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騎馬觀花
【解釋】: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比喻觀察事物或了解情況不深入細致。
【拼音】:[qí mǎ guān huā]。
【典故】: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多次進京趕考沒有考中,直到46歲時才考取進士,他用寫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心情。
【語法】:用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貶義,指走過場。
【近義詞】:淺嘗輒止、浮光掠影、蜻蜓點水。
【反義詞】:入木三分、鞭辟入裡。
【結構】:連動式。
【謎語】:驊、千里坐騎看木蘭、寶玉乘騎探襲人。
【歇後語】:騎兵逛公園。
(1)騎馬看落花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登科後》是唐代詩人孟郊於貞元十二年(796年)進士及第時所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前兩句將作者過去失意落拓的處境和現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進行今昔對比,突現今朝躍入新天地時的思緒沸騰;後兩句說他在春風里洋洋得意地跨馬疾馳,一天就看完了長安的似錦繁花,表現出極度歡快的心情。
情與景會,意到筆隨,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後的得意之態,還酐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快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並派生出「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流傳後世。
參考資料:網路——走馬觀花
2. 騎馬技巧
騎馬不象開車給油就走,踩煞車就停,它能感覺到你不會騎,它知道你不會騎就會欺負你不聽你的話,成心和你作對,你讓他走非不走,故意低頭吃東西,拉它起來他就故意的抗韁,原因是有的是由於馬淘氣,有的是因為馬的脾氣不好。 這沒辦法這就需要你的信心和駕馭它的信念感染它,就要讓他服從你,就要讓他聽你的,這時候他就不是寵物了,說不好聽的就是個畜生了。
當然也需要一些技巧,這個技巧每個人不一樣,每匹馬也不一樣,總的說來包括用韁繩,鞭子,腳,腿,胯等,或者這些動作的綜合運用。
首先讓馬走就有用送跨,腿夾馬,腿蹭馬肚子,向一側拉馬韁繩,用鞭子晃悠,再不走用鞭打,還不走那就只好下馬來用手拉了,也許那匹馬頭天晚上和老婆吵架了。
每個人傳給馬的信息不一樣,馬對每個人的認可程度也不一樣,通俗的說就是人對馬的感覺不一樣,專家們稱為馬感,就像音樂叫樂感,游泳叫水感,打球叫球感,當然有的人的感覺好有的人就差,我知道的野花的馬感就很好,她騎的一匹馬叫快樂,別人起就跑偏,需要用韁向一側拉,她騎就沒事,她是用身體語言很自然的把信息傳給馬,馬接收到信息不用拉韁繩馬就照她的意願跑,棒哥的馬感也很好,專門騎烈馬,這可不是光有膽量和力量就能做的,你還要有和馬交流的感覺。
如果你真的一點感覺也沒有,一上馬就害怕,永遠也克服不了恐懼心理,永遠也找不到感覺,那就最好別從事這項運動了,因為誰都知道感覺有的時候是天生的。
現在說說會騎馬。騎上馬飛跑不算會騎馬,傻子都會,弄個傻子放在馬上只要不掉下來就能跑,算會騎嗎?所以不要以為會騎馬飛奔就算會騎馬。
那什麼算會騎馬呢?我想每個人心裡的定位都不同,我和馬隊的朋友有時候也聊天說到這個,有人說能越障礙,有人說我就佩服能騎著馬在地上撿東西的所謂鐙里藏身。要讓我說初學者都有讓馬顛的五臟六腑翻個的經歷,那是有個特殊動作不會,叫輕快步,牧民們叫小顛,就是隨著馬的節奏點一下支撐一下,馬的節奏快你就跟著快,節奏慢你就慢。會了這個動作了就不會讓馬把你顛得五臟六腑翻江倒海了,也好看了,也穩當了,這看起來就像會騎的了,這就從讓他控制你到不受控制了,以後你還可以控制速度幅度,那就成了控制它了。所以總的說來,能控制馬了,就算會騎馬了,但是這是最初級的要求,就想從駕校出來的人都會開車了,可不是開得多好不出事故,以後還要慢慢的磨練,有的人掌握得快,有的慢。
安全
會騎馬了就像游泳會游泳的容易淹死,會開車以後容易撞車,不會騎馬的人危險不大,因為他們很緊張因此會很小心,會騎了以後就會大意,會疏忽就會落馬,也不用太害怕老騎手都落過馬,但還是應該盡量避免落馬。
