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6個月寶寶肥胖怎麼指導
6個月的寶寶正是長肉快速的階段,所以不要總擔心寶寶太胖。將寶寶的體質控制在一個標準的范圍內,才是最益於他健康發育的。所以如果寶寶的體重超標,媽媽們一定要改變喂養的方式。那麼四個月寶寶太胖怎麼辦?
6個月的寶寶體重一般是在5公斤到8公斤不等,如果寶寶的體重大於9公斤就有點超重的,需要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適當的改變喂養的方式。而如果是母乳喂養,媽媽們的飲食要適當的減少些營養,避免乳汁中脂肪的含量過高,導致寶寶肥胖。而如果是奶粉喂養的寶寶,在沖泡奶粉時,濃度一定要適宜。避免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的加重,而長大以後會因為肥胖導致更多疾病的發生。
等寶寶過了六個月,體重和身高的增長速度將沒有那麼快了,等寶寶學會了走路,可以多帶他去戶外活動,再加上寶寶貪玩,體重也會慢慢的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多去戶外運動,一方面能讓寶寶的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而且可以讓寶寶的免疫能力提高。所以選擇一種可行且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寶寶的發育是非常有利的。
⑵ 寶寶6個月體檢,報告出來超高超重,有點缺鈣,醫生給配了迪巧小兒碳酸鈣D3顆粒,這個鈣劑效果好嗎
這個挺好的,另外還要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比如豆類、蝦皮、海帶等,平時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鈣吸收,幫助寶寶骨骼和身高的發育
⑶ 母乳喂養,我的寶寶六個月20斤,是超重嗎,我應該怎樣做
你好! 寶寶的體重是屬於偏重的范圍,超出不是很多,無需特別限制,只要注意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即可。飲食上要定時定量,可以在輔食中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適當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多喝水,注意飲食均衡。
⑷ 嬰兒期超重肥胖的干預措施有哪些
兒童肥胖症的防治:兒童肥胖症是社會性肥胖流行的起始原點,它伴隨兒童成長向成人肥胖症延續和擴展,最終發展成為危及社會生產力、延緩經濟發展及消耗綜合國力的社會性公共衛生問題。鑒於兒童肥胖症是一個多因素的社會醫學問題,在防治方面必須採取全社會投入的辦法:包括政府、醫學、公共衛生學及兒童保健體系、社區、學校、家庭等,在國家政策和主管部門得力措施支持下,實施綜合防治才能取得較好效果,其中首要和艱難的環節是在兒童期的健康教育,主要措施是對家庭及肥胖兒童的心理輔導、調整膳食及合理鍛煉。 1.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及其普及和對社區家庭的集中輔導和對肥胖兒童的個別指導,特別是對肥胖兒童心理輔導及行為矯正是減肥治療成功的關鍵。通過與肥胖兒童談心,分析存在的危險因素,交流成功減肥兒童的經驗,確定矯正自己問題的方向及階段目標,不時鼓勵些許進步,促使兒童通過調整膳食及合理鍛煉成長為健壯兒童樹立信心。 2.控制肥胖及減肥有兩大關鍵要點,即:控制兒童攝入食物中的總能量及增強日常活動和鍛煉。肥胖兒童的行為習慣是後天環境與人體互動的生理及心理結果的外表徵象。就進食來說,每天多吃含45千卡能量的食物,即約為增加40克米飯或25克水餃或多用5克烹調油對學齡兒童的食慾及進食來說,自然不在話下;可是這樣累積下來,一年可增加1千克體重。實質上,肥胖就是這樣每天多吃一點吃出來的。