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坦克跑出邊界解決方法

坦克跑出邊界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4 19:12:21

㈠ 坦克在戰場拋錨怎麼辦呢

戰場上有坦克拋錨屬於很見的情況,與大家想像的不一樣,坦克的可靠性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高,因為它的使用環境與使用要求特殊,不要拿它與汽車比,汽車跑上一天也許什麼故障都沒有,坦克則不一樣,它的故障率是相當高的,往往是百公里多少。這與那個國家設計或使用沒有什麼區別。

也因此,坦克乘員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維護與保養坦克,這個工作量是非常大,也因此坦克乘員必須具備維護坦克的能力,個個算是修理工,而且水平不能太低。以前就是傳說豹2坦克的乘員必須是大學畢業。

當然了,坦克的絕大多數故障屬於小問題,通常乘員自已就可以排除了,一般也就是幾分鍾的事情。基本上,依靠乘員自已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如果自已解決不了,可以向戰友們求助,有些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完成,由於個人技術水平不同,也往往存在協作一下。坦克連內,通常編有技術人員,會配有專門的維護工作等,可以進行現象的指導工作,坦克營通常編有維護組,甚至維護車輛,它們的工作就是為坦克乘員們提供技術指導,處理一些復雜一點的工作,或者提供部件。

如果連營一級的技術員解決不了,那麼只能讓專業搶修單位出動了,它們擁有一些專用的工具,比如:坦克搶修車,起重機等等,基本可以保證把坦克從任何救出來,並完成轉移工作,也有專門的修理車及備件庫等等,既便早戰損坦克,也可以在他們手中提到修復,如果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那麼也只能送回坦克工廠了!如果在戰場上進行維修保障屬於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有專門安排與計劃。

㈡ 坦克世界游戲裡面的紅色邊界線咋設置我的游戲里沒有求解謝謝!謝謝!

找到設置裡面有戰斗通知,戰斗通知裡面有地圖邊界,自己看的設置就好,多摸索設置,裡面有很多有用的東西。。。。

㈢ 我現在玩坦克世界,瞄準的時候,目標車身輪廓消失了。。怎麼解決

可能是對方進入了死角或者是超出了你的瞄準范圍,不關顯卡的事,你可以往前靠讓後你會發現它又出現了,這個決定於你的觀望塔的視覺范圍,你可以花錢改進炮塔等等。但如果你不是裝甲厚的並且前方敵人不明確,我勸你不要往前沖,輕型坦克最好繞道偵查,中型坦克最好結群而行,而重型坦克你就可以大無畏的沖上去了,只要對面別是自行火炮就行。

