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寫好寫景作文呢
怎麼寫寫景的作文呢?
世上有許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來、雲飄雪降、山海湖泊、名勝古跡、城鎮村落、街道庭院……哪一樣不值得我們用詩一般的語言去謳歌,但寫景作文讓小學生煞是頭疼,為什麼呢?一是心中無物;二是胸中無好詞佳句;三是作文言之無序。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側重訓練的作文就是寫景作文。根據小學生寫景作文的現狀和課本的編排情況,如何訓練寫景作文呢?
一、緊密聯系課文指導寫作
第一單元的《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張家界》,還有積累運用一的《大理三塔》,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寫景範文。
《海上日出》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日出的過程;《夕照》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如詩的夕照;《大理三塔》按空間順序寫出了三塔的樣子。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寫景作文要按一定順序去寫,並見識了各種順序。學生還知道了寫景作文在描寫時,要「寓情於景」,要帶著感情去描寫,展開豐富的想像,盡量運用生動的語言、貼切的手法。如:聯想、比喻、誇張等。只有這樣枯燥的景物描寫才會變得充滿生機,富有情趣,才會吸引讀者。當然學生還知道了文章寫得這樣細致傳神得益於作者的細致觀察。
二、讀萬卷書,過語句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一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彙勢在必行。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強化訓練詞語。學生飽覽寫景的文章,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好詞佳句。
三、細致觀察,抓住特點。
經過上面兩個環節,學生為寫景作文已作好准備工作,下面就是實戰演習了。事也湊巧,天助我也!那天天降暴雨,天昏地暗。暴雨如注。我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們觀察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學生們觀察得很細。之後學生們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這場暴雨,並且寫出了其特點。其中一個學生這樣寫大雨傾盆時:粗大的雨點,狂暴地落在屋頂上,打在地上,整個天空似乎要崩塌下來,電閃雷鳴、暴風驟雨,似乎要把這個世界吞沒。雨下得更大了,大地間像掛上了一幅巨大的珠簾。另一學生這樣寫天晴雨住時:大雨終於筋疲力盡了,雨漸漸地小了,樹木又精神振奮地站了起來,烏雲漸漸地退了,太陽露出了笑臉。
這次習作之後我又讓學生們觀察了校園,寫校園的景色。在寫秋天的校園時,一學生用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丑菊」,用他獨特的視角寫出了白花凋零,惟丑菊獨放異彩。他在作文中這樣寫到:秋天五顏六色的花兒都不願自己先凋謝,還想一直比下去。這時丑菊開花了,別的花兒,一看見丑菊那漂亮的鮮嫩的小花,都心甘情願地低下了頭。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環環相扣,學生寫出了令人滿意的作文。當然這不是劇終,貴在堅持。我相信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睜大雙眼看世界,留心觀察、留意生活、留住精彩!
總之:要多讀有關描寫景物的文章,並且要記錄下有關寫景的好句子好詞語,平時要積累些寫景的片段,但是不能抄寫人家的原句,可以改寫;重要的一點平時應多多注意觀察身邊周圍的事物,並且要記錄
Ⅱ 小學生寫景作文需要注意什麼
在我們的語文課中學到過不少寫景的文章,如《南京長江大橋》、《秋天來到我家的院子里》等,在我們作文中,不管是寫人,記事,也常常會有景物描寫。那麼寫景應注意什麼呢?
⒈寫景要按方位順序,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間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寫,要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⒉可以按景物的類別來寫,如山、水、花、鳥;瀑、石、峰、洞;亭、台、樓閣等。要寫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寫它的靜態,也要寫它的動態,還可以寫出它的環境氣氛。
⒊要仔細觀察,抓住在不同季節里景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描寫,不要硬編亂造,憑自己的想像來寫。
⒋寫景中也可以具體地寫些人和事,若讓人、景、事三者交融一體來寫,可以使作文更為感人。《鄉村的今晚》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⒌寫景物時不要忘掉自己與景物之間的關系,要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寫進去,這樣使人讀了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葉聖陶老爺爺寫的《記金華的雙龍洞》不是具有這樣的特點嗎?
⒍適當地、正確地引用前人描寫景物的詩詞歌賦,也可以為作文增色。這就需要你平時多加閱讀和積累,別等用時再去找。
Ⅲ 小學六年級寫作技巧
第一講:簡妙作文的寫法
一、開頭的寫法
扣題 定位 引下文
1.扣題,就是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
2.定位,一方面,指確定寫作范圍,即確定本文要寫哪方面的內容。一般使用概要的總述寫法。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即對所寫人或事,是喜是惡?是褒是貶?表明自己的觀點。
3.引下文,即為什麼這樣說?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最好是在段尾,用一句含而不露的話語作鋪墊,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1.第五冊課文《爬天都峰》的開頭:
「暑假裡,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就叫「扣題」就是這么簡單!
扣題:爬天都峰
定位: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透露出喜悅的心情
引下文:天都峰高不高?一路上有什麼見聞?引出下文
例2.第五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的開頭:
「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段中,就叫「扣題」。無比簡單!
扣題:西沙群島、物產豐富
定位: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表示贊美的觀點
引下文:風景如何優美?都有哪些物產?怎麼可愛?引出下文
例3.第七冊課文《頤和園》的開頭: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就叫「扣題」。就這么簡單!
扣題:頤和園
定位: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表示贊美的觀點
引下文:頤和園具體怎樣美麗?引出下文
例4.第七冊課文《高大的皂莢樹》的開頭:
「在我們學校前面,有一塊大約三十步見方的空地,這塊空地後來成了我們的小操場。在這個操場的東邊,有一棵很高很大的皂莢樹。」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就叫「扣題」。就是這么簡單!
