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臘肉煮多長時間
臘肉煮15-30分鍾就能煮熟。在煮臘肉之前需要先進行焯水處理,因為臘肉等熏臘製品中都會有一定含量的亞硝酸鹽,焯水後可以去除臘肉中的亞硝酸鹽,然後再煮制15-30分鍾就能食用了。
臘肉多為豬肉腌制而成,根據豬的不同部位,肥肉分量最少的裡脊肉,每百克也要含55毫克的膽固醇,而每百克肥豬肉更是含109毫克膽固醇。高含量的膽固醇會沉澱、聚集在膽汁中形成結石。此外,動物性脂肪不易為人體所吸收,過多食用臘肉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煮臘肉的方法
1.整塊煮
超市裡面的臘肉一般都是一整條或者是將它切斷之後進行小包裝出售。所以如果是一家三口吃的話,可以買小袋裝的臘肉回來,然後將整塊臘肉放入水中清洗一下,接下來就可以直接放入裝有水的鍋中開始煮。煮的時候先開大火把水煮開,再開小火慢煮大約30分鍾左右,臘肉就會變軟,然後把它撈出控水,切薄片擺盤即可。
2.切片煮
買回來的新鮮臘肉也可以先將它洗干凈,然後直接改刀切成厚度適宜的薄片,接下來可以在裡面加入一些白菜,然後將臘肉與白菜放在一起放入鍋中去煮,這樣的話煮出來的臘肉和白菜都非常的好吃。
3.放入花椒
煮臘肉到時候可以在裡面放入適量的花椒,這樣可以提升臘肉的香味,放了花椒之後,會讓臘肉吃起來味道更加好一些。尤其在四川一帶,特別喜歡在煮臘肉的時候放入一些花椒。
家制臘肉做法
1.切條、腌制:將肉切成長30厘米,寬3至5厘米的條,用竹扦扎些小眼,用經過炒燙晾至溫熱的花椒和鹽進行揉搓,搓後放入瓷盆,皮朝下肉朝上,一層層碼放,最上一層用重物壓住。每隔2天翻倒1次,腌10天後,改為每天翻倒1次,再腌4至5天,取出,用繩穿上,吊掛通風處晾至半干。
2.煙熏:大鐵鍋內放鋸末,上架鐵箅子,把晾好的肉置其上,蓋上鍋蓋,然後燒火。當鋸末受熱冒煙時停火,肉熏上黃色,其水分已干即成。
3.蒸制、切片:把制好的臘肉放入溫水泡軟,颳去黃面,並用軟刷刷去肉上的塵土,再用溫水洗凈,放入容器,上屜用旺火沸水足氣蒸約1小時。下屜晾涼,切片裝盤食用。
警惕臘肉禁忌和副作用
首先,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從重量上看,100克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很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其次,臘肉營養損失多。在製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含量均為零。可以說,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雪上加霜」。第三,臘肉的含鹽量較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⑵ 臘肉怎麼吃才能軟爛
想要臘肉口感軟爛,你可以嘗試這幾種方法:
不論哪種方法,記得做好後嘗嘗味道,如果需要,可以適量加入一些調味料調整口感。享受你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