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古樹的鑒別方法

古樹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08 01:47:45

❶ 古樹茶怎麼鑒別

香韻
此為鑒別古樹茶的重要關鍵之一。樹有多高根有多深,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高海拔與低海拔也會有很大的差距,如哀牢山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無量山的果蜜香韻,剛柔並濟的完美茶性。

一定要選擇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香韻,且香韻沉穩者。香韻沉穩就是在泡茶時,第一泡茶湯倒出後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難將此種香韻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現的,特別是此時熱聞、溫聞、及杯冷後的冷聞,還有這時候聞香的持久性,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

甜度
這里的「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與回甘混為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當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慢慢就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即可領略,因此新茶客會很難品出。

茶湯
湯是鑒別內質豐富度的關鍵二。當年新制茶製程合理的並不是就是金黃色,而多是黃綠色,也不一定就完全透亮,新茶需要一個二三年的「靜置」期。而過了第一個三五年的轉化期,古樹茶茶湯多為黃亮、金黃色等,色澤明亮。茶湯粘稠感強,厚實度顯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澀平和,化開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達20-30分鍾持續性:8-12泡後茶性依然穩定,後期陳香轉化速度快,收藏價值較高。台地茶如果內質不足,茶湯表現就會淡薄,這個感覺您可以仔細對比嘗試。

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後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

苦澀
苦澀也是鑒別茶好壞的關鍵,苦澀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主要是要苦能回甘、澀要生津,能化得開化快。苦澀較重而不能化得開的茶主要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苦澀就體現得尤為突出;另一種則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台地茶僅能吸收的淺層土壤里鹼性加強,所以就會造成苦澀增加。

根據上面兩點原因可以告訴大家,苦澀絕對不是茶氣,也不是說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還有人說不苦不澀不成茶這些均為值得討論的觀點,苦澀是原性,也可說成是茶的缺點,畢竟這年頭,大家都不願意「多吃苦」吧?再教大家一招實用的鑒別方法,喝茶時留出一杯茶湯,冷卻之後再來喝,苦澀會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還在,這就是古樹茶內質豐富、茶性穩定的表現。

喉韻
喉韻是鑒別古樹茶的另一關鍵。喉韻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涼舒適感,此感會使您呼吸都尤為順暢,舒爽度較高,還有會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 「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嘗到甘甜」。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台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韻,古樹茶在喝完茶後這種喉韻均能持續20-30分鍾之久,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但如果要收藏,這還不夠,還得看茶體現出的兩性:持續性,穩定性。

持續性、穩定性
簡單來說就是茶的耐泡度。生茶的投茶量一般是6-8克,精確稱重,泡法標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蓋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泡茶時採用礦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後保持小沸騰的狀態,一般我們採取電磁爐或光波爐燒水,可以保持持續沸騰,每泡開湯時間10秒即可,沖水下去時不直沖,而應順蓋碗邊緣均勻環繞慢慢加水,然後10秒左右後出湯,這樣的泡法您就能客觀能鑒別出每一泡湯水中的持續度。

在品飲時,如果發現上述滋味在任意一泡發生減弱時,證明此茶的持續度到達於此。相比較,普通台地茶的耐泡度會比古樹茶略差,6泡後滋味會明顯淡化。古樹茶一般能持續至8-10泡以上,較好者能持續至12泡以上。持續性決定了茶的穩定性,持續性越久,穩定性越高。通過持續性的鑒別就能得出茶性的穩定度,穩定度越高,就證明此茶的內質豐富,才有存放價值。

❷ 古樹的樹齡是怎麼測出來的

古樹是綠色活化石,是歷史的見證。保護古樹是每個有責任的人都應該做的事情,那麼我們見到的古樹的樹齡是如何測出來呢?主要有以下有幾個方法:

1,文獻追蹤、訪談、實地勘測調查估測法

古樹的樹齡鑒定是有先後順序的,通常是首先採用文獻追蹤法,通過查閱地方誌、族譜、歷史名人游記和其它歷史文獻資料,以獲取相關的書面證據,推測出樹木的年齡。結合實地考察和走訪當地的老年人等,來推測樹木的大致年齡來預估樹齡。