扣題:很高很大的皂莢樹
定位:小操場、很高很大的皂莢樹→表示贊美的觀點
引下文:皂莢樹有多高多大?它有什麼作用?引出下文
開頭的「定位」很重要。你是想定位小一些,只寫某一方面的內容呢,還是想定位大一些,寫好幾個方面的內容呢?確定好後,再下筆寫開頭的「定位」部分。「定位」與下文的關系是:
定位小,下文單一寫; 定位大,下文多面寫。
如果你在開頭的定位(確定的寫作范圍)較小,下文就應單一地去寫。
如寫《我的爸爸》,開頭:
「我的爸爸的字寫得特棒,真是人見人誇。」
下文只需單一地寫「字」→這就叫「單一寫」
這個開頭只確定了寫「字」的范圍,下文就只能在這個范圍內來寫,可寫爸爸是怎麼想起練字的,他的字是怎麼練出來的,到底有多棒,都在哪些場合受到了什麼人的誇獎,他們是怎麼誇獎的。這樣,要寫的內容就比較單一。——這就叫「單一寫」。
如果你在開頭的定位(確定的寫作范圍)較大,下文就要分多個方面去寫。
同樣寫《我的爸爸》,開頭若這樣寫:
「我的爸爸不僅字寫得棒,還會繪畫、唱歌,又拉得一手好提琴,真是一個多面手。」
下文就要分4個方面去寫→這就叫「多面寫」
這個開頭,確定的寫作范圍比較大,下文就要分別寫他的「字」寫得怎麼好,「畫」繪得怎麼好,「歌」唱得怎麼好,「提琴」拉得怎麼好。這樣,就需要從多個方面去寫。——這就叫「多面寫」。
再如,寫《西湖》,開頭若這樣寫:
「西湖的美景很多,但我獨愛它的水……」
下文只需單一地寫「水」→這就叫「單一寫」水。
這個開頭只確定了我獨愛它的「水」的范圍,下文就只能寫它的「水」如何美,我如何愛,要寫的內容就很單一。
同樣寫《西湖》,開頭若這樣寫:
「西湖是杭州最美的地方,它的水美、樹美、橋美、路美,一切都美得叫人留連忘返。」
下文就要分4個方面去寫→這就叫「多面寫」
這個開頭,確定的寫作范圍較大,就需要分別從
「水美」、「樹美」、「橋美」、「路美」多個方面去寫。
這就叫:
定位小,下文單一寫 定位大,下文多面寫
這就告訴我們,在審清題意後,你決定寫什麼,在開頭就要把「位」定準,不能隨便亂寫一氣。
二、中間的寫法
承 上 陳 述 詳重點
1.承上,就是接續開頭的內容來寫。因為開頭是要求「扣題」的,當然就不會跑題。中間部分,我們「承上」,接續開頭的內容來寫,也就能保證不會跑題。作文,不跑題,是很重要的。
舉例:第七冊課文《頤和園》
開頭: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中間承上:(2—5自然段)承接開頭的「美麗」來詳細地寫:長廊、佛香閣、萬壽山、昆明湖等,處處體現了頤和園的美麗。
2.陳述,就是有條理地敘述,也就是按一定的順序敘寫。
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有順序的,萬事萬物的發展都存在於時空之中,人最能感知時空的變化,人都是有思想情感的。因此,我們說作文的行文順序一般有以下3種:
① 時間順序
寫事情的發展,我們必須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去寫,這樣才能保證敘述的條理一清二楚,讓讀者一看就明明白白。
如第五冊課文《雨》,就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來寫的:
雨前:忽然,天色暗了下來,颳起一陣狂風,要下雨了。
雨中:一會兒,粗大的雨點兒落下來了……
雨後:雲散了,雨住了,太陽照亮了大地……
再如第五冊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就是按照四季的順序來寫的: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
秋天,白樺樹和櫟(lì)樹的葉子變黃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
② 空間順序
就是按照我們游覽或目光移動的空間順序來寫。游記文、寫景文和說明文多採用這種方法。
如第五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寫作順序:
先寫海面: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再寫海底:海底的岩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
然後寫海灘: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
最後目光回到島上: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
③情感順序
就是按照我們對事物的情感、認識的變化順序來寫。
人是有情感的高級動物,人的情感、認識往往是會隨著事情的變化而發展變化的。
舉例:第十一冊課文《小抄寫員》
敘利奧疼愛父親,每天深夜偷偷地起床幫父親抄寫文件。因每夜睡眠不足,他學習功課時常常打盹兒。
父親看到這種情形,第一次責怪他:「敘利奧!你怎麼啦?你和從前相比,不是變了個樣子嗎?」
不久,又一次責備他:「他實在使我傷心!」
過了兩個月,父親更加嚴厲地對他說:「你知道我為了養活一家人,怎樣地辛苦工作。你不知道嗎?我為了你們,是拿命在拼呢!你竟什麼都不想……」
又過了兩個月,敘利奧的身體越來越虛弱,父親更加無情地說:「那是他自作自受,我早巳不想管他了!」
最後,當父親發現是敘利奧在每晚深夜偷偷起床幫他抄文件的事後,胸中充滿了無限的懊悔和慈愛,忍住眼淚,吻著兒子的臉說:你要原諒我,是我對不起你!
在本文中,父親的情感經歷了責怪——責備——更加嚴厲地說——更加無情地說——懊悔道歉的變化過程。
3.詳重點,就是詳寫重點部分。
你認為哪個事例最典型、最有說服力,最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就把這一段作為重點,詳細地多寫幾句。此外,在任意一段中,對能反映人或物特點的材料,也應詳寫。
如果只寫一件事,那這件事一定要詳寫。
如果寫兩件事,就要詳寫一件事,略寫一件事。
如果寫三件事,可以詳寫一件事,也可以詳寫兩件事,其餘的則略寫。
三、結尾的寫法
照應開頭 寫所感
1.照應開頭,就是聯系開頭部分的內容,再次使用開頭部分的重點字詞。
2.寫所感,就是寫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寫出其中之一即可)。
在結尾「寫出所感」,其意義在於:
1、對作文本身來說,能起到表明觀點(即中心思想。為什麼把「中心思想」稱為「觀點」?我們將在下講中說明)或突出觀點的作用。
2、對思考、創新來說,能引導我們從小養成遇事思考和勇於創新的習慣。
無論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你為什麼要這樣寫?寫後有什麼感想、感受或感悟?開動腦筋想一想;把自己的所感在結尾寫出來,這往往就是我們要表達的觀點,也是整篇作文的一大亮點。這也是避免人雲亦雲的有效方法,有利於結出「創新」之果。
寫一篇作文,就寫出一個所感,長此下去,我們就會養成遇事思考和勇於創新的好習慣,這對於增進我們的智慧、對於我們人生的進取和發展都將十分有益。
3、對明理、做人來說,能引導我們明白更多的事理,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我們學習作文,不僅僅是訓練思維和文筆,其終極目標應該是提高思想修養、學會做人、追求成功。因此,我們要求同學們在作文結尾「寫出所感」,即要求大家從敘寫的人物身上受到有益的教育,從描述的事件中得到人生的啟發,從講述的故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這樣,我們每寫一篇作文,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領悟一個新的道理,思想有個新的提高。
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只有正確、高尚的思想,才能引導我們走上成功之路。
4、對邁向成功來說,能引導我們從小養成總結的習慣。
許多人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請同學們記住: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只有總結才是成功之母。
成功一定有經驗,失敗一定有教訓。成功了,你總結了經驗沒有?今後如何做得更成功?如何將成功的經驗擴展到相關方面,獲得更多的成功?失敗了,你總結了教訓沒有?今後如何糾正和改進那些錯誤的想法或做法?只有善於總結的人,才會步步邁向新的成功!
