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簡述心電圖檢查的解剖學基礎
心臟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隨著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的圖形(簡稱ECG)。心電圖是心臟興奮的發生、傳播及恢復過程的客觀指標。心電圖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
(1)心電圖紙上的每個小方格,橫格為0.04s,縱格為0.lmV。
(2)心率:竇性心律,正常為60-100bpm*之間,超過100bpm的為竇性心動過速,低於60bpm的為竇性心動過緩。在一定范圍內低於或高於正常頻率的,以及輕度的竇性心律不齊,都屬於正常范圍的心律。
(3)心律:健康人絕大多數時間為正常竇性心律,偶有早搏等也非異常。
(4)P波:在肢體導聯中除aVR為倒置外,余導聯多為直立,或較低平。在胸壁導聯V1-6多不夠明顯直立。
(5)PR間期:自P波開始至QRS波群開始的時間。正常范圍為0.12-0.20s。
注意事項
檢查前:女性檢查者避免穿連衣裙,避免葯物影響。有些葯物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心電圖的結果,例如洋地黃、奎尼西等。由於葯物影響心肌的代謝,人而影響心電圖的圖形。所以,應向醫生講明最近服過哪些葯物,以免誤診。
檢查時:檢查時請盡量放鬆,以保證檢查質量。檢查安靜時進行,因肌肉活動都會產生生物電,當啼哭、深呼吸、四肢亂動時,均會影響心電圖的結果。所以應在小兒安靜時進行。必要時可先給病兒吃些鎮靜葯,以防止因其他肌肉活動而引起的干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電圖檢查
② 心電圖怎麼檢查
心電圖一般做9導或12導聯AVF是其中一個導聯
T波是心室復極波
T波一般與QRS波群電軸基本一致T波在AVF導聯可是倒置或平坦的
但深度不超過0.3mv。如果其導聯中T波深度超過正常值或者其它導聯T波也有超過正常改變需要注意心肌有無缺血。
③ 怎樣做心電圖
睡平,全身肌肉放鬆,平穩呼吸,保持安靜,切勿講話或移動體位。除去上衣(女性包括胸衣),要將皮膚擦洗干凈,通常選用75%的酒精擦拭電極安放部位的皮膚,並塗上導電液體,保持皮膚與電極良好接觸及導電性能,在胸口相應位置貼上電極。檢查畢可用衛生紙擦掉導電液體。
1、檢查前:女性檢查者避免穿連衣裙,避免葯物影響,有些葯物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心電圖的結果,例如洋地黃、奎尼西等。由於葯物影響心肌的代謝,人而影響心電圖的圖形。所以,應向醫生講明最近服過哪些葯物,以免誤診。
2、檢查時:檢查時請盡量放鬆,以保證檢查質量。檢查安靜時進行 因肌肉活動都會產生生物電,當啼哭、深呼吸、四肢亂動時,均會影響心電圖的結果。所以應在小兒安靜時進行。必要時可先給病兒吃些鎮靜葯,以防止因其他肌肉活動而引起的干擾。
(3)早期心電圖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1、心電圖主要反映心臟激動的電學活動,因此對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的診斷分析具有肯定價值。特徵性的心電圖改變和演變是診斷心肌梗死的可靠實用方法。心肌受損,供血不足、葯物和電解質紊亂都可引起一定的心電圖變化,有助診斷。
2、心電圖紙上的每個小方格,橫格為0.04s,縱格為0.lmV。心率:竇性心律,正常為60-100bpm* 之間,超過100bpm的為竇性心動過速,低於60bpm的為竇性心動過緩。在一定范圍內低於或高於正常頻率的,以及輕度的竇性心律不齊,都屬於正常范圍的心律。
④ 心電圖怎麼看
01 拿到心電圖報告,先看診斷結論,“竇性心律(不齊);心電圖正常范圍”這樣的結論屬於正常。當出現“傳導阻滯、心肌梗死、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結論時,那麼,就要格外重視了;然後可以看具體的檢查參數,與正常參數做對比;最後就是看圖像,需要了解各種波形所代表的意義。
