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蟹塘顫藻的處理辦法
第1天下午使用底毒消進行蟹塘改底,第2天早上使用藍藻溶解酶1罐即可,一般1周後就能夠殺死顫藻。顫藻是藍藻的一個屬,顯微鏡檢測河蟹胃內容物就有顫藻,因為螃蟹喜食藻類。顫藻分布廣泛,可生長在淡水、海水、潮濕土表等處,甚至可見於水管內,在內陸水體中幾乎無處不在。
一、蟹塘顫藻的處理辦法
1、顫藻屬於顫藻科,是最原始的綠色植物之一,它進行大量繁殖時會產生帶有腥臭味的藍黑色皮塊,影響水質。處理時第1天下午可以使用底毒消對蟹塘進行改底,然後第2天早上再使用1罐藍藻溶解酶即可,大概1周後就可以殺死顫藻。或者在池塘裡面投放上層濾食性鰱魚、田螺等,同時培育有益藻類抑制顫藻。
2、顫藻是藍藻的一個屬,用顯微鏡觀察河蟹的胃內容物時就會發現裡面有顫藻,這主要是因為螃蟹喜歡吃藻類。如果顫藻太多,死亡的藻降解就會產生大量藻毒素,水裡面的亞硝酸鹽會嚴重超標,同時底部溶氧會快速降至7毫克/升以下,凌晨甚至還會降至2個氧。螃蟹如果在脫殼期間遇到這種情況,就會因缺氧導致脫殼未遂而死亡。
3、顫藻的分布比較廣泛,可生長在淡水、海水、潮濕土表等處,甚至還可以生長在水管內,它在內陸水體中幾乎無處不在。顫藻的生長不會受季節變化影響,一年四季都能生長,它的的生命力非常強,能夠進行大量繁殖,經常和銅綠微囊藻、水華束絲藻等一起形成水華,這時就會很難控制。
二、蟹塘顫藻在一天中什麼時間段打合適
1、顫藻在一天中的中午打合適。由於顫藻具有一定的強趨光性,可以將針對性強的葯物(如爽水靈Ⅱ)灑入池塘與顫藻接觸殺滅。顫藻比較喜歡氮或有機磷高的水體,它主要以池塘中的氮和磷為營養,因此養殖戶可使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這些自養型微生物,讓它們搶奪顫藻的營養源。
2、還可以使用芽孢桿菌(益生健)破壞顫藻的適宜繁殖生態,為硅藻綠藻成為優勢藻類創造條件,否則即使顫藻被葯物殺滅但由於它的繁殖性較強又會很快成為優勢種。同時還要調整水中營養素的比例抑制顫藻繁殖,促進有益藻類生長。
3、預防顫藻爆發一定要勤開增氧機攪動水體保持鮮活,這樣就能促進水中有益藻類生長抑制顫藻,減少水體有機質積累,這是最根本的方法。在養殖螃蟹初期一定要堅持按照預防顫藻暴長的方法養水,注意每間隔10天或者半個月就要使用一次美之源+育藻膏,這樣就能平衡池塘當中的營養元素,抑制顫藻生長。
B. 螃蟹脫殼塘里藍藻爆發,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夏季高溫,螃蟹集中脫殼期間,藍藻爆發,撈出浮起死藻,並馬上換入新水,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螃蟹脫殼期間不宜使用化學類刺激性葯物,生物制劑見效緩慢。中長期治理方法,在保證水草旺盛的同時,使用田螺和鰱魚等濾食性水產動物,處理過多藻類。
C. 河蟹養殖池塘藍藻暴發原因及處理方法
近年來很多河蟹養殖戶都表示,當河蟹養殖到了中後期,池塘就會爆發藍藻,藍藻如果沒有處理得好就會導致給養殖戶朋友帶來巨大的損失。
下面一起學習一下河蟹養殖池塘藍藻暴發原因及處理方法。
一、藍藻暴發原因
1.池塘環境差
藍藻暴發是判斷水質污染的一個重要指標,藍藻易老化死亡,形成水華,水質惡化,溶氧降低,惡劣的環境造成其他藻類無法正常生存,而藍藻成為最後的優勢種群導致暴發。
2.不合理施肥
每年7、8月份氣溫較高,投喂量也較多,殘餌、糞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謝加快,會造成水體中氨氮含量超標。
當磷肥施用過多的時候,水體中氮、磷都比較多,藍藻容易暴發。
3.外源水帶入
外源水中有大量藍藻,養殖戶通過打水、換水,把藍藻帶入池塘,再加上長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嚴重的環境,導致藍藻暴發。
4.水位淺
藍藻在高溫,強光下的生長速度會比其他藻類生長速度快,在7-8月份,水位淺的池塘光照強度大,水溫升高快,這時其他藻類生長受到抑制,而藍藻能繼續生長。
二、處理藍藻的方法
1.加大增氧力度
藍藻喜歡相對靜止的水體,通過安裝增氧設備攪動水體,阻止水體分層,達到水體流動、同時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進水體有機質分解,緩解藻毒素,使其他藻類繁殖。
2.合理投喂,勤改底
養殖中後期,高密度養殖環境下隨著投餌量增加會導致池塘底部產生大量殘餌、糞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營養化導致藍藻暴發,建議使用「底居安」加強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3.補菌調水,補碳保草
當藍藻暴發時,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調節水質,有益菌在水體中與藍藻形成生物競爭,達到以菌抑藻的目的。
水草在養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體中殘餌、糞便等代謝產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時也能達到遮蔭、調節水溫、增氧的作用。
水草長勢良好直接關繫到池塘水環境的好壞,「活力碳」可有效為水草提供生長所必需的碳源,促進水草生長和藻類繁殖,和藍藻形成競爭。
4.定期解毒
藍藻死亡後,釋放大量藻毒素,這些物質積累到一定量時,會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時也會影響其他藻類生長,因此定期使用有機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緩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