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歲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當驚覺小朋友的體溫稍為有點高時,千萬別胡亂退燒,急著帶寶寶去醫院,或是要求醫師施打退燒針哦! 寶寶體溫好象有點高,看樣子寶寶是發燒了!小朋友發燒時只要精神及活動力尚佳,其實並不需要立即送醫,家長只需隨時幫寶寶量體溫,觀察體溫變化即可。之後再找兒科醫師檢查,針對引起發燒,咳嗽、鼻水、腹瀉或嘔吐的原因來治療。 當身體體溫大於38℃時(肛溫、耳溫),可稱為發燒。它是人類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提醒我們 「寶寶可能生病了。」 許多家長會誤以為發燒都是有害的,燒太久可能會把小寶寶的腦子燒壞掉。但一般來說,41℃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因此,就不必過分緊張。 民間有一種說法叫「燒壞腦袋」,其實燒壞腦袋的並不是單純的發燒,而是由於小寶寶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症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發燒是孩子生病的警訊,也是身體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種自動反應,發燒處理的重點是:先探討是什麼疾病引起的,再來治療,而不是馬上退燒到正常體溫。雖然適度地給予退燒葯,可以減輕發燒生病的不舒服,但無法縮減病程,輕度的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因此,發燒不完全是壞事! 處理2 小寶寶如果發燒,可能會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狀,如:臉紅、咳嗽、全身倦怠無力、酸痛、頭暈、頭痛、嘔吐、腹痛、嗜睡、活動力差、食慾不振、吵鬧、不安、哭泣等,讓媽咪感到很心疼。不過,也有些寶寶發燒時並無任何異狀,有的寶寶發燒會被長輩誤認為是在長牙,而遭到忽略。 遇到寶寶體溫偏高,建議媽咪不妨先做客觀的評估,如小寶寶是否剛洗完熱水澡,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剛喝完熱的飲料等,約待半個小時後再幫孩子量一次體溫,通常會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後,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送醫院的問題。 通常來說,如果小朋友體溫在38℃~38.5℃左右,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或是使用退燒葯。但若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寶寶(4%幼童)則需積極的治療。 大部份兒科醫師認為,發燒在38.5℃~39°C以上時,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葯,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並防止小孩熱痙攣發生。但如果出現40.1℃以上的高溫,就得緊急治療才行。 處理3 當懷疑小朋友發燒時,就應該替寶寶量量體溫。此外,當寶寶出現下列情況時,也要考慮是否該給寶寶測量體溫了。 *過度流汗。 *皮膚乾熱。 *臉色非常蒼白,或不尋常的潮紅。 *呼吸異常過快、過慢或暫停。 *感冒症狀:流鼻涕、鼻塞、咳嗽、聲音沙啞,或喉嚨痛。 *情緒改變: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無精打采。 *寶寶自己抱怨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疼痛。如寶寶自己說「媽媽,我覺得我生病了」。 *寶寶嘔吐或拉肚子。 處理4 寶寶發燒了,先不必急著退燒。由於發燒是一種抵抗病毒的自然現象,所以如果家長硬要替孩子退燒,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來說體溫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錯,都是可以接受的。不過,為了減少寶寶的不舒服感,家長在照顧上要特別留心。 *不建議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退燒葯。 *一天使用退燒葯不要超過五次以上。 *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燒葯,除非可能因發燒導致抽筋時。 *不要給小朋友覆蓋濕毛巾,應盡量保持乾爽。 *盡量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等。 *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以免小便過於濃黃。 *要多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在適當的處置後,應觀察小朋友的精神狀態及食慾等,並於就醫前記錄發燒的天數(需精準計算發燒滿幾日)、間隔時間、溫度變化及其它不適症狀,以供醫師參考。 處理5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確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燒至40.1℃則建議緊急就醫。其它需緊急就醫的情況還包括: *小於兩個月以下的嬰兒。 *寶寶哭得很慘,且無法安慰的哭,不斷嗚咽。 *移動或父母接觸時會哭。 *幼兒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出現皮膚紫斑。 *排除鼻口影響呼吸之障礙物後仍感覺呼吸困難。 *幼兒流口水且無法吞咽任何東西。 *痙攣發生,而且感覺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而且是2~4個月大的寶寶,不是由於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 小時,則建議在24小時內立刻就醫,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㈡ 四個月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
四個月寶寶發燒39度屬於高燒,此時可以吃退燒葯,再結合物理降溫,並且要注意多喝水。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鍾。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葯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葯降溫。
3、通風散熱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保證水分
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5、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保證睡眠
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四個月寶寶發燒39度注意事項
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葯,以免發生虛脫及葯物毒性反應,其他葯物的使用同樣要慎重哦。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盡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把燒逼退,因為有時發燒是因身體出了什麼特殊狀況而導致的!
