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隧道測量方法
隧道的測量主要有以下:
1、交樁復核控制樁
2、加密控制樁
3、把點引到隧道口
這些一般是前期工作,你要從開始就跟著去
4、中線測量、標高測量、
5、畫隧道弧線,開挖斷面放線
6、二襯凈空放線
7、部分結構物,如水溝蓋板台、避車洞的放樣
8、監控量測
以上其實都很簡單,
主要把測量的基本功練好,那些都不是問題,
看一遍人家怎麼做就知道了
B. 公路隧道工程有驗收標准嗎
有。
公路隧道工程質量檢查評定標准
1 一般規定
1.1 本標准適用於採用鑽爆法施工的山嶺隧道的檢驗評定。採用其他方法如盾構、掘進機、沉埋法施工的隧道的檢驗評定可參照本標准另行制定。
1.2 採用鑽爆法施工、設計為復合式襯砌的隧道,承包商必須按照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的頻率和量測項目進行監控量測,用量測信息指導施工並提交系統、完整、真實的量測數據和圖表。
1.3 隧道通風、照明、供配電、監控設施等的檢驗評定,應根據本標準的相關章節進行質量評定。
1.4 隧道洞口的開挖,應按照第4章路基土石方工程的標准進行檢驗評定;洞門和翼牆的澆(砌)築和洞口邊坡、仰坡防護按第6章擋土牆、防護及其它砌石工程的相應項目評定。
1.5 隧道路面的基層、面層,應按照路基、路面的標准進行檢驗評定。
1.6 長隧道每座為一個單位工程,多個中、短隧道可合並為一個單位工程,每座隧道分別評定後,按中隧道權值為2,短隧道權值為1,計算加權平均值作為該單位工程的得分.一般按圍岩類別和襯砌類型每100米作為一個分項工程,緊急停車帶單獨作為一個分項工程。混凝土襯砌採用模板台車,宜按台車長度的倍數劃分分項工程.按以上方法劃分分項工程時,分段長度可結合工程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分段長度不足規定值時,不足部分單獨作為一個分項工程。特長隧道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可根據具體情況另行劃分。
1.7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隧道和設有機電工程的一般公路隧道;
1) 隧道拱部、牆部、設備洞、車行橫通道、人行橫通道不滲水;
2) 路面乾燥無水;
3) 洞內排水系統不淤積、不堵塞,確保捧水通暢;
4) 嚴寒地區隧道襯砌背後不積水,捧水溝不凍結。
其他公路隧道:
1) 拱部、邊牆不滴水;
2) 路面不冒水、不積水,設備箱洞處不滲水;
3) 洞內捧水系統不淤積、不堵塞,確保捧水通暢;
4) 嚴寒地區隧道村砌背後不積水,路面乾燥無水,捧水溝不凍結。
1.8 隧道裝飾應按《建築裝飾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制定相應的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2 隧道總體
2.1 基本要求
1) 洞口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2) 必須按設計設置洞內外的捧水系統,不淤積、不堵塞。
3) 隧道防捧水施工質量須符合10.1.7款之規定。
詳情見:http://wenku..com/link?url=_q
C. 隧道牆面平整度檢測方法 隧道施工知識介紹
隧道牆面平整度檢測方法有哪些?想要了解這個問題的朋友們就請認真的閱讀一下文章的內容吧。
隧道牆面的平整度檢測方法之首先,我們需要做的是觀察噴射混凝土底部的平整度:側壁D/L≤1/6,拱頂≤1/8.其中L是噴射混凝土的兩個相鄰凸面之間的距離,D是短混凝土相鄰凸面之間的凹陷深度。
隧道牆面平整度檢測方法之檢查基面,並且在基面上不應有諸如鋼條和突起的尖銳突起。如果線圈底部有一個尖銳的突起,用研缽切割它以軟化切割部分,這樣防水層就不會形成孔。
隧道牆面平整度檢測方法之看一下.隧道橫截面或拐角的變化應採用R≥5cm的弧度。
隧道牆面的平整度檢測方法之製作防水層時,地板上不應有清水,如果有清水,應將其堵塞或拖拽。