因此,在結尾「寫出所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咱們「簡快作文法」的一大創意。
下面,我們就把「寫出所感」細分成「寫出感想」、「寫出感受」、「寫出感悟」三部分來講。
你如果分不清哪是「感想」,哪是「感受」,哪是「感悟」,也沒關系,統稱為「所感」即可。
① 寫出感想
感想:就是你由此想到了什麼?(感動的話語,感慨的話語,想像的話語,聯想的話語,萌發的心願)
例1.第九冊課文《狼牙山五壯士》
開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感動的話語):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例2.第六冊課文《紙奶奶的生日》
開頭::……從此,紙就誕生了。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感慨的話語):紙奶奶聽著兒孫們的介紹,十分感慨地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例3.第九冊課文《夕照》
開頭:小屋的窗子是朝西開的,我便有機會盡情地欣賞那迷人的夕照了。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想像的話語):漸漸地,夕陽在我的視野中遠去,遠去,最終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時它已經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為那裡的人們帶去一個美麗的黎明。
例4.第五冊課文《大海的歌》
開頭:早晨,我們一起床就得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我們馬上向碼頭走去。展現在我眼前的是藍天,白雲,碧綠的大海,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聯想的話語):咱們自己的石油鑽探船!啊,我彷彿聽見大海正在唱著一曲新歌。
第二講:作文的四個最佳步驟
拿到一個作文題目後,我們應按一個怎樣的最佳步驟來完成這篇作文呢?一般按以下四個步驟來進行:
一、 審清題意,明確內容
1.審清題意
如果沒有給我們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只是給了一部分,如「第一次××」,或者只是限定了一個范圍,比如「寫一篇贊美親友的作文」,那我們就要首先擬定一個具體、完整的作文題目,如:《第一次做飯》、《我的好叔叔》等。
如果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那 我們就用以後要講的「簡快審題妙法」直接審題。
2.明確內容
審清題意後,我們就要根據題目的要求來明確要寫的內容。如,要求我們以「第一次××」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們「第一次」經歷的事情太多了,選哪件事來寫呢?肯定是選擇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那次來寫。
二、 確定觀點,選擇材料
1.確定觀點
明確了要寫哪件或者哪幾件事以後,接下來就要根據這件或這幾件事確定一個觀點(中心):在選擇的這個「第一次」中,你主要是想通過寫這件事表達什麼?是表達充滿了樂趣,還是表達體驗到了辛苦?這就是要確定的觀點。
千萬記住:只能從中確定一個做觀點。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個觀點,就像我們每個人只能有一個腦袋一樣。
2.選擇材料
觀點確定以後,就要圍繞這個觀點選擇最典型的材料來寫。例如寫《第一次做飯》,如果確定的觀點是「做飯也充滿樂趣」,那麼就可以從做飯時「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本領」、「受到了表揚」等方面選擇材料來寫。
若確定的觀點是「體會到媽媽做飯的辛苦」,就可從做飯「很繁瑣」、「夏天做飯熱」、「很勞累」等方面選擇材料來寫。
三、按序寫作,詳寫重點
1.按序寫作
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2.詳寫重點
在敘述中,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重點事例,要不惜筆墨詳寫清楚。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關鍵之處,要善於抓住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進行細致刻畫,就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比如,電影中在表現女主角的委屈或悲傷時,整個銀幕上只出現女主角那雙淚汪汪的眼睛。詳寫在一篇作文中,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重點事例(或段落),要詳寫;在一個事例(或段落)中,對最能突出表現人或物特點的材料,要詳寫。
四、照應開頭,寫出所感
1.照應開頭
就是聯系開頭部分的內容。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再次使用開頭部分的重點字、詞。
2.寫出所感
這里的「所感」,指感想、感受或感悟。
也就是說,通過以上正文部分的敘寫,你取得了什麼經驗?吸取了什麼教訓?受到了什麼教育?得到了什麼啟迪?有什麼體會?產生了什麼想法?悟出了什麼道理?總結出了一個什麼規律?等等,這些都是「所感」,選一個寫出來,就能突出觀點或升華觀點。
動筆前:集中精神
作文是一項典型的腦力勞動。作文的整個過程,要求作者的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在我們的思路啟動之前,要排除一切干擾,靜下心來。有什麼好辦法嗎?有!現向大家傳授一種非常簡單、特別有效的絕技——橘子靜心法
1.坐正:頭正身直,全身放鬆,閉上眼睛。
2.想像:自己的右手中拿著一個新鮮的橘子,橙黃透亮,橘香四溢。把它拋起來,用左手接住,感受到它沉甸甸的重量。再拋起來,又用右手接住。
3.想像:用右手把這只橘子放到後腦勺上方約15cm處。放下右手,那隻橘子就靜靜地懸浮在那裡了。
4.想像:那隻橘子變成了一輪金光閃閃的小太陽。它的第一輪光束像瀑布一樣從頭頂灌入,迅速流經體內向下沖刷,體內的雜念從兩手指尖和兩腳趾尖沖出。第二輪光束又沖刷一遍,第三輪光束再沖刷一遍。好,一切雜念全被沖走,體內純凈一清。頭腦里只留下用不完的「機敏」和「智慧」。
5.默念:「我是寫作之神,只有我能寫好這篇作文!」再默念一遍,再默念一遍。好,慢慢睜開眼睛,開始審題、構思……
動筆時:一氣呵成
我們在作文的時候,常會遇到不會寫的字,或一時想不起來的恰當詞句,這時怎麼辦?