怎麼避免呢?除了掌握控馬的技術外還有就是經驗,每個人落馬的原因大相徑庭,初學者可以聽聽老騎手們說說落馬的經歷,以後你遇到了就可以避免。
一、閃。馬跑著跑著突然轉彎,人沒有準備被閃下來。有幾個原因:
1.有個路口你沒有給馬明確的指示,解決辦法:到路口處提前給馬明確的指示。
2.路上有個東西讓馬害怕,馬試圖躲閃那個東西,如一個獸皮,形狀怪異的東西,甚至一隻破鞋等。解決辦法:隨時注意周圍的情況。
3.馬有閃人的毛病。解決辦法:換一匹。所以這需要事先問好馬的情況,最好又老手帶領到了解馬的情況的地方去。
二、路況。地上有坑、有洞,有拉的繩子,有陷的地方,石頭多的地方,太滑的地方,都可能會造成馬失蹄而落馬,或者馬急停而落馬。
解決辦法:到熟悉的地方跑,不熟悉的先將要跑的路線走一遍,要是這樣的隱患要是太多就不適合奔跑。
三、馬具。肚帶斷了,腳凳繩斷會引起落馬。
解決辦法:事先檢查馬具,有沒有要斷的地方,檢查馬的肚帶是否松,初學者可以讓牧民馬官幫著檢查。有條件的當然准備自己的鞍具為好。
四、馬。馬有的時候也會主動傷人,比如踢人,咬人。
解決辦法:千萬別到馬的屁股後面,因為他看不見,看不見他就會覺得危險,是種自我保護,你要從他看得見的地方走。還要注意有的馬愛尥蹶子,這種馬要離它遠點。馬群跑的時候拉開距離,有的馬不願意別的馬超過,又沒有本事超過別人,就用擠、踢、甚至咬的辦法,我就被咬過,實際上它是針對馬不是對人,但是受害的往往是人。
五、突然性。新手往往會碰到這種情況:站在原地的馬會突然奔跑或者突然受驚而落馬。
解決辦法:隨時注意周圍的情況,握住韁繩,不要太松,遇到情況能及時拉進韁繩從而迅速控制馬匹。原因有可能是旁邊有其它的馬跑過來或者開始跑,因為馬是群居動物,有群跑的天性,一匹馬跑其它的馬會毫不相讓地跟跑,還有可能是周圍有特殊的東西或聲音出現而受驚或奔跑,馬是很敏感的所以容易受驚,尤其是純血馬,阿拉伯馬和其它含有這些血統的熱血馬種。
回答者:魔法學徒 一級
3. 騎馬的技巧在哪裡
1、視覺
馬對正前方近處看不見,應從斜前方接近馬,任何時候不要在馬正前方操作。馬也看不見正後方(30度),任何時候都不要從後方接近馬。馬不怕靜止不動的東西,害怕動的。所以你應該動作緩慢或有節奏,盡量減少突然的動作,防止驚嚇。要時刻注意,特別是不要把韁繩纏在手上、栓在腰裡。
2、觸覺
馬的觸覺敏感。馬的敏感部位是:耳朵、嘴唇、四肢、腹部等。頸側是馬最不敏感的部位,拍拍馬的頸部是對馬友好、獎勵的表示。給馬吃蘋果、胡蘿卜時,不要用手指捏著喂,應當放在手掌上伸過去,讓馬吃。
3、牽馬
牽馬人應當走在馬的左側,和馬頭或者和馬肩部並行,右手在馬頭下部扣住韁繩,右臂伸開,保持一臂的距離。韁繩不可纏在手上。不要距離太近,防止馬蹄踩踏住你的腳,雖然它是無意的,但是你會疼得跳起來。
1、抬腿、屈膝
騎手可以抓住馬鞍,在馬背上嘗試抬腿動作,並以此姿勢進行小跑和慢跑的訓練,也可以動動腳趾和彎曲膝蓋,當在馬背上,可以隨著馬的各種步伐,隨意移動身體時,其實是在保持核心力量。2、「提升」大腿
抬大腿、拉伸、落下,這系列動作剛開始看起來有點滑稽,但卻可以讓你感受腿依靠在馬肚子上的感覺,因為馬匹在進行大部分的動作時,騎手都應有所感覺,並反應到它的腿部、臀部和下側腰肢。對於一個自由的騎馬教練,沒有馬鐙更有助於提高自信心,它會使你更加意識到平衡的重要性。
3、「放棄」韁繩
可以嘗試把手放在臀部,或者手臂張開,這可以幫助你放鬆上半身,只有你的前臂完全放鬆,才能和馬匹進行彈性接觸。因為騎手在馬背上要始終與馬的運動保持平衡、協調,所以騎手的兩臂放鬆、背腰和肩部的柔韌性便格外重要。
4. 騎馬的技巧有哪些
騎馬的技巧
1、握韁方法為雙手各持一韁,韁繩自無名指及小指間繞出握於拳心,拇指輕壓於上。左右手握韁要保持同等長度。
2、騎手端坐於馬背要展胸直腰,大臂和上身保持重合,小臂與馬韁從各個角度看都應該成一條直線
3、下馬時你應該先將左腳從馬鐙中向外撤到腳的前部,然後左手緊握馬韁,抬右腿翻身下馬,下馬後的姿勢應該和上馬前的姿勢相同。
4、不宜穿防滑鞋
人一旦從馬上摔下來,最危險的就是腳無法脫開腳蹬,穿有帶防滑功能的鞋,往往使腳無法脫開腳蹬,應該穿有跟且鞋底較平滑的鞋。
5、穿馬靴和馬褲
生手騎馬容易磨傷小腿肚,大腿內側和臀部,可以穿馬靴和馬褲,沒有馬靴馬褲可以用護膝綁腿等替代。
6、不要站在馬後面或右側
馬怕生人,膽子較小,一受驚嚇就可能容易踢人,這倆地方是最危險區域。
注意事項
1、 騎馬盡量帶頭盔 *騎馬奔跑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頭盔可以在關鍵時刻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2、 騎馬宜穿面料較柔軟比較緊身的長褲,騎馬最好帶手套、護腿等防護工具。
3、女同胞頭上不要帶發卡,如果不帶頭盔墜馬,發卡很容易劃傷頭部
4、將身上的貴重物品交由不騎馬的同伴或馬場管理人員妥善保管,防止落馬後摔壞。
