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川芎的養護檢測方法

川芎的養護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5 15:04:23

Ⅰ 川芎怎麼用 川芎的功效作用

川芎不適合人群: 月經過多,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慎服;陰虛火旺者禁服。 川芎食療作用: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經;氣香升散 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難產,胞衣不下,產後惡露腹痛,腫塊,心胸脅疼痛,跌打損傷腫痛,頭痛眩暈目暗,風寒濕痹 ,肢體麻木,癰疽瘡瘍。 川芎食物相剋: 川芎惡黃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黃連,反黎蘆。 川芎做法指導: 1. 血瘀所致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難產、產後惡露腹痛,以及腫塊等症,可與熟地(或生地)、白芍(赤芍)、當歸組成基本方,然後根據病情進行加味。 2. 凡偏正頭風頭痛,屬風寒昨,可荊芥、防風、細辛、白芷等配伍。 1、治療風熱頭痛::川芎5克 茶葉10克.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熱服.(《簡便單方》) 2、治療妊娠腹中痛(胞阻):川芎100克、 阿膠100克、 甘草100克、 艾葉150克 、當歸150克、芍葯200克 、乾地黃300克.右七味以水五升 清酒三升合煮 取三升 去渣 納膠令消盡 溫服一升 日三服 不瘥 更作.(《金匱要略》膠艾湯) 3、治療產後血暈:當歸50克 、川芎25克、 荊芥穗(炒黑)10克.水煎服.(《奇方類編》) 4、治療新產塊痛:當歸40克、 川芎150克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 黑姜2.5克 、炙草2.5克.用黃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女科》生化湯) 5、治諸風上攻,頭目昏重,偏正頭痛,鼻塞聲重,傷風壯熱,肢體煩疼,肌肉蠕動,膈熱痰盛,婦人血風攻疰,太陽穴疼,及感風氣:薄荷葉(不見火)400克,川芎、荊芥(去梗)各200克,香附子(炒)400克(別本作細辛去蘆50克),防風(去蘆)7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100克;上葯為細末,每服5克,食後茶清調下,常服頭目清。(《局方》川芎茶調散) 6、治偏頭疼:京芎細銼,酒浸服之。(《斗門方》) 7、治首風旋暈,眩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胃膈痰飲,偏正頭疼,身拘倦:川芎500克,天麻200克。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茶酒下,食後。(《宣明論方》川芎丸) 8 、治婦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築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惡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葯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損立便逐下:當歸300克(洗,去,切,焙乾,秤)、川芎200克(洗)。上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小盞,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盞,止一沸,去渣,溫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進,不過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9、治產後心腹痛:川芎(洗,銼)、桂心(不見火,銼)、木香(銼,焙乾)、當歸(去蘆須,洗,銼,焙)、桃仁(去皮、尖並雙仁,炒黃)各50克。上為細末。每服5克,熱酒調下,如不欲飲酒,即用水一盞,葯末二錢,煎至七分,帶熱服。(《衛生家寶方》川芎散) 10、治小兒腦熱,好閉目,太陽痛或目赤腫:川芎、薄荷、朴硝各10克,為末,以少許吹鼻中。 (《全幼心鑒》)

Ⅱ 川芎的作用是什麼

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與主治】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1、功 效:
用治中風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產後風癱。
2、用法與用量
炒黑,共研細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許,煎服。 6~12g。
3、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4、制劑
當歸流浸膏
5、配 方
當歸、荊芥各等份。
當歸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英)Chinese Angelica
別名秦歸、雲歸、西當歸、岷當歸。
來源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莖帶紫色。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卵形,2~3回三出或羽狀全裂,最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3淺裂,葉脈及邊緣有白色細毛;葉柄有大葉鞘;莖上部葉羽狀分裂。復傘形花序;傘幅9~13;小總苞片2~4;花梗12~36,密生細柔毛;花白色。雙懸果橢圓形,側棱有翅。花果期7~9月。
生於高寒多雨山區。主產甘肅、雲南、四川;多栽培。
採制秋末採挖,除去須根,待水分稍蒸發後,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
性狀本品近圓柱形,下部有多條支根,長15~35cm。表面黃棕色至棕竭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根頭直徑1.5~4cm,具環紋,有紫色或黃綠色莖、葉殘基,主根表面凹凸不平;支根直徑0.3~lcm,上粗下細,多扭曲。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棕色油點。氣特異,味甘、辛、微苦。
化學成分含基本內酯(ligusiilide)、正丁烯醯內酯(n-butylidene phthalide)、阿魏酸、煙酸、蔗糖和多種氨基酸,以及倍半萜類化合物等。
性味性溫,昧甘、辛。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Ⅲ 川芎的鑒別