心電圖簡易分析:
1、拿到報告,先看診斷結論
當看到“竇性心律(不齊);心電圖正常范圍”這樣的結論時,那麼心電圖檢查都還正常,因為竇性心律就是正常心律,而竇性心律不齊呢也並無大礙,都是正常的意思。當出現“傳導阻滯、心肌梗死、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結論時,那麼,就要格外重視了,必須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尋求治療。
2、看具體的檢查參數
雖然說,心電圖主要是圖像,但是,報告中也會有具體的參數,通過對參數的對比,我們也能大致了解到心電圖的具體情況。正常范圍如下:
3、看圖像
電圖記錄紙上有許多小格子,要看懂心電圖,就要了解這些小格子所代表的意義。這些方格中每一條細豎線相隔1mm,每一條細橫線也是相隔1mm,它們圍成了1mm見方的小格。粗線是每五個小格一條,每條粗線之間相隔就是5mm,橫豎粗線又構成了大方格。心電圖記錄紙是按照國際規定的標准速度移動的,移動速度為25mm/s,也就是說橫向的每個小細格代表0.04s;每兩條粗線之間的距離就是代表0.2s。國際上對記錄心電圖時的外加電壓也是有規定的,即外加1mV電壓時,基線就應該准確地抬高10個小格,也就是說,每個小橫格表示0.1mV,而每個大格就表示0.5mV,每兩個大格就代表了這1mV。
心電圖上有各種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無)u波。要看懂心電圖,就要了解這些波形所代表的意義。如P波:正常心臟的電激動從竇房結開始。由於竇房結位於右心房與上腔靜脈的交界處,所以竇房結的激動首先傳導到右心房,通過房間束傳到左心房,形成心電圖上的P 波。 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動, 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動, 後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動。 P 波時限為0.12秒,高度在肢體導聯為0.25mv,胸導聯為0.2mv。當心房擴大,兩房間傳導出現異常時,P 波可表現為高尖或雙峰的P波。
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由竇房結、結間束(分為前、中、後結間束)、房間束(起自結間束,稱Bachmann束)、房間交界區(房室結、希氏束)、束支(分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為前分支和後分支)以及普肯耶纖維(Pukinje fiber)構成。心臟傳導系統與每一心動周期順序出現的心電變化密切相關。正常心電活動始於竇房結,興奮心房的同時經結間束傳導至房室結(激動傳,然後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纖維順序傳導,最後興奮心室。這種先後有序的電激動的傳播,引起一系列電位改變,形成了心電圖上相應的波段。
⑤ 心電圖檢測原理與方法
你好!心電圖是通過記錄每一個心動周期心肌生物電的變化,從心房、心室除極和復極過程電位高低和時間長短來了解心律和心肌狀況。每個波段圖由下列各波和波段構成,p波、p-r段、p-r間期、qrs波群、t波、s-t段、u波。
⑥ 心電圖操作方法
第二節 心臟的導聯
一 定義:導聯是含有正負電極的線(正極探查)。
二 標准導聯:
Ⅰ把探查電極(正極)放在左手,無關的負極放在右手上。
Ⅱ探查電極置於下肢,無關電極放在右手上
Ⅲ探查電極放在下肢,無關負極置於左手上。
三 單肢加壓導聯
把三個無關的負極用一個線取代,從而使電阻降低而使敏感性上升。把三個探查電極分別放在右手、左手、下肢(註:右手—avR,左手—avL,下肢—avF)
四 胸前導聯(橫面觀察)
V1放在胸骨右緣第4肋間;V2放在胸骨左緣第4肋間,V3放在V2~V4之間,V4放在左鎖骨中線第5肋間,V5放在V4水平的腋前線,V6在V4水平的腋中線,V7在V4水平的腋後線,V8在V4水平的左肩胛線,V9在V4水平的正中線。
五 總結記憶
五彩電極手中拿,紅與黑來右側抓;