5. 騎馬的技巧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騎馬的技巧
1、握韁方法為雙手各持一韁,韁繩自無名指及小指間繞出握於拳心,拇指輕壓於上。左右手握韁要保持同等長度。
2、騎手端坐於馬背要展胸直腰,大臂和上身保持重合,小臂與馬韁從各個角度看都應該成一條直線
3、下馬時你應該先將左腳從馬鐙中向外撤到腳的前部,然後左手緊握馬韁,抬右腿翻身下馬,下馬後的姿勢應該和上馬前的姿勢相同。
注意事項:
1、不宜穿防滑鞋
人一旦從馬上摔下來,最危險的就是腳無法脫開腳蹬,穿有帶防滑功能的鞋,往往使腳無法脫開腳蹬,應該穿有跟且鞋底較平滑的鞋。
2、穿馬靴和馬褲
生手騎馬容易磨傷小腿肚,大腿內側和臀部,可以穿馬靴和馬褲,沒有馬靴馬褲可以用護膝綁腿等替代。
3、不要站在馬後面或右側
馬怕生人,膽子較小,一受驚嚇就可能容易踢人,這倆地方是最危險區域。
(5)騎馬看落花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騎馬的好處
1、騎馬能喚起人內心深處潛藏的自信,增強人對復雜環境的應變能力,緩解孤獨和壓抑的情緒,愉悅身心,人們能夠以此獲得極強的成就感。
2、騎馬可以減肥塑身運動,在騎馬運動中,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全身的所有骨骼和肌肉,以及內臟各器官全都不由自主地處於運動狀態,多餘的脂肪能夠得以消耗。
6. 仗劍行走天涯 騎馬觀踏落花探看長河落日心無涯 求歌名
孤凰重樓
詞:端木遙 曲:冷卻多情弦 演唱:血色撩人
素材:霜花店
仗劍行走天涯
騎馬觀踏落花
探看長河落日
心無涯
本是無心逐鹿
笑看滄海浪花
無奈事不由己
血滿紗
立盡斜陽千峰
睥睨江山如畫
楊柳拂風吹花
這天下
是誰拈花一笑
靜看漫天廝殺
孤坐閑庭秋苑(yuan)
對落花
笑當時年少不知愁
痴痴傻傻寄情山水游
一朝夢破碎 血淚盡
冬風寒夜難再記那舊時紅桃花
不問來時歸路
步步血親枯骨
慾海名利沉浮
已無它
一飲難解千愁
萬刃執怨難消
難知今日何夕
不如醉
少年不知愁滋味
衣攬劍 廣袖拂風 倚醉長舞
局外笑談他人痴(局內何人不成狂)
人醉月長風吹雪
一曲離歌兩行淚 不準英雄見白頭
道天下分分合合(王者爭霸)
人似秋鴻有信
事如春夢無痕
滿地繁華寂寞,
一曲琵琶彈唱三千紅塵事如沙
古道西風瘦馬
天邊殘陽紅霞
世事不堪回首
一場麻
泣血淚染月
奈何時不與我
一朝烽煙散盡
只剩冷峰殘月傲視這百千秋
碧落黃泉上
數不盡前塵往事無蹤
且將那恩怨情愁拋
任君徜
7. 騎馬的技巧是什麼應該注意什麼
生手騎馬技巧
1、永遠不要站在馬的後方和側後方,防止被踢。。
2、上馬前一定讓領隊或馬主檢查一下肚帶是否系緊,系緊後才能上馬,肚帶不系緊容易轉鞍,這是最危險的。騎行中每隔一段時間也要檢查一下肚帶的松緊程度。
3、選擇鞍上帶鐵環的馬,鐵環幫助你保持平衡。
4、正確的騎馬姿勢是:腳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穩馬鞍,這是小走的姿勢。快走和快跑時,小腿膝蓋和大腿內側用力夾馬,身體前傾,臀部和馬鞍似觸非觸,跟隨馬的跑動節奏起伏。
5、上馬時腳尖內蹬,下馬時先左腳腳尖內蹬,然後松開右腳,然後下馬。上下馬腳尖內蹬很重要,一旦馬受驚或拒乘而跑開,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腳套在蹬內,就會拖蹬,這是非常危險的。
6、不要在林區邊緣賽馬和快跑,一旦馬受驚或駕御失控,就會竄入樹林,情形很危險。
7、不要在馬上脫換衣服,尤其是鮮艷衣服,馬容易眼生,你換衣服時馬受驚跑動,人一下就摔下來了。
8、生手騎馬容易磨傷小腿肚,大腿內側和臀部,可以穿馬靴和馬褲,沒有馬靴馬褲可以用護膝綁腿等替代。
8. 騎馬應該注意
騎馬不像開車給油就走,踩煞車就停,它能感覺到你不會騎,它知道你不會騎就會欺負你不聽你的話,成心和你作對,你讓他走非不走,故意低頭吃東西,拉它起來他就故意的抗韁,原因是有的是由於馬淘氣,有的是因為馬的脾氣不好。 這沒辦法這就需要你的信心和駕馭它的信念感染它,就要讓他服
騎馬的普京
從你,就要讓他聽你的,這時候他就不是寵物了,說不好聽的就是個畜生了。當然也需要一些技巧,這個技巧每個人不一樣,每匹馬也不一樣,總的說來包括用韁繩,鞭子,腳,腿,胯等,或者這些動作的綜合運用。
首先讓馬走就有用送跨,腿夾馬,腿蹭馬肚子,向一側拉馬韁繩,用鞭子晃悠,再不走用鞭打,還不走那就只好下馬來用手拉了,也許那匹馬頭天晚上和老婆吵架了。每個人傳給馬的資訊不一樣,馬對每個人的認可程度也不一樣,通俗的說就是人對馬的感覺不一樣,專家們稱為馬感,就像音樂叫樂感,游泳叫水感,打球叫球感,當然有的人的感覺好有的人就差,我知道的野花的馬感就很好,她騎的一匹馬叫快樂,別人起就跑偏,需要用韁向一側拉,她騎就沒事,她是用身體語言很自然的把資訊傳給馬,馬接收到資訊不用拉韁繩馬就照她的意願跑,棒哥的馬感也很好,專門騎烈馬,這可不是光有膽量和力量就能做的,你還要有和馬交流的感覺。如果你真的一點感覺也沒有,一上馬就害怕,永遠也克服不了恐懼心理,永遠也找不到感覺,那就最好別從事這項運動了,因為誰都知道感覺有的時候是天生的。