四個多月的寶寶如果發燒到了39度的時候,就一定要積極採取措施來降溫才行,本文介紹的這些降溫方法你可以一一試一下,如果沒有用的話,你一定要及時就醫,讓醫生幫助退燒,39度屬於高燒,千萬不可小視。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一定要特別的注意才行哦。
㈢ 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
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小孩發燒的狀況如有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以及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家長要可服用退燒葯物,並在家裡先做一些物理降溫。 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都應及時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葯物退熱,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葯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葯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葯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在孩子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鍾。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葯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葯降溫。 3、通風散熱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保證水分 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5、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保證睡眠 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葯,以免發生虛脫及葯物毒性反應,其他葯物的使用同樣要慎重哦。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盡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把燒逼退,因為有時發燒是因身體出了什麼特殊狀況而導致的!
㈣ 五個半月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
頭部冷濕敷或頭部冰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頭部冷濕敷(即用冷濕巾敷於寶寶的額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寶寶不願意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濕巾敷用。應注意經常更換冰袋或冷濕巾。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在冬天難以實施。 發燒不必立即退燒 發燒是一種症狀、現象、表示寶寶身體不舒服時所發出的警訊,但絕非疾病。寶寶發燒,代表身體正在抵抗病毒,身體會自然調節溫度,所以不用退燒。發燒常常是疾病的徵兆,家長們盲目地讓寶寶服用退燒葯,容易影響醫師對於寶寶發燒原因診斷的正確性。而當家長帶寶寶就診時,切忌把重點放在寶寶燒到幾度,而是要了解可能會燒多久。當寶寶發燒時,找出發燒原因,遠比急著幫寶寶退燒重要。 一般嬰幼兒發燒會有下述的順序,但不一定每個狀況都會發生,有時寶寶不會經過發冷階段,會直接發熱,但發燒時有發冷症狀的寶寶,大多會燒到39度左右,也會比較難受,當然有時候發燒也會發生排不出汗的情況,因此三階段的過程家長可作為參考,但不能概括每個寶寶的發燒過程喔! 1.發冷 當寶寶受到感染時,體溫調節中樞會自己調高,以保護自己,但是當體溫還沒上來前,身體會有產熱機轉,主動把熱帶到身體中心部位,這時四肢循環會變差,產生手腳冰冷的狀況。