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基準位置度的檢測, 如圖:在三坐標上如何檢測位於116度和270度的兩孔的位置度0.05(用的PC DMIS)
首先建立一個工件坐標系,原點一定要設置在中間的那個小孔的圓心。將x軸旋轉到中間小孔的圓心和右邊小孔的圓心所構造的直線上。然後按照被測孔的理論角度和被測孔到中間小孔的圓心的理論距離構造一個理論的被測孔,最後實際測量被測孔,評價實際被測孔和理論構造的被測孔的距離,如果距離在0.05內說明孔合格,超過0.05說明不合格。根據工件的精度要求合理選擇安全裕度。這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最好不要用軟體上的位置度來分析,很麻煩還不直觀。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後補充一下你的問題,圖紙上沒有標基準,並不是表明沒有基準,當基準的一個中心孔的時候,基準可以不標,但不是沒有基準。
② 同軸度如何測量
兩個孔的公共軸心線是指兩孔各自被測表面長度的中點連線;假使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圓柱表面,它們的公共軸心線應該在圖樣上另做規定。
幾種測量機通常採用的同軸度測量方法:
一、應用系統功能法:
即測量機軟體系統中自帶的同軸度和同心度測量標准子程序,用戶在測量時可方便地進行調用。
二、極坐標測量法:
這是一種類似於平台測量的檢測方法,其基準元素可以通過圓柱、階梯柱、直線以及圓/圓等測量後構造的直線獲得。可以說,幾乎所有用作基準元素的單一基準或組合基準都將包括在內,而被測要素則更為簡單,通常情況只是圓的測量。
其操作步驟如下:
1、測量單一基準軸線或公共基準軸線並用其建立第一軸(同心度測量除外);
2、將基準軸線清零(即平移原點到基準中心);
3、在被測元素(孔或軸)上測若干截圓(通常測兩端);
4、輸出被測截圓極徑(PR值);
5、取其輸出較大PR值的2倍為所測同軸度誤差。
三、求距法:
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計算圓心到基準軸線距離的方法求得同軸度誤差。與極坐標測量方法不同的是,被選定的基準軸線無須清零,但評定同軸度誤差時同樣要取計算結果中最大距離乘以2。
-關於兩個相鄰較遠的短基準同軸度的測量: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困擾測量機用戶的問題,事實上已經證明由此單從測量數據上來看將有相當一部分工件被視為「超差品」,而那些「超差品」經裝配實驗後證明大多數沒有問題。這就不得不需要引起測量機操作員的注意。分析其原因,既不是機器精度太低,也不是系統軟體計算錯誤,主要是圖樣標注不妥。
對此,可採用以下幾種相應的測量方法:
1、當基準元素為孔時,可插入配合間隙較為合適的心棒,以延長基準軸線的實測長度;
2、採用建立公共基準的測量方法,模擬專用心棒進行檢驗的方法,分別測量兩圓柱對公共軸心線的同軸度;(參看前面公共基準軸線的建立方法和極坐標測量法);
3、在基準圓柱表面內測量更多的點,(多用於連續掃描測頭)以加大計算的信息量,使系統確定最大內接圓或最小外接圓時有充足的表面形狀信息。
③ 外圓和內孔的同軸度如何測量,用簡易檢具
簡單的一把游標卡尺或者壁厚千分尺,就可以大致測量外圓和內孔的同軸度了。
一些測量現場,由於沒有精確測量需要的工具。所以,利用手邊的一些常用測量工具來實現檢驗,還是很必須的。
選擇使用游標卡尺還是千分尺,這個還是要看同軸度的精度要求。
測量結果,壁最薄的地方,就是偏心最厲害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