說說會騎馬。騎上馬飛跑不算會騎馬,傻子都會,弄個傻子放在馬上只要不掉下來就能跑,算會騎嗎?所以不要以為會騎馬飛奔就算會騎馬。那什麼算會騎馬呢?初學者都有讓馬顛的五臟六腑翻個的經歷,那是有個特殊動作不會,叫輕快步,牧民們叫小顛,就是隨著馬的節奏點一下支撐一下,馬的節奏快你就跟著快,節奏慢你就慢。會了這個動作了就不會讓馬把你顛得五臟六腑翻江倒海了,也好看了,也穩當了,這看起來就像會騎的了,這就從讓他控制你到不受控制了,以後你還可以控制速度幅度,那就成了控制它了。所以總的說來,能控制馬了,就算會騎馬了,但是這是最初級的要求,就像從駕校出來的人都會開車了,可不是開得多好不出事故,以後還要慢慢的磨練,有的人掌握得快,有的慢。
馬術
人馬心理合一應當說是騎馬的最高境界,即便是一等的高手,恐怕也只能做到在某一時段內,或者某種情況下的與馬心理合一,這時的「合一」,首先是雙方都有共同的心理願望,然後才是配合」。
所謂學習騎馬的過程,就是一個騎馬人從不懂得如何運用自身重心去配合馬體重心,到熟知馬體重心變化的規律並能夠熟練加以配合的過程。學習騎馬還包括掌握交流語言,使用輔助等載體將指令資訊傳遞給馬。另一方面,馬在感知騎手的身體重心和心理意念變化後,也有可能做出主動配合。一句話,馬不是機械,當人馬騎乘配合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有可能產生互動關系。
對於現代人來說,學習騎馬的不利條件是實踐機會較前人少了許多,正因為如此,應當充分利用科技發達形成的知識優勢,從理論上摸清人馬之間資訊傳遞的路徑,從而達到掌握騎術,精於騎術的目的。我們可以將人馬騎乘配合程度劃分為幾個階段,以便您了解、檢驗自己的水平,這里對於馬假設為受過良好訓練的熟騎馬。
騎者的駕馭水平處於不會階段
這時的人表現為自身動作合不上馬體重心變化節拍,同時,由於不懂扶助語言,騎手無法將自己的指令傳遞給馬。而在馬這一方面,感知到人的重心錯誤,扶助錯誤之後,判斷出騎者不會騎馬,從而採取不服從的態度。例如,旅遊景點和接待散客騎乘的馬術俱樂部都有可能接到初次騎馬人的投訴,抱怨他們的馬不服從駕馭或者乾脆就是不走,這時的主要問題當然不在馬,因為換上管理該馬的騎手試驗,99% 的馬都會服從駕馭。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時馬好像是接待員,當發現自己無法弄懂客人的意思時,那麼最好的辦法也許就是待在原地不動。當然,也有部分馬在發覺騎者不具備駕馭權威時採取亂跑行為,但這使它們很難在接客馬的群體中生存太久。
騎馬人的駕馭水平處於初級階段
這時的人表現為初步掌握了配合馬體重心的方法,也就是說能夠維持自身的平衡,在馬簡單的跑動中不致於墜馬。由於他們學習了一般的扶助語言,可以向馬發出簡單指令並讓馬弄懂這些指令的含意,而做出走、跑、停、轉彎等配合動作。
分析具有初級水平的騎馬人所提出的大量問題,可以看出他們自身的主要問題是在扶助語言的運用上,因為他們通常會認為馬不好使,不夠聽話,也就是說,雖然馬在他們的駕馭下行動著,但操控感覺費勁,遠遠達不到得心應手的地步。許多這樣的騎馬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出的扶助資訊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或者缺乏連續性才是馬匹表現不好的問題根源。例如:初級水平的騎馬人常常犯下這樣的錯誤:左手在用力收短勒韁,向馬發出左轉的指令。然而與此同時,他(她)的腿腳扶助或者身體重力卻在向馬發出右轉指令。雖然前者是有意識,有明顯外在表現的信號,而後者也許是無意識,看上去不太明顯的信號,但是對於接受者--馬來說,都是具有同等效力的指令。這時候,究竟應該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確是一個讓馬感到困惑的問題,而正是這種困惑導致馬的行動表現不良。除了上述的指令含混不清,自相矛盾之外,指令的連續性也是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處在快速運動中的馬必須連續不斷地收到指令資訊,才能明白騎馬人要自己下一步做什麼。如果從一個指令到下一個指令之間的時間間隔過長,馬就會產生等待指令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在不知不覺中降低馬的運動速度。