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血清是怎麼提煉出來的
血清是血液沉降之後把血細胞分離開的上層清液。
你可以采血後把血液放進離心管中,1500~2000r/min,去上層清液就是血清!
㈡ 怎樣從動物身上提取血清(常規方法)
采血(不加抗凝劑),靜置直到血液凝固,然後放到37度半小時,4度過夜,效果還行
㈢ 如何在血清中提取DNA
.dna提取的幾種方法
(1).濃鹽法
利用rnp和dnp在電解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將二者分離,常用的方法是用1m
氯
納提取化鈉抽提,得到的dnp粘液與含有少量辛醇的
氯仿一起搖盪,使乳化,再離心除去蛋白質,此時蛋白質凝膠停留在水相及氯仿相中間,而dna位於上層水相中,用2倍體積95%乙醇可將dna
鈉鹽沉澱出來.
也可用0.15
mnacl液反復洗滌細胞破碎液除去rnp,再以1mnacl提取脫氧核糖蛋白,再按氯仿---異醇法除去蛋白.
兩種方法比較,後種方法使核酸降解可能少一些.
以稀鹽酸溶液提取dna
時,加入適量去污劑,如sds可有助於蛋白質與dna
的分離。在提取過程中為抑制組織中的dnase對dna
的降解作用,在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檸檬酸鈉作為金屬離子的烙合劑.通常用.15mnacl,0.015m檸檬鈉,並稱ssc溶液,提取dna.
(2).陰離子去污劑法:
用sds或二甲苯酸鈉等去污劑使蛋白質變性,可以直接從生物材料中提取dna
.由於細胞中dna與蛋白質之間常借靜電引力或配位鍵結合,因為陰離子去污劑能夠破壞這種價鍵,所以常用陰離子去污劑提取dna.
(3).苯酚抽提法:
苯酚作為蛋白變性劑,同時抑制了dnase的降解作用.用苯酚處理勻漿液時,由於蛋白與dna
聯結鍵已斷,蛋白分子表面又含有很多極性基團與苯酚相似相溶。蛋白分子溶於酚相,而dna溶於水相。離心分層後取出水層,多次重復操作,再合並含dna
的水相,利用核酸不溶於醇的性質,用乙醇沉澱dna
。此時dna是十分粘稠的物質,可用玻璃漫漫繞成一團,取出。此法的特點是使提取的dna保持天然狀態
.
(
4).水抽提法:
利用核酸溶解於水的性質,將組織細胞破碎後,用低鹽溶液除去rna,然後將沉澱溶於水中,使dna充分溶解於水中,離心後收集上清液.在上清中加入固體氯化鈉調節至2.6m.加入2倍體積95%乙醇,立即用攪拌法攪出.然後分別用66%
٠80%和95%乙醇以及丙銅洗滌,最後在空氣中乾燥,既得dna樣品.此法提取的dna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故一般不用.為除蛋白可將此法加以改良,在提取過程中加入sds.
㈣ 誰知道血清的分離制備方法和步驟,謝謝!
相信樓主分離血清是用於檢測,而不是用於治療。我告訴你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我這個方法使用的器械主要就是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量看你需要的血清量來定,一般據我觀察,釋出的血清約為全血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這樣。也就是你采5ml血可能得2.5ml左右的血清。當然了,必須說清楚的是能不能釋出血清,因方法和豬個體的不同,成功率也就不同,我這個方法的成功率在95%左右。小豬采血在豬的前腔靜脈采,直接使用注射器的原裝針頭,大豬則一般換12×25的針頭採用耳背靜脈方法采血。血采出來之後保留一段空氣在注射器內,蓋上針頭蓋,將注射器針頭朝上倒立放置或呈45°角倒立放置,防止受到猛烈振動。將採好的血放置在25℃~50℃的環境中約2小時,血清就釋出在上層,這時你就可以小心地將血清推出。主要注意避免采血時受到污染,避免將採得的血放置在過低的溫度,溫度過低很難釋出血清,注意留一段空氣在注射器內(留多少空氣你自己看情況定,多少都要留一段),注意針口朝上。
㈤ 如何獲取血清問題
serum,血清,詳細資料見網路http://ke..com/view/42775.htm?fr=aladdin
先糾錯,紅細胞是血細胞而非生物大分子。
嚴格的講,添加了抗凝劑的血液在高速離心機離心後得到的上清液為血漿而非血清,前者與後者相比含有多種凝血因子比如纖維蛋白原或纖維蛋白。離心的方法可以使血液分層,使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液中的其他成分(血小板、血漿清蛋白、球蛋白等)沉澱於管底,從而獲取新鮮血漿。血清可以用離心新鮮膠凍狀血凝塊獲得。
常用的注射器過濾器一般是0.46um和0.22um兩種規格,可以過濾掉部分細菌、液體中的雜質等,理論上可以通過過濾方式得到血漿,但實際上沒人這么做——因為紅細胞直徑為6~9um很快就能堵塞過濾器濾孔,使得過濾沒法進行;手術中自體血液回輸機的過濾不同於普通的注射器過濾器。
綜上所述,用注射器過濾得到的血漿和離心機獲得的差異不大,但注射器過濾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㈥ 從血液如何獲取血清
最簡單的方法是 放在那裡 第2天去標本分層了,上層為血清下層為細胞。