記住:暫先放下,跳過或繞過它,順著思路趕快往下寫!千萬不要停下來回想或查找這個字詞句,否則,它會中斷我們的思路,破壞我們的靈感,延誤我們的時間。萬萬不可因小失大!等全篇一氣呵成後,再回過頭來琢磨那些字詞句「路障」,往往會輕松易得。
從另一方面講,我們思路的延展是有一定規律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遇到的個別字詞句「路障」往往正是不必要、不科學的,跳過它還算跳對了,也許改用別的字詞句會更恰當。
打個比方:在跑步比賽途中,你遇到了一塊石頭路障,你是會迅速跳過它或繞過它繼續向前飛奔呢,還是會停下來先移開它再跑呢?很顯然,只有愚蠢至極的人才會選擇後者。
Ⅳ 寫景作文應該怎樣寫
寫身邊的,最熟悉的景色,這樣會讓我們有種親切感,不一定要寫很美的景點,寫身邊的會更吸引人。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來、雲飄雪降、山海湖泊、名勝古跡、城鎮村落、街道庭院……哪一樣不值得我們用詩一般的語言去謳歌,但寫景作文讓小學生煞是頭疼,為什麼呢?一是胸中無好詞佳句,二是作文言之無序。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側重訓練的作文就是寫景作文。根據小學生寫景作文的現狀和課本的編排情況,我是如何訓練寫景作文的呢?
一、緊密聯系課文指導寫作
第一單元的《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張家界》,還有積累運用一的《大理三塔》,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寫景範文。
海上日出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日出的過程;《夕照》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如詩的夕照;《大理三塔》按空間順序寫出了三塔的樣子。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寫景作文要按一定順序去寫,並見識了各種順序。學生還知道了寫景作文在描寫時,要「寓情於景」,要帶著感情去描寫,展開豐富的想像,盡量運用生動的語言、貼切的手法。如:聯想、比喻、誇張等。只有這樣枯燥的景物描寫才會變得充滿生機,富有情趣,才會吸引讀者。當然學生還知道了文章寫得這樣細致傳神得益於作者的細致觀察。
二、讀萬卷書,過語句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一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彙勢在必行。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強化訓練詞語。學生飽覽寫景的文章,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好詞佳句。
三、細致觀察,抓住特點。
經過上面兩個環節,學生為寫景作文已作好准備工作,下面就是實戰演習了。事也湊巧,天助我也!那天天降暴雨,天昏地暗。暴雨入注。我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觀察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學生觀察得很細。之後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這場暴雨,並且寫出了特點。其中一個學生這樣寫大雨傾盆時:粗大的雨點,狂暴地落在屋頂上,整個天空似乎要崩塌下來,電閃雷鳴、暴風驟雨,似乎要把這個世界吞沒。雨下得更大了,大地間像掛上了一幅巨大的珠簾。另一學生這樣寫天晴雨住時:大雨終於筋疲力盡了,雨漸漸地小了,樹木又精神振奮地站了起來,烏雲漸漸地退了,太陽露出了笑臉。
這次習作之後我又讓學生觀察了校園,寫校園的景色。在寫秋天的校園時,該生用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丑菊」,用他獨特的視角寫出了白花凋零,惟丑菊獨放異彩。他在作文中這樣寫到:秋天五顏六色的花兒都不願自己先凋謝,還想一直比下去。這時丑菊開花了,別的花兒,一看見丑菊那漂亮的鮮嫩的小花,都心甘情願地低下了頭。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環環相扣,學生寫出了令人滿意的作文。當然這不是劇終,貴在堅持。我相信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睜大雙眼看世界,留心觀察、留意生活、留住精彩!
範文: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金風送爽,繁華的都市還沉浸在寧靜的曉色中,我隨家人來到附近的復興公園散步。
走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地枯黃的落葉,高大的法國梧桐,失去了往日綠葉團團、濃蔭匝地的風采,顯出幾分瀟瑟與瘦削來,使人想起步履滿跚的老人。樹上不時飄落的片片黃葉,隨風盤旋,「從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上,給美麗的園景塗抹上一層斑駁的色彩。
園內,開闊的大草坪,淺草平鋪,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張色澤金黃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雪松,綠葉蒼翠,鬱郁蔥蔥,使人感到無限生機。 沿著步行道走去,隨處可見的花壇里,鮮花盛開,景色喜人。一串串紅得像燃燒的火焰,競相開放;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藝品,花朵碩大,冰清玉潔,鑲嵌在一串紅的周圍,紅白依託,互相映襯,真是美麗極了!
走到荷花池邊,我不覺被池中落葉構成的圖案吸引住了,深淺不一的黃葉,在池中時浮時沉,有的孤零零地飄在水面上,像湖中的一葉扁舟,有的三五片匯集在一起,被風吹得時即時離,有分有合,在人眼前幻化出小狗、小貓、高樓、大山等模糊的形象來。一陣秋風吹過,池中泛起粼粼波紋,它們便一起跑到池塘的那一邊去,什麼都不像了。只有依偎在池水一角的落葉,任憑風吹不動,始終保持著固定的形狀。
我們在不絕如縷的走進園晨練的老人身邊走出園門,而這時,四周已籠罩著燦爛的秋陽
冬天的雪景
一年有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歡冬天下雪時的壯麗景色。冬天,大雪紛飛人們好象來到了一個幽雅恬靜的境界,來到了一個晶瑩透剔的童話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給人一種涼瑩瑩的撫慰。一切都在過濾,一切都在升華,連我的心靈也在凈化,變得純潔而又美好。