為了證明和表述這一點,我曾以僱用計程車的方式做了如下實驗:當我坐進計程車之後,只是簡單地告訴司機朝某一方向走,而不告之我所要去的具體地點。在多次實驗中,所有的車在開始的時候都開得很快,但是,經過若干時間(可能是幾分鍾,也可能是十幾分鍾)之後,司機們都無一例外地變得猶豫不決,或者不時地用眼角掃視,或者表情躊躇,心裡盤算著是否開口問我究竟去哪裡。盡管有的司機能夠堅持不問地向前行駛直到我開口,但是,所有司機的車速都較開始時明顯放慢,因為他們不得不綳緊神經,隨時准備按僱主的指令變換行車路線。這種體驗中出現的計程車司機心理與人馬騎乘配合中的馬心理極為相似。正如熟知如何前往指定地點的司機把車開得飛快一樣,一旦馬知道你的指令鎖定他所熟悉的目標點,比如說,回馬廄,那麼他的動作就會變得非常積極。
騎馬人的駕馭水平處於中級階段
這時的人已經熟練掌握與馬體重心配合的各種方法,通過各條扶助路徑(手-勒-馬口,腿腳騎坐)發出的資訊指令明確一致,與此相應的是,馬的動作服從性越來越好,因而這是駕馭水平提高最快的階段。
騎馬人的駕馭水平進入高級階段
這時的人已經不再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考慮重心配合或者扶助資訊傳遞的技術細節上,他們更加重視的是所要傳遞給馬的指令內容是什麼。也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了各種不同的人馬關系,不同的風格流派和個人特點。
在駕馭水平的高級階段,騎手超越消極的重心配合,主動在一定范圍之內改變自己的身體重心,以便在馬背上獲得更大的自由度,以馬體重心為軸心的活動范圍越大,表明騎術技巧越高,反之,則低。先前的人馬騎乘配合程度是:人發生指令--馬接收並將其轉換為互作--人用自己的動作配合跟進,如此循環往復,構成人馬合作的運動。在高級階段上,人的指令和動作配合往往是一步到位地同時做出來,馬在接收指令後,反而要去用自己的動作配合人的重心。當然,這還需要一個雙方心理認同(合一)的「點」作為前提條件。例如,蒙古草原上的人們在放牧馬群時會隨時套住放養在群中的熟騎馬與自己正在騎乘的馬換乘。能夠採取此類行動的騎手必定是套馬手--高手;能夠配合人套住它的馬也必定是訓練有素的良馬--桿子馬。當套馬手決定換乘之後,他就會將手中的套馬桿向前伸出,指向要套的馬匹,桿子馬則奮力急馳按照套馬桿的指向追上前馬讓套馬手套住。這時人馬之間一系列的默契配合當然是長期訓練的結果,此外,套住前馬之後,供人騎乘的負擔也就隨之轉移過去,後馬則可以散逸在群中自由吃草。這是桿子馬所能預知的結果,也是他在此前與人行動合一的心理認同點。
騎馬安全
會騎馬了就像游泳會游泳的容易淹死,會開車以後容易撞車,不會騎馬的人危險不大,因為他們很緊張因此會很小心,會騎了以後就會大意,會疏忽就會落馬,也不用太害怕老騎手都落過馬,但還是應該盡量避免落馬。
騎馬
怎麼避免呢?除了掌握控馬的技術外還有就是經驗,每個人落馬的原因大相徑庭,初學者可以聽聽老騎手們說說落馬的經歷,以後你遇到了就可以避免。
閃
馬跑著跑著突然轉彎,人沒有準備被閃下來。有幾個原因:
1.有個路口你沒有給馬明確的指示,解決辦法:到路口處提前給馬明確的指示。
2.路上有個東西讓馬害怕,馬試圖躲閃那個東西,如一個獸皮,形狀怪異的東西,甚至一隻破鞋等。解決辦法:隨時注意周圍的情況。
3.馬有閃人的毛病。解決辦法:換一匹。所以這需要事先問好馬的情況,最好又老手帶領到了解馬的情況的地方去。
路況
地上有坑、有洞,有拉的繩子,有陷的地方,石頭多的地方,太滑的地方,都可能會造成馬失蹄而落馬,或者馬急停而落馬。
解決辦法:到熟悉的地方跑,不熟悉的先將要跑的路線走一遍,要是這樣的隱患要是太多就不適合奔跑。
馬具
肚帶斷了,腳凳繩斷會引起落馬。
解決辦法:事先檢查馬具,有沒有要斷的地方,檢查馬的肚帶是否松,初學者可以讓牧民馬官幫著檢查。有條件的當然准備自己的鞍具為好。
馬
馬有的時候也會主動傷人,比如踢人,咬人。
解決辦法:千萬別到馬的屁股後面,因為他看不見,看不見他就會覺得危險,是種自我保護,你要從他看得見的地方走。還要注意有的馬愛尥蹶子,這種馬要離它遠點。馬群跑的時候拉開距離,有的馬不願意別的馬超過,又沒有本事超過別人,就用擠、踢、甚至咬的辦法,我就被咬過,實際上它是針對馬不是對人,但是受害的往往是人。
突然性
新手往往會碰到這種情況:站在原地的馬會突然奔跑或者突然受驚而落馬。
解決辦法:隨時注意周圍的情況,握住韁繩,不要太松,遇到情況能及時拉進韁繩從而迅速控制馬匹。原因有可能是旁邊有其他的馬跑過來或者開始跑,因為馬是群居動物,有群跑的天性,一匹馬跑其他的馬會毫不相讓地跟跑,還有可能是周圍有特殊的東西或聲音出現而受驚或奔跑,馬是很敏感的所以容易受驚,尤其是純血馬,阿拉伯馬和其他含有這些血統的熱血馬種。
9. 如何實現對落花的控制
落花是必然過程,植物花期的長短,在不同種類植物間,可以相差很大。
