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消除企業的七大浪費02
最典型的浪費歸納為七大浪費,用幾個英文字母來總結就是TIMWOODS:
T--- Transportation---搬運的浪費
I --- Inventory---庫存的浪費
M---Motion--- 動作的浪費
W---Waiting---等待的浪費
O---Over proction---過量生產的浪費
O---Over process---重復處理的浪費
D---Dfects---不良品的浪費
針對造成浪費的原因,我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改善措施:
1. 合理化布局。
a﹑輔助生產線的終點﹐應盡量接近供給對象的主生產線工序;
b﹑充分探討供應各工序零部件的方法;
c﹑研究空卡板﹑包裝箱﹑夾具的返回方法;
d﹑沿生產線設置大小適當的零部件暫放場所;
e﹑不要忘記在生產線中設置檢查工序和修理工序;
f﹑確保設備的保養與修理所需空間;
g﹑生產線的形狀受到產品和場地的制約﹐可從安裝﹑零部件供應﹑管理方面考慮﹐採用最為合適的形狀。
2. 搬運手段合理化
a. 搬運作業遵循原則:機械化原則、自動化原則、標准化原則、均衡原則、及時原則、直線原則、安全第一原則;
b.
搬運方法:傳送帶、定量搬運和定時搬運、搬運工具的合理化;
c. 現場布置。
3、針對以上的種種浪費,我覺得要落實員工提案制度,鼓勵員工針對自己的工作崗位提出一些改善提議。要在全公司范圍內營造一個消除浪費,不斷改善的氛圍。
4、制定出每個產品每個工序的標准時間(節拍時間),為生產線平衡、生產計劃的編制提供科學的依據。
5、設立IE(工業工程)部門,運用IE七大手法(防錯法、動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機法、雙手法、抽查法)幫助我們改善我們的工作。
6、使用群組、單元細胞作業替代傳統的流水線作業。
7、對產品質量問題的處理不能僅停留在事後管理的層面上。應制定改善問題的制度,為持續改善創造條件,創造出勇於和樂於面對問題的氛圍,並提供對員工的方法培訓,加強對問題的追溯能力和解決能力,從而真正做到全員抓質量的目的。
最後,我想說,資源有限,改善無限。只要能夠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改起,將精益的理念逐漸地滲透於日常的生產中,精益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