因而在適齡、合理范圍內控制攝食量是首要的工作,也是成敗的關鍵。 在膳食調理方面,家長首先要正確看待兒童的體格生長,消除孩子還是胖點好的非科學自豪感。堅持家庭日常平衡膳食,鼓勵兒童參加社會活動和適合於兒童的多項運動,組織定期郊遊或假日遠足。消除肥胖兒童自卑、孤僻、迴避參加兒童集體活動的心理。 以家庭為目標改變不合理食物結構,家長以身作則改變自身飲食習慣以及對食物的偏好,在家庭中實施平衡膳食,安排適合於兒童的食譜,這是樹立肥胖兒童信心的重要支柱。為預防兒童肥胖,母親在孕期就要充分注意建立合理膳食食譜,防止孕期體重過度增長,藉以避免產出巨大新生兒,從而取得自胎兒期就預防肥胖的效果。胎兒出生後產婦要下定決心堅持母乳喂養,避免過度人工喂養帶來的早期肥胖是成功防止兒童肥胖的最早和最有成效的措施。瘦素抵抗是肥胖狀態下最顯著的病理生理變化,通過對肥胖兒童血漿瘦素水平與早期喂養方式關系的研究,觀察到嬰兒期母乳喂養(不低於半年)可以降低兒童期血漿瘦素水平,從而有助於預防兒童期肥胖的發生。據我國10年研究,出生後堅持半年以上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兒童長到5歲時發生肥胖的概率遠低於人工喂養兒童,可參見表54。 對較大兒童的肥胖,應在調查肥胖兒童家庭膳食結構的基礎上,改變其中不合理配膳部分並建立新的平衡膳食食譜,改變飲食習慣及進食行為,在有關兒童平衡膳食安排中應遵循以下要求: ★查出兒童當前實際體重所需的能量,以及該兒童按身高所對應的參考體重所需的能量,兩者的能量差額為調控肥胖的初期目標。首先減去差額能量的1/3~112(視兒童承受能力而定)。每7~10天遞減一次,直到減至該兒童現有身高參考標准體重所需的總能量。, ★蛋白質則按該兒童現有身高標准參考體重的上限供給,以滿足心理需求。 ★脂肪按調控後總能量的30%供給。調控後的總能量減除蛋白質及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後即為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再將此能量轉化為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重量,分配在當日的餐點中。 ★提供並滿足該年齡兒童各種營養素的推薦攝入量及當前超出合理體重所需的營養素量。 ★為滿足食慾和有飽足感可食用熱量少體積大的食物,如蘑芋、芹菜、韭菜、蘿卜、筍等。並嚴格控制零食,但為照顧兒童情緒,每日零食應控制在25~40克范圍,最好分兩次。 ★研究資料提示,牛乳中的乳清蛋白質、脂肪及乳鈣,在補充人體鈣攝入量不足時,不致加重肥胖。因此兒童食譜中應堅持每日有適合於該兒童需要的鮮牛乳或乳製品,各種食物的選擇及互換量可參見表65、表66、表67及表73。 ★制訂適合於該兒童的食譜,參見表64。鼓勵按時進餐,嚴格控制零食及休閑小食品。對各種飲料限定用量,每日總量控制在250~350毫升之間,但不限制飲水量。 ★定期在婦幼保健部門監測與肥胖有關的各類項目,並接受醫師指導。 3.體育鍛煉、循序漸進,鼓勵肥胖兒童由輕微體力活動逐步加強鍛煉,直到有節奏的、連續的、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及運動。這樣才能使肌肉充分運用氧氣、有效代謝糖原及脂肪等能量物質以增強肌肉量、肌張力及耐力,這就叫有氧運動。如快步行走、滾鐵環、跳皮筋、體操、跳舞、跳繩、踢毽子、爬樓梯、騎自行車、溜旱冰、游泳乃至在有限場內的捉迷藏式跑步及各種日常體育運動項目等,這些都可看作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在中等強度運動時,大約40%~50%的能量來自脂肪,而餘下的50%~60%來自碳水化合物。在運動過程中,氧的消耗量隨運動強度而異,如跑步時所消耗的氧量約為步行時的3.3倍。這樣可較好地消耗體內脂肪,取得減肥、促進健康的效果。 這種有氧運動,可以改善人體心、肺功能,對提高耐力有良好作用。