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孩子早上不起床上學怎麼辦
我們以前住的樓里,有一戶人家,孩子上小學了。
每天晚上八九點,就聽到他媽媽各種拍桌子、怒吼。因為孩子作業寫的慢。
我當時很不理解,為什麼孩子做作業,大人還要在旁邊盯著呢?
天天為寫作業發火,到底有什麼好生氣的......
直到我自己的娃上了幼兒園。
就早上起個床,收拾收拾,吃個早飯出門,半拉小時的功夫,小傢伙能讓你憋火到原地爆炸!
怎麼喊、拖、拉、拽,還能閉著眼睛,縮在被窩里動都不動。
等了十分鍾,別說刷牙了,衛生間玩的一地水。
吃個早飯,不是磨蹭,就是不要吃。
夏天剛去幼兒園的那些個早上,家裡的氣氛都是緊綳的。
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嘮叨催促是脫口而出。
學了那麼多教育和心理學的知識,早上分分鍾被打回原形。
這種狀態下,即便是按時出了門,上了學,大人的心情不會好,還牽扯到孩子的情緒,影響在幼兒園一天的玩耍和學習,得不償失。
若是不當回事,長此以往,孩子早上起不來,拖拉成習慣。
到學校後精氣神勢必會大打折扣,這一天的學習節奏就亂了,
日積月累,和同齡人的差距也就慢慢拉開了。
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個人責任感的好時機,
我希望夏天能逐漸明白什麼是他自己的事,什麼是規則之下必須要做的。
我不敢想像他小學了,還要我催著起床,寫作業,太痛苦了!
現在,夏天早上起得來,睡眠足,自主穿衣洗漱吃早飯,
還能聽上二十分鍾英語繪本,准點出門,開開心心的去幼兒園。
沒了早上的戰爭,我倆情緒都好了,上學路上也有心情討論「交警叔叔為什麼站在路中間」這樣的話題。
為了達到這樣的轉變,真的費了很多精力反思和改進,我發現對於早上磨蹭拖拉的孩子,根本解決方法不是盯著孩子動作快點, 而是調整作息習慣。
不要為了讓孩子有時間磨蹭,就多提前一個小時叫醒,
不要因為早上時間緊張,就一味替孩子穿衣刷牙,
也不要嫌孩子早飯吃的慢,就喂飯或催個沒完。
這些方法短期內可能有效,但長期下來孩子必然會睡眠不足,缺乏自主能力,越來越墨跡,越來越依賴你的監督。
弄清楚孩子早上磨蹭的真正原因,調整作息習慣,才是根本。
比如孩子早上不願起床,是不是前一晚睡的遲了?是不是突然拉窗簾,光線刺激到了,不舒服?
穿衣刷牙動作慢,是不是這些技能根本就不熟悉?
一會玩玩具,一會要讀繪本,是不是對出門上學沒概念,不知道早起要完成哪些事?
早飯磨嘰,是不是食材和做法不喜歡?或者那天胃口不好,吃不下?
早上動作慢,不願動,是不是因為最近爸爸媽媽在家沒怎麼高質量陪伴,孩子心裡缺乏安全感和親密感,想多和家人膩歪一會?
這些都是作息習慣的問題。調整這些習慣時,必然會比催促、親手幫忙更難更費精力,一開始可能還更費時間,但收效是值得的,因為我們想養育的是一個有自主能力,有責任感,有活力,能掌控自己生活的孩子。
一天之計在於晨,如何做到不催不吼,讓孩子早起上學不遲到?如何讓我們和孩子都愉快地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呢?
我和夏天一起從以下四點實踐,親測有效,供你參考:
專注親子時間,到點睡覺
喚醒,氛圍先行
提升效率,寶貴晨間的黃金法則
重點說說早飯
1 專注親子時間,到點睡覺
早睡才能早起,這個常識你我都知道。因為上學規定到校的時間壓力,早上幾點起床,我們比較能堅持做到,但是到了晚上,沒有規則限制睡覺時間,我們很容易就隨孩子鬧騰到十點後。別說孩子,夜貓子家長大有人在。
孩子最好的催眠曲,就是在睡前享受一段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時間。
吃完晚飯後,我們會和夏天專心的玩會兒,一般半個多小時,有時下棋,有時玩桌游,有時乾脆玩夏天發明的打鬥游戲。據我觀察,身心投入陪玩過後,夏天到點洗漱睡覺很容易執行。有時候我和孩子爸爸累了,懶了,隨夏天自己在屋子裡轉悠,小傢伙就會想著法子拖延睡覺時間,一會要看書,一會要吃糖。
當孩子充分享受過爸爸媽媽的陪伴,心裡便有了安全感和親近感,情感得到了滿足,這時他就不需要通過延遲睡覺來尋找慰藉。
放下看不完的手機,放下做不完的工作,專注陪孩子玩上半小時,堅持幾天,到點睡覺的習慣很快就能養成。
2 喚醒,氛圍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