然後結合古樹的外觀情況,比如生長狀況,外觀老化程度、樹種的生物學特性等進行相關的測量,綜合分析後,推斷其樹齡。

基因

6,針測儀測定法

這種方法也是對古樹有損傷的鑒定樹齡的方法,將針測儀的鑽刺針,鑽入古樹,通過測量樹木的鑽入阻抗,儀器會輸出古樹生長狀況波形圖,由此來鑒定樹木的年齡。

很多情況下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一種或者多種鑒定方法來對古樹進行樹齡測定,古樹很有意義,對研究很多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因此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古樹。

❸ 如何辨別古樹茶

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樹――雲南臨滄香竹箐(3200年)

古樹茶的鑒別在業界也是一個相對難以用簡潔而普適的語言來說明的問題,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由於普洱茶不同的品種、山頭、海拔、環境、氣候、採摘、加工,甚至施肥情況等均會對我們品飲一款茶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目前沒有誰能提供一種適合大眾的100%准確辨識普洱古樹茶的方法。但是還是有一些相對可靠的方法。

1、干茶外觀(可靠度:)

左古樹茶,右台地茶

一般說來古樹的條索更粗大,顏色也更深一些。但是台地茶只要費點心思,也完全可以做出類似效果。不過相對而言古樹茶的芽頭及二葉透過茶毫多顯出烏潤色澤,這點台地茶一般難以體現。

2、香氣及香韻(可靠度:)

茶樹有多高,根系就有多深,根系越深所吸收的礦物質就越豐富

一般而言台地茶香氣飄揚而短暫,古樹茶香氣沉穩而持久。其中我們講一下茶水香和葉底香。這里先普及一下茶水香的概念,茶水香並不是指茶湯聞起來的香氣,而是指口腔體驗到的香感,如說花生香是吃的香不是聞的香。一款加工得當的古樹,在數泡,甚至十幾泡之後,茶水中還是透香的,葉底也還是香的。相對而言干茶香和杯底香說服力較弱,不過如果在多泡之後杯底留香還是明顯的話,也能說明一些問題。另外而古樹茶根系深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冰島的果蜜香冰糖韻,剛柔並濟,台地茶是很難出現此種香韻,此種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樹齡就越大。

3、滋味(可靠度:)

古樹茶茶湯粘稠有油性

回甘生津:台地茶回甘和生津持久度較差,古樹茶則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有時甚至一兩個小時後還能體會得到。另外如果是有一定喝茶功底的茶友還會在古樹茶中體會到有別於回甘的一種高雅的清甜,新茶友就需慢慢修煉了。

苦澀度:由於山頭和品種不同,會有很大差異。但是同一山頭同一樹種的普洱茶古樹茶相對苦澀度低且化得快。

茶湯粘稠度:台地茶或許會有較強口味(刺激性),但多數口感單薄。古樹茶入口較為順滑,且內質豐富(尤其是果膠質),在口感上會出現溫厚稠密感,這種稠密感即是大家所說的「厚」。

耐泡度:耐泡度是鑒定古樹茶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茶葉的耐泡度會受茶葉松緊度、投茶量以及沖泡手法的影響。在同等條件下,古樹茶普遍更耐泡,一般可以泡十幾泡,有的可泡二十幾泡。台地茶則會顯出底蘊的不足,十泡之已經力不從心,湯質變薄,出現樹葉味和水味。

4、茶氣及喉韻(可靠度:)

好的古樹茶總能讓你體會到他經歷過歲月的厚重

茶氣和喉韻是識別普洱茶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但是需要有一定經驗的茶友才可體會到。

