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級績效考核中中醫費用完整率是什麼
摘要
限定日劑量:
⑵ 產品完工率的計算公式
在產品完工率是指處在各工序正在加工中的製品或半成品折成完整產品的比率,也就是產品生產的施工程度。
在產品完工率的測定是否正確,對於生產費用分配的正確性影響很大。方法有三種。
1、平均計演算法
各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率全部設為50%。
前提:各工序在產品加工數量相差不多,後面工序在產品加工程度可抵補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程度。
即:某工序在產品約當量 = 該工序在產品數量×50%
2、定額工時法
據產成品的定額工時結合在產品的實際工時計算完工率。即:
完工率 = 在產品實際工時/完工產品定額工時×100%
例:某產品完工一件定額工時100,在產品每件實際耗用70小時。期末在產品數量20件。
3、分工序測定完工率法
企業有的產品需經過多道生產工序或步驟加工,在產品在各工序均存在。在使用約當量法時要分工序進行約當計算。可按定額工時、平均工時、歷史工時、化學分折法。一般是先按定額工時,確定各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率,再按在產品的完工率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
即:在產品所在工序,定額工時按50%計算,而在以前工序完成的定額工時應按100%計算。
因為在產品從上一道工序轉入下一道工序時,因已完成上一道工序的加工,所以,前面各道工序的工時定額應按100%計算。即:
某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前面各工序累計工時定額+本工序工時定額×50%)÷完工產品工時定額(總數)×100%
注意:
「直接材料」項目下,考慮投料方式。
1.一次投料:原材料在開工時一次投入(即在第一工序投入)
1件在產品(料)成本 = 1件完工產品(料)成本 投料率:100%
2.分工序投料(逐步投料):
(1) 原材料在各工序開始時投入:
各工序累計的原材料消耗定額(本、上)
某工序在產品投料率=完工產品原材料消耗定額
(2)原材料在各工序按加工進度投入
計算公式與(1)相似,但分子中:本工序投料定額×50%。
⑶ 完成率計算公式
完成率計算公式為:完成率(%)= 實際完成數 / 計劃完成數 * 100%
計劃完成10,實際完成5,根據完成率計算公式 完成率(%)= 實際完成 / 計劃完成 * 100% 可得完成率為50%。

計算方法和結果判定分為兩種情況:
目標值越大越好
a、達成率(%) = 實際值/目標值
b、所得%越大符合程度越高,大於或等於100%即為達成目標
目標值越小越好
a、達成率(%) = 2 - 實際值/目標值
b、所得%越大符合程度越高,大於或等於100%即為達成目標
註:一般大於100%時也記錄為100%
⑷ 岩芯的岩芯的採取率和完整率
在完整的岩層里鑽進,因為取出的岩芯比較完整,岩芯的採取率與完整率沒有什麼差別,故一般不多予注意。但在軟弱破碎的復雜地層鑽進,區別採取率和完整率就很重要。
採取率,是指岩芯的採取數量,其目的是用以說明鑽探工作質量的好壞。採取率高,即鑽孔中取出的樣品多,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操作方法好,技術水平高;採取率低,即地層被鑽過去了,但取出的樣品很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鑽探工作的質量差,操作方法不對,技術水平低。
完整率,是指岩芯的完整程度,其目的是用以表明地層的工程地質條件優劣。完整率越高,即鑽過的地層越完整,岩石強度高;反之,即表示鑽過的地層軟弱破碎,岩石強度低,也就是通常說過的地質條件差,地質情況很復雜。
岩芯採取率,是所取岩芯總長度與本回次進尺的百分比。總長度是指岩芯取出後,將能夠合攏在一起的,合在一起量長度,不能合在一起的,裝入同規格的短岩心管里量長度,最後把兩種長度加在一起。
岩芯完整率,是在取出的岩心中,只選其成柱形的、能合成柱形的及成圓形片狀的,量出總長度,計算與本回次進尺深度的比值,用百分數來表示。不能合攏在一起的破碎岩心、填充物和夾泥等,不計算在內,因此,在軟弱破碎的復雜地層,完整率都低於採取率;在極嚴重破碎的斷層夾泥中鑽進,甚至可能採取率達到100%,而完整率為0。
根據上述原因,所以在軟弱破碎的復雜地層里鑽進,要將採取率和完整率分別記錄,分別計算,不能混為一談;在覆蓋層中,鑽進時,因完整率為0,所以只計算採取率,不計算完整率。