從落花生理的分析,已經初步認識到,落花過程中各種內部和外界因素的影響特點。因此,控制落花的措施,也只有從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來延長花期,或是採用某些生長調節劑進行控制,也起到同樣的作用。
1.適宜的栽培管理技術
光照充足,為開花植株所必需,樹體蔭蔽,光照條件差,不僅花芽分化量減少,而且也加速落花。尤其是木本植物,樹冠內層的花朵往往最早脫落。
因此,栽植苗木時,植株間要留有適當的空間,並應選擇向陽的地段栽植。樹冠內枝條過密,須及時修剪、整枝,以創造適宜的光照條件,減少落花。
為避免霜凍的危害,對於一些花期內易於遭受霜凍危害的植物,就要選擇適宜的抗寒品種,以減輕寒害程度。例如花期在早春的樹種,就應盡量選擇其中的遲花品種,以避免晚霜危害;而花期在晚秋的種類,又要選擇早花品種,以避免早霜危害。除此,對於那些晚秋開花的植物,栽培上要較早結束肥料和水分的供應,使植株生長及早停止,花期便相應提前,也可減輕寒害。
植株在開花期間,要求肥、水供應充足,通常氮素供應充足,花果常不易脫落。而當氮素不足,雨水過多,或是遇到乾旱的情況,都能加速落花。因為氮素及各種礦質營養參與各種激素的合成過程。
除此,在花期進行根外追施硼酸,也可以防止落花,因為硼對花粉管的萌發和伸長均有促進作用。
植株開花期內,也要特別注意嚴防病蟲危害,保證葉片與花朵的健全,才能使花期正常進行,避免夭折。
2.控制營養生長與開花的協調
植物開花時期,雖然應處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肥水管理良好的條件下,但如果植物營養體的生長速率過於旺盛,在開花期內仍然不斷大量的抽生新枝,往往也會加速落花。這種情況在生長特別旺盛的幼樹和一些成年樹上,表現特別明顯。對於這類植株,就要適當控制其枝葉的生長量。例如,在開花前或開花期內,盡量減少肥水的供應,並結合修剪和摘心,疏去一些枝葉等方法進行控制。
相反,如果遇到植株開花量過多,而樹體又較纖細、枝葉很少的情況,不僅落花加速,也會促成樹體的衰老或易遭受病、蟲危害。對於這類植株,就應加強土壤的肥、水管理,使樹體生長健壯,並結合修剪,疏去過多的花枝或花朵,以求樹冠內葉/花比例適當,防止樹體過早衰老和達到延遲落花的作用,同時也可克服結果的大小年現象。
此外,在開花期間,隨時剪去一些已凋萎的枯花,使養分集中於正在開放的花朵,也有延長花期的作用,在一些草本花卉中,很有效果,如金魚草、百日草、紫羅蘭、萬壽菊等。
3.激素的應用
由於某些激素的存在,能使植物器官某部分產生離層,引起脫落。目前生產上已將人工合成的一些生長調節劑,應用於控制植物器官的脫落,尤其是在如速枝葉脫落和進行疏花、疏果方面,很有成效。
(1)延緩與防止落花
Carpenter(1956)用6ppm的2,4,5-三氯苯氧乙醯胺,在一品紅的花期進行噴霧,結果減少了花苞和葉片的脫落。Wester(1950)等人用濃度為10ppm的NAA在日本櫻花或其他觀賞櫻花的盛花期進行噴施,能使花期延長,某品種經處理後,能保持35—80%花量的時間要比不處理的植株延長3—7天。
有人用10ppm的4-CPA(4-氯苯氧乙酸)噴施多花狗木(Cornus florida),使花瓣狀的花苞附著時間,比不經處理的植株要延長4—6天。
茄果類蔬菜在落花的控制中,生產上應用得比較多的是,2M-4x(二甲基-4氯苯氧乙酸)、BNOA(β-萘氧乙酸)、4-CPA。
番茄防止落花的濃度,BNOA為25—50ppm,2M-4x為15—20ppm,4-CPA為25—50ppm。其中以4-CPA防止落花的效果最好。方法可以採用噴施,塗抹或浸蘸均可。
(2)保花保果
在一些木本植物上,為防止過早落花落果,在柑桔上通常使用50ppm的GA3。蘋果保花、保果上,使用5—10Ppm的NAA,也有效果。
(3)疏花
植株開花過多,能加速落花,還會出現開花結實大小年現象。可利用一些生長調節劑進行疏花,在果樹生產上已應用較多。
桃樹的疏花,可採用二硝磷甲酚,整形素、對氯苯氧乙酸、乙烯利、萘乙酸等。在蘋果上,有施用西維因、NAA。
(4)花期預防霜凍
減輕霜凍危害的方法,可使用某些生長調節劑。如梨樹開花前用50ppm的GA3進行噴施,可減輕花朵的霜害程度。又如某些觀賞果實的植物,如柑桔類的果實,佛手、代代、金柑等,為防止冬季落果,可用一定濃度的GA處理幼果。
使用較高濃度的生長素,有抑制生長的作用,常用來抑制側芽的抽生,使植株在冬前較早停止生長。此外,也可使用矮壯素,有同樣抑制效果。
為避免晚霜的危害,對於早春開花的植物,使用生長調節劑,可以推遲植株的開花期。在這里,激素的作用實際是起到延長休眠期的效果。
由於一定種類的激素,只能適合於某些植物種類,但不能普遍應用,而且,不同的植物所要求濃度也不同,如使用不當,會引起葯害或是遭致不良的後果。
4.延長插花壽命
