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以最快最簡單的方法發酵豬糞
豬糞發酵做肥料方法很簡單:
將豬糞便與秸稈、鋸末屑、蘑菇渣等按適當比例(糞便佔80-90%,其他佔10-20%)混合。1噸物料(鮮料約2.5噸)加1公斤金寶貝肥料發酵劑,按1公斤金寶貝肥料發酵劑加5公斤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物)稀釋後再均勻撒入物料堆,混拌發酵即可。注意,用米糠最好不用「統糠」,新鮮米糠的營養及通氣性遠優於陳舊米糠。
發酵過程注意適當供氧與翻堆,溫度控制在55-65℃,溫度太高對養分有影響。發酵物料的水分應控制在60~65%。過高過低均不利於發酵,水過少,發酵慢;水過多會導致通氣差、升溫慢,並產生臭味。調整物料水分方法:水分過高可添加秸稈、鋸末屑、蘑菇渣、干泥土粉等。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
整個發酵過程一般5-7天後即可完成物料的徹底脫臭、發酵腐熟、殺蟲滅菌等。成品有機肥為蓬鬆狀、呈黑褐色,略帶酒香味或泥土味,營養豐富,施入農田更安全方便,用於瓜果蔬菜、經濟作物、苗木花卉營養土,價值增值更高。
Ⅱ 豬糞(豬屎)要怎麼發酵
發酵最簡單方法:把豬糞尿放在一個空閑的地方堆成堆(最好是挖個大坑),連同雜草或少量土一塊逐漸堆積,最後用塑料布罩上,一般夏天10天左右即可腐熟(臭味減小、發散表明已腐熟)。
(2)泰州豬糞發酵簡單方法擴展閱讀:
豬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糞尿,或許是祖傳本性。野豬不在窩邊拉屎撒尿,推斷為以避免敵獸發現。
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豬是家畜中最愛清潔的動物。豬能保持其睡窩床干潔,能在豬欄內遠離窩床的一個固定地點進行排糞尿。豬排糞尿是有一定的時間和區域的,一般多在食後飲水或起卧時,選擇陰暗潮濕或污濁的角落排糞尿,且受鄰近豬的影響。
據觀察,生長豬在採食過程中不排糞,飽食後約5min左右開始排糞1~2次,多為先排糞後再排尿,在飼喂前也有排泄的,但多為先排尿後排糞,在兩次飼喂的間隔時間里豬多為排尿而很少排糞,夜間一般排糞2~3次,早晨的排泄量最大, 豬的夜間排泄活動時間占晝夜總時間的1.2%~1.6%。
參考鏈接:網路--豬糞
Ⅲ 豬糞發酵方法
回答Ⅳ 豬糞如何發酵
豬糞發酵做肥料方法很簡單:
將豬糞便與秸稈、鋸末屑、蘑菇渣等按適當比例(糞便佔80-90%,其他佔10-20%)混合。1噸物料(鮮料約2.5噸)加1公斤金寶貝肥料發酵劑,按1公斤金寶貝肥料發酵劑加5公斤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物)稀釋後再均勻撒入物料堆,混拌發酵即可。注意,用米糠最好不用「統糠」,新鮮米糠的營養及通氣性遠優於陳舊米糠。
發酵過程注意適當供氧與翻堆,溫度控制在55-65℃,溫度太高對養分有影響。發酵物料的水分應控制在60~65%。過高過低均不利於發酵,水過少,發酵慢;水過多會導致通氣差、升溫慢,並產生臭味。調整物料水分方法:水分過高可添加秸稈、鋸末屑、蘑菇渣、干泥土粉等。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
整個發酵過程一般5-7天後即可完成物料的徹底脫臭、發酵腐熟、殺蟲滅菌等。成品有機肥為蓬鬆狀、呈黑褐色,略帶酒香味或泥土味,營養豐富,施入農田更安全方便,用於瓜果蔬菜、經濟作物、苗木花卉營養土,價值增值更高。
Ⅳ 豬糞 發酵的簡單方法
豬糞有機肥
肥料成分多,少許的土壤蓬鬆效果。
特點
豬糞有機肥是由豬糞發酵而來。雖然主要成分為豬糞,但是需要產品經過水分調節,並且加入能吸附味道的木屑等輔料。
雖然也會根據製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豬飼料大多都是高營養飼料和粗飼料,因此一般來說肥料成分比牛糞有機肥多,比雞糞發酵有機肥少。而土壤蓬鬆效果比牛糞有機肥低,比雞糞有機肥高,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糞便發酵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氮和磷。相反的纖維含量較少,土壤蓬鬆效果較低,因此適合持續釋放有機物,部分整地完成的農田,要避免施肥量以避免肥料過多,同時要調整基肥的用量。