根莖橫切面:木栓層為10餘列木栓細胞。皮層狹窄。韌皮部寬廣,散有根主跡維管束。形成層環波狀或不規則多角形。木質部不規則多角形。木質部導管多角形或類圓形,大多單列或排成「V」開,偶有木纖維束。髓部較大。薄壁組織散有多數油室,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淡橫棕色,近形成層的油室小。薄壁細胞富含澱粉粒,有的含草酸鈣結晶。
粉末特徵:淡黃棕色或灰棕色。
① 澱粉粒單粒橢圓形、長圓形、類圓形、卵圓形或腎形,直徑5-16μm。長約21μm,臍點點狀、長縫狀或人字狀;復粒由2-4粒組成。
② 草酸鈣結晶呈類圓形團塊或圓簇狀,直徑10-25μm。
③ 木栓細胞深黃棕色,常多層重疊,表面觀呈多角形,壁薄。
④ 油室多破碎,分泌細胞含有較多的油滴。
⑤ 導管多為螺紋導管,有的螺紋導管增厚壁相互聯結,億網狀螺紋導管。亦有網紋、梯紋及具緣孔導管,直徑14-50μm。 1.取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毫升,放置10小時,時時振搖,靜置,取上清液1毫升,揮干後,殘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與氫氧化鉀的甲醇飽和溶液2滴,顯紅紫色。(檢查不飽和內酯類)
2.取粉末0.5克,加已醚適量,冷浸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1毫升,加7%鹽酸羥胺甲醇液2-3滴、20%的氫氧化鉀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熱,冷卻後,加稀鹽酸調節Ph至3-4,再加1%三氯化鐵已醇液1-2滴,於醚層界面處呈紫紅色,(檢查香豆精和內酯類)
3.取粉末0.5克,加水10毫升,冷浸過夜,濾過。加1%鹽酸至酸性,分取濾液1毫升3份,分別加碘化鉍鉀、碘化鉀和硅酸至酸試劑,分別產生橘紅色、白色或白色滑淀。
4.取橫切片置紫外光燈下觀察,顯亮淡紫色熒光,外皮顯暗棕色熒光。
5.薄層色譜 取粉末2克,加已醚6毫升,冷浸4h,濾過。將濾液濃縮至干,殘渣用氯仿1毫升溶解,作供試液。另取川川芎嗪作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氧化鋁CAC薄層板上,以石油醚-氯仿(1:)展開,用磺化鉍鉀試劑顯色,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的橘黃色色斑。
6.取該品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5毫升,放置10小時,時時振搖,靜置,取上清液1毫升,揮干後,殘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與甲醇飽和的氫氧化鉀溶液2滴,顯紅紫色。
7.取該品粉末1克,加乙醚20毫升,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醋酸乙酯2毫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葯材1克,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2微升 ,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Ⅳ 川芎是什麼,川芎的食用方法哪些

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川芎,這是一種在中醫界赫赫有名的葯材,對於病症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而且可以治療的病症非常多。川芎在生活中十分常用,能以止痛也能活血,下面介紹一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
行氣止痛是川芎的重要作用之一,它對女性痛經治療效果明顯,治療時可以與紅花以及桃仁等中蘢材一直使用,另外它還能治療心絞痛與冠心,治療時多搭配丹參一起使用,另外它還能治人類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
川芎的作用
川芎能祛風止痛,平時出現風寒感冒時,可以直接用中葯川芎進行治療,能讓感冒症狀很快好轉,另外它還能治療人類的風濕骨痛,治療時可以把川芎與獨活還有防風等,一起煎制服用,會讓祛風除濕的功效更加出色。
川芎的食用方法
1、川芎煮田螺:川芎煮田螺是它的常見吃法之一,平時可以取川芎,田螺,煮制再加入薑片和蔥段以及料酒等一起煮制,煮好以後取出食用田螺並喝湯,它能活血化瘀,對氣滯型血瘀型的頸椎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川芎煮粥:川芎平時也能煮粥喝,煮制時可以准備川芎,粳米,桃仁和蠶蛹,把川芎與桃仁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後取出葯液再與洗凈的粳米一起煮製成粥,然後直接服用就可以。

Ⅳ 中葯的養護方法

介紹一本書:現代中葯養護學
書名: 現代中葯養護學 作者: 徐良, 岑麗華 主編 出版社: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09-01 出版地: ISBN: 9787506718134 價格: 22 簡介: 該書為當今中葯養護學領域的最新著作及教科書。共分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全面敘述了影響中葯變異的各種因素,闡明了中葯霉變與蟲害發生和生長的規律,進而為中葯的貯藏養護提供了現代防護技術理論和科學救治措施。各論對近百種易蟲蛀霉變的中葯材、中葯飲片和中成葯的現代貯藏保管與治救養護技術方法作了詳盡的介紹,並系統總結了無公害無污染的中葯對抗同貯及氣調貯藏等現代養護新技術。全書內容豐富新穎,易學實用,面向21新世紀,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可作為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及有關職業技術培訓的教材或參考書,供各級醫院使用。

