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能快速分析土壤中營養元素氮磷鉀和微量金屬元素銅、鋅等
土壤是農作物的根基,土壤給植物提供了60%~70%的養分。其中氮、磷、鉀這三種元素被稱為大量元素,植物對它們的吸收利用量較多,所以氮、磷、鉀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土壤中這三種元素的含量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於植物的生長發育,因此掌握土壤中養分氮磷鉀含量的快速檢測方法尤為重要。
土壤中養分氮磷鉀的檢測儀器:
土壤養分速測儀可檢測土壤及化肥、有機肥、植株中的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鉀、全氮、全磷、全鉀、有機質含量,土壤酸鹼度,含鹽量(擴展),以及土壤鈣、鎂、硫、硼、氯、硅等6種中微量元素。
土壤中養分氮磷鉀的快速檢測方法:
1、葯劑的配製
1)土壤浸提劑的配製:取土壤聯合浸提劑粉劑一袋,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定容即可。
2)土壤混合標准液的配製:用1mL吸管吸取土壤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1.0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然後用土壤浸提劑定容至刻度即為含NH+4-N2.4μg/mL,NO-3-N2.4μg/mL,P1.05μg/mL,K8.34μg/mL土壤標准液,使用中應隨時加蓋密封。
2、土壤養分待測液的制備
稱取風干土樣2.0克或新鮮土樣2.0(1+含水量)克,放入土壤浸提瓶(三角瓶或塑料瓶均可)中,用吸管吸取土壤浸提劑40mL於浸提瓶中,然後取一勺土壤脫色劑(約0.5g)倒入浸提瓶中,保持溫度在20-25℃之間,劇烈振盪3分鍾(推薦用每分鍾260次的往復式振盪器),然後過濾於乾燥的三角瓶中(三角瓶不幹時,可將最初濾液棄去),即為土壤速效養分待測液,此液可測定土壤銨態氮、有效磷和速效鉀。
〔注1〕浸提中振盪頻率和強度對測定結果的重現性有重大影響,建議使用推薦的振盪器。
〔注2〕過濾後的待測液應隨時蓋好並盡早測定,不宜久放,否則易造成銨態氮損失。
〔注3〕環境溫度對測定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對磷影響很大,當室溫低於20-25℃時,建議將土壤浸提液預熱至30℃使用。(下同)
土壤養分速測儀
3、土壤中氮磷鉀的測定
用吸管取土壤浸提劑2mL於一小反應瓶中作空白,取土壤標准液2mL(含銨態氮2.4μg/mL)於另一小反應瓶中,取土壤待測液2mL於第三隻小反應瓶中,依次加入:
土壤銨態氮1號試劑4滴,土壤銨態氮2號試劑4滴
土壤銨態氮3號試劑4滴,土壤銨態氮4號試劑2滴
搖勻,10分鍾後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按「模式」鍵,使功能號切換到4,按「調整+」或「調整-」鍵,使藍色光源指示燈亮,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模式」鍵,使功能號切換至1,按「調整+」鍵,液晶顯示≤100%;按「調整-」鍵,使液晶顯示100%。
②按「模式」鍵,功能號切換至3,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調整鍵,使液晶顯示值為48.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顯示讀數即為土壤中銨態氮含量(mg/kg)。
注意有效磷、速效鉀的檢測方法同上。
② 銅材質的金屬成分與微量元素的的檢驗標準是哪個標准啊
GB/T 5121.1-2008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部分:銅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部分:磷含量的測定
GB/T 5121.3-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3部分:鉛含量的測定
GB/T 5121.4-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4部分:碳、硫含量的測定
GB/T 5121.5-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5部分:鎳含量的測定
GB/T 5121.6-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6部分:鉍含量的測定
GB/T 5121.7-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7部分:砷含量的測定
GB/T 5121.8-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8部分:氧含量的測定
GB/T 5121.9-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9部分:鐵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0-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0部分:錫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1-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1部分:鋅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2-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2部分:銻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3-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第13部分:鋁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4-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4部分:錳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5-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5部分:鈷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6-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6部分:鉻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7-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7部分:鈹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8-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8部分:鎂含量的測定
