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判斷旋轉式變阻器接入電阻的是哪個接線柱
回答: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變阻器的旋鈕,根據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大或變小,來判斷接入了哪個接線柱。
如圖所示,旋轉式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電阻體(圖中黑色部分)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旋轉式變阻器
這種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方法有兩種:
1.當把A和B接入電路,接入電路的電阻體是滑片的左半部分。順時針旋轉旋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值逐漸變小。
2.當把B和C接入電路,接入電路的電阻體是滑片的右半部分。順時針旋轉旋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值逐漸變大。
B. 什麼是可變電阻
可變電阻器既可變電阻通常用在中需要經常調節(即阻值不需要頻繁變動)的電路中,起調整電壓、調整電流或信號控制等作用,其主要參數與固定電阻器基本相同。
可變電阻的分類:
可變電阻器的種類及結構。可變電阻器按製作材料可分為膜式可變電阻器和線繞式可變電阻器;
1、膜式可變電阻器
膜式可變電阻器採用旋轉式調節方式,一般用在小信號電路中,調整偏置電壓或偏置電流、信號電壓等。
膜式可變電阻器通常由電阻體(合成碳膜)、活動觸片(活動金屬簧片或碳質觸點)、調節部件和三個引腳(或焊片)等組成。其中兩個固定引腳接電阻體兩端,另一個引腳(中心抽頭)接活動觸片。用小一字型螺釘旋具旋動調整部件、改變活動觸點與電阻體的接觸位置,即可改變中心抽頭與兩個固定引腳之間的電阻值。
膜式可變電阻器有全密封式、半密封式和非密封式三種結構。
a.全密封膜式可變電阻器也稱實心式可變電阻器,其電阻體是由碳黑、石英粉、有機粘合劑等材料混合製成後,壓入塑料或環氧樹脂等材料的基體,再經加熱聚合而成。活動觸片採用碳質觸點,調節部件用塑料製成。電阻體和活動觸點被金屬外殼密封(金屬外殼上方有調節孔)。其優點是防塵性能好,很少出現接觸不良故障。
b.半密封膜式可變電阻器的電阻體與全密封式可變電阻器電阻體製作工藝基本相同。其活動觸片採用金屬簧片,外部塑料罩蓋封,旋轉塑料罩時,活動觸片也隨之旋轉。此可變電阻器調節方便,但防塵性能不如全密封膜式可變電阻器。
c.非密封膜式可變電阻器也稱片狀可調電阻器,其電阻體採用碳黑、石墨、石英粉、有機粘合劑等配成一種懸浮液,塗在玻璃纖維板或膠木板上製成的。活動觸片採用金屬簧片,簧片上有調節孔,未另設置單獨的調整部件。其缺點是防塵性能差,觸點易氧化,容易出現與合成碳膜接觸不良的故障。
2、線繞式可變電阻器 線繞式可變電阻器屬於功率型電阻器,具有雜訊小、耐高溫、承載電流大等優點,主要用於各種低頻電路的電壓或電流調整。 大功率線繞式可變電阻器也稱滑線式變阻器,它分為軸向瓷管式線繞可變電阻器和瓷盤式線繞可變電阻器,採用非密封裝結構。 小功率線繞式可變電阻器有圓形立式線繞可變電阻器、圓形卧式線繞可變電阻器和方形線繞可變電阻器等幾種,均為全密封式封裝結構。
另外,可變電阻器按結構形式可分為立式可變電阻器和卧式可變電阻器。
可變電阻的外形特徵:
可變電阻與普通電阻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區別,它具有下列一些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可以在線路板中識別可變電阻:
(1)可變電阻的體積比一般電阻的體積大些,同時電路中可變電阻較少,在線路板中能方便地找到它。
(2)可變電阻共有三根引腳,這三根引腳有區別,一根為動片引腳,另兩根是定片引腳,一般兩個定片引腳之間可以互換使用,而定片與動片引腳之間不能互換使用。
(3)可變電阻上有一個調整口,用一字螺絲刀伸入此調整口中,轉動螺絲刀可以改變動片的位置,進行阻值的調整。
(4)在可變電阻上可以看出它的標稱阻值,這一標稱阻值是指兩個定片引腳之間的阻值,也是某一個定片引腳與動片引腳之間的最大阻值。
(5)立式可變電阻主要使用於小信號電路中,它的三根引腳垂直向下,垂直安裝在線路板上,阻值調節口在水平方向。
(6)卧式可變電阻也使用於小信號電路中,它的三根引腳與電阻平面成90°,垂直向下,平卧地安裝在線路板上,阻值調節口朝上。
(7)小型塑料外殼的可變電阻體積更小,呈圓形結構,它的三根引腳向下,阻值調節口朝上。
(8)用於功率較大場合下的可變電阻(線繞式結構),體積很大,動片可以左右滑動,進行阻值調節。
可變電阻的作用與特點:
可變電阻首先是一種電阻,它在電子電路中可以起電阻的作用,它與一般電阻的不同之處是它的阻值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連續變化,在一些要求電阻值變動而又不常變動的場合,可使用可變電阻。
可變電阻由於結構和使用的原因,故障發生率明顯高於普通電阻。可變電阻器通常用於小信號電路中,在電子管放大器等少數場合也使用大信號可變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