㈣ 星際爭霸里的坦克問題

這樣的戰術要的首先就是金錢,如果你們打得是富礦版的話就當我沒說,如果不是富礦的話只要不讓他開出分礦那樣的話他的坦克或者防空設施就不上數量,那就沒威脅了,下面來說一下3族兵種之間的剋制:
人類:如果讓他已經搞成那樣的話那你就是相當的被動了,所以要用一些極端的辦法:鱉幾顆原子彈,然後對著他的陣地前面放,多方幾個,首先原子彈兵的投彈射程是比較遠的,坦克轟不到,而且原子彈的供給范圍大,依靠外圍的攻擊力就能把坦克全部轟完,這是投機戰術,如果實在沒辦法就用這個戰術把;要麼就是航母套上科技球的罩子強沖,說句實話,內戰被他搞成這樣你就沒什麼機會了,認輸吧
神族:神族的對空海盜船有一個罩子的技能,只要一罩裡面的遠程單位就全部啞火,這是破這個戰術最好的辦法,要麼就是幾編隊叉叉不要命的往裡面沖,主要有一個沖進坦克陣地裡面那就是一片混亂了,如果人類沒有瓦格雷或者會離子鎖的原子彈兵的話就出滿人口的航母強推出去
蟲族:我的主族,最好的辦法就是蠍子噴霧,在屋裡面的單位敵方的遠程單位打了沒效果,幾口霧罩住蟲族要沖的路線然後狗,猛獁沖過去,地刺靠著陣地一埋,剩下的你就不要操作了,慢慢看著吧.這套戰術主要是依靠蠍子的霧來的,所以蠍子要保護好,然後靠著蠍子的霧提速狗和猛獁還有地刺快速沖進人族陣地,所以速度要快,狗要有數量,還有那種見誰咬誰的氣勢要出來,就可以了,部隊要從霧裡面沖人族的陣地,出了霧就被坦克射成空氣了,這要當心
總結,它這樣的陣勢應該地上都是坦克,所以坦克是主力,那個200人口大部分都是坦克,別的兵種一定不會多,要麼就是打了人口無限密碼了.算他60個坦克人口就是120,再加農民至少140了吧,那麼剩下60人口的東西要麼就是機槍兵啊什麼的,總之60人口的兵不會成數量,如果不是空軍的話你就出純空軍和他打空戰,這樣的話地面的坦克威脅無視,就算他60人口瓦格雷你准200人口打他60人口也是有優勢的,地面的防空塔肯定也不會多,否則他哪來錢出坦克,人族就是滿人口航母,神族的話如果瓦格雷數量少拿也爆神族航母,或者用對空海盜船的罩子把人族陣地罩住,大部隊在過去肆虐.蟲族最簡單,天蠍+烏龍或者刺蛇,如果飛機過來打你你就退到刺蛇能保護到的地方,天蠍射程遠,只要把坦克慢慢點掉,然後100多人口的刺蛇沖過去,就贏了,只要蟲族有錢絕對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出大量人口,蟲族的人口爆發力是我比較喜歡的,加油吧,祝你早日成功~

㈤ java做坦克大戰的碰撞檢測問題,求解決方法

首先你需要確定你的地圖方塊的規格,長和寬。

其次,對你的坦克的X坐標和Y坐標進行求余。

假設:block_x,block'_y分別是你的繪畫長寬。
當坦克運動時:x%block_x==0時即坦克的x坐標運動到了方塊的邊界,從地圖數據map數組中獲取map[x/block_x-1][y/block_y]或+1的值,如果是不可通行方塊,則關閉坦克對於該方向的移動。
y坐標同理

㈥ 現代的坦克的戰術

西羌國王起兵十五萬,以助魏國攻打蜀兵。西羌兵將都慣用弓弩、槍刀、飛錘等兵器;軍中的戰車皆用鐵葉裹釘,裝載糧食軍器什物:或用駱駝駕車,或用騾馬駕車,稱為「鐵車兵」。在西平關一戰中,羌兵把鐵車首尾相連,隨處結寨,車上遍排兵器,似城池一般。戰車在西羌越吉元帥的指揮下,潮湧一般地向蜀兵沖來,車上弓弩一齊驟發。蜀兵被這陣勢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遭到了慘敗。

西羌國使用的這種外圍用鐵葉裹釘、進攻性和防禦性都很強的戰車非常類似於現代的坦克。現代坦克也正是受到了古代戰車的啟示而發明出來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有一個名叫斯文頓的新聞記者到前線去采訪。當時德軍在陣地上修築了許多碉堡,碉堡之間還拉上帶刺的鐵絲網,英軍士兵一次又一次地沖鋒,但總是不能突破敵人的防線,許多士兵在機槍的掃射下倒在血泊中。斯文頓看了心裡很不平靜,難道沒有一種更好的進攻辦法?他苦思冥想,最後把主意打到了「大力士」拖拉機的身上。能不能給它穿上厚厚的外衣,裝備上機槍和大炮,使它既能沖進敵人的陣地,又能防禦機槍的掃射呢?於是,他向英國政府建議,把一種大型拖拉機改裝成戰車。這種攻防兩用的武器很快就在英國製造水櫃的工廠里製造成功。1915年9月,世界上第一輛坦克誕生了。當時英國政府為了保密,給它取了一個富有想像力的名字——水櫃,英語原詞為「Tank」,音譯即「坦克」。