黃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絲萬縷的情緒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洶涌,能夠淹沒一切,還有一絲揭開藏頭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態萬千、晶瑩透亮,好象出征的戰士,披著銀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戰帆在遠航……
雪中的景色壯麗無比,天地之間渾然一色,只能看見一片銀色,好象整個世界都是用銀子來裝飾而成的。
雪後,那綿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
我愛白雪,我愛雪景,我更愛冬天。冬天是心靈的年輪。冬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著無可比擬的溫馨和希望。
城市的黃昏
在城市,無論哪個時節,你總可以看到煙塵霧靄肆憚葬送整個天幕。在這里,人們早已分辨不出所謂的節季,只能致力於地表改造工作,似乎也把它改造得有聲有色。但是,人類太圓滑了,把自然的本色抹得一干二凈,完全沒給它揮灑匠心的餘地,最終,自然只好把滿腹心思投注給原始的村落。而村落,也因自然神來之筆,盡顯純真本色。
在農村,收割的季節,黃昏是干農活最好的時間。夕陽稻浪交相映,白鷺鷥毫不畏懼地在谷垛旁盡情啄食。我們時常坐在草垛上休憩,看著田野慢慢地走向黃昏。在我眼裡,故鄉的黃昏是奇特的,滿天彩霞,千變萬化。它像是冒失的畫家不經意的潑墨。五顏六色的顏料混在一起,紅色的、桔黃色的、淡紫色的、墨藍色的……那一道一道細長的顏色交錯在一起,像小姑娘頭上彩色的蝴蝶結,絢爛極了,難怪杜甫稱之為「雲墨」。太陽慢慢向西天跌落,晚霞則逐漸向西流聚,漸漸地呈現出天空的本色。越往東邊,天幕由淺藍而湛藍,由深藍而墨藍,最後則慢慢地變為灰藍。當東邊開始拉上夜幕,寧靜而肅穆的時候,西邊則顯得火熱起來了。線條狀的雲彩逐漸向西方流去,匯聚成片,大朵大朵地團聚在山頭。山峰如黛,平日里躲藏在雲里霧里的嬌媚,這時清晰地展現了它的輪廓。坡地的凹凸,錯雜的樹木,這時也全毫不吝嗇地展示出來。夕陽「猶抱琵琶半遮面」,欲語還休,躲在雲里,只把雲層揮霍渲染,給大片大片的雲彩鑲上金燦燦的邊兒。斜陽透過雲層,將光芒撒向大地,給世界塗上一層胭脂紅。雲層如醉,呈現迷人的色彩:火紅色的、橘紅色的、紫紅色的、朱紅色的……像小孩兒學畫畫,粗心地將染盤全扣在地上,印下熱烈明亮的顏色。
夕陽抵擋不住黃昏的腳步,跌跌撞撞沉入山坳,村莊籠罩起了淡淡的薄暮。這幅山村黃昏圖不再那麼明亮,它悄悄地起了沙,好像畢沙羅的印象派風景畫,筆調輕捷,視野開闊,景物宜人,一切是那樣的和諧美妙。田野淡入寧靜,勞碌了一天的人們漸漸散去。走進村子,無處不讓人感受黃昏下村子的悠悠神韻。百年古屋,青石黛瓦,庭院深深,街巷小弄縱橫排列,屋頂高低錯落有致,那曾經的雕梁畫棟而今褪了顏色,古拙質朴,記錄著時光的流逝。老人們搖著蒲扇聚集在院子里嘮嗑;男人們坐在門前的青石板凳上「咂巴咂巴」地咬著煙管兒;小孩兒在巷裡頭追逐打鬧,等待吃飯的吆喝聲;女人們在水井旁、灶台下張羅著晚飯;豬圈粉粉的豬仔,哼哼地湊著熱鬧;一群小雞跟在母雞後頭,咯咯在灶台屋裡穿梭不停……
暮色漸漸濃重,夕陽隱去最後一抹光輝。月亮悄悄地掛上枝頭,吃過晚飯的人們都在屋裡休憩。沒有了喧鬧,整個村莊只剩下昏黃燈光下的喁喁私語,讓人真實地領悟到鄉野那遠離塵世的古樸生存狀態。粗糙的生活不需要精緻細膩的空間規劃,所以有足夠粗獷的平台陳設黃昏這龐大的美景。鄉村沒有璀璨的霓虹燈與月華爭輝,才能享受月空下一地清輝。
黃昏就像生命的隱語,引導人們去領悟人生那一份平靜與淡泊。黃昏遲緩了白晝遇見黑夜的腳步,勻出一點時間來休憩和養精蓄銳。住在鄉村的人比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幸運,他們能夠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面對自然的千變萬化。或許久住城市的人早已習慣了加速度的心情和思維方式,我卻不喜歡這種被壓縮的生活方式。缺少張力的生活,缺少的卻不僅僅是一份恬淡、一份從容、一份寧靜與喜悅。
所以,在城市裡呆久了,總要回望回望,然後以新的姿態繼續前進。
Ⅳ 求小學六年級畢業考試作文寫作技巧
第一講:簡妙作文的寫法
一、開頭的寫法
扣題 定位 引下文
1.扣題,就是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
2.定位,一方面,指確定寫作范圍,即確定本文要寫哪方面的內容。一般使用概要的總述寫法。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即對所寫人或事,是喜是惡?是褒是貶?表明自己的觀點。
3.引下文,即為什麼這樣說?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最好是在段尾,用一句含而不露的話語作鋪墊,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1.第五冊課文《爬天都峰》的開頭:
「暑假裡,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就叫「扣題」就是這么簡單!
扣題:爬天都峰
定位: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透露出喜悅的心情
引下文:天都峰高不高?一路上有什麼見聞?引出下文
例2.第五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的開頭:
「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段中,就叫「扣題」。無比簡單!
扣題:西沙群島、物產豐富
定位: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表示贊美的觀點
引下文:風景如何優美?都有哪些物產?怎麼可愛?引出下文
例3.第七冊課文《頤和園》的開頭: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就叫「扣題」。就這么簡單!
扣題:頤和園
定位: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表示贊美的觀點
引下文:頤和園具體怎樣美麗?引出下文
例4.第七冊課文《高大的皂莢樹》的開頭:
「在我們學校前面,有一塊大約三十步見方的空地,這塊空地後來成了我們的小操場。在這個操場的東邊,有一棵很高很大的皂莢樹。」
把題目中的字或詞,寫進第一段中,就叫「扣題」。就是這么簡單!
