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第一條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等可以依託電子訴訟平台(以下簡稱「訴訟平台」),通過互聯網或者專用網路在線完成立案、調解、證據交換、詢問、庭審、送達等全部或者部分訴訟環節。
在線訴訟活動與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條人民法院開展在線訴訟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公正高效原則。嚴格依法開展在線訴訟活動,完善審判流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技術保障,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
(二)合法自願原則。尊重和保障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對訴訟方式的選擇權,未經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同意,人民法院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適用在線訴訟。
(三)權利保障原則。充分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強化提示、說明、告知義務,不得隨意減少訴訟環節和減損當事人訴訟權益。
(四)便民利民原則。優化在線訴訟服務,完善訴訟平台功能,加強信息技術應用,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提升糾紛解決效率。統籌兼顧不同群體司法需求,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加強訴訟引導,提供相應司法便利。
(五)安全可靠原則。依法維護國家安全,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有效保障在線訴訟數據信息安全。規范技術應用,確保技術中立和平台中立。
『貳』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是什麼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如下:
1、公正高效原則。嚴格依法開展在線訴訟活動,完善審判流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技術保障,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
2、合法自願原則。尊重和保障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對訴訟方式的選擇權,未經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同意,人民法院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適用在線訴訟;
3、權利保障原則。充分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強化提示、說明、告知義務,不得隨意減少訴訟環節和減損當事人訴訟權益;
4、便民利民原則。優化在線訴訟服務,完善訴訟平台功能,加強信息技術應用,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提升糾紛解決效率。統籌兼顧不同群體司法需求,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加強訴訟引導,提供相應司法便利;
5、安全可靠原則。依法維護國家安全,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有效保障在線訴訟數據信息安全。規范技術應用,確保技術中立和平台中立。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
第四條 人民法院開展在線訴訟,應當徵得當事人同意,並告知適用在線訴訟的具體環節、主要形式、權利義務、法律後果和操作方法等。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對在線訴訟的相應意思表示,作出以下處理:
(一)當事人主動選擇適用在線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再另行徵得其同意,相應訴訟環節可以直接在線進行;
(二)各方當事人均同意適用在線訴訟的,相應訴訟環節可以在線進行;
(三)部分當事人同意適用在線訴訟,部分當事人不同意的,相應訴訟環節可以採取同意方當事人線上、不同意方當事人線下的方式進行;
(四)當事人僅主動選擇或者同意對部分訴訟環節適用在線訴訟的,人民法院不得推定其對其他訴訟環節均同意適用在線訴訟。
對人民檢察院參與的案件適用在線訴訟的,應當徵得人民檢察院同意。
『叄』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
第一條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等可以依託電子訴訟平台(以下簡稱「訴訟平台」),通過互聯網或者專用網路在線完成立案、調解、證據交換、詢問、庭審、送達等全部或者部分訴訟環節。
在線訴訟活動與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二條人民法院開展在線訴訟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公正高效原則。嚴格依法開展在線訴訟活動,完善審判流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技術保障,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
(二)合法自願原則。尊重和保障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對訴訟方式的選擇權,未經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同意,人民法院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適用在線訴訟。
(三)權利保障原則。充分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強化提示、說明、告知義務,不得隨意減少訴訟環節和減損當事人訴訟權益。
(四)便民利民原則。優化在線訴訟服務,完善訴訟平台功能,加強信息技術應用,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提升糾紛解決效率。統籌兼顧不同群體司法需求,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加強訴訟引導,提供相應司法便利。
(五)安全可靠原則。依法維護國家安全,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有效保障在線訴訟數據信息安全。規范技術應用,確保技術中立和平台中立。第三條人民法院綜合考慮案件情況、當事人意願和技術條件等因素,可以對以下案件適用在線訴訟:
(一)民事、行政訴訟案件;
(二)刑事速裁程序案件,減刑、假釋案件,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宜線下審理的刑事案件;
(三)民事特別程序、督促程序、破產程序和非訴執行審查案件;
(四)民事、行政執行案件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執行案件;
(五)其他適宜採取在線方式審理的案件。第四條人民法院開展在線訴訟,應當徵得當事人同意,並告知適用在線訴訟的具體環節、主要形式、權利義務、法律後果和操作方法等。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對在線訴訟的相應意思表示,作出以下處理:
(一)當事人主動選擇適用在線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再另行徵得其同意,相應訴訟環節可以直接在線進行;