(PT-91M主戰坦克)

1916年9月15日,英法聯軍與德軍在法國的索姆河畔展開了激戰。組建不久的英國第一支坦克部隊首次投入戰斗,結果大顯身手,英軍憑著坦克取得了重大勝利。這種靠履帶行走,越障跨壕無所阻擋,不怕槍彈的新式武器,引起了世界各國軍事家的極大關注,認為它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武器。此後,坦克技術發展很快,法、德等國也先後仿製和研製出了自己的坦克。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坦克已成為陸地上主要的作戰武器了。坦克的本領也越來越大,能攻能守,跑得又快,具有全面作戰的本領。我們常在電影、電視上看到坦克在戰場上橫沖直撞、不可一世的情景。坦克為什麼能那樣無所顧忌地猛打猛沖呢?主要是因為它有一身堅厚的鐵甲外衣。坦克沖鋒,或者是坦克相互對打的時候,它的「臉」和「胸」——炮塔和車體前部最容易遭受襲擊,所以這兩部分的裝甲最厚。現在裝備的坦克,有的炮塔前裝甲就厚達250毫米,車體前裝甲厚達210~230毫米。車體兩側的裝甲就比較薄一些,底部和頂部的裝甲最薄,這是因為地面炮火一般打不到這兩部分。

為了對付穿甲彈,炮塔前和車體前的裝甲應當越厚越好,可是太厚坦克的體重就太大,有沒有辦法使裝甲加厚而又不增加重量呢?科學家們想出了巧妙的辦法。如果你仔細觀察坦克,會發現坦克的炮塔和前裝甲都是流線型的,和水平面成一定的夾角,這樣的結構就等於增加了裝甲厚度(例如,車體前裝甲厚220毫米,當它和水平面成30°夾角的時候,水平厚度就可以增加到440毫米,等於原來的兩倍)。前裝甲做成流線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炮彈打在它上面的時候,就像瓦片在水面上打漂,產生彈跳現象,不容易穿進去。

70年代以後,反坦克武器中增加了威力更大的空心炸葯破甲彈和脫殼穿甲彈,坦克的裝甲也跟著改進了,出現了像夾心餅干一樣的復合裝甲——外層是鋼、中間是陶瓷、里層是鋁,抗彈能力比同樣重的鋼裝甲高三倍。

除了提高裝甲的抗彈能力,還採取了縮小坦克體積的方法。個子高、體積大的物體容易被擊中,體積小了,目標也就小了。現在各國研製的主戰坦克,體積都一代比一代小,就是這個道理。如瑞典的S型坦克,身高就只有1.9米。

(美國M1A2SEP坦克)

現代坦克一般重達四五十噸,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可這個笨重的傢伙奔跑起來速度卻不慢。在公路上,坦克每小時能跑四五十公里,有的甚至能跑八十公里以上。即使在丘陵起伏的山地里,或者是土質松軟的沙地上,坦克也能像走平地一樣馳騁自如,每小時能跑三四十公里。

坦克為什麼能跑得這么快呢?主要是因為它的發動機馬力非常大。現代主戰坦克的發動機功率一般都在一千馬力以上,而和它個頭相似的履帶式拖拉機卻只有七十五馬力,兩者相差十多倍。