自從Laurie(1936)發現將一段銅絲放入有插花的瓶中,使插花的花期延長1—2.7天,如對金魚草、紫菀、紫羅蘭、萬壽菊等植物的花朵均為有效。此後,人們就注意到化學葯劑對延長插花壽命的作用。
(1)化學葯劑對延長插花壽命的效應
先後有人試驗過數百種的化學葯劑,試圖達到延長插花壽命,但試驗結果,多數葯劑是不起作用的。
目前研究,已普遍證明,使用的葯劑包括防腐劑、生長調節劑和一些糖分營養。防腐劑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以防止花枝下端切口處維管束組織被排泄物及污物所堵塞。激素的作用,可能是延緩衰老過程。糖分的作用是提供維持花朵代謝的能源。某一些配方中還加入了一些化學葯劑,這些葯劑的作用,可能是起到改善水分代謝的效果。這些葯物經處理後,可以使插花壽命比一般情況延長4—6天。(2)試驗實例化學葯劑或某些激素的使用,能使插花保鮮,從而延長了插花壽命。這種方法在某些植物上具有實用意義。可是不同的植物種類,由於在結構和遺傳特性上的差異,應該採用不同的葯物配方及不同的濃度比例。即使是相同的葯物和濃度,在同類植物間還能引起不同的反應。
關於下面所列舉的實例,一些不曾列入的植物或品種,為了要延長插花的壽命,須採用的葯劑和適宜的濃度,都應經過慎重試驗,不能盲目搬用。
①Larsen(1966)通過試驗證明,將不同品種的金魚草花枝,置於含有300ppm的QC(8-羥基喹啉檸檬酸酯),及含有10—50ppm的SADH和含有1.5%蔗糖的溶液中,可使插花的壽命比原來延長2.7倍。
Larsen認為,上述溶液中蔗糖的主要功能是解決代謝過程的能源,QC主要是用於控制微生物的生長;SADH也許是能減少插花對水分的需要量,減緩代謝活動的過程,也有控制一些微生物的效果。
Larsen和Wittwer(1966)曾用C14標記經用SADH浸泡後的金魚草花穗,不到30分鍾後,這種葯物已被擴散至整個花穗,說明葯物通過維管束液流的被動運輸速度,也是很快的。
②Larsen等人(1965)證明,麝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某些品種的花枝,置於營養液中,或是置於營養液內加有500ppm的SADH、3—5%的蔗糖、300—500ppm QC的混合液中,並保存於室溫下,可使開花期延長一倍,並且花朵的直徑與重量也比對照增加。
他們認為,在這種溶液中,蔗糖是延緩衰老的能源,QC能防止切口維管束組織被堵塞,而SADH則是促進水流的運輸。
③Halery等人(1966)將五種麝香石竹和四種金魚草品種的花枝,置於CCC和SADH的溶液中浸泡一夜,可使花朵壽命延長2—3天。CCC的濃度,夏天是50ppm,冬天是10—25ppm。
Maclean(1962)用上述方法處理菊花,也可延緩衰老。同時,在處理過程中還發現,菊花莖的呼吸速率降低了22.2%。
④挪威Heide等人(1969)發現,將麝香石竹花枝置於10-3M的BA溶液內,浸泡2分鍾,可延長插花壽命3—5天。
另一種方法是,將花枝在上述溶液中處理後,又放入清水中,或是放入pH值為3.5的5%蔗糖溶液中,處理的花枝又在0.5℃的溫度下貯存4周,經這些處理後的花枝,可以與新採摘的鮮花有同樣長的壽命。
黃水仙品種(Narcissus pseudonareissus),其花枝置於5×l0-4MBA及l0-4M2,4-D的混合液中,可以維持花朵新鮮。
這種混合液的作用,估計是阻止花朵衰老中的脫水和枯萎過程。
⑤Vota和Harris(1964)在採摘紫蘿蘭某品種花朵前2小時,用25ppm或50ppm的BA溶液噴施植株,以後又將植株置於10℃下貯存5天,再切取其花枝貯放於水瓶內,並置於21℃下存放3天。經過這樣處理後的枝葉和花朵,均能保持原鮮艷色彩。
⑥Hardenbarg等人(1970)將6個麝香石竹品種置於Cornell溶液中,處理後有延長花期的效果。
Cornell溶液,包括5%的蔗糖、200ppm的8-羥基喹啉硫酸鹽、50ppm的醋酸銀。
此外,將菖蘭的花枝置於350ppm的阿司匹林溶液中,或是置於25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中,都能使花期延長3—5天。
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和杭州大學(劉愚、沈鎮德、金逸民,1987)應用切花保鮮劑,使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及月季等花卉的插花壽命延長5—7天。
我國民間在保存插花壽命方面,有許多傳統措施,效果較好,例如:
熱處理法:將草本花卉的花枝末端,置於80℃的熱水中數分鍾取出。或是將一些木本花卉花枝末端放在小火焰上燒焦,再移入酒精溶液中浸泡一分鍾,隨後放入清水中漂凈。如一品紅、銀邊翠、菊花、銀芽柳、芍葯、八仙花、丁香、木香等花卉的插花,應用上述方法處理,均有延長壽命的作用。