⑸ excel規定區域內怎樣計算填寫完整率
在T2單元格輸入以下公式,然後向下填充公式
=IF(A2="","",COUNTA(A2:S2)/19)
⑹ 怎麼計算正確率
正確的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
正確率=正確數除以總數乘以百分之百
例如:總共100題,對了98題,正確率就是98/100=0.98=98%
拓展資料:
准確率的含義是:對於科學實驗來說,是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的多個測定值中,滿足限定條件的測定值所佔的比例,常用符合率來表示。即准確率=符合條件的測定值個數/總測定值個數*100%。
而在信息檢索中數學表達式:准確率=檢索正確的文檔數/檢索到的文檔數。
准確度的科學定義: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多次測定的平均值與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誤差來表示。它用來表示系統誤差的大小。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用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進行對照試驗,在無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時,常用加入被測定組分的純物質進行回收試驗來估計和確定準確度。
在誤差較小時,也可通過多次平行測定的平均值 作為真值μ的估計值。測定精密度好,是保證獲得良好准確度的先決條件,一般說來,測定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確度。對於一個理想的分析方法與分析結果,既要求有好的精密度,又要求有好的准確度。
測量准確度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之間一致的程度;測量儀器的准確度指測量儀器給出接近於真值的響應的能。准確度只是一個定性概念而無定量表達。測量誤差的絕對值大,其准確度低。但准確度不等於誤差。准確度只有諸如:高、低;大、小;合格與不合格等類表述。
對於測量儀器的准確度,則還有級別或等別的表述。用量值給出准確度是錯誤的,例如:准確度為0.5毫克,這里0.5毫克是什麼是不明確的。
准確度:是用來同時表示測量結果中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大小的程度.多次測量值的平均值與真值的接近程度。
⑺ 請問電力系統中負控和採集的區別什麼叫採集完整率,怎麼計算
採集是電力系統中數據自動採集的一種統稱,
負控是指負荷控制終端,是採集數據的一種方式,這種負控終端不僅可以採集數據,而且可以對用戶的負荷進行控制,簡單的說這種終端不僅可以採集用戶電表數據,而且可以給用戶停電。
採集完成率是指某個區域內能夠採集表計的數量占總表計數量的比例,公式如下:
採集完整率=能夠採集表計數量/區域內表計總數量。
⑻ 完成率怎麼計算
完成率計算公式為:完成率(%)= 實際完成數 / 計劃完成數 * 100%
計劃完成10,實際完成5,根據完成率計算公式 完成率(%)= 實際完成 / 計劃完成 * 100% 可得完成率為50%。

(8)完整率怎麼算方法擴展閱讀
任務完成率的計算公式是:實際完成的任務數額/全部應該完成任務數額*100%。
所得%越大符合程度越高,大於或等於100%即為達成目標。
另一種情況:
目標值越小越好
a. 任務完成率(%)=2 - 實際完成的任務數額/全部應該完成任務數額
b. 所得%越小符合程度越高,小於或等於100%即為達成目標
⑼ 完整率0%還是0
說明沒有完成任務。
完整率定義就是完整性統計指標。按統計對象分為項目歸檔率與項目成套率。前者為已歸檔項目數與應歸檔項目數的百分比,項目數可以是設備的台數,也可以是基建項目的個數。後者為每一項目中實有文件數與應歸檔文件數的百分比,重點是監控核心文件是否齊全。
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正確數/總數乘以百分之百。
⑽ 國有資產報表中,機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如何計算
1.機械利用率是指所屬期內機械實際使用時間占計劃(或制度)用時的百分比,是指機械的使用效率,反映機械工作狀態及工作效率的技術經濟指標。
根據你提供的數據,機械利用率=[所有(車輛上道日數*車輛數量)之和]/[所有車輛*制度工作天數]*100%
只是你提供的數據中沒有車輛的數量,假設只以一輛車來計算:
機械利用率=(18/21)*100%=85.71%
特別指出,不是統計專業者,往往會將上述公式中的分母誤用日歷天數,這是絕對錯誤的統計方法.
2.機械完好率計算公式:
機械完好率=(全部機械完好數量*實際工作天數)/(全部機械總數量*實際工作天數)×100%
只是個人理解,你給出的數據不太完整,怕誤導你,"五月有31天,制度日21天,車輛上道日數18天,完好日數30天",這里好像有點矛盾,制度日為21天,而完好日數為30天,是有加班嗎?另與第一道題相同,缺少機械總數量,無法計算機械完好率,請祥細提供已知數據,方能計算機械完好率~
請相信我的解答,本人以前就是統計專業,對此比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