和其它種類的戰車相比,坦克的一個最大特點是越野能力強——不但能在沼澤地、泥濘地、冰雪地和沙石地上行走自如,而且能夠爬陡坡、過彈坑、越壕溝、沖破鐵絲網的阻攔等。

坦克的越野本領,跟它的鐵腳板分不開。這雙鐵腳板就是兩條又寬又長的履帶。履帶像自行車的鏈條一樣,每一環是一塊金屬片,各環之間用鉸鏈連接,成為首尾相結的圓環。履帶環繞在滾動輪的外圍,就像自行車的鏈條環繞在鏈輪和飛輪上一樣。坦克左右兩側的滾動輪中,各有一個輪子(叫主動輪)和發動機軸接合。發動機使主動輪轉動,主動輪又帶動履帶轉動,從而把坦克推向前進。坦克下部的滾動輪(叫負重輪)壓在履帶上,就好像火車車輪壓在鋼軌上一樣。由於履帶是周而復始地轉動的,負重輪可以始終在履帶上滾動,所以人們又把履帶叫做無限軌道。無限軌道能擴大坦克和地面的接觸面積,使它能在沼澤松軟的土地上行走;還能使坦克具有越過壕溝和彈坑的本領。

坦克的越野本領大是它機動能力強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還表現在它的加速性能好。例如它從靜止啟動到加速為每小時三四十公里的速度,只需幾秒鍾的時間。這樣,當速度較慢的炮彈向它射來的時候,它或是突然加速前進,或是作蛇形運動,就可能避開炮彈。

我們看到在坦克周身都是厚厚的裝甲,目的是保護車內的人員和設備。可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隱蔽在坦克里的坦克手怎樣觀察外面的景象呢?為此,坦克設計師們想了很多的辦法。

最早的坦克是在坦克手的座位前面開一條窄長型的細縫,坦克手從縫里向外觀察。但這個辦法有危險,因為射在坦克上的鉛彈,熔化成液體以後,會濺進張望縫里,灼傷坦克手的眼睛。為了避免這種危險,人們又在張望縫上安裝了安全玻璃。

張望縫畢竟太細,觀察范圍也實在太小,於是人們又在坦克上安裝了潛望鏡,車里的人可以從下面的鏡子中看到外面的景象。可潛望鏡也不理想,它的外露部分常常會被敵人的炮彈打掉。隨後,又有人發明了迴旋觀察器。這是由一大一小的兩個鋼甲圓塔組成,大的套在小的上面。外面的一個開了許多細長的狹縫,裡面的小圓塔開了一個比較寬的觀察孔,上面裝了安全玻璃。當外層圓塔不轉的時候,觀察范圍也只是一條縫,可是如果搖動手柄,使外層圓塔轉動起來,且達到每分鍾四百轉以上,外層圓塔上的各條細縫看起來就連成了一片,整個圓塔就彷彿變成透明的了。坦克手可以隨便向哪個方向觀察。可見迴旋觀察器只有在光線透過狹縫時才能進入圓塔,在陰天或傍晚時,外界光線弱,裡面就幾乎什麼也看不見了。坦克設計師們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改進,終於造出了適合坦克用的潛望鏡。

這種潛望鏡也是由兩層鋼甲圓塔組成,外層圓塔上均勻地開有一些直徑約為10厘米的圓孔,每個孔裝有一個極其復雜的潛望鏡,能把外面的光線反射進內層圓塔上的玻璃片上。坦克手只要張望玻璃片便可以看見坦克四周的景象,彷彿這些玻璃片正是坦克的窗口一樣。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坦克潛望鏡也在不斷地改進。現在的潛望瞄準鏡已經具有望遠、夜視和測距多種功能了。

坦克和其它任何武器一樣,也有它自己的弱點,各種反坦克武器正是針對它的這些弱點製造出來的。

坦克的頂部和底部裝甲都很薄,一般約為10~30毫米厚,很容易被擊穿。從飛機上發射的導彈或投擲的炸彈,以及用炮發射的反坦克子母炮彈,就是專門來打坦克頂裝甲的,對坦克威脅很大;還有一種「反坦克車底雷」是專門用來打底裝甲的,坦克被它擊中以後,很難修復。坦克的「內臟」比較虛弱,裡面裝有不少易燃、易爆物和設備。如彈葯、油箱、發動機等。這些部位一旦中彈,就會引起燃燒和爆炸。有些穿甲彈和破甲彈就是專門鑽到坦克肚皮里去破壞的。

