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課文《兩只小獅子》原文
獅子媽媽生下了兩只小獅子。一隻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另一隻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一棵小樹問懶獅子:「你怎麼不學點兒本領啊?」
懶獅子抬起頭來,慢吞吞地說:「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小樹說:「那你以後怎樣生活呢?」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活得很好!」
這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她對懶獅子說:「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
(1)獅子老師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兩只小獅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內容新穎,故事性強。通過兩只獅子的不同表現,教育學生應該從小學習生活的本領,不依賴父母生活。
一、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索為基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架設連接生活與教材的橋梁,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知識的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3、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4、評價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促進個性發展,教學中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身心愉悅地投入學習之中。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兩只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的本領。
三、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獅子媽媽、懶獅子、勤獅子、小樹的頭飾。
四、教學策略與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產生興趣,發現問題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因此,為使學生在上課伊始能較快地進入到學習中,我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你對獅子有哪些了解引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求的慾望。
接著,給學生創設廣闊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自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把讀書的權利還給了學生。然後讓學生看課文錄像,以形象生動的動畫形象,刺激學生的感官。
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我也想讀一讀的慾望。然後讓學生在個人的、小組的、全班的學習活動的穿插。
結合中,實現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實現每個學生對課程內容、語文能力和學習方法的自我構建。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讀書,並且有成功的體驗。
2、寓教於樂,實現師生、生生互動。
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點,為學生展示生動、直觀的畫面,不僅僅是為了引學生入情入境,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運用頭飾輔助教學,老師、學生戴著頭飾表演,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進入角色進行體驗的機會,實現了師生互動。
另外,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等方式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進而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形成獨特的感受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