茶氣:目前,茶氣這個詞的很多茶友有點感念混淆,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所謂茶氣並不是說茶湯入口的苦、澀、回甘生津等刺激性的強弱,這些刺激性的強弱我們稱之為茶性的強弱。茶氣反應是指喝古樹普洱之後的體感反應,由於每個人的敏感度不同所以感受也會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後背發熱、發汗,指尖滲汗,身體的通透感、輕松感,氣血通暢,面色紅潤等等。甚至有練過氣或體感敏感者還能感到經脈的疏通與氣血運行。這並非玄虛,確實存在。另外有性繁殖的台地茶會有較弱茶氣,無性繁殖的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喉韻就是喝完茶後喉部形成的清涼舒適感,此感會使您呼吸都尤為的順暢,舒爽度較高,還有會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嘗到甘甜,香韻。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時,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台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不能形成喉韻,這種喉韻古樹茶在喝完茶後均能持續10分鍾以上,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

5、葉底(可靠度:)

古樹茶充滿活性的葉底

同一山頭、品種和季節的古樹茶葉底一般顏色更深、葉片更厚實、葉脈更顯,葉子彈性和柔韌度更好。

最後再總結一下,選擇普洱茶古樹茶,茶氣和茶韻雖然不是唯一要求,但卻是最為重要的標准。只要是茶氣強勁純正,茶韻獨特美妙的那必然是一款上佳的古樹茶,如果沒有茶氣茶韻的普洱茶,即便再怎麼名山名寨,再怎麼名人故事,那都稱不上是一款好普洱茶。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懂茶妹交流哦~

【END】

記得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哦,更有機會獲得2017新茶體驗裝,還等什麼快去評論區留言吧,留言越多機會越多哦

❹ 樹齡簡單的鑒定方法是什麼

數樹上的螺紋。

有些品種的樹(如針葉樹),每年都會在樹枝上生出一個螺紋。數一下螺紋數量,可以估計大樹的年齡。這個方法不如砍倒樹然後數年輪那麼精確,這能允許用戶在不破壞樹木的前提下估算樹齡,從樹木與胸部齊平的地方(離地大約1.3米)開始向上數螺紋,在總數上加1,算上樹頂的一枝。

樹木種植注意事項

土壤為樹木提供成活的基本條件,是樹木賴以生長的重要基礎,因此土壤條件的好壞關繫到樹木能否成活。

樹木的生態習性雖與農作物有所不同,但對土壤要求仍然是精耕細作,尤其劃撥給植樹造林用的土地,往往都不是熟地良田,城市花池內回填的種植土也不是種植過莊稼的熟土,因此更需要進行較徹底的深翻,打碎大塊的土塊,拔出草根,深翻深度在40至50厘米,以便疏鬆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整地時也要細致,土塊直徑應在3厘米以下,否則樹木生根困難,影響到成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樹齡、人民網-千年樹齡如何判斷?樹齡三段法取得重大突破

❺ 什麼是古樹茶怎麼分辨好壞

古樹茶一般生長在海拔較高的茶山之上,樹齡一般超過300年,海拔較高,無人為因素,環境原始生態。且植株高大,樹干高、根系多,主幹及枝幹明顯,植株稀疏,產量低,不易採摘。

在辨別古樹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誤區,往往根據葉底的大小厚薄來判斷,以為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其實,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而是跟茶種有關。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市場常有人用大葉厚葉的台地茶,輕度揉捻,製成松拋條,充當古樹茶。說到底,辨別古樹茶,還是要通過口腔品飲、身體感受來辨別。

香韻

此為鑒別古樹茶的重要關鍵之一。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南糯山的果蜜香韻,剛柔並濟的完美茶性。一定要選擇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香韻,且香韻沉穩者。香韻沉穩就是在泡茶時,第一泡茶湯倒出後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難將此種香韻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現的,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

甜度

這里的「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與回甘混為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當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慢慢就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即可領略。新茶客會很難品出。

茶湯

古樹茶茶湯多為金黃色,色澤通透明亮,而且這是當年早春茶的表現。湯是鑒別內質豐富度的關鍵二。茶湯粘稠感強,厚實度顯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澀平和,化開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達20-30分鍾持續性:8-12泡後茶性依然穩定,後期陳香轉化速度快,收藏價值較高。台地茶如果內質不足,茶湯表現就會淡薄,這個感覺您可以仔細對比嘗試。

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後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

