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出血的四種止血法
1. 壓迫止血法:當傷口出血時,立即用手按住傷口以減緩出血。這種方法包括兩種:一是用干凈布料直接覆蓋在傷口上;二是用手指壓在離心臟較近的動脈處,靠近骨頭的部位,以此來阻斷血液流動。
2. 包紮止血法:首先在清潔消毒的傷口上覆蓋一塊足夠大且厚的棉質材料。然後,使用綳帶或折成三角形的布條進行包紮,確保力度適中,既能夠止血又不會過緊損傷皮膚。不建議使用紗布,因為紗布容易粘附在傷口上,在更換包紮材料時可能會導致二次出血。
3. 填塞止血法:適用於腋下、肩膀、口腔、鼻腔等腔道出血或組織損傷的情況。使用棉質材料緊緊填塞出血的腔道或組織缺損部位,直到出血完全停止。在填塞物外面再覆蓋敷料並加壓包紮,以維持止血效果。
4. 止血帶止血法:在傷口較大時,可採用止血帶進行止血。使用方法是:手掌向上,用一隻手握住止血帶的一端,從虎口處抓緊,另一隻手拉緊止血帶,圍繞肢體兩周。用中指和食指夾住止血帶的末端,順著肢體向下壓,確保不會滑脫。每隔45分鍾松開止血帶2到3分鍾,以便恢復血液循環,並逐漸過渡到指壓止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