坦克的一雙鐵腳板雖然跑得快,但也比較脆弱,只要有一個環節被打斷,整條履帶就不能轉動,坦克也就會全身癱瘓,寸步難行,只能瞪著眼挨打。坦克的「眼睛」雖然能夠望遠,卻不能望近,距離在五米以內的目標,坦克手就看不見了。對方的士兵只要能潛入這個范圍,用炸葯包就能將其炸毀。

陸地上的現代戰爭,幾乎都離不開坦克。由於它既具有強大的攻擊火力和高度的機動性,又具有堅固的裝甲防護能力,在近、現代戰爭中,發揮出了強大威力,展示了鐵甲之雄風,被譽為「陸戰之王」、「活動的鋼鐵碉堡」。

㈦ Java實現坦克大戰時候坦克到窗體邊界怎麼停止

和你的窗體的長與寬做判斷

㈧ 坦克戰術問題

坦克在今天是最好的陸地攻擊工具。為了讓坦克攻擊的性質更容易理解,我們首先介紹一下現代坦克的特徵。

裝甲
凡是准備進行激烈戰斗的坦克,其裝甲厚度至少要能抵禦機槍子彈,如果為了對付敵人的反坦克武器和坦克,那麼這樣的裝甲還是不能勝任。因此,上次大戰的獲勝國現在定製的坦克多半都擁有相當強度的裝甲,比如說,為了擊穿法國的「CHAR 2C」型坦克,至少需要口徑為75毫米的火炮。假設在第一波攻擊中,攻方坦克能夠不被敵方的防禦火力擊毀,那麼這些坦克可以說已經克服了最危險的敵人;由於一方面反坦克武器已被摧毀,另一方面又遭到攻方坦克的火力掃盪,敵人的步兵和工兵將喪失抵抗能力,連輕型坦克也能輕易解決他們。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防禦的一方能夠獲得一種高效反坦克武器,其火力可以洞穿攻方所有坦克的裝甲,而且又不失時機地將這種武器配置在具有決定性的地域,其結果必然是攻方蒙受巨大損失,要是這種防禦力量不僅足夠集中並且擁有足夠的縱深,那麼攻方就有可能完全失敗——矛與盾的爭雄歷史已經持續了數千年,裝甲兵也與過去的要塞部隊、海軍和最近的空軍一樣,對於這個問題要有充分的准備——事實上,這種現象將永遠持續下去,雖然結果時常可能改變。以此為由取消坦克在陸戰中的地位,那才真是豈有此理。我們不用坦克,難道步兵軍服會比鋼鐵裝甲的抵禦力更強嗎?

運動
有人說過:「只有運動才能獲得勝利。」我們不僅同意這種說法,而且還要利用我們這個時代的技術工具來證明這條真理。運動的目的就是要使我軍與敵軍接觸,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利用人與馬的肢體、鐵路和不久前發展出來的汽車和飛機,一旦與敵軍接觸,運動往往會被敵人的火力所牽制;為了解除這種牽制,必須擊毀敵人,或者使敵人癱瘓,或者迫使敵人撤出既設陣地。這個目標可以憑借優勢火力來達成,因為強大的火力可以使敵人的抵抗崩潰。處於靜止位置的火力射程有一定限度,這也是步兵掩護火力的極限,當步兵超出這個極限以後,重武器和炮兵就必須轉移陣地以支援步兵繼續向前進攻。這種方法不但需要大量武器,還需要更大量的彈葯,准備這種攻擊也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並且也很難掩蓋作戰企圖,難以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即使在最初的攻擊中能夠暫時掩蓋作戰企圖,可是一旦攻擊開始敵人必然集中其預備隊來阻止攻方的突破,加之現在的預備兵力能夠加以摩托化,建立一條新的防線較之以往要容易許多,因此,現在以步炮協同為基礎的進攻,其成功的機率比上次大戰還要小。

