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測量一棟樓的高度,有幾種方法
8種方法如下:
1、對於長方形的大樓, 可以選擇某些角度, 讓大樓看起來像正方形. 記下此時的位置, 並測量大樓底邊長度。
2、還是這根竹竿, 插在合適的地方, 趴在地下看竹竿頭, 發現竹竿頭和大樓頂重合. 測量眼睛離竹竿距離, 竹竿離大樓距離。
3、測量大樓影子長度. 需要找到一根打狗棒, 或者說竹竿, 插在地上. 尺子測竹竿以及竹竿影子長度. 大樓影子長度可以走路數步數測量。
4、還是這跟竹竿, 橫放在頂樓上, 用紙捲成細筒, 站在地上用一隻眼睛從筒里看竹竿, 退到合適的地方讓竹竿看起來像是細紙筒的直徑. 然後把竹竿插在地上, 站在合適的地方用該紙筒再看一次, 看到一樣的效果為止。
5、觀察大樓外牆任何重復性圖案, 比如馬賽克, 玻璃幕牆, 下水管的節...然後測量每個圖案的長度, 乘以重復次數。
6、用氣壓計測量地面與樓頂的大氣壓力,然後用這個大氣壓力差即可計算出大樓的高度。
7、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彎身鬆手讓氣壓計落下,同時用碼表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
8、帶著氣壓計爬上樓梯,沿著牆壁以氣壓計的高度為單位做記號,一直標記到頂樓,看有幾個標記,再乘以氣壓計高度,就是大樓高度。
❷ 測量物體高度的方法有哪些
實際上這是一種軍事上的測距的方法,叫臂長尺測量距離
用臂長尺測
人都有一雙胳臂,如果問他:你的臂有多長?他可能搖頭說沒量過。若要再問「臂長尺」是怎麼回事?恐怕就更無法回答了。這是因為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胳臂還能測距離。其實,說開了,臂長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劃的鉛筆(或木條)。可是和手臂一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具非常靈活方便的測距「儀器」了。
鉛筆上的分劃,是按每個人臂長(手臂向前平伸,從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離)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畫的,所以叫臂長尺。比如,某人的臂長是60厘米,那麼臂長尺上的一個分劃就是6毫米。有了臂長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標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長尺測出距離。
那麼距離是怎樣計算的呢?前面已經說過,臂長尺上的每個分劃是臂長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標的高度(或寬度)佔一個分劃時,也正好是距離的百分之一,占兩個分劃,就是百分之二。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離:目標高度(間隔)=100(臂長)∶分劃數(臂長尺),就可以得出求距離的公式:
距離=高度(間隔)×100分劃數
例如:測得前方電話線桿的一個間隔,約5個分劃,我們知道一般電話線桿間隔是50米,那麼到電線桿的距離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體的寬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長尺來測量距離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創造一個已知距離條件,才能計算出所求距離。
當你用臂長尺觀測各種物體的分劃時,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觀測某物體的間隔(或高度0時,離物體越近,測的分劃數越多;反之,離物體越遠,測的分劃數越少。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就可以在前後兩個位置上對同一個目標測出大小兩個分劃數,並測出前後兩個觀測位置間的距離,有了這三個已知數,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計算出距離了。
距離=前進(或後退)距離×小分劃
大分劃-小分劃。
例如,某工兵部隊,為了完成架橋任務,先派出偵察員測量河寬,這個偵察員先在河岸用臂長尺測得河對岸兩地物的間隔為8個分劃,然後照直後退30米處又測得該兩地物的間隔是5個分劃。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河寬是:
30×5=50米。
❸ 怎樣測量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的測量方法如下:
1、傳統幾何水準測量法:是指從位於青島的1985國家高程基準面開始,每35米設立一個標桿,用水準測量儀計算兩邊海拔高度的變化。
2、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高程擬合法:通過北斗基地增強全國一張網的整合與建設;構建位置服務開放平台,提供實時米級至厘米級高精準位置服務。
3、大地水準面精化法:1956年在青島設立了水準原點,其他各控制點的絕對高程都是根據青島水準原點推算。
示例
2005年,原國家測繪局測得珠峰峰頂岩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精度為±0.21米。
要精確測量珠峰的高程,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海拔要從哪裡算起。中國是以山東青島驗潮站的黃海平均海水面為海拔零點起算。測繪人員首先取得了西藏拉孜縣相對山東青島水準原點的精確高程。然後,測量隊從拉孜縣開始測量珠峰高程。
前半程採用水準測量法,每隔幾十米豎立一個標尺,通過水準儀測出高差,一站一站地將高差累加起來就可得出准確的高差數字。這樣一直傳遞到珠峰腳下的6個測量點,就得到了精確的高程數據。
