖;②喜歡。選定帖後專心致志,認真臨習,堅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這個時期檢驗你學習得怎樣,首先看臨得像不像,再看筆法筆意。
3.博採眾長
當對一本帖或一家書體臨習達到形同神似之後,就要廣涉其他好帖,取其營養加以吸收消化,融會貫通。
4.字外功夫
練字的同時經常要多讀書,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識,加強自身修養。總之一句話,加強字外功夫的訓練。
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便自成一家。
3如何練習毛筆字書法
1.選規範字帖:楷書最好選擇歐顏柳趙其中之一,推薦歐、顏體,有米字格、又有詳細筆法介紹的更好。所選紙以有打格的毛邊紙較好,都有打格,臨習起來容易發現不足的地方,及時改正。
2.筆畫練習:如上圖柳體點的寫法(有運筆路線),也可觀看教學視頻,結合自己練習,看與寫、再對照慢慢模索,盡量一次性寫成(不是畫字);頭回生、反復多次即漸漸熟悉,避免錯誤寫法,正確的重復才會熟能生巧。這只能自己意會,很難言傳,有人指點(醒)更好。
3.結構練習。練結構時也重復且鞏固基本筆法,包括墨法。注意筆畫分布勻稱、穿插迎讓、輕重緩急等法則,盡量臨寫得跟原帖一模一樣。
多讀多看多練多悟,這是學寫毛筆字必經過程,要有恆心毅力與不斷的練習才有所成。「書非百日功」,學書法是個長期的過程,跟審養能力、悟性、練習時間長短與學識修養都有關系。到布局整篇的合理性也是長時間訓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