Ⅵ 川芎的國標檢測標准和葯廠用川芎檢測標准分別是多少

葯典規定含阿魏酸不得少於0.10%.葯廠一般都是按葯典規定製定標准。

Ⅶ 川芎中國中醫葯典2005版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太過專業了.說句實話,我也不懂,不過我提出一個我的個人看法,不敢保證正確,算是提供個思路吧.當歸和川芎的有效成分是不一樣的,雖然都含有阿魏酸,可檢測的方法不同,你看可不可以這樣考慮,是不是川芎里的某種成份會干擾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16nm;柱溫為35℃) 的檢測結果,所以顯示峰值小,含量低.而換成另一種檢測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30:7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1nm;) 那這種干擾成份就不起作用了.所以顯示正常. 完全就是我的個人想法,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Ⅷ 川芎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歸經】辛,溫。入肝、膽、心包經。

【功效主治】

1.活血行氣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經閉、痛經、難產、胸脅脘腹疼痛、損傷瘀腫、癰腫瘡瘍等證,常配伍桃仁、紅花、乳香、沒葯等。

2.祛風止痛用於風寒頭痛,常配伍白芷、羌活、荊芥等,方如川芎茶調散;用於風熱頭痛,常配伍菊花、石膏、僵蠶,方如川芎散;用於風濕頭痛,常配伍羌活、防風、藁本等,方如羌活勝濕湯;血瘀頭痛,常配伍桃仁、紅花等,方如通竅活血湯;風寒濕痹,常配伍獨活、防風、細辛等,方如獨活寄生湯。

近年來常用本品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缺血性腦血管病。

【用量用法】3~10克,水煎服。研末服,每次1~1.5克。

【禁忌】陰虛氣弱,氣逆嘔吐,肝陽頭痛,月經過多,均慎用。

【按語】川芎辛溫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達巔頂;又入血分,下行可達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廣泛,適宜瘀血阻滯各種病證;祛風止痛效用甚佳,可治頭風頭痛、風濕痹痛等證。

Ⅸ 怎麼對川芎做田間管理的

1.補苗。齊苗後結合中耕除草查苗,發現缺株即刨取扁擔苓子或封口苓子,帶土補栽。

2.追肥。四川產區施基肥較少,比較重視追肥。第一年追肥3次,第二年追肥1~2次。特別是第一年追肥很重要,分別在白露前後、秋分前後及霜降前進行。肥料以豬糞水和餅肥為主,用量逐次增加。每667米2用豬糞水1000~2500千克,餅肥35~150千克。還可施用草木灰、過磷酸鈣、堆肥等。薅冬葯時增施干糞1次。第二年追肥宜早不宜遲,過遲肥效未被充分利用。

3.中耕除草。每次追肥前進行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時應先揭去蓋草。中耕不宜深,以免損傷根系。冬至到小寒期間將莖葉部拔除,培土覆蓋根莖,厚約3厘米,以免根莖外露受凍害,稱為薅冬葯。第二年返青後一般不中耕,只除草。

4.灌溉排水。四川產區下種後遇天旱多施清糞水,以滿足出苗對水分的需求。幼苗期遇乾旱應澆水,或結合追肥澆水。秋雨多應注意排水,以免積水根莖腐爛。北方種植第一年除平時注意澆水防旱外,上凍前要澆1次凍水,第二年化凍後,澆返青水,追肥時要澆水。

Ⅹ 川芎的介紹

川芎(學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栽培植物,主產於四川(灌縣),在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生長於溫和的氣候環境。是一種中葯植物,常用於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川芎辛溫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達巔頂;又入血分,下行可達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廣泛,適宜瘀血阻滯各種病症;祛風止痛,效用甚佳,可治頭風頭痛、風濕痹痛等症。昔人謂川芎為血中之氣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達、止痛等功能。(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1)

閱讀全文

與川芎的養護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09
哪些激勵方法可以激勵員工 瀏覽:336
達爾文作用什麼方法得出進化論 瀏覽:632
鼓樓區干貨離心機操作方法有哪些 瀏覽:393
30公分最佳找點方法視頻 瀏覽:285
球圓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910
機動車牌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418
防盜門的安裝方法 瀏覽:508
剪映的學習方法在剪映哪裡 瀏覽:724
快速製作葡萄酒的方法步驟 瀏覽:438
ipad連接pencil方法 瀏覽:903
鳥籠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78
用什麼好方法提高成績 瀏覽:974
古玩銅錢鑒別方法 瀏覽:145
薪酬設計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503
胸大肌下束訓練方法雙杠 瀏覽:200
如何建立自強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88
大眾天線安裝方法 瀏覽:53
社會學研究方法pps 瀏覽:849
路亞鉤綁方法圖片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