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
答: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㈡ 化學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到底如何檢驗 site:zxxk.com
檢查一個裝置的氣密性一般有以下兩種方法:排氣法和加液法。
一、排氣法(又叫氣體熱脹冷縮法或倒吸法)
圖2
K
K
此類裝置的特點是:與大氣相通的導管在儀器內部的遠離儀器的底部。如圖1,它的檢查方法為: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緊握容器(或用熱毛巾,酒精燈微熱儀器),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松開手(或拿開熱源)後,是否會在導管內形成一段高於外液面的穩定的水柱。如能形成一段高於外液面的穩定水柱則表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或不漏氣。二、加液法
當與大氣相通的出口距儀器底部很近時,如圖2,我們很容易通過長頸漏斗向試管內加水而封住出口。它的檢查方法是:關閉活塞K,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漏斗頸內的液面高於試管內的液面形成一段水柱(或液面差),看此水柱能否穩定存在,如能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或裝置不漏氣。
圖4
圖3
K
A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一般使用以上兩種方法之一,而對於較復雜的的裝置,只要預先進行以下處理,也可用此二法檢查:1、看裝置有幾個口與大氣相通;2、封閉易封閉的出口。此時若整個裝置只剩一個口與大氣相通,則可根據此口與容器底部的相對位置選擇一或二檢查。如圖3,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只剩A與大氣相通,它遠離儀器(燒瓶)的底部,宜用排氣法檢查其氣密性;若關閉活塞K則只剩分液漏斗與大氣相通,這時則適合用加液法檢查其氣密性。若封閉出口後,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口與大氣相通,這時須進行3、把整套裝置分割成氣體互不相通的幾部分(不拆開儀器),使其中的每部分都只有一個口與大氣相通,個部分分別選擇合適的方法一或二檢查氣密性。若各部分的氣密性良好,則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如圖4,關閉兩個分液漏斗的活塞,在燒杯中加入水,微熱兩個燒瓶,若兩個導管口都有氣泡產生,冷卻後,導管內又都有水柱上升,且能穩定存在,說明該裝置不漏氣。綜上所述:檢查裝置氣密性,只留一口大氣通。此口接近儀器底,加水形成液面差,過段時間再查看,穩定不變氣密佳。此口遠離儀器底,外接導管水中插,加熱儀器冒氣泡,降溫形成液面差。穩定不變氣密好;逐漸減小氣密差。復雜裝置拆開看,綜合結果各自查。以上規則能牢記,氣密檢查你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