折枝法:對一些花枝較脆的植物,花枝不宜用剪刀切取,以免剪口太大引起維管束組織破碎,通常使用手指小心折斷,不使破裂面太大,也能使花期延長一些。
末端壓碎法:一些木本花卉,如玉蘭、木綉球、丁香、牡丹、紫藤等植物的花枝,在進行瓶插以前,可預先將下端剪口處擊碎約3cm長,目的是擴大其吸收水分的面積。也可延長插花壽命。
深水急救法:在插花期間,當發現瓶內的花枝、花朵與葉片出現輕度的萎蔫情況時,應立即將花枝末端原剪口處再剪去3—6cm長短,並隨即將整個花枝浸入水中,僅露出花朵於水面,經過這樣冷水浸泡1—2小時以後,花朵又會恢復新鮮狀態。
延長盆栽花卉花朵的壽命,也是很有意義的。具體措施,也可參照上述露地花卉延長花朵壽命的方法。
10. 怎樣騎馬上馬下馬拐彎等步驟謝······
1.准備上馬前,騎手站在馬左側肩膀前,面向斜後方。
2.左手將韁繩與馬鬃並在一起抓住,在上馬的過程中固定身體。右手抓過馬鐙,同時高抬左腳紉鐙。
3.右腳點地起跳,同時左腿蹬住馬鐙,轉體上馬。如果馬匹比較高,右腳可以多點地幾次,借著沖擊力悠上馬背。
4.上馬後,輕輕坐下,不要一屁股壓在馬腰上,這樣的話,馬兒會知道你不會騎馬而欺負你。要端坐馬背,挺直腰桿,目視前方。
5.錯誤:整個腳伸進馬鐙,這樣一旦發生落馬拖鐙,會非常危險。
6.下馬的標准姿勢是右腳脫鐙,平伸右腿從馬臀部上方邁過,千萬不要把腳碰到馬PP上,會容易造成馬匹的受驚,引發馬匹突然性的奔跑或跳躍,從而造成危險。與上馬姿勢相反。
7.錯誤:右腿抬得不夠高,蹭到馬臀部。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匹敏感的馬,可能會因此受驚跑起來,因而發生危險。
起碼的要領無非就那麼幾條:a. 不要在馬上做劇烈的動作,不要在馬上脫換衣服,尤其是鮮艷的衣服。因為這樣做,馬很容易會受驚,馬受驚時可能會有劇烈的動作(急竄、急閃),初學騎馬者很容易落馬。
b.騎馬時不要放鬆馬的韁繩 韁繩是騎手對馬唯一的有效控制。放鬆了韁繩,一方面,在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的控制住馬;另一方面,在馬有異動時,不能及時的從韁繩中感覺出來
c. 騎馬下山(坡)盡量不要奔跑 一般來說,馬的後腿比前腿有勁,但下山時,馬的大部分重量是由前腿支撐,很容易造成馬失前蹄的情況。
d.騎馬經過一段時間,需要檢查肚帶的松緊程度 馬經過一段活動(奔跑)之後,肚帶就會松,如不及時緊肚帶,輕則馬打背,重則,拐彎時鞍子側滑,人落馬。
e. 騎馬時旁邊有樹或鐵絲網,注意控制馬 騎馬在樹間穿行或在樹邊、鐵絲網邊上奔跑時,騎手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防止馬突然急閃,想把騎手甩到樹或鐵絲網上,這時,韁繩應適當收緊,當馬頭有所偏轉時,及時拉住,不使馬側閃。(最好的辦法是在這種路況下不跑)
f. 騎馬時,遇見馬可能會受驚的情況提前做好預防准備 前方路上有坑、溝,或馬不明白的東西(如:白色的塑料袋等)馬都會為避免傷害,而閃躲,這時騎手很容易落馬。所以,遇見前方有這種情況,騎手應該事先做好准備,或繞、或拉緊韁繩,讓馬明白。
騎馬的注意事項!一、閃
馬跑著跑著突然轉彎,人沒有準備被閃下來。有幾個原因: 1.有個路口你沒有給馬明確的指示,解決辦法:到路口處提前給馬明確的指示。 2.路上有個東西讓馬害怕,馬試圖躲閃那個東西,如一個獸皮,形狀怪異的東西,甚至一隻破鞋等。解決辦法:隨時注意周圍的情況。 3.馬有閃人的毛病。解決辦法:換一匹。所以這需要事先問好馬的情況,最好又老手帶領到了解馬的情況的地方去。二、路況
地上有坑、有洞,有拉的繩子,有陷的地方,石頭多的地方,太滑的地方,都可能會造成馬失蹄而落馬,或者馬急停而落馬。 解決辦法:到熟悉的地方跑,不熟悉的先將要跑的路線走一遍,要是這樣的隱患要是太多就不適合奔跑。三、馬具
肚帶斷了,腳凳繩斷會引起落馬。 解決辦法:事先檢查馬具,有沒有要斷的地方,檢查馬的肚帶是否松,初學者可以讓牧民馬官幫著檢查。有條件的當然准備自己的鞍具為好。 四、馬。馬有的時候也會主動傷人,比如踢人,咬人。 解決辦法:千萬別到馬的屁股後面,因為他看不見,看不見他就會覺得危險,是種自我保護,你要從他看得見的地方走。還要注意有的馬愛尥蹶子,這種馬要離 它遠點。馬群跑的時候拉開距離,有的馬不願意別的馬超過,又沒有本事超過別人,就用擠、踢、甚至咬的辦法,我就被咬過,實際上它是針對馬不是對人,但是受 害的往往是人。五、突然性
新手往往會碰到這種情況:站在原地的馬會突然奔跑或者突然受驚而落馬。 解決辦法:隨時注意周圍的情況,握住韁繩,不要太松,遇到情況能及時拉進韁繩從而迅速控制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