發冷是發燒的前期,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度,但寶寶會全身打冷顫,甚至有畏寒的情形。 處理 為寶寶添加衣服,並讓他多喝些溫水,幫助體溫上來,以減輕寶寶的痛苦,當寶寶有發冷症狀時,千萬不要急著幫寶寶降溫,這樣做反而會讓寶寶更不舒服。 2.發熱 寶寶發燒時體溫攀升,這時皮膚摸起來很燙,表示寶寶已經在發燒了,許多家長們為了讓寶寶快點出汗而為其添加更多衣服,卻容易讓寶寶體溫更高,寶寶身體會更加不適! 處理 這時家長們應保持室內通風,並讓寶寶多攝取些溫開水,為寶寶脫去身上多餘的衣物。 3.出汗 當寶寶因受到感染而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等到感染情況穩定時,人體不需要再派出抗體與白血球來對抗細菌,這時為了降低體溫點,把熱量帶走,所以會產生排汗狀況,以降下體溫。 處理 當寶寶出汗時,表示身體正在散熱,家長們應該幫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礙寶寶降溫。 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松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千萬不能給發熱寶寶穿過多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否則容易導致高熱不退,甚至誘發高熱驚厥! 發燒正確處理流程 寶寶發燒了!家長們發現寶寶發燒時,常常會到處找醫師,一旦碰到假日醫院診所休診,還會跑去掛急診。其實,家長們不必如此驚謊,寶寶會發燒,多數原因都是受到病毒感染,月齡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由於體溫調節不好,容易因為穿太多衣服而讓體溫上升,這時家長們可以先脫掉寶寶身上過多的衣服,觀察寶寶體溫有沒有下降;至於其他年齡的嬰幼兒,家長們就要找出寶寶發燒的原因,倘若症狀是可以合理解釋的,就沒有關系。 對於寶寶發燒的狀況,雖說家長不用過度擔心,但也別因此掉以輕心,因為發燒很可能是在告訴你,寶寶身體出了狀況。針對發燒處理的流程,專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當家長們碰到寶寶發燒時,應先按照步驟處理,而不要操之過急喔! 1--觀察寶寶狀況 寶寶如果只是38度左右的微燒,但精神狀況還是很好,則不用急著馬上帶寶寶就醫,可以在家先行照顧,不需給寶寶吃退燒葯,只需提供流質的食物與水份,依寶寶所出現的症狀判斷發燒的原因,若仍不清楚,可以打電話諮詢相關單位。若寶寶向家長們抱怨自己很不舒服,或是體溫高於39度時,再考慮給寶寶吃退燒葯,但吃完退燒葯後,不論是否有效,一定要再就醫治療,否則一般38度左右的發燒,建議不用採取退燒措施,讓寶寶自然痊癒,反而可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2--葯物的使用 寶寶很不舒服時,可以給寶寶吃退燒葯,但若家長自行到葯局購買成葯時,就必須問清楚劑量再用 。寶寶服用退熱葯後,會大量出汗,衣被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受涼而加重病情。
㈤ 寶寶發燒到39度意味著什麼該如何快速應對
春天寒冷和溫暖交替感冒頻繁,無論是孩子還是家人都容易感冒。特別是嬰幼兒發燒嚴重的初學者父母束手無策,焦慮不已。
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葯物冷卻。常用的解熱葯有布洛芬和乙醯氨基酚,其中乙醯氨基酚適用於2~3個月以上的嬰兒,布洛芬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嬰兒請記住,根據品牌、劑型的不同,退燒葯的劑量不同,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體重,按照說明書中規定的推薦劑量給孩子服用,不能「理所當然」,「憑記憶」。
在什麼情況下要去醫院?
發燒的嬰兒年齡在3個月以下。小嬰兒發燒可能表明有比較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現,應盡快去醫院。除了發燒之外,痙攣、臉色發青(紫色)、呼吸困難、無法喚醒的症狀中,沒有一個是嬰兒病情嚴重的。不管體溫如何,都要立即接受診療!
嬰兒不吃不喝,口乾,眼淚少,尿量明顯減少等,表明有脫水,要及時去醫院補充。發熱持續72小時以上,要及時去醫院確認是否需要其他葯物。掌握了這些發熱相關的知識點,父母們對孩子發燒的時候不是更自信嗎?