扣題:很高很大的皂莢樹
定位:小操場、很高很大的皂莢樹→表示贊美的觀點
引下文:皂莢樹有多高多大?它有什麼作用?引出下文
開頭的「定位」很重要。你是想定位小一些,只寫某一方面的內容呢,還是想定位大一些,寫好幾個方面的內容呢?確定好後,再下筆寫開頭的「定位」部分。「定位」與下文的關系是:
定位小,下文單一寫; 定位大,下文多面寫。
如果你在開頭的定位(確定的寫作范圍)較小,下文就應單一地去寫。
如寫《我的爸爸》,開頭:
「我的爸爸的字寫得特棒,真是人見人誇。」
下文只需單一地寫「字」→這就叫「單一寫」
這個開頭只確定了寫「字」的范圍,下文就只能在這個范圍內來寫,可寫爸爸是怎麼想起練字的,他的字是怎麼練出來的,到底有多棒,都在哪些場合受到了什麼人的誇獎,他們是怎麼誇獎的。這樣,要寫的內容就比較單一。——這就叫「單一寫」。
如果你在開頭的定位(確定的寫作范圍)較大,下文就要分多個方面去寫。
同樣寫《我的爸爸》,開頭若這樣寫:
「我的爸爸不僅字寫得棒,還會繪畫、唱歌,又拉得一手好提琴,真是一個多面手。」
下文就要分4個方面去寫→這就叫「多面寫」
這個開頭,確定的寫作范圍比較大,下文就要分別寫他的「字」寫得怎麼好,「畫」繪得怎麼好,「歌」唱得怎麼好,「提琴」拉得怎麼好。這樣,就需要從多個方面去寫。——這就叫「多面寫」。
再如,寫《西湖》,開頭若這樣寫:
「西湖的美景很多,但我獨愛它的水……」
下文只需單一地寫「水」→這就叫「單一寫」水。
這個開頭只確定了我獨愛它的「水」的范圍,下文就只能寫它的「水」如何美,我如何愛,要寫的內容就很單一。
同樣寫《西湖》,開頭若這樣寫:
「西湖是杭州最美的地方,它的水美、樹美、橋美、路美,一切都美得叫人留連忘返。」
下文就要分4個方面去寫→這就叫「多面寫」
這個開頭,確定的寫作范圍較大,就需要分別從
「水美」、「樹美」、「橋美」、「路美」多個方面去寫。
這就叫:
定位小,下文單一寫 定位大,下文多面寫
這就告訴我們,在審清題意後,你決定寫什麼,在開頭就要把「位」定準,不能隨便亂寫一氣。
二、中間的寫法
承 上 陳 述 詳重點
1.承上,就是接續開頭的內容來寫。因為開頭是要求「扣題」的,當然就不會跑題。中間部分,我們「承上」,接續開頭的內容來寫,也就能保證不會跑題。作文,不跑題,是很重要的。
舉例:第七冊課文《頤和園》
開頭: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中間承上:(2—5自然段)承接開頭的「美麗」來詳細地寫:長廊、佛香閣、萬壽山、昆明湖等,處處體現了頤和園的美麗。
2.陳述,就是有條理地敘述,也就是按一定的順序敘寫。
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有順序的,萬事萬物的發展都存在於時空之中,人最能感知時空的變化,人都是有思想情感的。因此,我們說作文的行文順序一般有以下3種:
① 時間順序
寫事情的發展,我們必須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去寫,這樣才能保證敘述的條理一清二楚,讓讀者一看就明明白白。
如第五冊課文《雨》,就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來寫的:
雨前:忽然,天色暗了下來,颳起一陣狂風,要下雨了。
雨中:一會兒,粗大的雨點兒落下來了……
雨後:雲散了,雨住了,太陽照亮了大地……
再如第五冊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就是按照四季的順序來寫的: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
秋天,白樺樹和櫟(lì)樹的葉子變黃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
② 空間順序
就是按照我們游覽或目光移動的空間順序來寫。游記文、寫景文和說明文多採用這種方法。
如第五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寫作順序:
先寫海面: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再寫海底:海底的岩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
然後寫海灘: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
最後目光回到島上: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
③情感順序
就是按照我們對事物的情感、認識的變化順序來寫。
人是有情感的高級動物,人的情感、認識往往是會隨著事情的變化而發展變化的。
舉例:第十一冊課文《小抄寫員》
敘利奧疼愛父親,每天深夜偷偷地起床幫父親抄寫文件。因每夜睡眠不足,他學習功課時常常打盹兒。
父親看到這種情形,第一次責怪他:「敘利奧!你怎麼啦?你和從前相比,不是變了個樣子嗎?」
不久,又一次責備他:「他實在使我傷心!」
過了兩個月,父親更加嚴厲地對他說:「你知道我為了養活一家人,怎樣地辛苦工作。你不知道嗎?我為了你們,是拿命在拼呢!你竟什麼都不想……」
又過了兩個月,敘利奧的身體越來越虛弱,父親更加無情地說:「那是他自作自受,我早巳不想管他了!」
最後,當父親發現是敘利奧在每晚深夜偷偷起床幫他抄文件的事後,胸中充滿了無限的懊悔和慈愛,忍住眼淚,吻著兒子的臉說:你要原諒我,是我對不起你!
在本文中,父親的情感經歷了責怪——責備——更加嚴厲地說——更加無情地說——懊悔道歉的變化過程。
3.詳重點,就是詳寫重點部分。
你認為哪個事例最典型、最有說服力,最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就把這一段作為重點,詳細地多寫幾句。此外,在任意一段中,對能反映人或物特點的材料,也應詳寫。
如果只寫一件事,那這件事一定要詳寫。
如果寫兩件事,就要詳寫一件事,略寫一件事。
如果寫三件事,可以詳寫一件事,也可以詳寫兩件事,其餘的則略寫。
三、結尾的寫法
照應開頭 寫所感
1.照應開頭,就是聯系開頭部分的內容,再次使用開頭部分的重點字詞。
2.寫所感,就是寫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寫出其中之一即可)。
在結尾「寫出所感」,其意義在於:
1、對作文本身來說,能起到表明觀點(即中心思想。為什麼把「中心思想」稱為「觀點」?我們將在下講中說明)或突出觀點的作用。
2、對思考、創新來說,能引導我們從小養成遇事思考和勇於創新的習慣。
無論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你為什麼要這樣寫?寫後有什麼感想、感受或感悟?開動腦筋想一想;把自己的所感在結尾寫出來,這往往就是我們要表達的觀點,也是整篇作文的一大亮點。這也是避免人雲亦雲的有效方法,有利於結出「創新」之果。
寫一篇作文,就寫出一個所感,長此下去,我們就會養成遇事思考和勇於創新的好習慣,這對於增進我們的智慧、對於我們人生的進取和發展都將十分有益。
3、對明理、做人來說,能引導我們明白更多的事理,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我們學習作文,不僅僅是訓練思維和文筆,其終極目標應該是提高思想修養、學會做人、追求成功。因此,我們要求同學們在作文結尾「寫出所感」,即要求大家從敘寫的人物身上受到有益的教育,從描述的事件中得到人生的啟發,從講述的故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這樣,我們每寫一篇作文,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領悟一個新的道理,思想有個新的提高。
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只有正確、高尚的思想,才能引導我們走上成功之路。
4、對邁向成功來說,能引導我們從小養成總結的習慣。
許多人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請同學們記住: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只有總結才是成功之母。
成功一定有經驗,失敗一定有教訓。成功了,你總結了經驗沒有?今後如何做得更成功?如何將成功的經驗擴展到相關方面,獲得更多的成功?失敗了,你總結了教訓沒有?今後如何糾正和改進那些錯誤的想法或做法?只有善於總結的人,才會步步邁向新的成功!
