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抗裂纖維檢測方法

抗裂纖維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08 02:26:28

Ⅰ 框剪結構小高層內部填充牆垂直通透型裂縫,什麼原因,是否影響到安全該怎麼處理這問題

一、框剪結構小高層內部填充牆垂直通透型裂縫產生的原因:
1、材料本身的原因。
(1)混凝土砌塊的質量:與混凝土的收縮與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生產環境、養護環境、齡期、外加劑以及構件的形狀的尺寸等有關。其中,齡期的影響最大,齡期越長,收縮變形越緩慢。實踐證明,在齡期一個月時,其收縮變形可完成最終收縮變形的50%~60%,因此,規范明確規定「施工時所用的小砌塊的產品齡期不應小於28d」。由於目前建設規模大,工期短,任務急,對砌塊的需求量大,而砌塊生產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管理不夠健全,這就導致不足齡期的砌塊出廠即使用到工程上。這些不足齡期的砌塊砌築的牆體會發生很大的干縮變形,即在相同溫差條件下,混凝土空心砌塊的變形要比粘土磚大兩倍。再之,由於砌塊的齡期短,強度低,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導致砌塊缺稜角、裂縫甚至斷裂,從而給砌體結構留下質量隱患,導致裂縫的產生。配合比對砌塊的質量也有相當的影響,砌塊的強度越低和收縮變形影響較大,水灰比越大,砌塊的強度越低,收縮變形越大,砌體受溫度變化的變形也就越大,牆體就越容易開裂。
(2)砌築砂漿的質量:砌築一面合格的牆體需要有合格的砌築砂漿,砂漿的標號、和易性都會對牆體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標號低、和易性差的砂漿將會降低牆體的整體性能,削弱牆體的抗剪和變形的能力,從而產生裂縫。混凝土空心砌塊填充牆的砌築砂漿強度等級一般為M5。
2、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單位施工操作不當而導致的裂縫是牆面開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1)砌築砂漿不飽滿、不密實、通縫、瞎縫,是導致牆體裂縫的重要原因。
(2)忽視構造要求,未能按照規定採取抗裂措施。
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總會採取一些構造措施,以避免裂縫的產生。比如,在牆體與混凝土柱之間設置拉結鋼筋,在牆體與柱、梁交接處設置鋼絲網片。但是由於施工管理不到位,加之工人施工的馬虎,或者不按規定施工,應該按照規定設置的拉結鋼筋和鋼絲網片有的沒有設置,有的雖然設置了,卻沒有按規定的間距或長度設置,有的間距和長度都按規定設置了,但沒有設置彎鉤,也有的一切都按規定設置了,但拉結鋼筋與柱和牆體的錨固不牢,從而失去了錨固的作用。
(3)規范規定每次牆體砌築高度不應超過1.8m。實際操作中,施工單位為了搶工期,片面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是不論牆體有多高,總是一次砌到頂部(包括封口),導致牆體變形。
(4)由於施工單位管理上不到位,工種交叉施工時馬虎,後道工序對已完成的成品牆體肆意踐踏而導致裂縫。比如:立模時不能很好地保護牆體,而使已經成型的牆體松動或移位;水電管不是隨牆體同時埋設,而是在牆體成型後隨意打鑿,牆體破壞嚴重。
二、裂縫的控制措施
對於以上各種問題,建議施工單位進行嚴格的質量管理,並且要求施工單位採取了相應的技術、管理等改進措施。
1、框架柱、牆與維護牆聯結措施的改進。
(1)按規范規定:主體結構與圍護牆的拉結筋為2€%~6,其間距不大於600mm。但在實際施工中發現預埋的拉結筋不合砌塊模數,不易對准砌體的灰縫,從而不能很好的充分發揮牆體拉結筋的拉結作用。故採用後植筋方法,且在砌築時採用在拉結筋根部用C20細石混凝土澆築一個齒槎,與砌體同厚,使填充牆體與主體結構構成鍵槽連接。同時在每層牆高的中部均增設了厚度為120mm與牆體同寬的C20混凝土腰帶,縱筋為2€%~10,箍筋為€%~6@200。這樣就大大改善了牆體與主體框剪結構的聯系,使牆體抵抗豎向變形的能力提高了約80%左右。消除了主體與圍護牆體豎向裂縫的產生。
(2)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窗檯與窗檯牆交接處因受力不均及牆體壓縮變形而發生裂縫現象,故在窗檯處設置了2€%~10,C20鋼筋混凝土現澆帶與主體貫通以抵抗變形縫的產生。使其作用與混凝土圈樑等同,約束了牆體的干縮及溫度變形,從而增加了砌體的整體剛度。
2、砌體砌築質量控制措施。
(1)保證砌築質量,為下道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礎,是預防裂縫產生的一個重要環節。砌築前磚(砌塊)的濕潤程度以及施工過程中砂漿的配合比拌制、砌體的組砌形式都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執行。
(2)在砌體砌築前,根據每層框剪結構凈高計算皮數桿皮數及砌體組砌方式。檢查並修正補齊拉結筋及腰梁(板帶)鋼筋。對於外牆磚砌體必須保證最上一皮磚上面留出約140mm高的空隙,以便日後用磚斜砌擠緊頂梁。根據施工規范要求,每天砌築高度不大於1.8m,砌至梁板底時,間隔7—15天以後,方可將其補砌擠緊。補砌時對雙側灰縫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嵌填密實。對於內牆砌塊砌體,最上部和最下部各用兩皮空心磚砌築,並在最上一皮磚上方留出約80mm高的空隙。以便日後用C20膨脹混凝土擠堵密實,並且在填充牆與柱、剪力牆交接處勾出10mm€?0mm的縫。並且根據施工規范要求,每天砌築高度不得大於1.8m,填充牆砌築好7天以後從兩頭同時用小磚斜砌,斜砌時要確保頂端及下端空隙的砂漿要擠壓密實。
(3)由於本工程採用M5.0混合砂漿砌築,剛砌築好的砌體強度比較低。為保護砌築好的牆體,砌築後應盡量保證牆體避免撞擊振動,並對其進行及時的養護,以保證砌體強度能夠得到正常的增長。
3、抹灰質量控制措施。
(1)抹灰前用鋼絲刷對抹灰面滿刷一遍,再用壓力水進行沖洗,清除灰塵等雜質對砂漿與牆面粘附力的影響,同時對牆面進行了濕潤。隨後對砌塊砌體和混凝土部分進行滿面噴漿處理。抹灰前牆體表面應保持濕潤。若牆面基層有凹凸不平現象時,在抹灰層較厚處先用砂漿分層找平,必要時要用鋼絲網加固,每層找平厚度不得大於10mm,層與層之間的粉刷間隔不得少於24小時。
(2)根據施工規范規定,牆體應分層進行抹灰,並且在每立方米砂漿中摻入1kg的抗裂纖維。因砌塊的強度較低,若抹灰層強度較高,則會出現空鼓或放射性空鼓裂縫。故基層採用強度較低的1∶1∶6混合砂漿,適當提高砂漿配合比中粗砂的比率,以減少砂漿乾燥收縮。中層或面層採用1∶0.3∶3混合砂漿。總厚度應控制在20mm左右。若厚度太大,應採用隔天分層刮糙的辦法進行處理。建築物外牆面採用45mm€?45mm面磚,磚飾面採用1:2.5的水泥砂漿進行粘結。這樣,通過砂漿強度由低向高過渡,同時兼顧基層材料和外部磚飾面(面層)強度要求,從而更好的防止了由於應力突變而導致裂縫的產生。
(3)若牆體面積較大,抹面應設置分格縫,分格縫最大間距為2m。抹灰完成後牆面塗料施工前嵌填彈性膩子至面層平。分格縫釋放了大部分抹灰層干縮應力,從而減少了抹灰層干縮裂縫。
(4)抹灰面層收水後,即用木蟹磨平、壓光,待手按無明顯下陷時再次壓光,壓光不得少於三遍。禁止表面批水泥漿或撒干水泥,在最後一遍壓光時隨即用毛刷拉細毛,這樣就避免了壓光過早和表面壓的過於光滑而引起砂漿的收縮裂縫。
(5)在牆面上鑿槽敷管時,使管道表面應低於牆面4~5mm,並將管道與牆體採用鐵絲釘固定牢靠,不得有松動、反彈現象。然後澆水濕潤。嵌填水泥砂漿,填補至與牆面相平。並沿管道敷設方向鋪10mm€?0mm的€%~8鋼絲網,其寬度跨過每邊不小於50mm,蹦緊釘牢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對於大量管道集中通過的部位,以支模當作構造柱澆築C20混凝土進行處理。
(6)填充牆與混凝土梁、板柱、剪力牆、預留箱盒等不同材料交接處,均應沿交接處長度方向鋪設寬度每邊不小於150mm的鋼絲網,並且用釘將網綳緊釘牢,以作防裂措施。在進行抹灰前首先要用801膠素水泥漿刷鋼絲網,以水泥漿剛好覆蓋完鋼絲網為宜。一般厚度都不應大於3mm。隔天再做下道抹灰工序。從而就能夠很好的保證了飾面層(面層)與填充牆體的粘結效果以及防止裂縫的產生。