左上是黃藍在下,白色導聯胸前掛。
第三節 心向量環與導電軸
一 心向量環
向量,有方向和力大小的單位。
每一瞬間心向量都不同,如依次連結它的頂點就形成一個環,把心房除極形成的環稱為P向量環,把心室除極形成的環稱為QRS向量環,把心室復極形成的環稱為T向量環,它們的大方向都是指向左下方。
二 導聯軸:暫缺
第四節 心電圖基本知識
一 心電圖紙
橫代表時間,每小格是0.04秒;豎代表電壓,每小格是0.1mv
二 心電圖波的命名
1 心房除極——P波
2 心室除極——QRS波群
第一個向下的波——Q波,向下波後第一個向上的波——R波,R波之後第一個向下的波——S波,如波形的電壓>0.5mv用大寫字母,如電壓<0.5mv用小寫字母。
三 心率
1 規整的心率測量時,則心率=60/心動周期,即心率相當於60/(P-P或R-R間期)
2 不規整的心率的計算:數30個大格內有多少個R波,則R波的10倍就是心率。(或心率=60/5-6個(R-R)或(P-P)間隔的平均時間)
第五節 正常的心電圖
正常典型心電圖的波形及其意義如下:
1 P波:
意義:代表兩心房去極化(除極)過程的電變化,包括竇房結,P波的前半部是右心房,後半部是左心房。
方向:正常P波在Ⅰ、Ⅱ、avF是直立向上的波,在avR導聯則是負向的波。
時間小於0.11秒;振幅小於0.25mv
變異:①逆行P波是結性心律。②左心房大則P波呈雙峰狀、有切跡,時間大於0.11秒,常見於二尖瓣病變,即「二尖瓣P波」。③右心房肥大則P波高尖大於0.25mv,多見於肺心病,即「肺性P波」。
2 QRS波群:
意義:代表兩心室去極化(除極)過程的電變化
方向:①額面心電圖avR向下,其它大多向上②橫面:V1導聯R<S,V3導聯R=S,V5導聯R>S
時間:成人是0.06~0.1秒,兒童是0.04~0.08
振幅:①右室:V1導聯上R波<1.05mv、avR導聯上R波<0.5mv②左室:V5導聯上R波<2.5mv,RⅠ<1.5mv,RⅠ+RⅡ<4.0mv,RavL<1.2mv,RavF<2.0mv
Q波:V1、V2無q波,其它導聯均可有Q波。深度<1/4R波,時間<0.04秒。
變異:(QRS波的變異)①QRS寬大畸形者多見於室性心律失常。②左心室肥厚看V5,V5電壓超過2.5 mv③右心室肥大看V1,V1電壓超過1.05mv④如Q波>1/4R波,即大於0.04秒者稱為壞死性Q波,見於心肌梗死,心肌病。
3 T波:
意義:代表兩心室復極化過程時的電位變化
方向: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振幅:最高不超過1.5 mv,最低不低於1/10R波。
變異:
(1)T波高尖>1.5 mv,①見於高血鉀,血鉀>6mmol/L,有T波高尖②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大量鉀離子外流所致)
(2)T波低平,T波<1/10R波①見於低血鉀,血鉀<3.5 mmol/L,有T波低平②見於慢性心肌缺血。
4 P-R(P-Q)間期:從P波開始到QRS波群起點的時間。
意義:代表從心房開始去極化至心室開始去極化所需時間,即表示興奮從心房傳到心室所需的時間。
時間:0.12~0.20秒,心率快時P-R間期相對縮短。反之,則延長。
變異:
(1)延長>0.20秒,見於房室 傳導阻滯。
(2)縮短<0.12秒,見於預激癥候群。預激的意義:①心動過速②不能用西地蘭治療
5 Q-T間期:從QRS波群的起點到T波終點的時間。
意義:代表心室開始去極至復極完畢所需的時間
時間0.32~0.44秒,於心率有關,心率快時Q-T間期相對縮短,反之則延長。
變異:
(1)縮短,見於低血鈣或洋地黃中毒。
(2)延長,①心肥厚時可延長,與心包積液相區別②判斷心梗預後,Q-T間期越長,死亡率越高。③監測葯物安全性,如治療房顫時用奎尼丁和乙胺碘膚酮,如Q-T>0.44秒,就應停葯。
6 ST段:自QRS波群的終點至T波起點的時間。
意義:它代表心室已經全部去極。
上下移動(看基線)正常心電圖上ST段抬高,不能超過0.1 mv(但V1~V3上可抬高0.2~0.3mv)下移不能超過0.05mv。
變異:
(1)ST段抬高:①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見,在相應導聯ST段抬高,其特點是弓背向上。②急性心包炎,R波為主的導聯上ST段廣泛抬高,其特點是弓背向下的。
