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2、榜樣示範法(榜樣人物的優秀品德);
3、實踐鍛煉法(有目的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4、情境陶冶法(環境、藝術、人格陶冶);
5、品德評價法;
6、自我教育法。
B. 小學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為了實現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終存在著兩種根本對立的教育方法:一種是以說服教育為主,以理服人,正面啟發引導和注意實際鍛煉的方法;另一種是以壓服為主,搞強迫命令,以力服人的教育方法。我們要進行真正的德育,就只能採用說服為主的教育方法,絕不能運用壓服的方法。
小學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服教育、榜樣示範、實際鍛煉、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等。
C. 德育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德育方法,是為進行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而採取的各種方式的總和。在現代德育工作中應著重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榜樣示範法
一般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有以下幾種:
(1)革命領袖和英雄模範人物,是學生最敬仰、熱愛的榜樣,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2)家長和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對學生處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同學中的好人好事,優秀典型,是教育學生最有感召力、說服力的榜樣。
(4)偉大的歷史人物和文藝典型形象。
2、品德評價法
這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給予的激勵或抑制,從而控制其品德發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發展的方法。品德評價法有四種主要方式:(1)表揚與獎勵(2)批評與懲罰(3)評比(4)操作評定。運用品德評價法的要求:(1)要使學生不僅成為評價的對象而且成為評價的主體。(2)品德評價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3)要貫徹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方法。
3.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熏陶三種方式。
4.實踐鍛煉法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發生深刻的變化;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更具主動性。
D. 方法論意義上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啟發法 ,承認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是可能的,認為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備一
定的主體接受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2、塑造法 ,這一方法更強調道德教育對個體道德成長的積極作用。
3、雕琢法,這一方法強調道德教育要根據對象的實際揚長避短地進行教育,道德教育要
由小處著眼,次第進行。
4、樹人法,這一方法強調道德教育應當是一種精神人格的整體培育活動,是一個需要日積
月累、精心照看的工作。
5、系統或綜合法,這一方法強調對各種德育方法理念的綜合協同。
(4)德育方法有哪些基本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情感在品德形成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情通則理達」,要求教育者要善於以自己充沛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去喚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激起思想上的波瀾,從而轉化為他們內心的信念,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說服教育要堅持民主、平等、和藹、誠懇的待人態度,循循善誘,廣開言路,坦誠相見,不「扣帽子」、「楸辮子」、「小題大做」,也不諷刺、挖苦,盛氣凌人,以權壓人,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良好氛圍中心悅誠服的接受意見。
E. 德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德育原則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簡答題)
方向性原則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知行統一原則(又稱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將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長善救失原則(又稱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指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別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辯證地統一起來。
(馬卡連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疏導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靈活施教原則)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德育方法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
說服教育法
藉助語言和事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認識的方法。
榜樣示範法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指導實踐法(又稱實際鍛煉法)
是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實際活動,在行為實踐中使學生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
教育者自覺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
品德評價法
教育者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督促其不斷進步的一種方法。
品德修養指導法(又稱個人修養法)
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品德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的德育方法。
包括:學習、自我批評、座右銘、自我實踐體驗與鍛煉等
F. 我國德育的方法主要有六種:____、榜樣教育法、____、自我教育法____、____。
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實際鍛煉法、品德修養指導法、自我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評價法
G. 學校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法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運用語言進行說服的方式(講解、談話、報告、討論、閱讀書籍報刊等)和運用事實進行說服的方式(參觀、調查、訪問等)。說服的方法運用很廣,其他德育方法都需要綜合運用說服發來提高學生的認識。
H.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一、榜樣激勵法
通過優秀人物、模範人物的優秀品質、模範事跡來影響學生。例如向學生講述雷鋒、焦裕祿等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因為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都崇拜英雄、善於模仿,用真實的實例來教育學生更能感染激勵學生,從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真誠說教法
意思品德教育課為主陣地,通過課堂講授,對學生品德教育,讓學生明確善惡是非標准,使學生掌握良好的行為規范,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水平。
三、實踐鍛煉法
讓學生參與學校、社會實踐,例如組織學生到社區、到敬老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和鍛煉,從而形成良好的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幫助他人、奉獻愛心等良好品格。
四、思維訓練法
以道德知識的學習和道德思維能力的提高為主要目標的德育方法。
五、情感陶冶法
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方法。
六、理想激勵法
以適當方式促進學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從而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七、行為訓練法
通過道德實踐和獎勵、懲罰等方式進行道德教育,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八、修養指導法
教師指導學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養,從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I. 德育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德育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因為學生正處在品德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們又年輕,缺乏社會經驗與識別能力,易受外界社會的影響,所以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①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標需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積極向上。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①講明道理,疏導思想。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③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②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③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發展。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③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
(5)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的發展。我國的孔子提出了「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學生的有效方法,並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育。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②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德育的基本方法
(1)說服法:是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運用說服法要注意:①明確目的性。②富有知識性、趣味性。③注意時機。④以誠待人。
(2)榜樣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運用榜樣法要注意:①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③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3)鍛煉法:是指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等。
運用鍛煉法要注意:①堅持嚴格要求。②調動學生的主動性。③注意檢查和堅持。
(4)陶冶法:是指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J.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德育的新方法哪些方面
德育的基本方法:
(1)說理教育。
(2)榜樣示範。
(3)實踐鍛煉。
(4)陶冶教育。
(5)指導自我教育。
(6)品德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