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工傷認定最簡單方法

工傷認定最簡單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9 21:34:06

❶ 怎樣辦理工傷認定

隨著《 勞動法 》、《 勞動合同法 》的施行與完善,勞動者權益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在企業中,出現勞動者受傷的情形,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及時申請 工傷認定 ,這不僅是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也是在保護企業的利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怎樣辦理工傷認定。 根據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一條提煉歸納, 工傷 一般是指勞動者為企業工作的過程中遭受到身體的傷害或者被診斷出 職業病 。而我國明確規定,企業需要為勞動者購買 工傷保險 ,當事故發生或者被確診職業病的時候,企業或者個人經過工傷認定後,可以從工傷保險中支付一部分費用。 我們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來梳理一下勞動者發生事故或被診斷出執業病之後如何去辦理工傷認定。當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受傷之後,企業應該在30日內向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社局。如果企業沒有申請認定,受傷的勞動者或者勞動者的直系親屬可以在事件發生一年之內申請工傷認定。勞動保障部門接受材料審核後,會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決定。受理作出認定後,企業或者是受傷的勞動者或其親屬對認定不服的,可以在60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如果對於行政復議結果依舊不服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 訴訟 。 在申請認定時候有一點需要注意,一般來講,除了建工領域、掛靠關系等方面不需要 確認勞動關系 可以申請之外,其他的企業在申請工傷認定時,要先進行 勞動關系 的確定。 在申請認定的時候需要准備些什麼材料呢?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中的規定,用人單位在申請時,需要提交《 工傷認定申請表 》兩份,與勞動者簽訂的 勞動合同 ,勞動者的 身份證 明,勞動者就醫時,醫院的病例、診斷證明等,還有就是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規定的其他的材料。勞動者申請除了准備以上材料之外,還要准備戶籍證明或者 租房合同 或者暫住證等,證明自己的收入是居民還是農村的。發生意外傷害時如果有人在場,最好還是提交 證人 證言。 另外,如果是 交通事故 的,交警部門作出的《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書要跟以上材料一起上交。如果在認定書中劃分的責任主要是受傷勞動者的,勞動保障部門一般不會認定為工傷。如果在事故中不幸身亡的,申請家屬需要提供當事人的 死亡證明 。 還有比如外派、出差、上下班途中等情況中發生傷害的,也要提供相關的 證據 ,特別是上下班途中,需要考慮路線和時間的合理性。 上交以上材料之後,等待勞動保障部門的審核,電話要保持暢通,有情況隨時會通知申請人。之後會進行 傷殘等級 的鑒定。 以上就是工傷認定辦理的程序,希望對大家有用。

❷ 工傷認定是怎麼進行的

1、提交申請:工傷認定工作由參保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2、是否受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表》後,認為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應當場或在15個工作日內下達《工傷認定補正材料通知書》。決定受理的,下達《工傷認定申請受理通知書》,送達用人單位、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決定不予受理的,下達《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說明理由,並告之訴權。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應填寫《工傷認定文書送達回證》,受送達人或代收人應簽收後予以寄回。
3、調查核實: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收集證人證言應填寫《工傷認定調查筆錄》。需要用人單位提供證據的,應填寫《工傷認定舉證通知書》,並送達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供證據,特殊情況下不能按時提供證據的,應書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延期舉證的申請,是否准許,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決定。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限內提供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4、工傷認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應製作《工傷認定決定書》,在20個工作日內分別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的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並抄送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送達《工傷認定決定書》應填寫《工傷認定文書送達回證》。
5、發放證明: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達到1—10級傷殘者,由負責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發《工傷證》,交工傷保險待遇享受人保存。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❸ 怎麼才能認定工傷

法律分析:發生以下情況可以認定為工傷:

(一)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職工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職工患職業病的;

(五)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❹ 如何進行工傷認定呢

進行工傷認定的程序:
1、由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向有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並提交相應的材料;
2、有關部門收到申請之後,對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查驗;
3、有關部門審核查驗之後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第十八條第一款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❺ 如何才能認定工傷

一、職工發生工傷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確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如單位因故未申請,工傷職工可在一年內自行申請認定;

二、職工或者用人單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書》,同時還應提交:勞動者身份證復印件、用人單位企業信息、勞動合同復印件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書。

三、工傷職工或者用人單位備齊以上材料,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遞交工傷認定申請材料,該部門自受理之日起依法會在60日之內做出是否屬於工行的認定結論,如果不認可工傷認定結論,還可自收到認定書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或者6個月內申請行政訴訟,由復議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對工傷認定結論最終認定。

法律依據:

《工傷認定辦法》第四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❻ 工傷怎樣認定

法律分析: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❼ 如何去鑒定工傷

勞動者遭受工傷事故,鑒定流程: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決定仲裁後,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組成專家組;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閱讀全文

與工傷認定最簡單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仰焊有哪些運條方法 瀏覽:897
cin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瀏覽:546
桂圓籽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730
旋轉式變阻器連接方法電流走向 瀏覽:889
嬰兒高燒385用什麼方法退熱最快 瀏覽:198
如何快速修復手臂曬傷的方法 瀏覽:31
唯一解決近視問題的方法 瀏覽:524
要有什麼方法才能得到張真源 瀏覽:912
乳腺腫塊術後鍛煉的方法 瀏覽:33
三個百分比差異性分析用什麼方法 瀏覽:362
咸鴨蛋商品快速製作方法 瀏覽:200
最新華為手機錄屏方法 瀏覽:128
安卓手機流量共享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81
吊墜繩子後面怎麼打活結方法 瀏覽:795
如何泡製海椒方法 瀏覽:118
寬雙眼皮畫眼線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16
系統的校正設計常用方法 瀏覽:259
白樺茸粉簡單的使用方法 瀏覽:369
治療蕁麻疹的土方法 瀏覽:960
蟲刺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