因此,在結尾「寫出所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咱們「簡快作文法」的一大創意。
下面,我們就把「寫出所感」細分成「寫出感想」、「寫出感受」、「寫出感悟」三部分來講。
你如果分不清哪是「感想」,哪是「感受」,哪是「感悟」,也沒關系,統稱為「所感」即可。
① 寫出感想
感想:就是你由此想到了什麼?(感動的話語,感慨的話語,想像的話語,聯想的話語,萌發的心願)
例1.第九冊課文《狼牙山五壯士》
開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感動的話語):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例2.第六冊課文《紙奶奶的生日》
開頭::……從此,紙就誕生了。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感慨的話語):紙奶奶聽著兒孫們的介紹,十分感慨地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例3.第九冊課文《夕照》
開頭:小屋的窗子是朝西開的,我便有機會盡情地欣賞那迷人的夕照了。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想像的話語):漸漸地,夕陽在我的視野中遠去,遠去,最終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時它已經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為那裡的人們帶去一個美麗的黎明。
例4.第五冊課文《大海的歌》
開頭:早晨,我們一起床就得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我們馬上向碼頭走去。展現在我眼前的是藍天,白雲,碧綠的大海,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
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感想(聯想的話語):咱們自己的石油鑽探船!啊,我彷彿聽見大海正在唱著一曲新歌。
第二講:作文的四個最佳步驟
拿到一個作文題目後,我們應按一個怎樣的最佳步驟來完成這篇作文呢?一般按以下四個步驟來進行:
一、 審清題意,明確內容
1.審清題意
如果沒有給我們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只是給了一部分,如「第一次××」,或者只是限定了一個范圍,比如「寫一篇贊美親友的作文」,那我們就要首先擬定一個具體、完整的作文題目,如:《第一次做飯》、《我的好叔叔》等。
如果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那 我們就用以後要講的「簡快審題妙法」直接審題。
2.明確內容
審清題意後,我們就要根據題目的要求來明確要寫的內容。如,要求我們以「第一次××」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們「第一次」經歷的事情太多了,選哪件事來寫呢?肯定是選擇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那次來寫。
二、 確定觀點,選擇材料
1.確定觀點
明確了要寫哪件或者哪幾件事以後,接下來就要根據這件或這幾件事確定一個觀點(中心):在選擇的這個「第一次」中,你主要是想通過寫這件事表達什麼?是表達充滿了樂趣,還是表達體驗到了辛苦?這就是要確定的觀點。
千萬記住:只能從中確定一個做觀點。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個觀點,就像我們每個人只能有一個腦袋一樣。
2.選擇材料
觀點確定以後,就要圍繞這個觀點選擇最典型的材料來寫。例如寫《第一次做飯》,如果確定的觀點是「做飯也充滿樂趣」,那麼就可以從做飯時「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本領」、「受到了表揚」等方面選擇材料來寫。
若確定的觀點是「體會到媽媽做飯的辛苦」,就可從做飯「很繁瑣」、「夏天做飯熱」、「很勞累」等方面選擇材料來寫。
三、按序寫作,詳寫重點
1.按序寫作
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2.詳寫重點
在敘述中,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重點事例,要不惜筆墨詳寫清楚。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關鍵之處,要善於抓住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進行細致刻畫,就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比如,電影中在表現女主角的委屈或悲傷時,整個銀幕上只出現女主角那雙淚汪汪的眼睛。詳寫在一篇作文中,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重點事例(或段落),要詳寫;在一個事例(或段落)中,對最能突出表現人或物特點的材料,要詳寫。
四、照應開頭,寫出所感
1.照應開頭
就是聯系開頭部分的內容。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再次使用開頭部分的重點字、詞。
2.寫出所感
這里的「所感」,指感想、感受或感悟。
也就是說,通過以上正文部分的敘寫,你取得了什麼經驗?吸取了什麼教訓?受到了什麼教育?得到了什麼啟迪?有什麼體會?產生了什麼想法?悟出了什麼道理?總結出了一個什麼規律?等等,這些都是「所感」,選一個寫出來,就能突出觀點或升華觀點。
動筆前:集中精神
作文是一項典型的腦力勞動。作文的整個過程,要求作者的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在我們的思路啟動之前,要排除一切干擾,靜下心來。有什麼好辦法嗎?有!現向大家傳授一種非常簡單、特別有效的絕技——橘子靜心法
1.坐正:頭正身直,全身放鬆,閉上眼睛。
2.想像:自己的右手中拿著一個新鮮的橘子,橙黃透亮,橘香四溢。把它拋起來,用左手接住,感受到它沉甸甸的重量。再拋起來,又用右手接住。
3.想像:用右手把這只橘子放到後腦勺上方約15cm處。放下右手,那隻橘子就靜靜地懸浮在那裡了。
4.想像:那隻橘子變成了一輪金光閃閃的小太陽。它的第一輪光束像瀑布一樣從頭頂灌入,迅速流經體內向下沖刷,體內的雜念從兩手指尖和兩腳趾尖沖出。第二輪光束又沖刷一遍,第三輪光束再沖刷一遍。好,一切雜念全被沖走,體內純凈一清。頭腦里只留下用不完的「機敏」和「智慧」。
5.默念:「我是寫作之神,只有我能寫好這篇作文!」再默念一遍,再默念一遍。好,慢慢睜開眼睛,開始審題、構思……
動筆時:一氣呵成
我們在作文的時候,常會遇到不會寫的字,或一時想不起來的恰當詞句,這時怎麼辦?
