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為有特殊刺激氣味,帶甜味。
急性大量接觸,早期出現興奮,繼而嗜睡、嘔吐、面色蒼白、脈緩、體溫下降和呼吸不規則。
長期低濃度吸入,有頭痛、頭暈、疲倦、嗜睡、蛋白尿、紅細胞增多症。長期皮膚接觸,可發生皮膚乾燥、皸裂。
乙醚的判斷方法最直觀的就是氣味,乙醚的極易揮發,打開瓶子很容易聞到一股特殊的氣味。
乙醚溶於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類,微溶於水。相對密度0.7134。熔點-116.3℃。沸點34.6℃。折光率1.35555。閃點(閉杯)-45℃。易燃、低毒。
(1)鑒別乙醚的化學方法擴展閱讀:
乙醚的的注意事項
1、滅火方法
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2、大量泄漏
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3、儲存注意事項
通常商品加有穩定劑。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26℃。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
Ⅱ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乙醚、丁醇、己烷
乙醚兩人同時鑒別,一人在實驗室外觀察,另一人在實驗室內用鼻子聞,發現倒下,即為乙醚。
事實上,冰水冷卻吧!三樣中只有乙醚會變成液體。
丁醇用鹽酸-氯化鋅鑒別,會出現渾濁。或者用na就好,有氣體生成。
乙烷就不用了吧?!剩下那個就是了。
Ⅲ 用什麼簡單的化學方法可以鑒別乙醚和正丁醚
兩者分別加入過量鹵化氫(如HI),分別得到碘乙烷和碘丁烷,然後分別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分別得到的是乙醇和正丁醇.
接下來可以加大量水,可以與水混溶的是乙醇,加水之後分層的是正丁醇.
還有一種化學方法,通過碘仿反應鑒別.乙醇加入次碘酸鈉(NaOI),反應最終產物是難溶於水且有特殊臭味的黃色結晶碘仿(CHI3),而正丁醇無此反應.
Ⅳ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乙醇,乙醛,乙酸,乙醚和丙酮
1、加碳酸氫鈉,放出氣泡的是乙酸,其餘無現象.
2、其餘的加金屬鈉,放出氣泡的是乙醇,另外幾種無現象.
3、無現象的試劑中加入托倫試劑,有銀鏡的是乙醛.無現象的是乙醚和丙酮.
4、無現象的兩種物質中加入飽和的亞硫酸氫鈉溶液,有沉澱的是丙酮,無現象的是乙醚.
Ⅳ 怎麼鑒別已醇和乙醚
鑒別已醚和乙醇的方法共兩種。 取兩種溶液於燒杯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出現分層的溶液是乙醚,沒有出現分層的是乙醇;已醚具有刺激性氣味,乙醇無味,可打開溶液瓶塞,瓶口在前下方離鼻孔約0.5米,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有刺激性氣味的是已醚,無味的是已醇。
Ⅵ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乙醚、正丁醇、溴乙烷
在中學范圍內,用金屬鈉來區分正丁醇與其它物質,鈉與正丁醇反應生成氫氣,乙醚和溴乙烷與金屬鈉不能反應生成氫氣!氫氧化鈉的水解來區分乙醚和溴乙烷,乙醚不水解,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水解,其產物經過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銀溶液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Ⅶ 怎樣用化學方法鑒別 乙烷和乙醚
乙醛有醛基,能發生銀鏡反應
乙烷是烷烴,能發生取代反應
乙醚能與三氟化硼作用形成乙醚化的三氟化硼
Ⅷ 用化學方法鑒別下列化合物 乙醚 乙醇 乙醛 丙酮
1......銀鏡反應-丙醛
排除丙醛後,與2,4-二硝基苯肼反應生成沉澱-丙酮
與盧卡斯試劑反應異丙醇混濁速度大於丙醇
2用新制Cu(OH)2
懸濁液鑒別
與甲醛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和氣體
與乙醛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與乙醇混溶,藍色懸濁液
3。。。分別加入托論試劑並微熱,有銀鏡產生的是苯甲醛(鑒別芳香醛不能用菲林試劑);
向其餘兩個中加入金屬鈉,有氣泡產生的是苯甲醇!另一個是苯乙酮!
Ⅸ 用化學方法鑒別:乙醚、乙烷、乙醛
乙醛有醛基,能發生銀鏡反應
乙烷是烷烴,能發生取代反應
乙醚能與三氟化硼作用形成乙醚化的三氟化硼
Ⅹ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醚和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