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則根據新對隧道施工的經驗,隧道施工採用的基本原則可概括為12個詞:「不穩定,早期噴錨,破損測量,密封性」。兩種施工方法的選擇隧道施工方法的選擇主要基於施工襯砌類型,包括施工地質和水力條件,施工條件,岩石的等級,隧道穿透深度,隧道斷面尺寸和長度,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
常見部署方法新隧道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分為三種主要變型和幾種變型:全截面法,級聯法和分支開挖法。隧道的各種施工方法的選擇和特徵如下。
全斷面法,這樣的方法也就是整個切割方法。全截面是指一次性挖掘方法。截面方法可以應用於1至3級的均勻岩石,並且它應該具有大型建築機械,並且隧道的長度或工地的長度不應該太短,否則難以建造經濟的大型機器。根據施工經驗,這個長度至少應為1公里。
台階法
D. 隧道施工過程中主要監測哪些內容
1、洞外測量
符合導線復測,在實際實測中,首先對設計導線點進行測角、測距、平差,然後進行各導線點坐標的計算。
高程式控制制測量,以隧道進出口水準基點為起算點和閉合點,對全程水準點進行復合評定,不設成為一閉合高程式控制制網,採用水準測量與三角高程測量相結合的方法,按國家四等高程式控制制標准施測,並通過交叉交換復測。
2、平面控制測量,採用線路中線與符合導線相結合的形式,按照國家四等控制網標准布設。
首先,在進出口以已經納入洞外平面控制網的兩條邊作為隧道洞內控制網的聯系邊,然後在洞內布設支導線點,導線點應布設在施工干擾小、穩定可靠的地方,點間視線應離開洞內設施0.2m以上。
用全站儀對水平角和邊長同時施測,該導線在實地測設中應十分注意對導線的檢測,應為每一步產生的誤差都將會影響橫向貫通誤差,檢測方法一般按原有導線最前端的相鄰三點點位,通過同精度測角和測邊檢測。
如果角和邊的差值均在精度允許范圍內,則可以為原導線點的精度和點位均為可信,如超限應沿著原有導線依次倒退檢測,直至精度合格為止。這時以合格處導線點作起算點向前建立新導線。同時採用換手復測和隧道中線和坐標法互為復核的方法,以避免出現測設錯誤。
隧道分類
按長度
鐵路隧道:
(1)特長隧道:全長10000m以上;
(2)長隧道:全長3000m以上至10000m,含10000m;
(3)中隧道:全長500m以上至3000m,含3000m;
(4)短隧道:全長500m及以下。
公路隧道:
(1)特長隧道:全長3000m以上;
(2)長隧道:全長1000m以上至3000m,含3000m;
(3)中隧道:全長500m以上至1000m,含1000m;
(4)短隧道:全長500m及以下。
E. 隧道結構材質檢查的內容與方法是什麼
所有隧道設計使用的材料都會檢查,不過正常重點就是鋼材、地材、防水材料、中空注漿錨桿。隧道檢測內容的分類,材料檢測——屬土建工程的通用原材料,其檢測方法可查閱有關規定;屬隧道工程特有的材料需專項檢測,主要對錨噴的最終材質強度、防排水材料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施工檢測——包括施工質量檢測和施工監控量測。施工質量檢測內容按施工順序分為:超前支護及預加固質量檢測——支護構件的材質、規格、尺寸及安裝尺度要求;注漿效果。開挖質量檢測——開挖面的尺寸、形狀、平整圓順程度。
初期支護質量檢測——錨桿的間距、排距、長度、漿液注滿度、抗拔力;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厚度、平整度;鋼支撐的間距、節間連接、榀間連接;支護背後密實度。防排水系統質量檢測——防排水材質、規格;加工安設質量。襯砌質量檢測——襯砌的幾何尺寸、混凝土強度、背後密實程度。環境檢測——分施工環境檢測和營運環境檢測。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檢測,強度檢測,抗滲性能檢測(鐵路還有電通量檢測);鋼筋的焊接或連接性能檢測;防水板,土工布,止水帶,止水條、透水盲管,PVC管等防水材料的外委檢測,混凝土結構的無損檢測(超聲回彈等,地質雷達掃描檢測);破壞性檢測(鑽芯取樣等);錨桿拉拔力檢測等。隧道通風,照明,煙塵濃度檢測(外委檢測)。其他的還包括鋼架垂直度,地表下沉,圍岩的下沉、收斂等,這些都是由測量組來做。