所以,使進攻富有成效的方法就是:不顧敵軍火力的阻撓,要如此迅速地向敵人縱深運動,使敵人無法建立一條新的防線,最後將攻勢深深地引入敵軍後方——主張坦克戰的人都認為利用有利的環境完全可以達到這種理想,而懷疑論者卻認為奇襲已無可能,坦克攻擊的成功條件也不復存在。是不是坦克真的不能遂行奇襲任務呢?且不論兵器和技術的新舊,如果奇襲成其為可能,那麼戰場上會出現什麼結果呢?1916年,馮·卡爾將軍曾經向德軍最高統帥部提出建議,他認為要想獲得突破,在攻勢准備時一定要首先考慮突然性的因素,不過在他那個時代,他卻沒有實現這種願望所需的新的兵器和技術,即使如此,1918年3月的攻勢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在傳統的奇襲戰略上輔以新的技術兵器,奇襲的效果勢必大大增加,但新的兵器卻不一定是一個必要條件。我們相信坦克能夠比以前所有的方法更具機動能力——特別是一旦獲得突破,我們就可以繼續向前發展而不至停頓下來;我們也相信,只要具備某些條件,這種機動就可不斷延續下去——而這些條件也是坦克攻擊成功的條件:比如地形適合集中兵力、敵人的防線上有漏洞、敵人的裝甲部隊處於劣勢地位等。有些人認為我們在任何條件下都無法取勝,有些人認為坦克沒有突破敵人重兵把守地域的能力,可是其它兵種在許多方面所能擁有的攻擊力甚至比我們還要弱,任何兵種都不是「萬能」的。
曾經有人說認為,任何武器,只有在它剛剛出現並且敵人無法與之對抗時,才能夠發揮它的威力。那麼炮兵的命運實在悲慘!因為它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空軍也是悲慘的!因為防空武器的威力也是日新月異。但是我們卻相信,任何武器的威力都是相對的,要視與之對抗的武器威力如何。如果坦克面對優勢的敵人——擁有更多的坦克或更先進的反坦克武器——那麼它一樣可能被擊敗或是威力減弱,但如果情形正好相反,那麼它同樣可能獲得驚人的成功。所有武器的威力也不能僅僅由敵方的力量強弱來決定,另一方面還要看你自己是否願意最大限度地利用最新的技術革命成果,使你總是領先於時代。從這一點來說,坦克就不能自暴自棄地認為它已被其他武器取代了。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守方炮兵的炮彈速度要比攻方坦克的火炮發射的炮彈快。」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去發掘這種說法的事實依據,不過早在1917年至1918年間,就已經能夠將數百輛坦克集中在戰線後方,冒著敵方的炮火徑自突入敵軍陣地,為十幾個步兵師或騎兵師開路——在遂行此種作戰時,甚至完全不用炮兵掩護,也就是說,敵方炮兵事先毫無損傷——只有在最為不利的情形之下,敵方炮火才能給運動中的坦克以重創,而且只要坦克突破了敵軍陣地,敵人的炮兵不久就會銷聲匿跡,甚至不能對後續的步兵部隊構成威脅。在上次大戰中,炮兵曾經使用炮火准備的射擊戰術,就是集中所有的炮火轟擊可能的危險區域,但是結果還是未如人意。防禦的炮火雖然可以造成飛砂走石和煙霧迷漫的效果,使坦克手的視野受到限制,不過這種限制卻是可以忍受的,即使在平時,我們也早就學會了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事實上,現在的坦克在夜暗和大霧中都可以靠羅盤來指引方向,照樣前進。

