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基準的位置度怎麼理解啊
圖紙上沒有標注位置度的基準要素,不一定找不到相應基準,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有相關原則的標注或相關原則與包容原則的標注,再加工理論正確尺寸的標注,也是可以認為對基準要素進行了指定,所以,不一定圖紙有問題。但這種情況不提倡,因為對圖紙標注的基本要求是簡潔、清晰、易懂,這樣的標注不容易使人明白設計者的意圖。
1、和有基準位置度評價的方法是一樣的,也是通過極角和極徑分別評價每個圓的位置度的,取最大位置度值出具結果;
2、與有基準不同的是其參考基準是一個虛擬基準,需要通過最佳擬合坐標系獲取的。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軟體系統的內在演算法上的原因,可能擬合的並不是最佳坐標系,也就是說擬合後評價位置度的結果可能比不擬合更大,需要注意。
Ⅱ 位置度中有<>符號是什麼意思
位置度是GD&T中最有用且最復雜的幾何公差符號,沒有之一。位置度太重要且調用方法多樣,為了不像裹腳布,下面僅討論RFS(without MMC/LMC)、實體狀態(M/L圈)兩種調用方式,投石問路。
符號
位置度
關聯基準:兩可,無基準的相對位置度
調用M圈/L圈:是,且常見
標注樣式:
RFS
MMC
描述
位置度很可能是GD&T中應用最廣泛的符號。
位置度公差指被測要素與它的理論正確位置(True Position)的允許變動量。理論正確位置由精確坐標、或基本尺寸來定義,代表了公稱值。
根據調用方式的不同,位置度可以與MMC(M圈)、LMC(L圈)、投影公差(P圈)一起使用。在ASME中,位置度只能應用於尺寸要素(孔、軸、板、槽、塊、球等),並管控其中心要素,孔類要素的位置度管控是最常見的。
註:位置度不能應用於表面,表面管控我們通常採用輪廓度。
調用實體狀態下的位置度:
MMC位置度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調用。位置度與尺寸要素可以一次性控制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尺寸。MMC位置度不僅定義了理論正確位置,而且指定了恆定邊界——實效狀態VC;為此可設計功能檢具進行檢測,快速插入工件判定是否在公差范圍內。
公差帶
圓柱面內的區域,其軸線與基本尺寸;被測要素的UAME軸線必須置於其中;
公差帶
檢測
RFS:
CMM/千分表
MMC(功能檢具):
孔:塞規=MMC-T(T-公差設計值)
軸:環規=MMC+T
功能檢具(孔)
功能檢具(軸)
關系
位置度與對稱性、同軸度密切相關,它們都管控要素的位置。
MMC/LMC位置度與軸線垂直度有關,其位置度間接管控垂直度;但位置度可以參照多個基準,而軸線垂直度只參照一個基準。
應用場景
位置度可以應用於任何需要定位的地方。當需要功能檢具檢測工件時,可選擇調用MMC位置度。你會經常見到調用MMC位置度的陣列螺栓,此時所有螺栓的相對位置和間隙是至關重要的。LMC位置度,通常用於需要保障最小壁厚的地方,但是不太常見。
案例
RFS:一塊板上四個孔,確保始終保持接觸並將其定位在特定位置。 孔需要與配合工件中的螺紋對齊。
RFS
調用位置度,孔不必位於圖樣標注的精確位置(基本尺寸),但孔的軸線可以在公差帶內變化。基本尺寸無公差,如果完美的話,孔將處於理論正確位置。右上孔的檢測中,理論正確位置距基準面A為40mm,距基準面B為40mm。通常由CMM計算孔的中心並將其與理論正確位置進行比較;只要孔的中心在設計公差值0.2mm的藍色公差區域內,工件就OK。
檢測方法
MMC:意味著現在控制整個孔要素的包容體,貫穿整個深度的孔。調用MMC,可以採用功能檢具測量這個工件,以確定尺寸和幾何公差同時滿足要求。
塞規=MMC-T=9.9-0.2=9.7
調用MMC
功能檢具檢測方法
只要功能檢具能進入工件,就滿足要求,這使得在生產線上就能很容易地對零件進行精確測量。
注意事項
無論是否有Ø符號,都可以調用
有兩種調用位置度的方法:以X、Y為單位的距離,直徑(最常見)
當調用位置度為距離時,允許在X或Y方向上移動;但是這樣形成了一個方形公差帶,方形的角比邊離中心更遠,浪費掉了超過57%的公差區域。
公差帶對比
槽形要素:
另一種常見的位置度標注方式是槽形要素。如果工件中有一個必須始終正確定位的槽,你可以使用位置度來確保組成槽的每個平面始終位於正確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對稱性,但前提是槽有一個參照基準面使它們是對稱的(測量對稱性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