GB/T 5121.19-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9部分:銀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0-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0部分:鋯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1-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1部分:鈦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2-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2部分:鎘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3-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3部分:硅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4-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4部分:硒、碲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5-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5部分硼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6-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6部分:汞含量的測定
GB/T 5121.27-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7部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③ 請問用原子吸收法測金屬微量元素時其標准溶液配置方法在哪查的啊謝謝了
找原子吸收分析手冊,裡面分析方法很全。
標准溶液的制備方法
1. Ag (銀)
1.0mg Ag/ml 標准物質: 硝酸銀(AgNO3)
: 1.575g 的硝酸銀在 110 oC 乾燥,用硝酸 (0.1N) 溶解後用硝酸 (0.1N) 准確稀釋到 1000ml。
2. Al (鋁)
1.0mg Al/ml 標准物質: 金屬鋁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鋁用 50ml (1+1) 鹽酸加熱溶解,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 ml 。(此時鹽酸濃度變化到約 1N。)
3. As (砷)
1.0mg As/ml 標准物質: 氧化砷(III) 99.9% 以上
: 氧化砷 (III) 在 105oC 加熱約 2 小時後在乾燥器中冷卻。取 1.320g 溶解於盡可能少的氫氧化鈉溶液(1N)中,用水準確地稀釋定容到 1000ml。
4. Au (金)
1.0mg Au/ml 標准物質: 金
: 0.100g 的高純金溶解於幾毫升的王水中, 在水浴上蒸發至干。加入 lml 的鹽酸後蒸發至干。用水和鹽酸溶解,准確稀釋到 100ml。鹽酸濃度調節至 1N。
5. B (硼)
1.0mg B/ml 標准物質: 硼酸 (H3BO3)
: 5.715g 的純硼酸溶解於水中,稀釋到 1000ml。
6. Be (鈹 )
1.0mg Be/ml 標准物質: 金屬鈹 99.9% 以上
: 0.100g 的金屬鈹加熱溶解於鹽酸 (1+1) 10ml 中,冷卻後用水稀釋到 100ml。鹽酸濃度調節至 1N。
7. Bi (鉍)
1.0mg Bi/ml 標准物質: 金屬鉍 99.9% 以上
: 0.100g 的金屬鉍加熱溶解於硝酸 (1+1) 20ml 中,冷卻後准確稀釋到 100ml 。
8. Ca (鈣)
1.0mg Ca/ml 標准物質: 碳酸鈣 (CaCO3)
: 0.2497g 的碳酸鈣在 110℃ 乾燥約 1 小時後,溶解於鹽酸 (1+1) 5ml 中,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ml。
9. Cd (鎘)
1.0mg Cd/ml 標准物質: 金屬鎘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鎘加熱溶解於硝酸 (1+1) 30 ml 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
10. Co (鈷)
1.0mg Co/ml 標准物質: 金屬鈷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鈷加熱溶解於硝酸 (1+1) 30 ml 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
11. Cr (鉻)
1.0mg Cr/ml 標准物質: 金屬鉻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鉻加熱溶解於 20ml 的王水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
12. Cs (銫)
1.0mg Cs/ml 標准物質: 氯化銫 (CsCl)
: 1.267g 的氯化銫溶解於水中,加入鹽酸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13. Cu (銅)
1.0mg Cu/ml 標准物質: 金屬銅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銅加熱溶解於硝酸 (1+1) 30 ml中,冷卻後加入 50 ml硝酸 (1+1), 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 ml 。
14. Fe (鐵)
1.0mg Fe/ml 標准物質: 純鐵 99.9% 以上
: 1.000g 的純鐵加熱溶解於20ml 的王水,冷卻後准確地稀釋到 1000ml。
15. Ge (鍺)
1.0mg Ge/ml 標准物質: 氧化鍺 (GeO2)
: 1.439g 的氧化鍺,加入1g 的氫氧化鈉和20ml 的水加熱溶解,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16. Hg (汞)
1.0mg Hg/ml 標准物質: 氯化汞 (HgCl2)
: 1.354g 的氯化汞溶解於水中,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17. K (鉀)
1.0mg K/ml 標准物質: 氯化鉀 (KCl)
: 氯化鉀在 600oC下加熱約 1 小時後,在乾燥器中冷卻。取 1.907g 溶解於水中,在加入鹽酸後用水準確地稀釋 1000ml。鹽酸濃度調節到 0.1N。
18. Li (鋰)
1.0mg Li/ml 標准物質: 氯化鋰 (LiCl)
: 0.611g 的氯化鋰溶解於水中,在加入鹽酸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鹽酸濃度調節到 0.1N。
19. Mg (鎂)
1.0mg Mg/ml 標准物質: 金屬鎂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鎂加熱溶解於鹽酸 (1+5) 60 ml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 ml。