常用的方法是將標本放在試管里離心,上層是血清。
㈦ 血清RNA提取方法
血清RNA提取,biog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 請自行准備:無水乙醇、無RNA酶1.5mL離心管。2. 取出洗滌液,按以下操作:a) 洗滌液A:21mL加入9mL無水乙醇;35mL加入15mL無水乙醇;42mL加入18mL無水乙醇。b) 洗滌液B:9mL加入21mL無水乙醇;15mL加入35mL無水乙醇;18mL加入42mL無水乙醇。c) 配製好的洗滌液如出現沉澱,可在37℃溶解,搖勻後使用。3. 取無RNA酶的1.5mL離心管,加入200μL樣本,4μLRNA Carrier混合均勻,再加入300μL 裂解液及20μL 消化液,漩渦震盪10秒,充分混勻,56℃水浴10 分鍾至完全裂解。4. 加入1000μL無水乙醇,輕輕顛倒混勻,如有半透明懸浮物,不影響RNA的提取與後續實驗。5. 將吸附柱放入收集管內,將760μL上述溶液轉入吸附柱內,靜置2 分鍾,12,000 rpm 4℃離心1 分鍾,棄收集管內廢液.6. 將剩餘760μL溶液轉移至吸附柱內,重復步驟5。7. 將吸附柱放回收集管內,加500μL 洗滌液A至吸附柱內,12,000 rpm 4℃離心1 分鍾,棄收集管內廢液。8. 將吸附柱放回收集管內,加500μL 洗滌液B至吸附柱內,12,000 rpm 4℃離心1 分鍾,棄收集管內廢液。9. 將吸附柱放回收集管內,12,000 rpm 4℃離心2 分鍾,離去殘留的洗滌液。10. 取出吸附柱,放入新的無RNA酶的1.5 mL 離心管內,加入30-50μL 洗脫液,靜置3 分鍾,12,000 rpm 4℃ 離心2 分鍾,收集RNA溶液。11. -70℃保存,或直接用於下一步實驗。
㈧ 如何制備血清和血漿
血清和血漿均是不含細胞(包括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血液液體部分,其主要區別是血清不含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血漿則含有凝血因子,它們的制備方法如下:
1、血清的制備:獲得的血液不能抗凝,盛於離心管或可以離心的器皿中,靜置或置37℃環境中促其凝固,待血液凝固後,將其平衡後離心(一般為3000rpm,離心 5~10min),得到的上清液即為血清,可小心將上清吸出(注意切勿吸出細胞成分),分裝備用。
2、血漿制備:在盛血的容器中先加人一定比例的抗凝劑(抗凝劑:血液 = 1:9,將血液加到一定量後顛倒混勻,離心(離心條件同上)後所得的上清液即為血漿。初用者最好將上清移至另一清潔容器,吸出血漿時用毛細吸管貼著液面逐漸往下吸,切忌不能吸起細胞成分。
3、富含血小板血漿制備:將獲得的血液經800rpm,離心5min,其上清即為富含血小板血漿。
(8)簡單的血清提取方法擴展閱讀:
1、血清
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如將血液自血管內抽出,放入試管中,不加抗凝劑,則凝血反應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膠凍。凝血塊收縮,其周圍所析出之淡黃色透明液體即為血清,也可於凝血後經離心取得。在凝血過程中,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塊,所以血清中無纖維蛋白原,這一點是與血漿最大的區別。
而在凝血反應中,血小板釋放出許多物質,各凝血因子也都發生了變化。這些成分都留在血清中並繼續發生變化,如凝血酶原變成凝血酶,並隨血清存放時間逐漸減少以至消失。這些也都是與血漿區別之處。但大量未參加凝血反應的物質則與血漿基本相同。為避免抗凝劑的干擾,血液中許多化學成分的分析,都以血清為樣品。
2、血漿
血漿是血液的液體成分,血細胞懸濁於其中。人體含有2750-3300毫升血漿,約占血液總體積的55%。血漿的絕大部分是水(體積的90%),其中溶解的物質主要是血漿蛋白,還包括葡萄糖、無機鹽離子、激素以及二氧化碳。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同時也是運輸分泌產物的主要媒介。
將新鮮血液離心,使血細胞沉降,上層淡黃色清液即是血漿。血漿與血清的區別是血清中不含纖維蛋白原等凝血因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血清
㈨ 怎麼提取血清
離心就可以提取了,需要低溫保存
㈩ 請教最簡單的動物血血清提取方法,聽老師說,將動物血放進冰箱冷凍,再讓其自然融化,表面一層就是血清
不對,最簡單最快的方法:取一潔凈的試管或一支一次性注射器,將從動物靜脈上采血3到5毫升置於試管或直接將一次性注射器抽出去一些留點空間,靜置於室溫或稍熱一些的環境下讓其自然凝固很快就會有清亮透明漂亮的血清析出。用吸管輕輕地分離於潔凈的小瓶置於冰箱冷藏就行了…要是冷凍再融化就會有部分溶血的呈現出紅色。
(要斜一點放置,盡量讓其與空氣接觸面大一點,析出來的就多一點;還有一點就是要靜置,不能搖晃。否則就會有溶血出現。)
雞的血清很好分離,又快又多,牛的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