苦澀

苦澀也是鑒別茶好壞的關鍵,苦澀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苦澀較重的茶只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苦澀就體現得尤為突出;另一種則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台地茶僅能吸收的淺層土壤里鹼性加強,所以就會造成苦澀增加; 根據這兩點原因可以告訴大家,苦澀絕對不是茶氣,也不是說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還有人說不苦不澀不成茶這些均為錯誤觀點,苦澀是原性,也可說成是茶的缺點;再教大家一招實用的鑒別方法,喝茶時留出一杯茶湯,冷卻之後再來喝,苦澀會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還在,這就是古樹茶內質豐富、茶性穩定的表現。

喉韻

喉韻是鑒別古樹茶的關鍵之三。喉韻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涼舒適感,此感會使您呼吸都尤為順暢,舒爽度較高,還有會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 「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嘗到甘甜」。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台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韻,古樹茶在喝完茶後這種喉韻均能持續20-30分鍾之久,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但如果要收藏,這還不夠,還得看茶體現出的兩性:持續性,穩定性。

持續性

簡單來說就是茶的耐泡度。生茶的投茶量一般是8克,精確稱重,泡法標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蓋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泡茶時採用礦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後保持小沸騰的狀態,一般我們採取電磁爐或光波爐燒水,可以保持持續沸騰,每泡開湯時間10秒即可,沖水下去時不直沖,而應順蓋碗邊緣均勻環繞慢慢加水,然後10秒左右後出湯,這樣的泡法您就能客觀能鑒別出每一泡湯水中的持續度。

在品飲時,如果發現上述滋味在任意一泡發生減弱時,證明此茶的持續度到達於此。相比較,普通台地茶的耐泡度會比古樹茶略差,6泡後滋味會明顯淡化。古樹茶一般能持續至8-10泡以上,較好者能持續至12泡以上。持續性決定了茶的穩定性,持續性越久,穩定性越高。通過持續性的鑒別就能得出茶性的穩定度,穩定度越高,就證明此茶的內質豐富,才有存放價值。

以上方法,是鑒別古樹茶的個人經驗之談,不一定全對,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經驗。其實,好的茶是不分古樹還是台地茶的,只是目前市場上古樹茶和台地茶的價格差別太大,而利益驅動之下,魚龍混雜者不在少數,作為消費者,必須具備點鑒別能力,方能少交點「學費」。

❻ 如何辨別古樹茶

首先,如果是緊壓茶(如餅茶),從餅面看,古樹茶條索肥大,餅面看去顯大粗枝大葉,芽頭相對少。台地茶則條索細嫩,芽頭相對多。(不過此點易造假,不少人把粗老的台地茶做成古樹茶的樣子出售);
第二,泡茶出湯(這個是最準的)
如果是古樹茶,滋味更濃厚,也格外耐泡,相同條件下(水溫,浸泡時間,投茶量,器具)古樹茶可沖泡次數較台地茶多50%以上。
如果你不是很熟,建議你採用此法識別。
如果無條件對比,你可取茶5克放入大蓋碗內沖沸水浸泡5分鍾,如此重復四次以上,如果四泡以上茶味然足,那麼當為古樹茶無疑,此法雖較笨,但極可行。

閱讀全文

與古樹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煲出一副好耳機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735
手腳破皮有什麼土方法止疼 瀏覽:318
物理都有什麼探究方法 瀏覽:578
剛摘的柿子用什麼方法才能快速吃 瀏覽:995
斷電器與保護器連接方法 瀏覽:361
如何給下水道疏通方法 瀏覽:274
秒潮使用方法 瀏覽:582
室內減肥器材最佳方法 瀏覽:192
如何變不內向的方法 瀏覽:837
髖關節痛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635
常用的葯敏試驗方法有哪些 瀏覽:663
美術課堂組織方法研究前期調查表 瀏覽:512
鼻竇炎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589
如何保護和發展眼睛視力的方法 瀏覽:152
各方法之間對比分析 瀏覽:436
紅菇最佳食用方法 瀏覽:159
放線找水平線最簡單的方法視頻 瀏覽:949
計算特別多0有簡單方法嗎 瀏覽:980
剩餘可動油計算方法 瀏覽:716
防範木馬和病毒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