記住:暫先放下,跳過或繞過它,順著思路趕快往下寫!千萬不要停下來回想或查找這個字詞句,否則,它會中斷我們的思路,破壞我們的靈感,延誤我們的時間。萬萬不可因小失大!等全篇一氣呵成後,再回過頭來琢磨那些字詞句「路障」,往往會輕松易得。
從另一方面講,我們思路的延展是有一定規律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遇到的個別字詞句「路障」往往正是不必要、不科學的,跳過它還算跳對了,也許改用別的字詞句會更恰當。
打個比方:在跑步比賽途中,你遇到了一塊石頭路障,你是會迅速跳過它或繞過它繼續向前飛奔呢,還是會停下來先移開它再跑呢?很顯然,只有愚蠢至極的人才會選擇後者。
Ⅵ 如何寫寫景作文
寫以景為主的記敘文,也是小學生常進行的一種作文訓練。它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為目的。
要寫好景作文,寫作時應注意:
1.仔細觀察描寫對象,觀察要准確,要抓住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徵,例如形狀、色彩、聲音、動態、靜態等方面的特徵。只有細心地看,連續地看,多角度地看,才能如實地反映出它們的特點。
2.要寫自己喜愛的景物。實際上,即使單純的寫景也是要表達作者的情感的。皎潔的月光,給人以寧靜的感覺;咆哮的大海,給人以力量與振奮……抓住這些感受寫,不僅能將自己的情感融於描寫之中,還能有力地烘托景物的特點。
3.要注意描寫對象的順序、層次、重點、景物間的關系及景物內部各部分的關系,要有順序地把這些寫下來。或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或由外向里,或由上到下,運用定點觀景或移步換景的方法把景物描述清楚。
4.景物描寫用詞要優美、語言要生動、形象。除此之外,還要多運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景作文,還要注意抓住景物的變化宋寫,通過景物的對比來寫。只要有意識地運用這四點來寫景物,美好的景物一定會從筆下像畫卷一樣展現出來。
Ⅶ 如何寫好寫景作文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來、雲飄雪降、山海湖泊、名勝古跡、城鎮村落、街道庭院……哪一樣不值得我們用詩一般的語言去謳歌,但寫景作文讓小學生煞是頭疼,為什麼呢?一是胸中無好詞佳句,二是作文言之無序。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側重訓練的作文就是寫景作文。根據小學生寫景作文的現狀和課本的編排情況,我是如何訓練寫景作文的呢? 一、緊密聯系課文指導寫作 第一單元的《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張家界》,還有積累運用一的《大理三塔》,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寫景範文。 海上日出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日出的過程;《夕照》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如詩的夕照;《大理三塔》按空間順序寫出了三塔的樣子。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寫景作文要按一定順序去寫,並見識了各種順序。學生還知道了寫景作文在描寫時,要「寓情於景」,要帶著感情去描寫,展開豐富的想像,盡量運用生動的語言、貼切的手法。如:聯想、比喻、誇張等。只有這樣枯燥的景物描寫才會變得充滿生機,富有情趣,才會吸引讀者。當然學生還知道了文章寫得這樣細致傳神得益於作者的細致觀察。 二、讀萬卷書,過語句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一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彙勢在必行。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強化訓練詞語。學生飽覽寫景的文章,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好詞佳句。 三、細致觀察,抓住特點。 經過上面兩個環節,學生為寫景作文已作好准備工作,下面就是實戰演習了。事也湊巧,天助我也!那天天降暴雨,天昏地暗。暴雨入注。我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觀察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學生觀察得很細。之後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這場暴雨,並且寫出了特點。其中一個學生這樣寫大雨傾盆時:粗大的雨點,狂暴地落在屋頂上,整個天空似乎要崩塌下來,電閃雷鳴、暴風驟雨,似乎要把這個世界吞沒。雨下得更大了,大地間像掛上了一幅巨大的珠簾。另一學生這樣寫天晴雨住時:大雨終於筋疲力盡了,雨漸漸地小了,樹木又精神振奮地站了起來,烏雲漸漸地退了,太陽露出了笑臉。 這次習作之後我又讓學生觀察了校園,寫校園的景色。在寫秋天的校園時,該生用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丑菊」,用他獨特的視角寫出了白花凋零,惟丑菊獨放異彩。他在作文中這樣寫到:秋天五顏六色的花兒都不願自己先凋謝,還想一直比下去。這時丑菊開花了,別的花兒,一看見丑菊那漂亮的鮮嫩的小花,都心甘情願地低下了頭。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環環相扣,學生寫出了令人滿意的作文。當然這不是劇終,貴在堅持。我相信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睜大雙眼看世界,留心觀察、留意生活、留住精彩!
七月的火燃燒著大地,火一樣的夏,辣一樣的日。今年的暑熱來得早,持續時間長。屋檐下鳥的歌被灼烤成透明的沉靜,路旁的梧桐葉被雕琢成耷拉的耳朵,無數的花朵以不同姿勢,綻放粉紅色的招搖,用最豐富的表情,助燃著整個夏日,一浪高過一浪的喧囂。 燥熱的空氣,燥熱的季節,煩熱的情緒,躁動的心。好想頭頂牽手的雲朵變成一絲夏雨,盪滌心中的煩躁;好想夏日的風送上縷縷清涼,減少人們汗流浹背的苦惱。夏日來風,炎熱中的渴望,該來的時候一定會來,等待和期盼中她來了,象一個久別的朋友,一路播撒著好心情。 夏日的風,邁著輕盈的步伐,就像一位含情的少女,靦腆中帶著純情,她輕柔、細膩、涼爽,以她獨特的舞姿演繹著風的柔媚,以她特有的美麗,送給人們舒適和快意。夏日的風沒有春風那樣剪剪,沒有秋風那樣瑟瑟,也沒有冬風那樣凜凜,但她確有她的柔美。 打開車窗,任夏日的風撫摸著你的臉頰,登陸你的胸膛,你清澈如水的目光流淌了多少清涼;當夏日的風揚起你如瀑的秀發,輕搖起你時尚的裙擺,你凌波的步履甩動了多少愜意;夜暮中,聆聽夏日的風輕輕從耳邊掠過,你如歌的夢里,綻放了多少迷人的月光? 夏日的風,把靜靜的汾河皺起了層層波瀾,柳枝兒愉快地搖曳著纏綿的樂曲,消停了很久的葉子歡快地在風中交頭接耳,池塘的新荷剛剛露出尖尖角,風中流溢陣陣清香,在風中,蜻蜓重重花間嬉戲,彩碟雙雙上下飛舞。 她吹過竹林,竹子臨風吐翠;她走過小溪,溪水且聽風吟;她越過樓台,亭榭風應笛鳴;她驚醒風鈴,鈴鐺撥動心弦。夏日的風搖著門窗,呼吸中兜滿了綠色的心情;夏日的風揮動著羽翼,停泊在你的心窗,使我們的心更加精神和清醒。