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魨毒素檢測方法
在探索和應對河魨毒素這一危險物質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不斷尋求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檢測方法。本文綜述了多種用於河魨毒素檢測的技術,包括小鼠生物法、酶聯免疫法、薄層色譜法、柱後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氣質聯用法和液質聯用等。這些方法在不同的領域和研究中被廣泛應用,尤其是氣質聯用和液質聯用,這些方法在國外的研究中應用較多。
小鼠生物法是最直觀且常用的檢測方法。通過觀察特定體重小鼠在注射河魨毒素後的死亡時間來估算毒素含量,這種方法在1941年首次應用於定量分析,當時引入了鼠單位(Mouse unit,MU)概念。然而,這種方法受限於個體差異大、重現性不好以及需要一定規模才能客觀反映實驗結果,因此其應用受到限制。
免疫酶技術結合了抗原抗體反應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Watabe等在1989年首次應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與河魨酸(TDA)相結合作為抗原,建立了酶聯免疫吸附檢測(ELISA)法,其檢出限為0.3-1000.0mg/L。李世平等利用這種方法與小鼠生物試驗法同步檢測河魨組織中的河魨毒素含量,結果顯示ELISA法與小鼠生物試驗法測得的結果相符合,這種方法因其簡便、快速和高靈敏度在河魨毒素的定量檢測和預防中毒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高效液相色譜(HPLC)是一種在分析和制備領域廣泛應用的技術,以其高分離效率、良好解析度和快速檢測能力著稱。張虹等採用醋酸與TTX結合形成離子對,在ODS柱上使用紫外檢測器直接測定TTX含量,該方法操作簡便、快速且准確,最低檢測限為50ng。王小逸等利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進行TTX測定,適用於微克水平的河魨毒素含量測定。劉海新等採用柱後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水產品中的河魨毒素含量,樣品先由0.1%乙酸提取,再經過C18固相萃取柱凈化,以庚烷磺酸鈉為離子對試劑,應用反相離子對液相色譜分離河魨毒素,採用在線柱後衍生系統,熒光檢測器定量檢測。這種方法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相關,回收率和相對標准偏差在合理范圍內,定量限為1μg/g。
質譜技術的發展使得色譜質譜聯用成為分析行業最有效和最准確的分析方法之一。SaitoT在1993年利用氣-質聯用從刀魚中檢測到TTX及其同分異構體的存在。Nagashima等在20世紀90年代使用氣-質聯用從暗紋東方魨肝臟中檢測到河魨毒素的存在。吳平谷等採用2%乙酸/甲醇提取河魨毒素,通過C18和SLH固相萃取柱凈化,BSTFA衍生,採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全掃描方式測定。液相色譜質譜法與氣相色譜質譜法相比,具有更廣的應用范圍,無需衍生化,簡化了分析手段。
熒光法是最早的定量檢測TTX的儀器分析方法之一。Saito等在1976年首次提出熒光法,原理是通過加鹼水解後生成的2-氨基6-羥甲基8-羥基喹唑啉(C9鹼)具有熒光性質,建立了最早的熒光分析法。雖然熒光分光光度計在中國的使用不如紫外分光光度計普遍,但陳玉仁等通過定量生成草酸鈉,這種方法在紫外區具有明顯吸收峰的特點,建立了一種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於熒光法,該方法儀器設備更便宜,最低檢出限接近。
Nagashima等建立了薄層色譜快原子轟擊質譜的測定方法,先在LHP-K板上進行TLC純化TTX及其衍生物,然後使用質譜定量,最低檢出限為0.1g。這種方法可以區分在其他TLC方法中難以區分的TTX和脫水TTX,無需TMS硅烷化,即使被測物的TLC行為不清時也可以進行測定。
1988年,王健偉研究建立了無需水解的薄層色譜(TLC)分析方法用於TTX的定量檢測,採用火焰離子檢測器,無需將TTX降解為C9鹼,避免了衍生反應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擾。
河魨毒素(tetrodotoxin,TTX)是魨魚類(俗稱河豚魚)及其它生物體內含有的一種生物鹼。其分子式為C11H17O8N3,分子量為319。該毒素經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8μg/kg。曾一度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非蛋白類毒素。河魨毒素的化學性質穩定,一般烹調手段難以破壞。中毒後也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河豚毒素純品的國際市場價每克可達21萬美元,具有極高商業價值。
2. 請問河豚魚毒素(TTX)的檢測方法是什麼有國標嗎有沒有快速檢測方法及其相關資料呀
河豚毒素(TTX)定量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說明書
ELISA-kit for TTX
本測試盒用間接競爭免疫分析法定量測定河豚魚中的河豚毒素(TTX)。該測試盒反應孔可拆卸,可測單份樣品,也可測多份樣品。定量分析時需有含450nm波長的微孔板酶標儀。