大量添加木屑等輔料,可以為土壤提供蓬鬆的效果。
發酵原理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Ⅵ 豬糞怎樣發酵
肥料成分多,少許的土壤蓬鬆效果。
特點
豬糞有機肥是由豬糞發酵而來。雖然主要成分為豬糞,但是需要產品經過水分調節,並且加入能吸附味道的木屑等輔料。
雖然也會根據製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豬飼料大多都是高營養飼料和粗飼料,因此一般來說肥料成分比牛糞有機肥多,比雞糞發酵有機肥少。而土壤蓬鬆效果比牛糞有機肥低,比雞糞有機肥高,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糞便發酵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氮和磷。相反的纖維含量較少,土壤蓬鬆效果較低,因此適合持續釋放有機物,部分整地完成的農田,要避免施肥量以避免肥料過多,同時要調整基肥的用量。
大量添加木屑等輔料,可以為土壤提供蓬鬆的效果。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Ⅶ 豬糞怎麼發酵成有機水肥
摘要 豬糞發酵的方法非常的簡單,把豬糞堆積在一起,然後用塑料布蓋起來進行密封,保證環境的溫度在25-35℃之間,能夠最快速度的發酵。還可以在豬糞中混入粉碎的農作物秸稈,使豬糞中有縫隙,能夠更加充分的腐熟。豬糞在沒有腐熟的情況下,是不能直接給作物施加的,會出現燒苗的情況。
Ⅷ 豬糞怎麼發酵 豬糞的發酵步驟
1、物料配比。1.5噸豬糞(新鮮糞便約2.5噸)加1公斤肥料發酵劑,發酵劑需與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物)按1:5的比例混勻後,再均勻撒入豬糞堆,混拌均勻。最好加入秸稈或蘑菇渣等調節一下碳氮比。
2、物料建堆。在做堆時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會影響發酵,高度在1.5米~2米,寬度2米,長度在2~4米以上的堆發酵效果比較好。
3、溫度要求。啟動溫度應在15℃以上較好(四季可作業,不受季節影響,冬天盡量在室內或大棚內發酵)。
4、水分要求。發酵物料的水分應控制在65%左右。過高過低均不利於發酵,水過少,發酵慢;水過多會導致通氣差、升溫慢,並產生臭味。調整物料水分方法:水分過高可添加秸稈、鋸末屑、蘑菇渣、干泥土粉等。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
5、翻堆通氣。發酵過程注意適當供氧與翻堆(溫度升至75℃或以上時要翻倒幾次),升溫控制在65℃左右,溫度太高對養分有影響。
6、發酵完成。一般一周內可發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表明發酵完成。如鋸末、木屑、稻殼類輔料過多時,應延長發酵時間,待充分腐熟。
Ⅸ 豬糞有什麼好的發酵方法嗎
豬糞有機肥
肥料成分多,少許的土壤蓬鬆效果。
特點
豬糞有機肥是由豬糞發酵而來。雖然主要成分為豬糞,但是需要產品經過水分調節,並且加入能吸附味道的木屑等輔料。
雖然也會根據製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豬飼料大多都是高營養飼料和粗飼料,因此一般來說肥料成分比牛糞有機肥多,比雞糞發酵有機肥少。而土壤蓬鬆效果比牛糞有機肥低,比雞糞有機肥高,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糞便發酵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氮和磷。相反的纖維含量較少,土壤蓬鬆效果較低,因此適合持續釋放有機物,部分整地完成的農田,要避免施肥量以避免肥料過多,同時要調整基肥的用量。
大量添加木屑等輔料,可以為土壤提供蓬鬆的效果。
豬糞發酵原理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豬糞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豬糞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