20. Mn (錳)
1.0mg Mn/ml 標准物質: 金屬錳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錳加熱和溶解於20ml 的王水和冷卻後准確地稀釋到 1000ml。
21. Mo (鉬)
1.0mg Mo/ml 標准物質: 金屬鉬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鉬加熱溶解於鹽酸 (1+1) 30ml和少量的硝酸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22. Na (鈉)
1.0mg Na/ml 標准物質: 氯化鈉 (NaCl)
: 氯化鈉在 600oC 加熱約 1 小時,在乾燥器中冷卻,取 2.542g 溶解於水中,在加入鹽酸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鹽酸濃度調節到 0.1N。
23. Ni (鎳)
1.0mg Ni/ml 標准物質: 金屬鎳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鎳加熱和溶解於硝酸 (1+1) 30ml和准確地用水稀釋到 1000ml。
24. Pb (鉛)
1.0mg Pb/ml 標准物質: 金屬鉛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鉛加熱和溶解於硝酸 (1+1) 30ml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25. Pd (鈀)
1.0mg Pd/ml 標准物質: 金屬鈀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鈀加熱溶解於30ml 的王水中,在水浴上蒸發至干。加入鹽酸,再次蒸發至干。加入鹽酸和水溶解。
然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鹽酸濃度調節到 0.1N。
26. Pt (鉑)
1.0mg Pt/ml 標准物質: 鉑 99.9% 以上
: 0.1g 的鉑加熱溶解於20ml 的王水中,在水浴上蒸發至干。然後用鹽酸溶解,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 ml。鹽酸濃度調節到 0.1N。
27. Sb (銻)
1.0mg Sb/ml 標准物質: 金屬銻 99.9% 以上
: 0.1g 的金屬銻加熱溶解於20ml 的王水中,冷卻後用鹽酸 (1+1)稀釋到 100ml。
28. Si (硅)
1.0mg Si/ml 標准物質: 二氧化硅 (SiO2)
: 二氧化硅在 700 ~ 800oC 加熱約 1 小時,在乾燥器中冷卻。取 0.214g 置入坩堝中,加入無水碳酸鈉熔化 2.0 小時,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ml。
29. Sn (錫)
1.0mg Sn/ml 標准物質: 金屬錫 99.9% 以上
: 0.500g 的金屬錫加入到 50ml 的鹽酸中。然後在 50 ~ 80oC 下加熱溶解。冷卻後加入到 200 ml 鹽酸中,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500ml。
30. Sr (鍶)
1.0mg Sr/ml 標准物質: 碳酸鍶 (SrCO3)
: 1.685g 的碳酸鍶用鹽酸溶解,加熱除去二氧化碳後,准確地用水稀釋到 1000ml 冷卻後。
31. Ti (鈦)
1.0mg Ti/ml 標准物質:金屬鈦 99.9% 以上
: 0.500g 的金屬鈦加熱溶解於鹽酸 (1+1) 100 ml中,冷卻後用鹽酸 (1+2) 准確地稀釋到 500ml。
32. Tl (鉈)
1.0mg Tl/ml 標准物質: 金屬鉈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鉈加熱溶解於硝酸 (1+1) 20ml 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
33. V (釩)
1.0mg V/ml 標准物質: 金屬釩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釩加熱溶解於30ml 的王水中,濃縮至近干。然後加入到 20ml 的鹽酸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
34. Zn (鋅)
1.0mg Zn/ml 標准物質: 金屬鋅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屬鋅加熱溶解於硝酸 (1+1) 30 ml中,冷卻後用水準確地稀釋到 1000ml 。
④ 如何檢查微量元素
1、 血液
血樣的採集,可取靜脈血或末梢血。
人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較低,在樣品的採集過程中易受到各種污染,因此微量元素血液樣本在採集過程中需格外小心。除衛生部《血鉛臨床檢驗技術規范》對樣品採集做出的要求外,還要採用經過定期抽查後合格的微量元素專用檢測管,並且應立即用惰性和無污染的材料密封試管,以杜絕容器本身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血檢易污染,造成交叉感染,采樣不方便,反映短時間內身體微量元素狀況,受飲食、疾病方面的影響較大,只作為臨床指導。
2、毛發
人體的毛發包括了頭發、腋毛、胡須、胸毛等,其中頭發測試應用最廣泛:
(1)、頭發樣品易於取樣,易於保存。
(2)、對微量元素而言,頭發中的含量因積累原因比人體其它部分如血、唾液、尿液中含量高,而且較為穩定,分析較容易。
(3)、頭發可以反映過去幾個星期至幾個月內微量元素營養狀況,因而能真實地反映微量元素貯存狀況。
(4)、頭發的蛋白質結構可同水、大氣等環境中元素結合,其結合力隨各種微量元素而異,因此頭發中微量元素又可作為環境污染的指示器。同時也說明頭發檢測不能代表體內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醫療機構一般不採用頭發檢測。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又名痕量元素,未有統一認可的定義。習慣上把研究體系(礦物岩石等)中元素含量大於1%稱為常量元素或主要元素(major element),把含量在1%-0.1%之間等那些元素稱為次要元素(minor,subordinate)元素,而把含量小於0.1%稱為微量元素,或稱痕量元素。
有人把次要元素也看作微量元素,這取決於研究者的興趣和對研究問題的幫助。有人認為,在地殼和地球物理中除了O、Si、Al、Fe等幾個豐度最大等元素外,其餘的可稱為微量元素。我們又把人體中存在量極少,低於人體體重0.01%,稱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生理功能,並且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的微量元素稱為必需微量元素。
所謂微量元素也是相對的,因研究對象不同而異。例如,在偉晶岩中,許多地殼豐度極低的元素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富集。如一般情況下鋯屬於微量元素,但是在鋯石中它成為主要元素。多數場合下元素鉀、鈉是常量元素,但在隕石中它們的含量屬於微量元素,而鎳則被視為主要元素。因此,當我們討論微量元素時,必需要指出其所在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