㈥ 孩子發燒到39度,怎麼辦,物理降溫有哪些,怎麼做
通常情況下,孩子發燒體溫在38.5度以下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用酒精擦拭孩子身體,用溫水給孩子洗澡等等;體溫在38.5度以上服用安全有效的退燒葯。據我所知,目前市面上兒童退燒葯比較靠譜的有美林、迪爾諾等等。等你孩子的體溫退到38.5度以下後,繼續用冰袋敷額頭,直到恢復正常體溫為止。
㈦ 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
小孩發燒是孩子的常見病,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但是不要急。小孩發燒要學會「察言觀色」如果你家小孩發燒這個溫度精神狀況良好、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且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可咨詢下醫生再做決定。我總結的小孩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降溫方法 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 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鍾。很多家長認為小孩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小孩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但是在洗澡的時候要准備一個冰敷袋,以防溫度的升高對寶寶大腦的損傷。 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我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小孩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㈧ 寶寶發燒快39℃了,有什麼更快的物理降溫辦法
方法一:溫濕敷
用溫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
具體做法
准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
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
十分鍾換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 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並且有利於軀體微循環。
具體做法
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製冰塊,扎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後在外面 包上毛巾即可。
將冰袋敷在後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
分鍾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
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如果寶寶出現哆嗦、發涼、臉色發青或者局部皮膚發紫,要馬上停止使用。
男寶寶要特別注意,避免將冰袋碰到陰囊部位。
用做好的冰袋來做冰枕,降溫效果也不錯。
方法三:使用退熱貼
流行於歐美國家的退熱貼,目前也已成了我國家庭的常備降溫品。孩子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於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
具體做法
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於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
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用退熱貼後,如果體溫仍然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貼時不要碰到頭發、眉毛、傷口,眼部及皮膚有異常的部位。
方法四: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可以借用酒精擦浴來幫助退燒。這種方法降溫快,體溫一般很快會下降。
具體做法
葯店購買的95%酒精取一份,加兩份溫水攪拌均勻備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溫水量與酒精相同,假如手邊沒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時,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來調和,也可以加冰塊來增加降溫效果。
用紗布或者小毛巾蘸濕後擦拭寶寶的身體,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較多的部位,比如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等,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血管表淺,容易散熱。
塗擦時按照一定的順序,由上至下,從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進行,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注意擦過的身體部位的保溫。動作要快,每次5-10分鍾即可。
擦拭中要避開寶寶的頭面部、腹部、腳底以及胸前心臟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㈨ 如何給發燒到39度的一歲寶寶降溫,物理降溫法展示
發燒到39度的一歲寶寶就該吃葯了,這時就不該用物理降溫法了。
通常情況下,孩子發燒體溫在38.5度以下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用酒精擦拭孩子身體,用溫水給孩子洗澡等等;體溫在38.5度以上服用安全有效的退燒葯。據我所知,目前市面上兒童退燒葯比較靠譜的有美林、迪爾諾等等。等你孩子的體溫退到38.5度以下後,繼續用冰袋敷額頭,直到恢復正常體溫為止。
(9)寶寶在家發燒39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擴展閱讀:
發燒的治療原則
1.病因處理
針對發熱的病因進行積極的處理是解決發熱的根本辦法。例如:感染性發熱,根據感染源不同選擇有效葯物進行治療;脫水的患者積極進行補液;發生葯物反應時立即停用葯物並進行抗過敏治療等。
2.降溫處理
對於感染性發熱而言,發熱本身是機體免疫系統清除感染源的表現之一,除非高熱以及患者嚴重不適、強烈要求外,通常可不急於使用解熱葯等葯物,但一定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而對於高熱患者必須進行降溫處理。
(1)物理降溫①使用冰袋,將冰袋置於頭部、腋窩及腹股溝部,冰袋要用干毛巾包裹後使用。②酒精擦浴,用35%~50%乙醇溶液擦浴,患者取仰卧位,從頸部向下沿臂外側直至手背,再換一小毛巾,從腋下沿臂內側直至手心,用同樣方法擦拭對側;然後,從腹股溝部經腿擦拭至足部。再讓患者取側卧位,從後頸部開始,自上而下擦拭整個背部。
需要注意的是,擦拭的同時,需給患者以輕柔的按摩,當擦至大血管附近(如腋下、肘部、腹股溝區、窩等部位)時,應稍做停留,以提高療效。擦拭過程中,如有寒戰、面色蒼白或脈搏、呼吸不正常,應立即停止操作。
(2)葯物降溫高熱患者可以使用的葯物有:阿司匹林,0.3~0.6g,口服,必要時每4小時1次;安痛定注射液2ml,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2ml,肌肉注射;還可選用安乃近滴鼻液滴鼻;高熱不退的,還可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㈩ 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啊,有什麼物理降溫的方法是可以
有時候在半夜發現小孩發燒39度,如果不能及時就醫,則可以採取溫水浴、酒精擦浴、冰敷等物理方法來降溫。家長在護理時要注意給孩子多喝溫開水,補充體液,並適當減少孩子的衣服,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散熱。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度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鍾。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葯物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