(2)ST段下移>0.05mv。①見於急性心肌缺血—心絞痛,R波與ST段的夾角>90℃時有意義②ST段下移與R波夾角<90℃無意義,偶見於心臟神經官能症。
7 U波:是在T波後出現的振幅很低小的波,方向大體與T波一致,發生機制不清,U波明顯增高者見於血鉀過低。
意義:①正常人多無此波②低鉀或心肌缺血時可出現u波。
位置:T波之後0.02~0.04秒。振幅:0.1~0.3mv
滿意就頂一下呵呵呵
⑦ 什麼是運動心電圖檢查
平板運動心電圖實際是心電圖的運動負荷試驗,醫生通過評估、考慮到適合於做運動試驗,可按標準的12導聯心電監測標準的部位給其連接心電監測。患者立於運動平板上以後,醫生輸入患者個人信息以後啟動平板,啟動平板一級運動,勻速、沒有坡度的運動。通過3分鍾一級逐步的增加運動量。根據病人的症狀、表情、步態以及身體體能狀況,醫生決定運動時間和運動的最大做功量。其有顯示屏來監測心率、心電圖變化,心率變化和血壓變化。如果心率達到比如年齡、性別、身高、體重以及種族的個體化的最大目標心率情況下,而且運動耗氧量也達到了最大,個體的最大做工的情況下,醫生會及時終止平板運動,給出檢查結果陰性的評判。平板運動實驗的結論報告會是寫陰性或者陽性。所謂陰性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達到個體化的最大心率的目標值以及最大做功的情況下,患者並沒有出現心肌缺血表現,說明患者冠脈的儲備功能較好。如果是陽性,說明在運動過程中出現ST段的明顯下移,並且出現胸痛、頭暈、心慌等不適症狀。說明患者的冠脈血管有狹窄,影響運動功能。還有一種ST-T改變是病人沒有症狀,繼發於原來的ST段改變,會出現明顯的下移加深,這種情況要分析其是繼發的ST-T改變,是非特異性的ST-T改變,並不能說明患者冠脈存在狹窄,需要結合臨床分析。
⑧ 心電圖檢查運動試驗方法有哪些
運動試驗的方法包括雙倍二階梯運動試驗(現已少用)、蹬車運動試驗和活動平板運動試驗3種。通過運動試驗可誘發心電圖異常(缺血性改變)或心絞痛,或誘發某些類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已有明確心絞痛及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不宜行運動試驗,以免使病情惡化。
⑨ 心電圖檢查的原理是什麼
心臟在收縮與舒張時,有微小的生物電產生,心電圖機正是從身體表面不同部位探測這種電位變化並記錄下來。
將金屬小板的電極放在身體上兩點,再用導線連接到心電圖描記器中電流計的兩端,就可構成電路進行描記。一般在作心電圖時常規記錄Ⅰ、Ⅱ、Ⅲ、aVR、aVL、arVF、V1~V6共12個導聯的心電圖,根據各個導聯中的波形改變來了解心臟是否有病變,如心肌肥厚、早搏、心動過速或過緩、傳導阻滯、心臟供血不足、心肌壞死等等。
心電圖檢查時要求患者安靜並平卧,通常描記四肢及胸前共12導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心肌梗死時,需加做右胸及左後側(V7~8)導聯。有時在患者安靜狀態下不易發現一些改變,可以通過讓患者作適當運動後進行及時描記的方法來發現這些問題,這就是心電圖運動試驗。
①運動試驗。
運動試驗的方法包括雙倍二階梯運動試驗(現已少用)、蹬車運動試驗和活動平板運動試驗3種。通過運動試驗可誘發心電圖異常(缺血性改變)或心絞痛,或誘發某些類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已有明確心絞痛及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不宜行運動試驗,以免使病情惡化。
②動態心電監測。
動態心電監測又稱Holter監測,是一種在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情況下,長時間連續記錄心電圖的方法。主要用於檢測心律失常,還可用於檢測心肌缺血性ST段改變。
患者在接受動態心電圖檢查時應注意:維持原有的活動規律;仔細記錄活動內容和時間;詳細記錄症狀的特點及發作時間;勿進入強磁場或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