通過運動,機體在有負荷的條件下進行代謝,提高了可貯備的潛能,從而強化了機體內環境,對提高反應能力、增強免疫力和應激能力、提高骨礦含量、骨礦密度及加厚骨質、強壯體質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在堅持實施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鼓勵兒童進行鍛煉和運動不僅提高了平衡膳食的實效,取得促進生長發育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有效地組織了腦中樞神經和全身各系統器官之間的協作和功能聯系,打破了原來的代謝模式,重新建立心理、膳食、代謝、運動綜合模式,既強壯身體,促進骨健康,提高體質,又從本質上增進了兒童整體性健康。
⑸ 寶寶六個月15斤正常嗎
6個月寶寶15斤正常嗎
一般來講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寶寶的體重在5.97kg-11.72kg之間,所以大家不要再問「六個月寶寶15斤偏瘦嗎」這樣的問題了。因為生活中大部分的寶寶都是在正常的范圍中的。正是因為這個范圍較大,所以大家在判斷的時候要多加註意,辯證的看待,因為遺傳的原因,不排除部分的寶寶天生就是比較瘦小的,這個時候使用飲食的方法只會導致寶寶出現肥胖,所以大家愛要科學的看待寶寶的體重哦。
1、寶寶怎麼控制體重
1.1、增加體格鍛煉
應提高患兒對運動的興趣,成為上學愛好。運動要多樣化,包括慢跑步、柔軟操、太極拳、乒乓球及輕度游泳等。肥胖的家屬成員最好同時參加,易見療效。每日運動量約1小時左右,應逐漸增加。劇烈運動可激增食慾,應避免。
1.2、飲食管理
1.2.1、限制食量時必須照顧小兒的基本營養及生長發育所需,僅使體重逐步降低。最初,只要求制止體重速增。
1.2.2、設法滿足小兒食慾,避免飢餓感。故應選熱能少而體積大的食物,如芹菜、筍、蘿卜等。必要時可在兩餐之間供給熱能少的點心如不加糖的果凍、魚干、話梅等。
1.2.3、蛋白質食物能滿足食慾,又其特殊動力作用較高,且為生長發育所必需,故供應量不宜少於2g/kg/d。
1.2.4、碳水化合物體積較大,對體內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皆有幫助,可作為主要食品。但應減少糖量。
1.2.5、脂肪供給熱能特別多,應予限制。如油煎食物、厚味油汁及各種甜食脂肪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2、影響寶寶體重的原因
2.1、母體身材的高矮
孕婦的體型嬌小,胎兒很可能也比較小、比較輕,如果以套用公式所得的結果來判定胎兒體重不足,這是不正確的,必須依個體差異性而定。
2.2、胎盤的功能
子宮內胎盤機能是否良好,也會影響胎兒體重。胎盤功能好,寶寶獲得的氧氣、養分足夠,才會長得好;反之,則有可能體重過輕。
2.3、臍帶血管的功能
臍帶是輸送血液、養分給胎兒的重要管道,如果臍帶有問題,如打結、只有單一臍動脈,或有水囊、血腫現象,都會影響血液的輸送,也會影響寶寶的體重。
2.4、血液中的血糖高低
適度的糖分能幫助胎兒成長,因此母體的血糖含量高,胎兒會長得較快、較大,如常見的妊娠糖尿病會造成巨嬰,就是因為媽媽的血糖過高,帶給寶寶太多糖分所造成的。
3、寶寶體重超重怎麼辦
如果你被醫生告知寶寶超重了或者有超重的危險,則需要採取措施控制一下寶寶的體重。寶寶會超重的原因在於他攝入的能量比消耗的要多。家長可以調節寶寶的飲食,並鼓勵寶寶多做運動。
寶寶天性活潑好動,大多數初學走路的寶寶一整天都不會閑著,但是有的寶寶比較懶,家長需要多督促一下。如果寶寶已經上幼兒園了,家長要向老師了解寶寶白天的活動量有多少。活動量不足的話,家長可以帶寶寶去公園散步,讓寶寶多跑動,消耗熱量。
⑹ 寶寶體重超重,媽媽的飲食如何調整