1 概要
河豚毒素(TTX)是一種強神經毒素,其性質穩定,加熱、鹽腌及高溫烹煮均不易使其被破壞。河豚魚中常含有河豚毒素。我國沿海居民素有食用河豚魚的習慣。因誤食或食用加工不當的河豚魚而發生人畜中毒的事件每年都有發生。故准確檢測河豚魚中的河豚毒素對預防和控制河豚毒素中毒,具有重要意義。本檢測方法具有靈敏、快速、簡便、特異性好、取樣量小並可同時檢測大量樣品等優點。
2 測定原理
本試劑盒採用固相酶聯免疫吸附原理,利用間接競爭ELISA法進行測定。用抗原包被微孔板,加入河豚毒素標准品或樣品、抗河豚毒素單克隆抗體進行孵育後,將未與包被抗原結合的抗體洗去;再加入酶標記的抗鼠IgG抗體孵育,加入顯色液,經過終止液終止後,用酶標儀在450nm處測定OD值。
3 提供的物品
微孔板
5個濃度的TTX標准溶液(各0.5mL)
標准1:0ng/mL ……………………………………………………………直接使用
標准2:10.0ng/mL ………………………………………………………直接使用
標准3:20.0ng/mL ………………………………………………………直接使用
標准4:50.0ng/mL ………………………………………………………直接使用
標准5:200.0ng/mL ………………………………………………………直接使用
抗體溶液(6mL) …………………………………………………………………直接使用
酶標物(12mL) …………………………………………………………………直接使用
顯色液(12mL) …………………………………………………………………直接使用
終止液(6mL) ………………………………………………………………………直接使用
濃縮洗液(30mL) …………………………………………………………………稀釋使用
4 盒中未提供,需自備物品
微孔板酶標儀(含450nm)、離心機、電爐、微量移液器、磁力攪拌器
量筒、漏斗、容量瓶、快速定性濾紙、分液漏斗
乙酸、氫氧化鈉、去離子水或蒸餾水、PBS緩沖液
5 操作者注意事項
標准溶液中含有TTX毒素,應特別小心。
終止液為0.5M硫酸,避免接觸皮膚。
每次加樣後立即將所有試劑放回2~8 ℃。
每步加樣時間應控制在5min內。
孵育過程中應避光。
不要使用過期試劑盒。
不要交叉使用不同批號試劑盒中的試劑。
6 儲存條件
保存試劑盒於2~8℃。不要冷凍
顯色液對光敏感,因此要避免直接暴露在光線下。
將不用的微孔板放進原鋁箔袋中,置2~8℃保存。
7 試劑變質的標志
標准1的吸光度值小於0.5個單位(A450nm<0.5)時,表示試劑可能變質。
8 樣品處理
8.1 鮮河豚魚中河豚毒素的檢測
----稱取5g河豚魚樣品(肌肉、皮或內臟),剪碎,加入25mL 0.1%的乙酸,用燒杯在電爐上煮沸攪拌10min。此步驟應注意不要讓液體沸出容器,應控制加熱溫度,並不斷攪拌。
----待冷卻至室溫後,上清用快速定性濾紙過濾於50mL離心管中
----沉澱用20mL0.1% 乙酸洗到燒杯中,再煮沸3min
----冷卻至室溫後,所有的液體及煮沸的樣品都加到離心管中,3000rpm離心10min。
----取上清,量體積,置分液漏斗中
----加入等體積乙醚,振搖1分鍾,靜置分層。放出水層,量體積後至另一分液漏斗中,再加入等體積的乙醚,振搖1分鍾,靜止分層。
----將水層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1M氫氧化鈉調節提取液中的pH值至6.5~7.4,然後加入PBS至50mL,提取液4℃保存備用。
8.2 魚片、魚干製品中河豚毒素的檢測
-----樣品中的TTX用0.1%乙酸在水浴中超聲提取,提取液中的TTX用ELISA方法進行檢測,若樣品中TTX含量低於檢出限則報告為<100mg/kg;樣品中TTX含量在100~3000mg/kg之間,直接按ELISA實驗結果報告;如果樣品中TTX含量達到3000mg/kg,則需採用小鼠生物測定法進行驗證,確認毒性反應後再按照ELISA實驗結果報告。
9 酶免疫分析程序
----濃縮洗液為10倍濃縮液,使用時與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按體積比1:9稀釋後使用。
----取所需數量的板條插入微孔架,用洗液洗滌微孔板3min×2次,記錄樣品及標準的位置。
----加入50mL標准品或處理好的樣品到微孔,每個標准和樣品必須使用新的吸頭。
----加入50mL抗河豚毒素單克隆抗體溶液到每個微孔(注意移液器管尖不要接觸到孔中的液體,避免交叉污染)中,37℃孵育90min。
----甩掉孔中液體,用洗液洗滌微孔板3min×3次,最後一次應在吸水紙上拍打以完全除去孔中液體。
----每孔加入酶標物100mL,37℃孵育60min。
----用洗液洗滌微孔板3min×5次,最後一次應在吸水紙上拍打以完全除去孔中液體。
----每孔加入顯色液100mL(2滴),37℃孵育12min。
----每孔加入終止液50mL(1滴),立即用酶標儀在波長450nm處測定吸光度值(OD值)。
註:在定量分析中,顯色液和終止液需要用移液器准確量取。
10 樣品濃度計算
以標准溶液OD值與標准1的OD值的比值為縱坐標(即標准品OD比),所對應標准溶液濃度(ng/mL)的對數值為橫坐標,製作標准曲線。根據樣品OD值與標准1的OD的比值(即樣品OD比),可從曲線上得到對應點的橫坐標,即為TTX濃度的對數值,求得反對數即為測定液中TTX濃度C(ng/mL),按下列公式計算出樣品中TTX含量:
TTX含量(mg/kg)= 10×C×K
式中:C:測定液中TTX濃度(ng/mL)
K:提取液的稀釋倍數
11 主要技術指標及參數
11.1 最低檢出濃度10.0 ng/mL。
11.2 加標回收率在70~120%,條內變異系數<10%,條件變異系數<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