❹ 海拔高度如何測量
以華為P10手機為例,測量海拔高度方法如下:
一、打開華為手機的應用市場,如下圖所示:
❺ 測量物體高度的方法
實際上這是一種軍事上的測距的方法,叫臂長尺測量距離
用臂長尺測
人都有一雙胳臂,如果問他:你的臂有多長?他可能搖頭說沒量過。若要再問「臂長尺」是怎麼回事?恐怕就更無法回答了。這是因為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胳臂還能測距離。其實,說開了,臂長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劃的鉛筆(或木條)。可是和手臂一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具非常靈活方便的測距「儀器」了。
鉛筆上的分劃,是按每個人臂長(手臂向前平伸,從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離)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畫的,所以叫臂長尺。比如,某人的臂長是60厘米,那麼臂長尺上的一個分劃就是6毫米。有了臂長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標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長尺測出距離。
那麼距離是怎樣計算的呢?前面已經說過,臂長尺上的每個分劃是臂長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標的高度(或寬度)佔一個分劃時,也正好是距離的百分之一,占兩個分劃,就是百分之二。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離:目標高度(間隔)=100(臂長)∶分劃數(臂長尺),就可以得出求距離的公式:
距離=高度(間隔)×100分劃數
例如:測得前方電話線桿的一個間隔,約5個分劃,我們知道一般電話線桿間隔是50米,那麼到電線桿的距離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體的寬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長尺來測量距離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創造一個已知距離條件,才能計算出所求距離。
當你用臂長尺觀測各種物體的分劃時,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觀測某物體的間隔(或高度0時,離物體越近,測的分劃數越多;反之,離物體越遠,測的分劃數越少。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就可以在前後兩個位置上對同一個目標測出大小兩個分劃數,並測出前後兩個觀測位置間的距離,有了這三個已知數,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計算出距離了。
距離=前進(或後退)距離×小分劃
大分劃-小分劃。
❻ 如何測量建築物中某層樓的高度,方法越多越好
1從上面吊一繩子到地面,然後量繩子長.
2用高度計、氣壓計等儀表進行測量
3利用等比例的方法進行測量
4用全站儀或是經緯儀等測量儀器進行測量
❼ 怎樣測樓房高度
1、測量高樓影子的長度,並同時測定陽光的角度(太陽角度)。
2、架設兩個不同高度的桿子,看距離多遠,桿子的頂部與高樓頂部3點一線,測量桿子高度,桿子與大樓的距離,桿子間距。
3、從樓頂放繩子,測繩子長。
4、從樓頂扔一石塊,測定落地時間。
5、數樓層,測定一層樓高度。(樓層高一樣的適用)。
6、用測繪設備,測定設備對樓頂的視角,記錄設備高度與高樓間距離。
7、超聲波反射法,從樓頂射向地面,反射時間來計算。
❽ 如何測一棟樓的高度
8種方法如下:
1、對於長方形的大樓,可以選擇某些角度,讓大樓看起來像正方形。記下此時的位置,並測量大樓底邊長度。
2、還是這根竹竿,插在合適的地方,趴在地下看竹竿頭,發現竹竿頭和大樓頂重合。測量眼睛離竹竿距離,竹竿離大樓距離。
3、測量大樓影子長度,需要找到一根打狗棒,或者說竹竿,插在地上,尺子測竹竿以及竹竿影子長度。大樓影子長度可以走路數步數測量。
4、還是這跟竹竿, 橫放在頂樓上, 用紙捲成細筒, 站在地上用一隻眼睛從筒里看竹竿, 退到合適的地方讓竹竿看起來像是細紙筒的直徑. 然後把竹竿插在地上, 站在合適的地方用該紙筒再看一次, 看到一樣的效果為止。
5、觀察大樓外牆任何重復性圖案, 比如馬賽克, 玻璃幕牆, 下水管的節...然後測量每個圖案的長度, 乘以重復次數。
6、用氣壓計測量地面與樓頂的大氣壓力,然後用這個大氣壓力差即可計算出大樓的高度。
7、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彎身鬆手讓氣壓計落下,同時用碼表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
8、帶著氣壓計爬上樓梯,沿著牆壁以氣壓計的高度為單位做記號,一直標記到頂樓,看有幾個標記,再乘以氣壓計高度,就是大樓高度。
❾ 測量建築物高度的簡易方法有哪些
測量建築物高度的簡易方法:
1、「樓與人」的測量依據和方法。教學樓是實物,有實際高度、有影子長度;人有高度,同樣是實物,也有影長,測出人的身高、影長和教學樓的影長,列出比例式就可以算出教學樓的高度。
2、「樓與竹竿」的測量依據和方法。原理和第一組差不多,用事先准備好的竹竿,在教學樓的影子上來回移動竹竿,直到看到竹竿的影子與旗桿的教學樓頂端重合。
3、「光的反射原理」測量依據和方法。根據光的反射原理,學生在離教學樓一段距離的地面上放一面鏡子,然後人前後移動,直到在鏡子里看到教學樓頂端。
❿ 如何測量樓的高度
1、可以用尺子測出每個階梯的高度h,然後數數一樓到五樓階梯的數目n,則它的高度=nh。
2、用一段足夠長的繩子系住一個重物,從五樓放下,再用尺子量出繩子的長度就是樓的高度。
3、利用射影定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