你好,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不建議減肥,可以正常喂養,但如果過於肥胖的話,媽媽在飲食上,要少食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可以適量增加高蛋白飲食,比如豆製品、瘦肉等,也可以多添加維生素類食物。對於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來說,還不會自主運動,可以由父母幫助寶寶做被動運動:
闊胸運動:
讓寶寶的兩手握住媽媽的大拇指,使寶寶的兩手向外平展與身體成90度角,然後再向胸前交叉。重復12次。
上臂運動:
讓寶寶兩臂左右分開,上舉,前平舉,還原放體側。重復8次。
伸展運動:
讓寶寶兩臂輪流彎曲,盡量使手觸臂肩,伸直時放鬆。每側重復6次。
動肩運動:
握住讓寶寶雙手,兩側交替由內向外劃圈,使兩臂作圓形的旋轉。重復8次。
小腿運動:
握住寶寶小腿,使其伸屈雙膝關節。重復4次。握住寶寶小腿,使腿靠緊腹部。伸直時放鬆。每側重復4次。
自行車運動:
握住寶寶兩膝,使寶寶兩腿上舉與腹部成直角。重復4次。握住寶寶膝關節,輕將寶寶髖關節由內向外圓形旋轉。重復4次。
⑺ 寶寶超重怎麼辦
如果你被醫生告知寶寶超重了或者有超重的危險,則需要採取措施控制一下寶寶的體重。寶寶會超重的原因在於他攝入的能量比消耗的要多。家長可以調節寶寶的飲食,並鼓勵寶寶多做運動。
寶寶天性活潑好動,大多數初學走路的寶寶一整天都不會閑著,但是有的寶寶比較懶,家長需要多督促一下。如果寶寶已經上幼兒園了,家長要向老師了解寶寶白天的活動量有多少。活動量不足的話,家長可以帶寶寶去公園散步,讓寶寶多跑動,消耗熱量。
除了運動外,家長還需要合理調整寶寶的飲食。對寶寶的日常飲食作一個記錄,根據寶寶的進食情況計算其攝入的能量。如果寶寶一天攝入的熱量超標,則需要減少一些零食和飲料的攝入,並對正餐中的食材進行合理的營養搭配。
不要讓寶寶在兩餐之間吃太多零食,尤其是甜食。多給寶寶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嘗試以水果取代高熱量點心作為零食。如果寶寶挑食不愛吃蔬菜,可以試試給他做蔬菜湯或果蔬汁。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如果你讓他和你一起買菜、摘菜、做飯,他很可能會更樂意吃蔬菜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很喜歡吸奶瓶,則要注意寶寶是否喝了比身體所需的量要多的奶量。滿周歲的病變每日只需攝入大約350~500毫升的奶,如果超量,寶寶還要喝的話,可以給寶寶喝一些稀釋的飲料代替。寶寶2歲可以開始喝半脫脂奶,半脫脂奶所含的脂肪量和熱量要少一些。
⑻ 我現在懷孕6個月了寶寶超重怎麼辦啊
在臨床檢查中,胎兒偏小、偏大兩周都是正常的,如果偏大偏小太多,醫生會根據其他檢查異常來進行綜合判斷。
一般來說,生理上的偏大小偏小大部分與這些因此相關:
1、月經周期不規律,按末次月經計算的孕周跟實際孕齡不符,此時應通過B超核算等辦法來糾正孕周和預產期。
2、通過B超數據估計量的胎兒大小,有一定的主觀性,因醫生的操作手法不同,也會出現一定的誤差。
3、遺傳因素,夫妻雙方或一方比較瘦小。夫妻雙方的身高、體重會遺傳給胎兒,這種遺傳不少從胎兒時期就開始顯現。
4、孕媽媽營養過剩或者營養不良,胎兒就可能相應地偏大偏小,建議調整飲食,管理好體重增長。
5、其他慢性病患者:甲亢、貧血、肝臟疾病等等,也會容易出現胎兒偏小的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治療;而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則容易出現胎兒偏大。
6、孕媽媽長期情緒不佳,壓力過大,導致營養吸收的問題,也會出現胎兒偏小的情況;孕媽媽抽煙、喝酒、濫用葯物等也可能導致胎兒體重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胎兒的偏大或偏小動態觀察,而不能僅靠一次的檢查數據就下結論,應該結合連續幾次的檢查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