(二)各方當事人均同意適用在線訴訟的,相應訴訟環節可以在線進行;
(三)部分當事人同意適用在線訴訟,部分當事人不同意的,相應訴訟環節可以採取同意方當事人線上、不同意方當事人線下的方式進行;
(四)當事人僅主動選擇或者同意對部分訴訟環節適用在線訴訟的,人民法院不得推定其對其他訴訟環節均同意適用在線訴訟。
對人民檢察院參與的案件適用在線訴訟的,應當徵得人民檢察院同意。第五條在訴訟過程中,如存在當事人欠缺在線訴訟能力、不具備在線訴訟條件或者相應訴訟環節不宜在線辦理等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相應訴訟環節轉為線下進行。
當事人已同意對相應訴訟環節適用在線訴訟,但訴訟過程中又反悔的,應當在開展相應訴訟活動前的合理期限內提出。經審查,人民法院認為不存在故意拖延訴訟等不當情形的,相應訴訟環節可以轉為線下進行。
在調解、證據交換、詢問、聽證、庭審等訴訟環節中,一方當事人要求其他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在線下參與訴訟的,應當提出具體理由。經審查,人民法院認為案件存在案情疑難復雜、需證人現場作證、有必要線下舉證質證、陳述辯論等情形之一的,相應訴訟環節可以轉為線下進行。第六條當事人已同意適用在線訴訟,但無正當理由不參與在線訴訟活動或者不作出相應訴訟行為,也未在合理期限內申請提出轉為線下進行的,應當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承擔相應法律後果。第七條參與在線訴訟的訴訟主體應當先行在訴訟平台完成實名注冊。人民法院應當通過證件證照在線比對、身份認證平台認證等方式,核實訴訟主體的實名手機號碼、居民身份證件號碼、護照號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信息,確認訴訟主體身份真實性。訴訟主體在線完成身份認證後,取得登錄訴訟平台的專用賬號。
參與在線訴訟的訴訟主體應當妥善保管訴訟平台專用賬號和密碼。除有證據證明存在賬號被盜用或者系統錯誤的情形外,使用專用賬號登錄訴訟平台所作出的行為,視為被認證人本人行為。
人民法院在線開展調解、證據交換、庭審等訴訟活動,應當再次驗證訴訟主體的身份;確有必要的,應當在線下進一步核實身份。
『肆』 互聯網法院全流程互聯網訴訟是怎樣的
訴訟流程:
1、起訴→十天調解→調解成功→撤訴→結案。
2、起訴→十天調解→調解不成功→立案審核→支付訴訟費→未繳費處理→結案。
打官司不用麻煩的跑到法院去,只需在家裡打開電腦,就可以在線參加庭審,真正實現了從立案、送達、證據交換、庭審、調解到判決、執行每一個環節全流程在線解決。
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揭牌。
第一案:杭州互聯
網法院揭牌後,第一案開審。原告為《後宮甄嬛傳》作者,被告為網易公司,起訴案由是,網易未經授權,在其經營的網站「網易雲閱讀」上通過收費方式非法向公眾提供《後宮甄嬛傳》的在線閱讀服務。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審理完第一案,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
(4)線上線下訴訟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1、打開電腦,輕點滑鼠,起訴、調解、立案、舉證、質證、庭審、宣判、送達、執行等訴訟環節全部在網上完成,足不出戶,便打了官司。
法官通過網路與天南海北的當事人連線,審理案件。全球首創的「非同步審理模式」打破了時間限制,使當事人不再囿於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參與庭審。
智能化審判系統將法官從繁重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涉網案件開庭平均用時僅需28分鍾,一起案件從起訴到結案平均僅需20天,這其中還包括了15天的舉證期限。
2、杭州互聯網法院主要職責
按照依法有序、積極穩妥、遵循司法規律、滿足群眾需求的要求,探索涉網案件訴訟規則,完善審理機制,提升審判效能,為維護網路安全、化解涉網糾紛、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等提供司法保障。
3、杭州互聯網法院主要意義
杭州互聯網法院將按照「依法有序、積極穩妥、遵循司法規律、滿足群眾需求」要求,積極探索涉網案件訴訟規則,完善審理機制,提升審判效能,為維護網路安全、化解涉網糾紛、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互聯網法院
『伍』 線上民事訴訟流程
線上民事 訴訟 流程與線下一致。流程如下: 1、原告起訴; 2、法院受理後將 起訴書 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 答辯狀 ,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 開庭審理 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並公告; 5、法庭調查。 6、法庭辯論。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形式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 起訴狀 ,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陸』 在線訴訟規則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共三十九條,明確了在線訴訟的法律效力、基本原則、適用條件,內容涵蓋在線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訴訟環節,首次從司法解釋層面構建形成系統完備、指向清晰、務實管用的在線訴訟規則體系。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 第一條 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等可以依託電子訴訟平台(以下簡稱「訴訟平台」),通過互聯網或者專用網路在線完成立案、調解、證據交換、詢問、庭審、送達等全部或者部分訴訟環節。在線訴訟活動與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二條 人民法院開展在線訴訟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公正高效原則。嚴格依法開展在線訴訟活動,完善審判流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技術保障,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二)合法自願原則。尊重和保障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對訴訟方式的選擇權,未經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同意,人民法院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適用在線訴訟。(三)權利保障原則。充分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強化提示、說明、告知義務,不得隨意減少訴訟環節和減損當事人訴訟權益。(四)便民利民原則。優化在線訴訟服務,完善訴訟平台功能,加強信息技術應用,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提升糾紛解決效率。統籌兼顧不同群體司法需求,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加強訴訟引導,提供相應司法便利。(五)安全可靠原則。依法維護國家安全,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有效保障在線訴訟數據信息安全。規范技術應用,確保技術中立和平台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