Ⅱ 保溫砂漿的配方

保溫砂漿的配方主要包括以下材料及其配比

製作步驟:1. 首先,使用電子稱准確稱出上述主要骨料,並放置在一旁備用。2. 接著,稱出功能材料,並將它們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勻。3. 然後,將稱好的主要骨料配合著加入攪拌設備中,同時將配置好的功能材料慢慢由水泥與粉煤灰帶入設備中。注意,不要等骨料都投放完再加入功能料。4. 最後,進行攪拌,大約攪拌15分鍾左右即可得到保溫砂漿。

注意事項: 在製作過程中,要確保各種材料的准確稱量,以保證保溫砂漿的質量。 攪拌時要均勻,避免出現局部未攪拌到的情況。 製作完成後,要及時進行質量檢測,確保保溫砂漿的性能符合相關標准。

閱讀全文

與抗裂纖維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肚子減肥最有效方法視頻 瀏覽:907
win76許可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5
扎辮子視頻簡單方法 瀏覽:473
吹氣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60
青蒿素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瀏覽:78
金剛釉760地板安裝方法 瀏覽:711
能讓手機迅速充電的方法 瀏覽:613
羊快速退燒方法 瀏覽:64
有哪些避難逃生的方法 瀏覽:327
高效快速充電機6v8v使用方法 瀏覽:603
痛苦和煩惱的中醫解決方法 瀏覽:918
物理方法如何消脹氣 瀏覽:884
紙中鉛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瀏覽:238
銅生銹以及研究方法 瀏覽:643
杜仲泡澡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906
養豬廢水處理解決方法 瀏覽:512
氣缸平面度測量方法 瀏覽:212
讓大樹快速死亡的方法 瀏覽:875
榴槤花的種植方法和圖片 瀏覽:59
影子哪裡來的驗證方法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