F. 隧道襯砌混凝土厚度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方法有:沖擊-回波法、超聲發射法、激光斷面儀法、地質雷達法和直接測量法。
G. 隧道測量怎麼測
一、
洞口段施工:1、邊仰坡開挖:全站儀測量放樣,利用挖掘機自上而下逐段開挖,不得掏底開挖或上下重疊開挖,清除洞口與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石質地層仰坡開挖需要爆破時,應以淺眼松動爆破為主。局部也可人工配合修整,開挖時應隨時檢查邊坡和仰坡,如有滑動、開裂等現象,應適當放緩坡度。2、成洞面支護:仰坡刷坡完成後,及時用坡度板檢查坡度,待坡度檢查合格後,及時打設系統錨桿,並將錨桿頭外露,掛設金屬擴張網與錨桿頭焊接成整體。掛網完成後立即噴射混凝土,並反復噴射,直到達到設計厚度為止。3、截水溝施工:
在距仰坡坡口5米處開挖截水溝,截水溝開挖以機械為主,人工配合修整,修整完後,立即砌築7.5#漿砌片石,並用砂漿抹面。二、輔助施工:1、長管棚:套拱施工:施工放樣,模板安裝、鋼筋綁扎、導向管放樣,127導向管安裝,砼澆注。管棚施工:鋼管規格:熱扎無縫鋼管¢108㎜,壁厚6㎜,節長3米,6米;n
管距:環向間距50㎝;n
傾角:仰角1°(實際施工按2°施工),方向與線路中線平行;n
鋼管施工誤差:徑向不大於20㎝;n
隧道縱向同一截面內接頭數不大於50%,相鄰鋼管的接頭至少錯開1米。a
管棚施工方法:
測量人員准確放樣,標出洞中心線及拱頂標高,開挖預留核心土作為管棚施工的工作平台,開挖進尺為2.5米,開挖結束後,人工兩邊對稱開挖(品字型)工作平台,台階寬度1.5米,高度2.0米,作為施工套拱和管棚施鑽的平台。管棚應按設計位置施工,應先打有孔鋼花管,注漿後在打無孔鋼花管,無孔管可作為檢查管,檢查注漿質量,鑽機立軸方向必須准確控制,以保證孔口的孔向正確,每鑽完一孔便頂進一根鋼管,鑽進中應經常採用測斜儀量測鋼管鑽進的偏斜度,發現偏斜超過設計要求,及時糾正。鋼管接頭採用絲扣連接,絲扣長15㎝,為使鋼管接頭錯開,編號為奇數的第一節管採用3米鋼管,編號為偶數的第一節管採用6米鋼管,以後每節均採用6米長鋼管.b
管棚施工機械:n
鑽孔機械:配備xy-28-300電動鑽機,鑽進並頂進長管棚;n
注漿機械:bw-250/50型注漿泵2台;c
注漿參數:n
採用水泥-水玻璃漿液。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比1:0.5;水泥漿水灰比1:1;水玻璃濃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數2.4;注漿壓力初壓0.5~1.0mpa;終壓2.0mpa。2、小導管
a
超前小導管採用外徑42㎜、壁厚3.5㎜的熱扎無縫鋼管,鋼管前端呈尖錐狀,尾部焊上¢6加勁箍,管壁四周鑽8㎜壓漿孔,但尾部有1米不設壓漿孔,超前小導管施工時,鋼管與襯砌中心線平行以10°~30°外插角打入拱部圍岩,鋼管環向間距20~50㎝。每打完一排鋼管後,應立即噴漿封閉開挖面,然後注漿.注漿後,架設鋼拱架,初期支護完成後,每隔(2~3米,試圖紙而定)再另打一排鋼管,超前小導管搭接長度一般為1.0米。b
注漿參數:n
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比:1:0.5;n
水泥漿水灰比1:1;n
水玻璃濃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數2.4;n
注漿壓力0.5~1.0mpa;必要時在孔口設置止漿塞。
3、超前錨桿:外插角必須大於14度,注漿飽滿,搭接長度不小於1米。三、
預埋件施工:預埋件按設計尺寸採用木版作成設計形狀,安裝於二襯魔板台車中,且位置准確(誤差±50cm),固定牢固不得晃動,有管的必須中間穿鐵絲通過。四、調平層施工模板安裝的要求,在調平層兩側預先標定的位置上安裝模板。側模採用[10#槽鋼模板,頂面標高應與相應里程的路面標高一致,允許偏差±2mm,用水準測量調整、確定標高。模板每隔一定距離內外固定,保證不位移,模板的接頭應緊密平順,不得有離縫、歪斜和不平整等現象,模板接頭及底部均不得漏漿。砼灌注前,底層砼面上必須清洗干凈。當砼運達施工地點時,直接倒向安裝好模的路槽內,並用人工找補均勻。攤鋪時應考慮砼震搗後的沉降量。虛高可高出10%,使震實後的面層標高與設計相符。
