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檢驗一氧化碳用什麼
一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在一定溫度條件下一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水溶液反應生成甲酸鈉溶液。
一氧化碳:
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分子量為28.0101,通常狀況下為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物理性質上,一氧化碳的熔點為-205℃,沸點為-191.5℃,難溶於水(20℃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002838g),不易液化和固化。
化學性質上,一氧化碳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能發生氧化反應(燃燒反應)、歧化反應等;同時具有毒性,較高濃度時能使人出現不同程度中毒症狀。工業上,一氧化碳是一碳化學的基礎,可由焦炭氧氣法等方法製得,主要用於生產甲醇和光氣以及有機合成等。
檢測方法:
對庫存的氫氧化鈉每季度至少檢測一次,由於氫氧化鈉放置時間過長,表面會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發生反應,因此需要檢測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將氫氧化鈉試樣充分溶解後,用標準的鹽酸溶液來滴定,且同時用酚酞作指示劑,來測定氫氧化鈉有效成分的含量。測試方法如下:
取干凈的已知重量的稱量瓶,加入20g左右的固體氫氧化鈉,將蓋蓋緊稱重;再用量筒量取40mL左右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稱量瓶。然後將試樣移入500mL錐形瓶中,用蒸餾水沖洗稱量瓶3~4次,再加100mL左右蒸餾水,慢慢搖動至全部溶解,稀釋至400mL左右。
用移液管吸取試液50mL注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劑5滴,以1mol/L鹽酸溶液滴定到恰好紅色消失,記錄耗用鹽酸的體積,然後再加入甲基橙指示液兩滴,繼續用1mol/L鹽酸滴定至溶液由黃變為橙色,記錄這時共耗用鹽酸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