因此,在以坦克為基礎的攻勢中,勝利者就是坦克本身,而不是步兵。如果坦克的攻擊失敗了,就等於整體攻勢的失敗,相反,如果坦克攻擊成功,勝利就會成為定局。

火力
裝甲和運動是坦克的兩個戰斗特徵,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特徵是火力。

坦克火炮在靜止和運動中都可以進行射擊,並且在這兩種情形下都採用直接瞄準的方法。當坦克靜止時,可以迅速輕易地調校火炮,因此只需消耗非常有限的彈葯就可以摧毀目標;而一旦坦克處於運動之中,因為觀測方面的困難,比較難以確定目標,不過坦克卻有另一個長處,就是它的炮身距離地面很高,特別是對於有草木掩護的地面,這種高炮身就顯得十分有效——它雖然也招來批評,被認為是容易成為敵軍炮火的靶子,不過反過來說,對於坦克炮手的利益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運動中射擊,對近距離的目標命中率還算不錯,不過對於距離較遠的目標,或是坦克行進在坎坷的地面上時,命中率會大打折扣。

在任何情形中,坦克具有一種其它武器無可比擬的優點,那就是當它朝著敵人的方向前進時,可以攜帶它自己的火力。我們當然承認處於靜止位置的火炮射擊精度也較高,可是唯有運動才能贏得勝利!現在的坦克戰是否依然要採取過去的碾路戰術,面對縱深配置著強大的步兵、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敵軍陣地猛沖過去呢?有這種想法的人,其觀念深處就是一種號稱「步兵坦克」的怪物,這種怪物無論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完全著眼於配合步兵的進攻——這種觀念我們實在忍受了很久。我們不能也不願意花費幾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僅僅從事搜索工作;我們也不願意消耗太多的彈葯。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盡量深入敵後,控制敵人的整個戰線。我們非常清楚坦克火力的局限性,因此我們無法進行「有計劃的炮兵准備射擊」,或是「集中火力的轟擊」;我們的想法正好相反,只想用一顆准確的炮彈,一次射擊就把目標擊毀。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不能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即使用最強大的炮兵向敵軍陣地轟擊達一星期之久,還是不能給步兵提供必勝的保證。正是我們的敵人讓我們相信,在一個寬廣的正面上進行一個成功而迅速的坦克攻擊,從各個方向縱深突入敵人的防禦體系內部造成的勝利,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使用的任何一種有限進攻的方法要更加有效。我們的炮彈一定要朝著特定的目標發射,而不是象從前一樣不分青紅皂白亂轟一氣,用彈幕掩護步兵爬行。如果我們的攻擊集中,並且有足夠的寬度和縱深,就能將所有暴露出來的敵軍目標予以摧毀,這樣,我們就在敵人的防線上打開了一個缺口,足以讓我們的預備兵力迅速地跟進,這在1918年是無法實現的。我們這里提到的預備兵力,也必須採用裝甲師的編制,因為我們不相信其他任何部隊能夠具有同樣的火力、速度和機動性能可以發揮如此的攻擊和突破的威力。因此,我們並不認為坦克只是一種輔助步兵進攻的武器。如果還是這樣,那麼我們就又要回到1916年的陣地戰中去,絕無速戰速決的可能了。但是,不論未來的敵人兵器如何優秀,各種口徑的火炮在射程和精度上有了什麼樣的提高,炮兵技戰術如何發展,也都無法動搖我們的信心,相反,我們還是認為坦克是現代攻擊戰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武器,我們絕不改變我們的信心,直到科技專家拿出一個更好的武器給我們看。雖然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只有火力才能為運動開路」,但我們還是反對那種徒然浪費時間和彈葯的炮兵准備射擊,因為那會完全喪失奇襲效果;我們相信,使用內燃機和鋼鐵裝甲的組合,可以不需任何形式的准備射擊,而是直接把火力帶入敵軍陣地——只要擁有某些重要的條件,如適宜的地形、奇襲和集中的運用。
將大量的坦克集中起來使用也是招致批評的一個方面。他們說:把所有的坦克都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攻擊力量的觀念正確嗎?是否應該考慮把坦克分配給步兵師使用呢?如果說在今天步兵沒有坦克就不能遂行攻擊任務,那麼我們也同樣可以得出這種結論:凡是具有攻擊能力的武器,凡是能夠幫助其他兵種前進的武器,自然就算得上是一種主要兵器了。至於是否應該將坦克配備給步兵師,不妨用下面的假想戰役來說明問題:

紅藍兩軍對戰,雙方各有100個步兵師和100個坦克營。

紅軍將所有坦克都配備給各步兵師,而藍軍則集中整編為裝甲師,由最高統帥部直接控制。假設戰線長度為300英里,其中100英里是坦克無法通過的地區,100英里是坦克很難加以運用的地區,另外100英里則是適於坦克活動的地區。這樣,在實戰中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紅軍因為把坦克分配給各步兵師,所以有一部分坦克被置於其無法活動的地區,無所事事;另一部分坦克雖然可以活動,但是卻受制於地形,使成功運用它們的希望顯得十分緲茫;結果在最適於坦克活動的地區,紅軍只能集中起它全部坦克的三分之一投入戰斗。而在藍軍方面,情形則大相徑庭,它可以將全部的坦克兵力集中使用在最有利的地區,以產生決定性的效果,它在這一地區的坦克數量至少可以超出敵人一倍,而在其它採取防禦態勢的地域,即使受到敵人的坦克攻擊,規模也是很小的。如果一個步兵師有50門反坦克炮,用來對付50輛坦克的進攻,就比對付200輛坦克要容易得多。

因此,我們的結論就是,把坦克分散配置給步兵師的觀念,只不過是重拾1916年到1917年間英國人最初使用的坦克戰術,事實上是失敗的戰術——直到康布雷戰役中英軍採取集中和大量使用的戰術,才算獲得了成功。

我們相信,迅速地攻入敵軍陣地,利用坦克的裝甲掩護,讓我們摩托化的大炮直接擊打在目標上,這種方法必然獲得勝利。有人說:「摩托車並不能算是一種新武器,它只不過是一種運輸舊武器的新方法而已。」當然內燃機本身不能發射炮彈,如果非要說坦克是一種新式武器的話,那麼我們實際上要強調的是一個新的兵種,正如海軍的潛艇也被稱為新武器是一回事。我們相信我們是一種新武器,將來的成功可以在戰史上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痕跡。

如果我們的攻擊必須成功,那麼所有其它兵種就必須在時間和空間上與我們密切配合,為了讓我們的威力能夠充分發揮出來,我們要求一切必要的支援部隊都必須擁有與我們相同的機動能力。

㈨ 坦克世界怎麼能跑到地圖外邊去

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是你卡了, 就是游戲出bug了,偶然事件,應該不是被人利用的bug 下次你在遇到類似的事情,覺得是bug,可以截圖,然後到官方論壇提交 歡迎來 http://bbs.wanmmo.com/forum-175-1.html 尋找戰友和各種插件

閱讀全文

與坦克跑出邊界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外鑒別需要做方法確認嗎 瀏覽:712
鯊魚記賬使用方法 瀏覽:762
靈芝孢子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344
腸胃炎是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77
思泰克spi檢測方法 瀏覽:528
集合表示方法怎麼讀 瀏覽:415
國際投資研究的方法 瀏覽:555
緊膚水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645
車痕蠟使用方法 瀏覽:522
ae注冊機使用方法 瀏覽:798
行進間中距離投籃訓練方法 瀏覽:723
考試偷分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用什麼方法去投訴他 瀏覽:160
圖示坐骨神經痛的自我鍛煉方法 瀏覽:617
足球鎖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368
如何提高孩子磨蹭速度方法 瀏覽:453
乘法的簡便方法的題型 瀏覽:317
洋蔥去皮的正確方法 瀏覽:218
畢業設計論文研究方法步驟及措施 瀏覽:170
測量齒輪參數的步奏方法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