H. 怎樣進行檢查與隧道類別判定呢
低應變動力檢測:檢測樁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判定缺陷類型及其部位,並對樁長進行核實、對樁身混凝土強度進行評價。聲波透射法檢測:檢測樁徑大於0.6米混凝土灌注樁的完整性。檢測計劃,根據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提供的《廣佛江快速通道江門段(K24+700~K27+100)工程二標段》施工圖紙和《建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2相關內容確定檢測數量,根據我標段樁基施工進展情況,待樁基成樁達到7d強度,我單位將委託有資質的江門市公路工程質量檢測站進行檢測,本方法對於檢測樁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判定缺陷類型及其部位,並對樁長進行核實、對樁身混凝土強度進行評價。現場測試儀器(採集儀)採用RSM-24FD浮點工程動測儀;拾振器:小樁徑採用高阻尼速度計、低阻尼速度計、高靈敏度加速度計;
大樁徑使用高阻尼速度計及加速度計。激振設備應有不同材質,不同重量之分,以改變激振的頻譜和能量,供激振條件試驗時選擇或供不同的檢測目的時選用。檢測前應對儀器設備進行檢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對樁頭處理,徹底去除浮漿,修復樁頭破損部分並磨平樁頭;測點布置,對於0.8m以上的大直徑樁應布置4~9個測點;每個檢測工地應進行激振和接收條件的選擇試驗,以確定最佳激振方式和接收條件;為提高反射波的分辯率,應使用小能量激振並選用截止頻率高的感測器放大器;對於完好樁,各測點多次重復測試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如出現異常波形應在現場及時研究,排除影響測試的不良因素再重測試。
I. 隧道結構變形有什麼檢查方法你知道嗎
1、變形監測的精度,測量等級及精度取決於變形觀測目的、變形觀測體的級別以及預計變形量的「必要精度」。隧道施工期要求拱頂下沉的監測精度為0.1mm(相對於水準工作基點)。為了保證監測精度,作業組人員組成應精幹合理,整個變形觀測期間應以不更換觀測員和主要觀測儀器為佳,每次觀測次序和行進路線也應盡量相同。
2、測量儀器設備,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拱頂下沉監測用DS1型精密水準儀進行水準觀測和用TOPCN(拓普康全站儀進行測距三角高程觀測相結合。三維位移觀測法又可分為絕對坐標觀測法和相對位移觀測法。測量儀器設備的選擇要在滿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先進和經濟實用,要盡可能的應用快速高效的作業方法。3、隧道內監測基準點、工作基點和監測點的建立,我們應該盡可能布置較少控制點作為隧道內拱頂部分的監測點和基準點,監測點和基準點隨隧道開挖逐步向前布置。因隧道開挖過程所做導線點容易破壞,導線每周進行一次復核和延伸。
J. 隧道工程質量檢驗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隧道工程質量檢驗內容如下:1、材料質量檢測;2、超前支護與預加固圍岩施工質量檢測;3、開挖質量檢測;4、初期支護施工質量檢測;5、防排水質量檢測;6、施工監控量測;7、混凝土襯砌質量檢測;8、通風檢測;9、照明檢測等。
法律依據:《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 第十三條 質量檢測試樣的取樣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和國家有關規定,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下現場取樣。提供質量檢測試樣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試樣的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